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精選】春節六年級的作文錦集九篇

【精選】春節六年級的作文錦集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7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節六年級的作文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春節六年級的作文錦集九篇

春節六年級的作文 篇1

成片的紅色,裏面包含着節日的喜慶。

震耳的聲音,其中跳躍着節日的歡愉。

濃郁的香味,充滿着團圓的幸福。

家庭主婦們將對年的喜悅融入到了忙碌之中。勤勞的她們,爲了讓一家過上一個好年,一入臘月就開始忙乎了。掃家除塵、購置年貨、張羅飯菜……一年到頭所有辛苦,全都化成了滿滿的幸福。她們將對家的親情,全部都融進了三十晚上滿滿一桌年夜飯的味道中了。

春節是孩子們最期盼的節日。在他們眼中,春節是美味的飯菜、絢麗的煙花、炸開的鞭炮,以及一筆不菲的壓歲錢。興奮的孩子們一大早就玩起了花炮,將寧靜的空氣一下子炸開了。大街小巷中那此起彼伏的鞭炮聲,更是爲春節平添了一份熱鬧與歡愉。一天下來,每個孩子的臉上都洋溢着鞭炮一樣紅彤彤的色澤。他們將過年的喜悅,傾注在了那“噼裏啪啦”的聲響裏。

春節是老人享受天倫之樂的日子。三十晚上,全家人歡聚一堂,圍着桌子互相舉杯、道賀着,歡聲笑語,其樂融融。祝老人身體健康、中年人事業有成、年輕人學業進步、孩子們快樂成長……無非就是這些簡單的祝福,但老人們看到這樣歡聚的場景,依然會露出如花的笑容。他們在春節裏要的快樂很簡單,只是圖全家人的一個團團圓圓。

春節是上班一族難得輕鬆的時候。放下煩忙的工作,和妻兒走訪親戚,向父母敬一敬孝心,將思念和祝福傳遞給父母長輩、兄弟姊妹、摯愛親朋……他們在春節需要的是一種閒適的感覺和一份舒暢的心情。

春節是遊子們對親人深深的思念。當千家萬戶團圓之時,一些人卻因職業特殊性堅守在工作崗位上,他們雖然默默無聞,卻一直在無私奉獻,他們舍小家、爲大家,自己卻只能通過悠悠電波將愛和祝福傳遞給千里之外的父母親朋!

春節是什麼?它是快活的忙碌,是歡快的玩耍,是相互的祝福,是美滿的團圓,也是默默的奉獻……它承載着每個人都無法割捨的感情和幸福。

春節六年級的作文 篇2

春節是快樂的,今年的春節更是快樂,我與父親媽媽一起度過了一個難以忘懷的節日!

華燈初上,剛吃過年夜飯,外面就響起了噼噼啪啪的聲音,好奇的我,忍不住朝窗外望去,啊,夜空多麼美麗,一朵朵美麗的“花朵”不斷地騰空而起,有的像巨龍飛舞,有的像蜻蜓點水,有的像調皮的小白兔,有的像宇宙飛船,一朵朵煙花升上天空,有像籃子的,撲滿大地;有像降落傘的,彷彿帶着一個需急救的人,人們一陣陣歡呼雀躍中,最後的幾個小燈籠,上面寫着新春快樂……父親說,那是春節焰火晚會開始了!我哪還有心思呆在家裏啊,硬纏着父親媽媽,要他們馬上帶我出去。

很快,我們來到了焰火現場,啊,體育場外已是人山人海,有步履蹣跚的老人,也有躺在媽媽懷抱中的嬰兒,有開着家裏的車從好遠的地方趕來,也有好多是走了好遠的路從家裏來到了這裏。我緊緊拽着父親的手,使勁往前鑽,好不容易擠進了人堆裏.“咚咚咚……”的聲音不斷在耳邊響起,來到跟前的感覺可大不一樣了,比家裏看到的更爲壯觀,有的在空中繞着圈子慢慢變大,變成一朵美麗的花朵,隨着一聲巨響,慢慢消失,有的一升起來就成了一朵美麗的“滿天星”,鋪滿整個體育場,人們的視線隨着變幻的焰火不停轉移,人們的腳步沒有一刻停歇,一會往東,一會往西,老人成了一個個的頑童,笑得格外的燦爛,孩子們可真是大飽了眼福。我也和許多小朋友一樣,在那裏跑啊,跳啊,可真是樂壞了我,也累壞了我……

時間過得很快,焰火晚會很快結束了,人們深情地望着剛纔異彩奪目的天空,依依不捨地離開了體育場,剛纔人聲鼎沸的體育場很快又恢復了往日的寧靜!

這真是一個快樂的節日!

春節六年級的作文 篇3

我家沒有電視,只有一個電腦。而今年,一羣親戚朋友都來到了我家過年,一羣人擠進小房間看“春晚”還不把放電腦的房間給撐爆了呀?

恰好我的表弟(王xx)、表妹(高xx)都來了,既然看不成電腦上的聯歡會,我們就自己搞一個吧!

除夕的前一天,我和他們倆搞好了節目單,單單開場白我就用了20分鐘寫,然後我又寫下了20個節目和尾聲,爲了顯得這次演出別具一格,我還特意將“除夕夜鐘聲”加入了進去。

寫完之後,我們三個排練了個40幾分鐘。認爲初步合格後,就睡覺,養足了精神明天好出演“聯歡會”嘛!

這個春節過得極有意義,早在過年前幾天,父親不辭辛苦地做了千紙鶴、鞭炮(飾物)、燈籠等裝飾物掛在家中,一望就有着濃濃的過年氣氛,特別是那燈籠,看起來好似平平淡淡,其實我的父親花了許多心思在上面才完工的,況且還有兩個!當然,裏面也有我10%的功勞。

11個人,11個人將要觀看我們三個的演出!我們自然得弄得好一些,如果依舊像以前那麼搞真的是老掉牙啦!所以我在節目單上就傾注了很多的心思,花費了許多時間才告完成。

除夕夜到了,演出開始了!

我事先將開場白劃分爲了3塊,我們三個輪流念。

剛一念完,下面就響起了熱烈掌聲,“這是誰寫的,寫的太好了!”我聽到這句話,不禁想起了昨天我的冥思苦想,寫,只用了3分鐘,想了17分鐘!這就叫“功夫不負有心人”。

我就是第一個出場的。

剛開始,我還稍有點緊張,但過了一會兒,我適應了,在這個聯歡會中,“緊張”,已不復存在……聯歡會,我們搞過很多次,但似乎沒有一次搞得像這麼好過!

表妹的舞蹈,在大人們的眼中已經極好,而且那舞蹈還是她自編的!舅舅與王xx合唱的《我們的田野》,讓我們身臨其境……我與表妹的小品,也是令大家鬨堂大笑。不僅僅是我們三個表演,大人們都躍躍欲試呢!外公講的《太陽山》的故事,讓我們大家都明白了一個道理。我父親表演的“拋球”,也讓大家驚訝……

整個流程都很順暢,沒有一丁點“卡殼”的跡象。

最後,我與表妹壓軸出場,表演了舞蹈“飛的羽毛”,這也是她自編的,我只是與她做同做相反動作就行了,“對稱舞蹈”哈哈哈……

我們之前排練這個舞蹈的時間就佔了60%,我畢竟是男的,對舞蹈沒有那麼專業,幸虧這是個“對稱舞蹈”!

完畢後,“除夕夜的鐘聲”就敲響了,其實這並不是什麼真正的鐘聲,只是我臨時想出來的一個特殊節目:拿筷子敲碗,反正那聲音差不多。

最後,我們唸完了尾聲,大家都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

春節六年級的作文 篇4

俗話說“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我的家在被譽爲“道德之鄉”——渦陽縣城的一個村莊,也有獨特的民風民俗,就拿過年來說吧!

大年三十俗稱除夕,在這一天家家都吃肉餃,寓意是昏昏沉沉地過完了一年。在吃餃子時要比家裏的人口數多盛一碗,就是希望“年年有餘”呀!

除夕晚上,每家都會點上兩根大紅蠟燭,徹夜不滅,並且一直點燃到大年初一早上。也有人會在這一晚“守歲”,老年人守歲是對匆匆流去時光的惋惜,而小孩守歲,則是爲了延長長輩的壽命。俗話說“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

大年初一凌晨五、六點的時候,我們這可不是去拜年,而是去上墳。一大早,我們便動身去上墳,拿着冥幣、黃紙,還有鞭炮。人們在上墳的時候,會將黃紙點燃後放在墳頭前,那燃過的黃紙灰被寒風吹起,像是逝者對人間親人的問候。

大年初一,家家吃素餃,而不會像前一天那樣吃肉餃,寓意是今年不能像去年那樣昏昏沉沉地過了。吃完早飯,男人通常會帶着一羣小孩去挨家挨戶地拜年,而女人們則在家裏接待來拜年的客人。拜年時,最能吸引孩子們的就是拿紅包了,不過這紅包得來的可不容易呢,因爲這是小孩跪地磕頭得來的。

隨後在大年初幾的這幾天,吃飯都要放鞭炮,而且放鞭炮的時間都是在一天三頓飯之前,所以,這幾天鞭炮聲會此起彼伏,不絕於耳,顯示出春節歡慶而熱鬧的氣氛。

一個普通平凡的習俗,更能體現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這些文化是先輩們智慧的結晶,這些結晶需要我們繼承與保護。

春節六年級的作文 篇5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雞年”在大家的期盼中悄然而至。

我眼中的春節是團圓和歡樂

一家人在春節當天圍坐在圓桌上,吃着年夜飯席上小輩給長輩敬酒拜年,親人間互相交談。看着春晚守歲,當零點的鐘聲和炮聲交織在一起新的一年到來。這在日新月益的日子裏看着落了俗套,但這傳統卻透着濃濃的年味兒,讓老一輩人無不憧憬和懷念!說到這裏就想說說閩南人他們是最重視傳統了,特別近的親屬圍在一起忘卻不開心的,把酒言歡好不歡樂!閩南人稱作“圍爐”因是習俗傳承至今又是春節的別稱。所以說春節還有什麼比團聚更爲珍貴?!

我眼中的春節是祝福和親情

春節這一天許多人在家過年,享受着親人間的關懷和溫暖。但還有一些人他們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風雨兼程,他們就是邊防士兵,過年了他們依然承擔着保衛我們的祖國這項重任我在春晚看着直播的視頻,透過貼着春聯的窗戶,只見五六名邊防士兵在寢室裏一起吃飯不時碰杯,沒有交談的聲音但他們之那若隱若現的戰友情在不知不覺中揮灑情似親情,此情此景讓我不再爲他們無法投入親情的懷抱感到哀傷,戰友們並肩作戰讓他們不再孤單!放飛我的祝福!靜靜的享受親情的季節親情的季節!

我眼中的春節是串門兒

每一個春節相信是孩子們心裏最喜歡的節日,也是各位家長忙碌的日子。大年初一到初六,在各個商場會看到人們穿梭在人羣中。叫賣聲音樂聲,不絕於耳。我和家人帶着禮品串親友,陪着他們親切聊天聽着他們的殷勤叮囑:”過年了,懂事了好好學習”離開時收穫滿滿的紅包是我最開心的時刻!這就我眼中的春節她讓人們幸福讓人們親情凝聚給人歡樂!

我眼中的春節是團圓和歡樂是祝福和親情是熱情的迎接,她擁有春天的豐盈和美麗。過年了我和家人一起貼春聯,火紅的春聯掛在門上,迎接新的一年。

春節六年級的作文 篇6

我的家鄉在日照市莒縣。在莒縣,春節是一個最爲隆重,也是當地人們認爲是最重要的節日。

臘月的中旬,人們早已把雞、鴨、魚、肉、新衣服,爆竹等各種準備過年的東西準備好了。臘月二十三過小年,人們必須祭“竈神”。

除夕來臨,家家戶戶的男女老少穿起新衣,男孩子們放爆竹,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團圓飯,一起看聯歡晚會。人們一般在 點以前不睡覺,都要守歲。

正月初一到了,天還沒亮,人們就早早的起來了,放鞭炮,吃水餃,到 ——9點之間,孩子們和男人們出去拜年,而女人們則在家裏接待客人。拜年可以獲得紅包或一些壓歲錢,這使每一個孩子都高興的合不攏嘴。

正月初二,初三是人們串門的日子,每一個人都領着許多東西,大大小小的包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有到親戚家的,也有到朋友家的',還有到……

元宵節來了,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到了。大街小巷裏處處都掛着彩燈,天中放着各種各樣的花炮,五顏六色,漂亮極了!孩子們帶着自己心愛的燈籠,在大街上自由自在的玩耍着,笑聲迴盪在馬路上。

春節就這樣不知不覺的結束了,孩子們愉快的假期也就過完了,大人們也應該去上班了。可是,所有的地方,笑聲,喧鬧聲都依舊存在着。

春節六年級的作文 篇7

春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幾個節日之一。在我的家鄉荊門,過春節就是辭舊迎新小年忙,擦窗掃地淨竈膛。送得竈王上天去,多多美言迎吉祥。

按照我們荊門的習俗過完冬至大家就要準備買年貨了,灌香腸,曬臘魚、臘肉、臘雞……我最喜歡吃的就是色香味俱全的香腸了,想想都流口水。

到了臘月二十六左右,我們大家都快忙壞了,爸爸、媽媽都忙着買年貨,爺爺、奶奶就忙着做具有我們荊門特色的魚糕,蟠龍菜、肉圓……還有就是要做大掃除,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打掃房間,把家裏整的乾乾淨淨的,好來迎春節。

到了春節那天,家家戶戶都要貼窗花,貼春聯,窗花有許許多多的形態,貼春聯也很講究,每門必貼。大門上的對聯是一家的門面,大家都特別重視。在我們家早上起牀也要做這些事情,每年爸爸媽媽都會叫我來貼窗花,貼春聯,我很喜歡。今年我們家的春聯是我寫的,我寫的是:吉星高照家富有,大地回春人安康。祝福我的家人們身體健康,年年富有。大家都誇我寫的好,是個小書法家。

中午十二點鐘,爺爺還要放鞭炮,放完以後就是大家吃團圓飯的時候,是多麼的溫馨,我們會在餐桌的正中間擺上一條魚,但是我們都不會吃,這代表年年有餘。

到了晚上我們家也會包餃子,看春節年歡晚會。吃完年夜飯後,我們一家人還會拿上先前買好的煙花,手裏提着燈籠,去空曠的地方放煙花。看着五彩斑斕的煙花我們大家心裏都開心極了,雖然天氣冷冷的,但是我們大家心裏都暖洋洋的。

元宵節的時候我們還會吃湯圓、看燈會,雖然現在我們這的燈會越來越少了,但是我們大家依然沒有減少對辭舊迎新的願望和對來年的美好期盼祝福。

春節六年級的作文 篇8

許多人在一些關鍵的時候,都因爲各種各樣的原因放棄了,可是我不一樣,我是永遠也不會放棄的,我要永不放棄!

在一個星期之前,我們的數學老師拿着試卷走着大步,飛快的走上了我們的講臺。

我們的數學老師說:“我們今天要來一次數學考試,我現在開始發試卷。”我靜靜的坐着,拿到試卷之後,我驚訝地說:“這題真是太簡單了。”

於是我開始做題,只用了半個小時的時間,我就把試卷做完了。我開心的把試卷交了上去,我自認爲我可以得100分,可是現實卻打了我一個大大的巴掌。

過了兩天,數學老師又拿着試卷出現在了我們的講臺上,老師說:“好了,我們現在開始發我們上一次的數學試卷。”

華一鳴,這讓我十分驚訝,上來就講了我的名字,我心想:這一次我考的不會不好吧,我的心臟幾乎要跳出來了。

“六十五分,華一鳴你這幾天怎麼了,怎麼考的這麼差?”聽了老師的話,我已經聽到了我心碎的聲音。

我看着那鮮紅的65分和紅色的大叉,心裏有一股說不出的感覺。

我回到了家,媽媽早已知道了這一個消息,讓我驚訝的是媽媽不但沒有打我,她居然還坐在那裏勸我讓我不要灰心。

“華一鳴,不要放棄,只要你努力,我就很高興了!”媽媽對我說,聽了媽媽的話,我突然充滿了動力。不放棄這一個詞,讓我在第二次考試中獲得了一百分的讓人十分高興的好成績。

我們以後也一定要這樣,遇到困難不要灰心,要永不放棄!

春節六年級的作文 篇9

臘月二十三天氣晴

今天是假期的第一天,農曆的二十三,也就是“祭竈”。

一到下午,媽媽就忙活了起來,先是和好面,準備拍竈餅。我也幫媽媽打下手,媽媽把竈餅擀好放到鍋上後,我就負責翻。不一會兒,第一鍋竈餅就出爐了。我正準備吃一個,媽媽忙說:“先放下,去把竈糖拿來。”我很聽話地拿來了竈糖,看媽媽準備幹什麼,只見媽媽把竈糖和竈餅放在一塊,說:“竈王爺,來吃竈糖和竈餅吧,保佑我們一家平安。”我很好奇,問媽媽爲什麼要這樣,媽媽也說不清楚,只是說這是傳統。

我就自己上網查了一下,瞭解了有關“祭竈”的傳說:原來“竈王爺”自上一年的除夕以來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護和監察一家;到了臘月二十三日竈王爺便要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彙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送竈神的儀式稱爲“送竈”或“辭竈”。玉皇大帝根據竈王爺的彙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的命運交於竈王爺之手。因此,對一家人來說,竈王爺的彙報實在具有重大利害關係。祭竈不僅是爲了免災,更重要的是爲了祈福。

到了年三十夜,要再把竈君接回家來,即將新購來的竈君神像貼到竈臺上。因竈君下界先要清點名冊,所以家庭成員都要回家過年,以祈求竈君降吉祥於全家人。

原來,祭竈還有這麼多講究呢,今天,我總算是明白了。

除夕天氣有風

今天是的三十!家家戶戶都要吃餃子,放鞭炮,告別舊的一年,迎接新的一年。

下午,媽媽很早就調好了餃子餡兒,和好了面,不到三點,我們全家上陣,開始包餃子。我不怎麼會包,就跟着媽媽瞎摻和。

媽媽包餃子的速度可真快!像變魔術似的,皮放在手中,用筷子夾上一點餡兒,兩手輕輕一捏,一個鼓鼓的餃子就成了。媽媽把包好的餃子整齊地排列在一個小案板上,就像一隊隊等着檢閱的士兵。我也忍不住動手包了起來,包得很慢,而且也沒有媽媽包的好看,但我也很滿意,畢竟是我親手包的餃子呀!過了一會,只見媽媽把一顆花生包在了一個餃子裏,我感到很奇怪,問:“媽媽,爲什麼要包一個花生啊?”媽媽笑了笑說:“誰吃到這個餃子,就說明誰今年運氣格外好。”哦,原來是這樣啊。

不一會,餃子下好了,我迫不及待地端起碗就想吃,卻被爸攔下了。哦,想起來了,今天很特別,要放過炮才能吃餃子。爸爸拿了一掛很長的鞭炮,掛在樹枝上,鞭炮“闢哩啪啦”響起來,很希望自己能吃到那個餃子。等我把一碗餃子吃完了,也沒吃到花生。我有點失望,一會兒,爸爸高興地叫起來,原來他吃到了那個餃子。爸爸顯得格外高興。

晚上,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等着看春節聯歡晚會。晚會還沒開始的時候,爸爸給我講起來年的來歷。“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羣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爲關口來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淨竈,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裏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閒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可真有意思,原來,過年還有這麼多好聽的傳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