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精品】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錦集八篇

【精品】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錦集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4W 次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品】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錦集八篇

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 篇1

祖國在我心中——“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這是我們的國歌,也是我們在心中歌頌的,不論身在何方,不論身在何地,祖國永遠在我心中!

“祖國在我心中”這個詞人們都說過,人們都聽過,人們評論過!也許有些人覺得祖國母親很偏心,她給了自己是痛苦,帶給別人的卻是幸福!不,如果你這樣認爲你就真正的錯了!你想過自己,但是你有體會過祖國母親嗎?她是多麼的辛苦?多麼的勞累?多麼的無私?多麼的偉大?她辛苦的哺育我們,她曾經那漂亮的臉蛋、細膩的雙手、美麗的雙腳,現在已經變成了蒼白的臉蛋、粗糙的雙手、難看的雙腳!這是爲什麼?有人說祖國母親是因爲老了、纔會變成這個樣子!不,並不是,祖國母親是爲了我們這些中華兒女操勞過度、日夜奔波而變成這樣的。她把什麼都給予我們,她就像一盞燈,熄滅了自己,照亮了別人!我們日日夜夜躺在她的懷抱裏,而自己卻不知道!我們這些中華兒女卻這樣對待她,這樣侮辱她,這樣破壞她!她會變成這樣不僅僅是因爲她爲了我們日夜奔波、還是因爲我們破壞她、羞辱她。沒有人體會過祖國母親的感受,沒有人想過她將來會變成怎麼樣?沒有人願意報答她對我們給予的愛。

朋友們,我們都是炎黃子孫,都是龍的傳人!我們的幸福來自祖國,只有國家富裕強大,才能使我們幸福的生活之花永放光華。中國的歷史告訴我們,沒有祖國,就沒有家,國家不強盛,就要捱打。我們最親人的是父母,最愛的是中華。

也許有的人懂得報答,也許有的人不懂!但是,當你在做錯每一件事時,你一定要想到祖國母親對我們的忠告:一定不要做錯每一件對不起自己,對不起自己國家的事情,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報答祖國!報答自己最親愛的母親!我們現在有這樣的幸福生活是怎麼得來的?有的孩子說是因爲他們的父母賺錢、一滴血一滴汗的得來的,也有的成人說是他們自己打拼出來的!不,不僅僅是這些,還要靠祖國母親哺育了你,養育了你,教育了你!你纔會有這樣出人頭地的時刻!懂得報答的人是最美的人,但是覺得只有自己命最苦的人他們對人生只明白了一小部分!對報答這份知識也只明白了一小部分,他們並不是真的很瞭解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就像被他們當作了一張紙,但是他們只刺破了這張紙的一個小小的孔!他們並沒有完全的瞭解這份知識!

祖國母親是我們必須報答的人,同時我們也要報答自己的父母!朋友們,你們都聽過國歌吧!如果你聽過,你也來唱一唱吧,鼓起自己的胸腔,鼓起自己對祖國的愛,氣勢磅礴的唱出來!如果在座的你,還沒有聽過,就趕緊去翻翻書,去學一學吧!你會感覺到祖國母親是多麼的偉大!她對我們的愛是多麼的細微,多麼的偉大,多麼的無私,多麼的細膩!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這是我們的國歌,也是我們在心中歌頌的,不論身在何方,不論身在何地,祖國永遠在我心中!

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 篇2

我的家鄉有一些習俗,無論是誰也無法改變。

在我的家鄉,有這麼一個規定,在過年的時候,無論是誰,都必須要趕回去跟家人團圓,吃“團圓飯”。

在過年的時候,一家人圍在一張桌子上說說笑笑,那是一幅多麼幸福的畫卷。在平時,因爲各自工作與學習的繁忙,大家很難聚合在一起。作爲小孩,總對每年這種團聚的日子充滿了期盼。

在吃“團圓飯”的時候,我們一家人都要互相碰杯,可是我們這些小孩子不會喝酒,這可怎麼辦呢?哈哈,大家一定聽說過“以茶代酒”這句話吧,我們小朋友就會用飲料或是茶來代替酒來互相碰杯。大家相互間的碰杯,代表對過去一年的總結;代表彼此間新年的期待與祝福;代表家庭的與諧與美滿。大家圍在一起談談自己今年在日常生活、工作、學習等方面的計劃,將它們與自己的親人進行分享,並相互鼓勵與支持。

“團圓飯”代表人們生活的團團圓圓,日子的美美滿滿,祖國大家庭的與與美美!

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 篇3

滿族這個字眼,相信大家都非常陌生。今天,就讓我們去走近它,瞭解它吧!

滿族,現有人口982。1餘萬人。滿族主要分佈在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其餘大部分分佈在河北、內蒙古、寧夏、甘肅、新疆、山東、福建等省區,一小部分散居於北京、天津、上海、西安、成都、廣州等大中城市。居住在農村的滿族人,其住房繼承了傳統的建築形式,院落圍以矮牆,院內有影壁。住房一般爲西、中、東三間,大門朝南。

滿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莽勢”、“空齊”是傳統舞蹈,多在節慶的宴會上跳。舞時二人相對,舉一袖於額,反一袖於背,盤旋作勢,稱爲“莽勢”;舞者歌唱時衆人拍手以“空齊”二字相和,叫“空齊”。“清音子弟書”是八旗子弟於18世紀中期創作的一種只有唱詞,沒有說白,配合鼓板、三絃演唱的新鼓詞,是滿族人民喜愛的.一種曲藝形式。

滿族人很早就信奉薩滿教,每逢祭祖、祭天,要由薩滿戴上神帽,穿上裙子,繫上腰鈴,擊鼓起舞,邊禱邊跳。滿族人重禮節,有一個時期,小輩對老輩是三天一小禮,五天一大禮;三天見長輩要請安,五天見長輩要“打千”。男人打千要哈腰,右手下伸,左手扶膝,像拾東西一樣;女人打千要扶膝下蹲。滿族男人留髮梳瓣,穿馬蹄袖袍褂,繫腰帶;婦女頭頂盤髻,穿寬大直統旗袍,不纏足。今天,旗袍已經成爲典型的東方婦女服飾,風靡全球。

最能代表滿族飲食文化的莫過於“滿漢全席”。這種宮廷佳宴流傳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其中的滿族菜餚無論在選料、製作和吃法上都保持着滿族特色,製作菜餚的山珍如人蔘、鹿茸等大都還是來自滿族的老家——“白山黑水”。此外,滿族還有許多風味小吃和種類繁多的點心,“薩其瑪”就是其中著名的一種。?

這就是滿族,一個獨特的民族,聽了我的介紹後,你熟悉它了嗎?

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 篇4

爺爺是個老常州,對於家鄉的民風民俗應該瞭如指掌的,我決定向他請教一番。然而他神祕的告訴我:到除夕夜的時候,你都會知道的!

好不容易等到了除夕,一大早,爺爺奶奶就忙着擺菜,一大盆的豆芽,百葉絲,豆腐乾絲和筍尖拌的菜擺在桌上,這是什麼菜,亂七八糟的,爺爺說:“這是老常州的家祭菜,過年不能缺的一道重要菜。”一條大魚正等着下鍋呢,爺爺說:這條魚象徵“吉慶有餘”!“哇,這麼大,怎麼吃得完呢?”“可不能一次吃完,必須年年有餘!”奶奶和媽媽在包春捲,豆沙餡的,甜甜的餡象徵我們來年的生活甜甜蜜蜜。

來到了客廳,桌上吃的東西五花八門,真是過年好呀!爺爺指着各種東西告訴我,“這些都有說法的:蘋果,象徵平安大吉;橘子,象徵團圓;長生果象徵長身不老……”“呀,以前只顧吃了,沒想到這裏面有學問呀!”

時間一晃,下午兩點了,爺爺叫我:“毛智賢,快來幫爺爺貼春聯!”我趕緊跑過去,幫爺爺拿起了漿糊,只見爺爺手捧一卷紅紙,寶貝似的出來了。爸爸手裏拿着凳子,我們祖孫三人一起走向大門口,大門一打開,我就問爺爺:“門上的對聯好好的,爲啥要換,多可惜呀?”“那是去年兔年的,今年是龍年,春聯每年都要換新的,寓意辭舊迎新!”原來還有此一說。爸爸把舊的對聯先撕除,爺爺把新的對聯抹上漿糊,先右後左,再橫批,一副應景的春聯貼好了:“雲起八方升祥瑞,龍騰四海報平安,財源廣進。”

“爺爺,爲什們家家過年要貼春聯,有說法嗎?”

“當然,傳說古時候有個怪獸叫夕,專門禍害百姓,但它懼怕紅的東西,所以古人就想出了對付它的辦法,後來演變成了一年最後一天叫除夕,每家門上都貼紅春聯。現在的春聯是包含着對來年的祝福和新的嚮往了。”

“噢,原來如此!”

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 篇5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生活特色,廣州的春節頗有一番獨特的風俗。

在我的記憶中,廣州的春節是在臘月的初旬就開始了。這段時間,大家都會準備好年貨。因此,大街上,商店裏,都是一派人山人海的景象。同時,家家戶戶都會熬製臘八飯。在廣州,臘八飯也叫作糯米飯。糯米飯的製作方法是比較簡單的,先要準備好洗過的糯米。同時,將各種配料放入鍋中爆炒至香。糯米飯的配料也是五花八門的:有冬菇、雞蛋、魷魚、臘肉、蔥。之後把糯米放入瓦鍋。在飯差不多燜好時,將噴香的配料放在飯的表面。大概等半個小時,待飯色澤呈金黃色後便可以慢慢享用。光聞香味就忍不住吃一口。

每家每戶都必須在大年三十這一天大掃除,希望在新的一年裏,呈現出一派萬象更新的場面。

廣州的花市無不體現出花城的美譽。花市內人頭攢動,每個人的臉上都透露出對春節的喜悅。花兒也是在爭奇鬥豔。

年初一到了!新的一年又開始了!在過年期間,大家互相拜年,互相走訪,直到正月十五結束。

元宵上市了,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到了。在這一天,家家店鋪張燈結綵,迎接這隆重而熱鬧的節日。一家人也其樂融融地聚在一起吃湯圓,晚上去廣場看花燈。

不知不覺,春節結束了。學生們上學,大人們上班。春節在人們的歡聲笑語中閃過了,人們又開始了新一年的忙碌。

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 篇6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民俗。

我的家鄉在石泉,那裏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山會在不同的季節繪製出不同的景色,水會在不同的季節向你展現出它不同的舞姿,人更是熱情好客,不管你們認識與否,只要你需要幫助,他們總是會放下手裏的活來幫你。最令人喜歡的不是那的環境,而是那獨特的風俗。

我最喜歡家鄉的春節,家鄉的春節是最熱鬧的節日,也是最快樂的節日,大街小巷到到處張燈結綵,小孩子們把作業的煩惱拋到了九霄雲外,在大街小巷中快樂的奔跑玩耍,大人們在家準備着年貨,街上到處是美食的香味,除夕那天,天剛擦黑,幾隻煙花就迫不及待的衝向天空,在天空中綻放出朵朵鮮花,除夕之夜還要守歲,所以除了很小的孩子以外,幾乎沒人睡覺,除此之外除夕還有一項大的活動,就是吃年夜飯,每當此時,在外奔波勞碌了一年的親人們都會回家感受家的溫暖,在吃年夜飯時如果小孩子一不小心打碎盤子,長輩不但不會說你,而且還會願你歲歲(碎碎)平安。

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 篇7

每說到春節,大家想到的應該都是幸福與快樂吧!春節那一天,人們都會穿自己的新衣服!大家與自己的家人一起吃團圓飯!當然!我也很喜歡春節!同樣,春節也有許多的習俗!這些習俗都是有一個個小故事哦!

今天就讓我來給你們講講這些小故事!

一、熬年守歲在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吃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羣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會返回到山林中去。

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爲關口來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淨竈,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裏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與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閒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三、貼福字的傳說明太祖朱璋當年用“福”字作暗記準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后爲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上一“福”字。馬皇后的旨意自然沒人敢違抗,於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皇帝聽了稟報大怒,立即命令御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對朱元漳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場大禍終於消除了。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爲紀念馬皇后。

這些就是我所知道的春節的風俗小故事!

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 篇8

隱身草棍梗概

在一個村子裏,有一個小無賴,什麼壞事他都幹過。大家都拿他沒辦法。有一位機靈的小孩兒,決定要懲治他一下。

他找到了小無賴,神祕地跟他說,夢中有一個白鬍子老頭兒告訴他:在一棵樹上的烏鴉窩裏有一根草棍能讓人隱身。小無賴一聽心中大喜,剛一天黑就偷偷獨自一人把烏鴉窩偷回了家。小無賴把烏鴉窩拆開,拿起一根草棍就問老婆:“你能看見我嗎?”老婆以爲小無賴在跟她開玩笑,就故意說:“看不見。”小無賴大喜過望,興奮得一夜沒睡。第二天一大早,小無賴舉着那根草棍來到一家的金銀珠寶店,小無賴走進去,先拿了一個金戒指放在眼前看,店員見他手裏舉着草棍晃盪,不知是怎麼回事兒,就不想理他。小無賴以爲別人真的都看不見他,就開始往兜裏裝金銀珠寶,店員們這才意識到:有人搶劫!他們抓住小無賴,並把他綁好送給官府治罪。直到這時,他還晃着那根草棍,心想:你們雖然能綁我,但是你們就是看不見我!

唉!這篇故事中的小無賴真愚笨啊!自己被別人捉弄了竟然還不知道,生死關頭還以爲自己手中的草棍是什麼隱身草棍呢!那位小孩兒真聰明,想到這麼好的辦法了懲治這位小無賴。

我們要學習故事中這位小孩兒的機靈,讓自己更聰明,不被別人捉弄,當然也不要去捉弄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