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端午節吃糉子包糉子的六年級作文(精選11篇)

端午節吃糉子包糉子的六年級作文(精選1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W 次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吃糉子包糉子的六年級作文(精選11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節吃糉子包糉子的六年級作文(精選11篇)

  端午節吃糉子包糉子的六年級作文1

端午臨近,想起那熱騰騰香甜可口的糉子,真是口水直流。可是作爲一個資深吃貨來說,速凍糉子太甜、懷疑添加劑太多,姑姑包的糉子用料太簡單,街頭賣的更是不敢恭維,統統滿足不了我挑剔的味蕾,於是就決定自己來包。

首先就是要選購材料,糉葉、糯米、紅豆、黑米、大棗各買了一些,又把家裏的黃豆、花生、葡萄乾找出來,好了八寶湊齊,先把所有的材料都泡上一會兒,其實我也不知道需要泡多長時間,懶得搜百度,就早上出門前泡上,準備晚上回家包。

晚上回到家都天黑了,家裏的門還戲弄我,折騰了好久纔打開,爲了把計劃的包糉子各項事宜完成,我咬咬牙,決定不管多晚都把糉子包好。開始行動!

第一步非常關鍵,因爲它關係到餡料能不能包得紮實,先選一片或兩片糉葉,捲成漏斗狀,剛開始總是卷得不好,餡料又放得太多,導致包不住。後來試了好多次才慢慢掌握技巧。第二步纏線也很關鍵,纏的鬆了煮的時候容易開,纏的緊了糉葉容易勒爛。這可真是個技術活。

好不容易把一包糉葉包完了,如釋重負,期待我的大作!我不想破壞裏面的糖分,就想上鍋蒸,蒸了一個多小時,竟然沒有熟,最後還是無奈的煮了起來。直到第二天早上才吃到自己做的糉子,味道棒極啦!

辛苦沒有白費!健康美味自己做,樂趣多多!

  端午節吃糉子包糉子的六年級作文2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午日節、龍舟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在這個節日裏,我最喜歡的是包糉子。

包糉子首先要準備好包糉子的材料。傳統的餡子,有上等的圓糯米,這樣口感非常糯。其次是寬窄相同的,嫩嫩的糉葉。餡子以蜜棗、紅豆爲主,如今創新的人們各有所求,也有幫水果、肉等依據個人喜歡做爲餡子。輔助工具是長長的尼龍繩或棉線。

包糉子可以分爲以下幾步:首先,浸米,將糯米浸泡半個小時,因爲這樣煮起來粘性大;接着溫水洗煮糉葉,這樣不光去除糉葉上的灰塵而且煮過的糉葉不易爛,包起來也方便。現在重頭戲來了—包糉子先用兩三個糉葉捲成一個倒圓錐形。在裏面先放上一些糯米,再放上一些蜜棗或其它餡料,最後在加入糯米,但不能放滿、不能有空隙,有利於包裹。在按照螺旋的手法,從另一端捲起來,捲到最後要留點尾巴,然後用拇指按住尾巴,把卷起來的那一面折過來,用用棉線捆緊包住,做到捆好不散開,這樣煮起來方便。

開始煮糉子,有的人用高壓鍋,煮得快。放入糉子,加入8分水,最好要漫過糉子。經過一個小時左右,打開鍋,濃濃的糉葉加上糯米的清香撲面而來。撥開糉葉,吃上一個。糯米的香和蜜棗的甜,讓人覺得齒頰留香。

端午節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包糉子是我們中國人的絕活。同學們,爲了中華民族的優良文化傳承,動起手來,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包糉子吧!

  端午節吃糉子包糉子的六年級作文3

今天,是端午節。但是對於吃貨而言,這,是糉子節。對於我們港校小學來說,是快樂大遊園!遊園活動很多,我先跟大家分享兩次包糉子的活動吧!

先說包“真糉子”!我們班準備了紅棗,八寶米,糉葉,草繩來包糉子。現在,我們萬事俱備,就只欠東風了。

別看糉子結構簡單,可它也是內有乾坤的!我們班的幾個高手上去想挑戰它,可最終也以露餡、掉線、崩線、散架等情況而失敗告終。我呢,其實包之前,就查過該怎麼包糉子。今天,我就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該如何包好糉子的祕籍吧!

包之前,需要在前一天晚上把米給泡發,如果有豆子的話,則要泡更久。糉葉以及草繩也要提前泡好。包的時候,先要把糉葉完成漏斗形,添上米。再把上面的一部分糉葉給翻下來蓋住“漏斗”裏的米,最後用草繩把糉子給捆緊。

這樣,我們包出來的糉子就緊緊的,不容易崩開。如果是緊緊的話,蒸出來的糉子就香香的,軟軟的。啊,浸透着我勞動的糉子一定會格外的香甜的!那就讓我慢慢地等它蒸熟吧!

再說包“紙糉子”!你一定沒聽說過吧!美術羅敏老師爲我們準備好了香袋、卡紙、紅繩。把卡紙折成糉子樣,填上幹艾葉,掛上紅繩,紙糉子就大功告成了!我們班一位高人,竟然把百元大鈔放在了香囊內。結果他上樓梯時,錢一下子就飄出來了——盒子爛了!我們蜂擁而上,假裝想拿錢。艾葉像雨一樣灑下來,落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好一陣“香雨”啊!

今天真是快樂的一天!

  端午節吃糉子包糉子的六年級作文4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佳節——端午節。它的來歷據說是這樣的:2000多年前,楚國危機重重,楚王聽信小人的謠言,把屈原趕出楚國,後來楚國滅亡了,屈原傷心欲絕,投汩羅江自盡,大家得知消息,紛紛划龍舟去打撈屈原的屍體,可是一無所獲,人們怕魚兒吃掉屈原的屍體,就往河裏扔糉子,從此便有了端午節及在那天吃糉子的習俗。

每到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會包糉子,我也想體會這個過程,就向姥姥請教。姥姥告訴我,剝糉子要先拿兩片葉子,向中間折成一個類似金字塔的圓錐形,放一半糯米,上面放入蜜棗,再用糯米鋪平,用葉子把糯米包的嚴嚴實實,包成一個三角錐形,然後用繩子給紮緊就可以了。看姥姥做的如此輕鬆,可真正操作起來卻沒我想象的那麼容易,我包的糉子不是糯米漏出來,就是葉子散開,根本沒有辦法包完整。原來包糉子沒我想得那麼簡單,就象學習一樣,要想學好,就要勤學苦練。經過多次失敗,最後在姥姥的指導下,我終於包成了一個小糉子,雖然樣子不太好看,但也是我自己的勞動成果。

姥姥把包好的糉子放進鍋裏,加上水開始煮。一會兒廚房就飄來了陣陣香味,饞的我都直流口水,老是往廚房跑,就想看看糉子熟了沒有。過了一會兒糉子好了,我剝開嚐了一個,糯米軟軟、粘粘的,蜜棗甜甜的,美味無比。尤其是嚐到自己的勞動成果,感覺心裏美滋滋的。

端午節不但讓我嚐到了美味的糉子,又讓我學習了很多的知識,真是太開心了。

  端午節吃糉子包糉子的六年級作文5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馬上端午節就要來了,我家也熱鬧起來了。有的採糉葉,有的包糉子,有的煮糉子……

鄰居家也來一起準備端午節啦!我們小孩任務就是採糉葉,家長們主要是包糉子和煮糉子。我們小孩子出去採糉葉了,我們一邊哼着歌一邊跑到了小區後面的小河邊,看能不能找到一些糉葉。真好,在小河邊還真有幾十根蘆葦在近岸的水邊輕輕地搖頭晃腦。我們開心極了,狂跑過去採摘,好像怕別人搶着採摘一樣。我們採完了,一共採了一百多片葦葉。到家後,大人們一邊清洗採來的糉葉一邊說:“採晚了,天已經變得熱了起來,上面都長蟲了!”我們大吃一驚,都光顧着採了,沒人注意葦葉好不好。大人們接着說:“這些糉葉大部分還是可以用的,先洗乾淨後再放在鍋裏煮一煮,增加韌性。”我們長嘆了一口氣!

大人們先把準備好的糯米和糉餡入到了桌上,然後把它們和到一起,接着用糉葉把它們包住,最後用棉線緊緊捆紮,糉子經過這些過程就算做成了。我們小孩也做了幾隻不成形的糉子,爲什麼叫不成形的呀?因爲是第一次做的,所以說它不成形。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水煮,屋裏開始瀰漫清香,等到掀開鍋蓋,我們迫不及待地剝開糉子,自已做出來的糉子美味可口,入口即化,好吃極了!

我愛吃糉子!

  端午節吃糉子包糉子的六年級作文6

傳統節日——端午節,想必大家都知道,可是每個地方的端午習俗可能大相徑庭。我的故鄉蕪湖在端午節有一種美食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糉子。從我記憶起,每個端午節奶奶都會包許多各種各樣美味的糉子。

那麼,糉子是如何製作的呢?一般可以分爲以下幾個步驟:

首先,準備一些新鮮的糉葉(各地不盡相同,有的地方是香草葉,蕪湖大多是蘆葦葉),將糉葉先用清水洗淨,然後將糉葉放在鍋中煮十分鐘撈起。

然後,將適量的糯米和紅豆等必要食材加水浸泡約二十四小時。根據口味愛好,也可以準備諸如蜜棗、火腿、鮮豬肉等輔助食材。

通過上面兩個準備環節,下面就是包糉子了。將浸泡好的糯米放入糉葉中包好,用香草繩或細線繫好,一個美味的糉子就算製作完成了。糉子竟然被奶奶可以製作成菱角形狀、斧頭形狀、三角形狀等各種形狀各異的樣子!一般一個糉子重約二百克。若放入火腿、蜜棗、紅豆、鮮豬肉,就包成火腿糉子、蜜棗糉子、紅豆糉子、鮮肉糉子了,那就更加美味了。

到此大家可別以爲糉子大功告成了,可以吃了。還需要最後環節,將包好的糉子五個或十個一提的系在一起(以便計數)放入鍋中,加水煮約一小時,當可以聞到糉葉和食材濃郁香味時,糉子就可以出鍋了。這時一般奶奶都會讓我先盡情享用這美味的糉子。

  端午節吃糉子包糉子的六年級作文7

前幾天,我過了一個開心的節日——端午節。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被稱爲中國民間四大傳統節日,它的叫法有二十多個:如端陽節、龍舟節、屈原日、女兒節等等。端午節有許多習俗,包糉子和划龍舟是普遍習俗,不同的地方還有掛菖蒲、喝雄黃酒、放風箏等習俗。端午節有一個來歷,就是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他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心如刀割,投江自盡。百姓們怕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就把米團投入江中,後來就成了吃糉子的習俗。

端午節最常見的事情就是吃糉子。糉子的品種有很多,有肉糉、白糉、蜜棗糉、蛋黃糉等等,我最喜歡吃的糉子是肉糉。你們沒想到吧,我媽媽也會包糉子。媽媽先把糯米和鹹肉混在一起,再倒點醬油,放點水,浸泡一段時間。然後媽媽拿起兩片長長的糉葉,弄成一個圓錐形,把糯米填進椎體裏面,再用繩子捆緊。媽媽說,在這時候要注意一點,米不能裝得太滿,不然煮的時候會撐破的。媽媽用這種方法快速包了兩大鍋糉子,直接放在高壓鍋裏煮。沒過多久,糉香和肉香飄蕩開來,我彷彿身處糉子的世界裏,不停地咽口水。糉子出鍋了,我迫不及待剝開糉葉,咬傷=上一大口。糉子又香又糯,美味無比,鄰居們都被這香味吸引過來了。

端午節不光是玩耍、品嚐美食,其實更需要的是家人團聚,這樣生活纔會更美好。

  端午節吃糉子包糉子的六年級作文8

聽老師給我們講過端午節的由來,是紀念楚國愛國詩人屈原而定的節日,這一天大家都會包糉子來紀念屈原!

老師也給我們佈置了一個包糉子的作業,我特別興奮,是因爲這是我第一次包糉子,我心想包糉子肯定會很簡單,就用糉葉把米包上,捲起來就行了,但是怎麼也包不好,媽媽看到後,哈哈大笑起來說,“包糉子不是這樣的!”

媽媽給了我兩片糉葉,先讓我把葉子弄成一個漏斗的形狀,一開始我總是弄不好,媽媽耐心地告訴我怎麼做。我試了幾次,最後終於弄好了,再往裏放米,再放進一顆大棗兒,再找上面再放一點米,用手壓實,剩下的長葉子沿着漏斗的形狀纏好。我總是纏不好呢,米老是從角兒的另一邊露了出來。我都有些氣餒了,要放棄了!媽媽鼓勵我,說:“失敗是成功之母,要多多練習就會成功,凡事都不能輕而易舉的放棄!”我聽到媽媽的鼓勵後,一遍一遍的練習,最後終於包出一個完整的漂亮的糉子了!

我高興地大喊起來,我成功了,看我包的多好看。最後一步就是用線把糉子綁起來,防止開了,這樣一個完整的糉子就包好了,我迫不及待地讓媽媽趕快蒸給我吃,我想立馬吃上我包的糉子!

糉子蒸好了,我吃着我包的糉子,心裏美滋滋的,還是自己動手做的東西好吃!明年的端午節我還和媽媽一起包糉子!

  端午節吃糉子包糉子的六年級作文9

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在老家,我也體驗了端午節包糉子的傳統習俗。

我們先拿出一疊曬乾的糉葉,量取足量的糯米,赤豆作爲主要原材料。然後,我們先燒一大鍋開水,水開後把幹糉葉放進去煮,大概過了八九分鐘的樣子,糉葉的香味從鍋子裏飄了出來,奶奶說有香味出來就可以了,她立刻把剛煮好的糉葉撈了起來。接着奶奶教我把盛鬥裏的糯米和赤豆攪拌均勻,接着,我們就要去小溪洗糉葉和糯米了。

我們去小溪洗好了糉葉和糯米,接着就開始包糉子。我先拿兩片糉葉疊在一起,向裏一攏,做出了一個“碗”的造型,往裏面填上洗好的糯米。再把這個“碗”的“碗沿”用一隻手稍微攏進去一點,再用另一隻手把其它多出來的糉葉給蓋在上面,捏緊,最後,用細繩子捆上幾圈,一個糉子就完成了。

可別小看包糉子這幾個動作,說起來簡單,其實做起來可不容易。我包第一個糉子,到最後一步的時候,剛要捆起來,可是糯米一股腦兒地漏了出來,沒辦法,只好拆了重包。第二次包糉子的時候,剛要把多出的葉子蓋好,可是怎麼也蓋不上,原來是糯米放太多了,我小心翼翼地用筷子將多出來的糯米給挑掉,可是一不小心,捏着糉子的那隻手放鬆了一點,糯米灑了一地。第三次,我吸取前面的教訓,終於,第一個包成功的糉子出現了,接着,熟能生巧,就有了第二個,第三個……

我喜歡包糉子,更喜歡端午節這個傳統節日。

  端午節吃糉子包糉子的六年級作文10

端午節快到了,我們一家忙開了鍋。媽媽忙着找各種材料準備包糉子。

在包糉子期間,我也幫了不少的忙呢!老媽把洗乾淨的糉葉和瀝乾了水的糯米拿了過來。只見媽媽用食指和大拇指捏住糉葉從外往裏一折,一個小小的圓錐就做好了。我心想:那麼小的圓,裏面能放幾粒米?我一定一口就吃完了。又見老媽用左手按住糉葉交叉的中心,右手嫺熟地用勺子舀了三勺米裝進“圓錐”裏。老媽正準備將糉葉包裹住糯米時,我大叫道:“別急呀!放點花生吧!”媽媽不慌不忙地從旁邊拿出了一袋提前準備的花生,往糯米里裝了兩顆。

老媽裝完了花生,便又用左手抓住對角,將右邊多出來的角重新按了一下,很快一個糉子就包好了。我呆呆地站在那兒,以爲老媽要去煮糉子,只聽着一聲:“陳詩妍!”我嚇了一跳,媽媽接着說:“幫我把麻線拿來!”我來回跑了幾趟。媽媽用一根麻線用勁地一纏,又把糉子轉了45度後纏了幾圈。我跟媽媽說:“快下鍋呀!”媽媽理也不理我,把線頭打了個死結。看!這個難到要讓我崩潰的動作,使我逃走了。

當我再一次悄悄地走過去時,媽媽已經包了一大半鍋了。只見躺在椅子上的媽媽,心中在不停地讚美着……

是的,媽媽平時那麼忙,還抽出休息時間給我們包糉子,爲的就是一種習俗的傳承吧!

  端午節吃糉子包糉子的六年級作文11

端午節那天,奶奶在家裏包糉子。我也想學着包幾個,便央求奶奶教我。奶奶笑着答應了。

我看見奶奶的面前擺放着一盆醬油米、一盤切塊的五花肉,一盤鹹蛋黃,還有很多洗好浸好的糉葉。只見奶奶拿起兩片糉葉,疊在一起,輕輕一卷,把糉葉捲成了漏斗形,然後抓起一把米,放了進去,還在米的上面放了一塊肉。再放上一把米,跟着又放了一個鹹蛋黃。這時糉葉做的小漏斗已經差不多都裝滿了。這時,外婆加了最後一把米,還用力地按了按。外婆說:“一定要把米按結實了才行。這樣糉子纔不會散開。”說着,外婆熟練地把糉葉的兩邊往下折,順着“漏斗”的形狀包裹起來,最後用繩子牢牢地繫住。就像變魔術似的,三下兩下一個漂亮的糉子就在外婆的巧手中誕生了!

輪到我了。這包糉子看着不難,包起來可真不容易。我做的“漏斗”質量太差,裝進去的米總是漏個精光。試了好幾次,都不成功,我漸漸不耐煩起來,嘴裏嘟囔着:“不包了,不包了。”奶奶笑着說:“寶貝彆着急,奶奶來幫你。”於是,奶奶幫我捏住“漏斗”的邊,又在“漏斗”的尖尖裏放了一顆花生米。哈哈,我的糉子也不漏啦。在奶奶的幫助下,我終於也能成功地包出漂亮的糉子了。

吃着自己親手包的糉子,我覺得這簡直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東西。看着爸爸媽媽品嚐我包的糉子,我也覺得美滋滋的,心裏樂開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