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我的家鄉六年級作文彙總四篇

我的家鄉六年級作文彙總四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9W 次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的家鄉六年級作文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我的家鄉六年級作文彙總四篇

我的家鄉六年級作文 篇1

小橋流水人家,夕陽西下,炊煙緩緩升起,橙紅色溫暖的陽光輕設在鵝卵石鋪成的光滑路面上。沿着這條筆直的小道,一步一步走進那方曾無數次出現在夢境,生育自己的水土。

遮浪——這個久別重逢的海濱漁村,蔚藍的天空,浩瀚的大海,坐在柔軟的細沙上,雪白的浪花白拍打着岩石一浪接一浪,宛如一位熟悉的故人在爲我帶來親切的問候。呼吸着夾雜着泥土芬芳的海風,一艘艘輪船出航的畫面浮現在我的眼前,耳邊彷彿還能聽到輪船起航時尖銳的船笛聲。心裏頓時生出一股溫暖的力量,是遮浪人民揮灑着自己的汗水,用勞動的雙手換來這個小鎮的繁榮。看着眼前這片純淨的深藍,彷彿洗淨了心底的一切的躁動和不安。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精緻樸實的水榭民居間飄蕩着陣陣青淳的幽香。那是我們江南雨水哺育出的特產---龍井茶。

家鄉的龍井茶,細細品味,有種“醺醺而未醉”的境底,那股幽幽的淳香,灌過喉嚨,心曠神怡且令人脣齒留香的同時,也是對奔波勞累生活的一種放鬆,就讓這誘人的清幽茶香洗淨生活的勞累和一天的溽熱。動輒一兩個小時,如牛的反飲,不也是一種享受和對生活的品味嗎?

遮浪——我的家鄉,這座淳樸寧靜的小鎮,我知道,不管我走得多遠,終將都會回到這片熟悉的土地,因爲它的一切早已烙印在我的心底,那麼深,那麼深。

我的家鄉六年級作文 篇2

什麼地方城在水中坐?什麼地方人在畫中游?是南通。如果說長江是一條巨龍,那麼它的右眼是大上海,左眼就是南通。

我們乘小船,盪漾在溫柔細膩、浪漫多情的濠河。十里濠河就是十里畫卷,記載了南通人在這片安寧的樂土中幸福的生活。同時,濠河也是一條美豔的絹,從霞光中抽出金絲,從月色中抽出銀絲,編織而成。

首先,我們來到了著名的博物館羣。這裏,有風箏博物館、審計博物館、珠算博物館。其中,珠算博物館是全國唯一一所以珠算爲主題的博物館。珠算博物館主樓旁邊有一個印象派風格的算盤雕塑,和主樓相得益彰。離它們較遠的地方還有一個算盤,方方正正,平躺在草地上,既擁有時尚元素,又不失古典情懷。館內陳列的算盤做工也是巧奪天工。

離開博物館羣,進入北濠橋。北濠橋位於濠河北端,橋下有一家“麥蒂酥”。在南通遊玩看到“麥蒂酥”這三個字一定要進去看一看。這裏賣的可都是南通的特產,有西亭脆餅、嵌桃麻糕、董塘……點心出爐時,香氣四溢,真是“味”不醉人,人自醉啊!

夜幕低垂,小舟停在岸邊,楊柳垂入河水中。微風乍起,水波粼粼,夕陽餘暉灑落在凹凸的波紋上,煞是好看。此時,向西方看去,夕陽懸在水與天的邊緣,隨着時間推移,它越來越大,越來越紅,不緊不慢地沉入水中。華燈初上,河邊美豔動人的建築、樹木都被燈火映得熠熠生輝。吃完晚飯出來散步的人三三兩兩地在河邊悠閒地漫步。坐在小石凳上,悠然自得,看着濠河中燈光、月光、星光交相輝映,疑是銀河落通城。

“流水幾灣迎客夢,樓臺閣院似聞香。”如詩的濠河孕育瞭如歌的江海文化。

我的家鄉六年級作文 篇3

我的家鄉在蒼南縣莒溪鎮,那裏沒有高樓大廈,沒有寬闊的柏油馬路。可我還是喜歡這個地方。

莒溪的山很美。春天,這裏的山一片草綠,樹上的葉子發芽了,變成嫩綠的了。夏天,山變成碧綠了,樹木長得蔥蔥籠籠,密密層層的枝葉把樹林封得嚴嚴實實,擋住了人們的視線,遮住了藍藍的天空。秋天,遠遠望去,山一片金黃。落葉飄下來,像一隻只在空中飛舞的蝴蝶。地上全是金黃的樹葉,就像撒滿了一地金子。

莒溪的水很美。春天,溪裏的水碧綠碧綠的,綠的有點發藍,正像古詩中的“春來江水綠如藍”。夏天,溪水很清很清,清的可以看見溪底青褐色的石頭。如果你到這清可見底的溪裏游泳,你一定會感到涼爽無比。有時候,小魚兒還會來吃你的腳呢!你還可以在溪裏釣魚、捉魚。

莒溪的田野也很美。春天,田野一片綠油油,農民伯伯正忙着播種呢!夏天,天氣很熱,太陽火辣辣的,可稻還是筆直地站在土地上,多麼像戰士啊!秋天,稻穀成熟了,風一吹來小學生作文,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遠遠望去,一片金黃,農民伯伯正忙着收割呢!

我愛你!莒溪。你是多麼的美麗!

我的家鄉六年級作文 篇4

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吧?我也不例外,不過我的夢想,卻和我的家鄉有關。

我的家鄉,在美麗的.湛江,記得那時湛江在海邊,走在空曠的馬路邊還能吹到陣陣情涼的海風,撲入鼻的還有那芬芳清新的花草香,那兒下雨後,泥土裏還有爬動的溼漉漉的蚯蚓,翠綠的葉子上還有一滴滴比水晶還亮的露珠。那時的房子不算很高,最多隻有八層樓,樓下還種着一排排一眼望不到邊際的梧桐樹。湛江的居民都十分的環保,他們每次喝完礦泉水,都會把空瓶子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分類放。那時的生活,既低碳又環保。時隔四年,我十一歲了,又一次和媽媽回到了家鄉湛江,現在那已經是一座現代化的大城市了,蔚藍的海依舊還在,可海上卻漂浮着各種各樣的垃圾。馬路也不在空曠了,來來往往、川流不息的車輛排滿了馬路,還時不時發出整耳欲聾的警笛聲。那清新的花草香也不復存在了。雨後,地上滿是泥漿,一不留神就會摔倒。那兒的樓房很高,充滿了現代氣息,原本萬里無雲的淺藍天空,也佈滿了密密麻麻的電線。走在大街上,穿過吵雜的人羣,我看到垃圾桶旁,堆着小山一樣高的垃圾。現在的生活,華而不實。

四年,就好像一夜之間,湛江從原來的基礎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可是我卻希望它恢復成原來的樣子:湛藍的天空、蔚藍的大海以及居民淳樸的生活。這就是我的夢想,我一定會放飛這個家鄉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