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記敘文作文 > 語文記敘文

語文記敘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6W 次

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尤其是作文中不可忽視的記敘文,記敘文主要是通過寫人物的經歷和事物發展變化來反映生活、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這類型的作文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記敘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記敘文

語文記敘文1

不賣

我有朋友是個收藏愛好者,尤其喜歡收集民間工藝品。看了他琳琅滿目的收藏品,很是羨慕。他曾得意地說,只要肯出大價錢,沒有買不來的寶貝。

那天朋友到家來小坐,進門直搖頭,以爲他淘寶看走了眼,一問,講了這麼件事。

路上,他遇到一對抱着小孩操鄉村口音的年輕夫婦站在天橋下問路,朋友也是個熱心人,給指了路。但那對夫婦好像是第一次到武漢,儘管他說得很詳細了,他們還是一副找不着北的樣子。天冷,風大,小孩凍得直咧嘴。朋友拿出筆給他們簡單畫了個路線圖。

當那對夫婦要轉身的時候,他忽然發現對方提的一個塑料袋裏露出一對虎頭鞋。虎頭做得粗眉圓眼,古樸可愛,虎身的刺繡也十分少見,便動了心思,問對方能否賣給他。

夫婦倆愣了一下,互相看了一眼笑道,這是孩子他太姥姥做的。

他又問,老人多大歲數了,夫婦倆說八十多啦。他摸摸虎頭鞋說,二十塊錢賣給我怎麼樣。年輕的夫婦只是說,孩子他太姥姥做的。

他將虎頭鞋拎到手裏看了又看:五十塊。夫婦倆有點不知所措:師傅,這是孩子他太姥姥……

他有點發急地打斷他們的話,掏出幾張鈔票:好,不說了,一百!

年輕的夫婦沒有接錢,從他手裏拿過虎頭鞋,倆人站在路邊輕聲商量着什麼。他不甘心地喊:一百二十。

朋友給我們講到這裏,因爲激動臉都微微泛紅,說當時真有些生氣了,虎頭鞋雖好,但就值這個價了,也應該是讓這對鄉村夫妻動心的價格,足可以給小孩買雙上好的皮鞋。

夫婦倆商量了一會兒,拿着虎頭鞋微笑着走向他:師傅,你這麼喜歡,就送給你好了。說實話,我們一路問路,就數你最熱情,還給畫張圖。唉,怎麼謝你好呢!

這下該我的朋友愣住了。套句俗話講,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當夫婦倆將虎頭鞋塞到他手裏時,他不好意思了:我肯定要付錢,講好一百二十塊,一分不會少。

夫婦倆說,這是孩子他太姥姥做的,不賣。

朋友勸道,你們告訴老人,一雙虎頭鞋在城裏賣了這麼多錢,老人家不知會多高興呢!

對方笑了,女人說:太姥姥知道別人這麼喜歡她做的鞋,要掏這麼多的錢買,就很高興了。你拿去給孩子穿,我們捎信讓太姥姥再做,方便。

聽到這裏,我和先生站起來,都想看看這雙虎頭鞋。

朋友攤開雙手:我沒有拿,把虎頭鞋給他們放進了塑料袋,說,你們告訴太姥姥,她的鞋漂亮極了,有個路人出了很大的價錢,你們都沒賣。她老人家一定更高興。

後來呢?我問。

朋友說,後來我把這一家三口送到了車站,就告別了。他還說,這年頭見多了有錢能使鬼推磨有錢能使磨推鬼的事兒,今遇到一個例外。難得。

1.用簡要的語言概括全文內容。(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結合全文,說說第一段畫橫線的句子有何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夫婦倆反覆說的“師傅,這是孩子她太姥做的……”有什麼言外之意?朋友是怎麼理解的?(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我“有什麼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朋友爲什麼會放棄買這雙鞋(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認爲這個題目好嗎?說說你的理由。(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我的朋友想出高價買一對外地年輕夫婦隨身帶的一雙虎頭鞋,外地夫婦卻寧願將其送給朋友也不願意賣掉太姥姥給孩子做的鞋,朋友被感動了,放棄了買鞋,將他們送到了車站。

2.和下文朋友年輕夫婦的虎頭鞋“不賣”做對比,同時反襯出年輕夫婦的純樸和善良。

3.夫婦倆的意思是說這是太姥姥給孩子做的虎頭鞋是一份情,是不能當作商品來賣的。而朋友以爲夫婦倆藉此向擡高價錢。

4. “我”是這件事情的聽衆,一方面因爲我的見證使這件事情更加真實,另一方面也通過我的反應側面烘托了事件的戲劇性,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

5.外地夫婦看重親情,不重金錢。那種質樸真摯的美好品質感動了朋友,使朋友爲自己金錢至上而羞愧,所以想保全外地夫婦那種美好的親情。

6.好。這個題目設置了懸念,激發讀者閱讀興趣。與文中外地夫婦不斷重複的話相照應,深化了文章的中心,引人思索,令人回味。

語文記敘文2

一、相關知識

1.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2.記敘的順序及作用

(1)順敘:即按照事情發生、發展和結果的時間順序來寫。

作用:敘事有頭有尾,條理清晰,讀起來脈絡清楚、印象深刻。

(2) 倒敘:把事情的結局或某個最突出、最重要的情節提到前面來寫,然後順着事件的發生、發展的次序往下記敘。

作用:造成懸念、引人入勝、吸引讀者,使行文曲折,增強文章的生動性;

突出中心;

內容集中,對比鮮明;

(3) 插敘:敘事時中斷線索,插入相關的另一件事。

作用:補充交待了……,使敘述更加充分,內容更充實;

爲下文的……做鋪墊。

插敘和倒敘的區別:

(1) 把中心事件的結局或某個重要情節提到前邊來,然後再順着中心事件的發生、發展的次序往下記敘,是倒敘。這種寫法是先倒敘,後順敘。

如果全文的結構是順敘,中間插入了另一件事,顯然它也可能是以前發生的事,但在全篇中僅是一個片段,而不是全文的中心事件,那麼插入的這段事情就是插敘部分。

(2)倒敘部分是中心事件的一部分,緊扣住“時間”,銜接分明;插敘可以插入跟中心有關的另一件事或另一場面,插敘完了,把暫時中斷的時間繼續下去即可。

3.記敘的線索:(1)時間(2)行蹤(3)人物(4)物件(5)事件(6)情感變化(7)見聞和感受

找線索的方法:

標題;反覆出現的某個詞語或某個事物;抒情議論句出現的關鍵語句。

作用:是貫穿全文的脈絡,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機地連在一起,使文章條理清楚、層次清晰。

答題套路:

如:文章以“……”線索,中間串寫了“……”、“……”幾件事,組成一種“冰糖葫蘆”的“串”式結構,選材典型,脈絡清晰,主旨鮮明。

4.記敘文中的表達方式及作用

(1)描寫:包括環境描寫和人物描寫。

環境描寫:分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描寫

自然環境

①渲染了……的氣氛 ②烘托了人物……的心情 ③推動情節發展,爲下文做鋪墊 ④暗示了人物……的品質 ⑤表現地域風光,提示時間、季節和環境特點;

社會環境

①交待了……的社會(歷史)背景。

②交待了人物活動場所。

③交待了……的風土人情。

④爲下文情節發展做鋪墊。

人物描寫:

方法: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神態描寫

作用:表現人物……的思想和性格;或推動情節發展;或揭示文章主題。

角度:正面描寫、側面描寫、細節描寫

正側結合作用:使形象更加豐滿,更加鮮明突出。表現了……

細節描寫:具體生動地表現了……

(2)議論:記敘文的議論有三種方式:先敘後議、先議後敘、夾敘夾議。

作用:承上啓下;統領全文; 引發讀者思考;突出中心;昇華主題;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3)抒情:

記敘文中抒情:分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

直接抒情是指作者或主人公直接傾吐內心感受的抒情髮式;

間接抒情是指寄情於景,融情於物,感情流露於寫人記事、寫景狀物的字裏行間的抒情方式。

作用:抒發作者……的情感,引發讀者的感情共鳴,使文章具有強大的感染力。

(4)說明:記敘文中的說明是記敘中的補充交代,一般要求文字簡明扼要。

5.表現手法(寫作手法):

對比:通過比較,突出事物的特點,更好地表現文章的主題。

襯托(側面烘托):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襯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點、性格、思想、感情等。襯托,同類事物襯托是“正襯”,相反事物襯托是“反襯”;以次襯主。

欲揚先抑:先貶抑再大力頌揚所描寫的對象,上下文形成對比,突出所寫的對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象徵手法(託物言志):把特定的意義寄託在所描寫的事物上,表達了……的情感,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

諷刺手法:運用比喻、誇張等手段和方法對人或事物進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強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語言辛辣幽默。

虛實相生:以虛寫實,卻能留給人更多的想象餘地,收到言語有盡而意無窮的效果。

借景抒情:通過描寫生動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場景,表達作者真摯的思想感情。側重於藉助景物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也就是在描寫的景物中有明顯的作者情感在流露。

寓情於景(情景交融):以景爲主,情感是含蓄地“寓”在裏面的。側重於寓字上。沒有刻意的“借”意,只是在描寫景物中自然地滲透了作者的情感。

二、 閱讀技巧

1. 概括內容:

①要素歸納法

(1)找出文章的主人公:哪個人最能體現出作者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哪個人物便是主要人物。

(2)的主人公:哪個人最能體現出作者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哪個人物便是主要人物。

(3)補充起因、結果、時間、地點(有必要交待哪個便交待哪個)

要求:語言簡潔。可以用反推文章內容的方法檢驗正確與否。

②題目擴展法。

有的文章的題目能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內容,對它稍加擴展充實,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如《飛奪滬定橋》一課的標題適當補充一下:本文寫的是紅軍在二萬五千里長徵途中,克服重重困難,奪取瀘定橋的經過。這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

③摘錄句段法。

有的文章中的總起、過渡句、重點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閱讀時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內容。如《養花》一文,可根據結尾段來概括它的大意:課文主要寫養花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

2. 明確中心

(1) 抓標題 (2)從分析開頭入手(3)從分析篇末入手

(4)抓議論、抒情語句

概括主要內容,一般這樣一些常用詞語:

本文記敘了……,描寫了……,介紹了……,通過……,等等,概括寫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

表達……、抒發……、讚美……、歌頌……、揭露……、鞭撻……、諷刺……、說明……、揭示……、反映……等。

3.分析詞的含義和作用:

① 解釋詞的本義(有時不需解釋)→②聯繫上下文分析在文中的意思→③表達了作者或文中人物……的感情。即(字面義)+語境義+情感義

在分析時應貫徹這樣的原則: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

4.文段(各種文體)中指代詞指代對象的判斷:

(1)常考的指代詞有:這、那、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

(2)一般是往前找;

(3)找到之後,將找到的內容放在指代詞所在句中讀一讀,看是否適合。

5.理解句子:

(1)分析句子的表達作用

①抓關鍵詞:(字面義)+語境義+情感義

②抓修辭:

比喻:形象生動

擬人:賦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動作),使……人格化,形象生動

誇張: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突出/諷刺/強調了……

排比:增強了語言氣勢

對比:形成強烈反差,突出了……

對偶:句式整齊,形式優美,音韻和諧

反覆:強調/突出了……

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反問:加強肯定/否定的語氣

引用:使內容更真實、準確、深刻、精密

反語:增加諷刺意味

語文記敘文3

今天,我們學完了《 開國大典》以後,語文老師宣佈了一個重大的消息一接力比賽,定在下午的語文課。本來我們是想要語文老師和英語老師換課的,可最終語文老師沒有答應。但是在宣佈了這個消息之後,班裏瞬間炸開了鍋,彷彿有千萬只蜜蜂在嗡嗡的叫着。同學們都很期待下午的語文課

到了下午的語文課,在上課前幾分鐘老師就叫我們去了操場集合。

我們報數完畢之後,老師就叫我們女生排的順序是單數,雙數的分別出列。

倪菡鍇和胡海振是攝影師。

開始比賽的時候,我們女生兩隊的速度差不多。可到了第二棒的時候,陳佳佳在給向璇棒子的時候,棒子不小心掉了。哦,不!唉,好可惜呀!當快到我的時候,我心裏像是有千萬只螞蟻在爬似的。到我了,我接過棍子飛快的跑了出去。可還是沒趕上她們。儘管封如意最後一半跑的很快,可還是比施王菲慢了兩秒。我們輸了。如果棒子不掉的話說不定我們就贏了。

到男生比賽了。

男生第一組的口號是“男一男一,勇爭第一。可說的,當老師問第二組的時候,劉嘉翔說了一句“男二,男二,我們不二”全班同學都笑了起來。老師說:“這個好。”可是當他們整個組開始說的時候,就變成了“男二,男二,我們最二”聽這話,全班又一次的笑起來了。開始了俞奧康他們那組領先,可後面經俞奧康那一摔,輸了。俞奧康那一摔,全班都笑起來了。當他到終點的時候又摔了一跤,我們又一次的笑了起來。

這次語文課特別好玩。結束的時候倪菡鍇拉着胡海振的手,可是這樣形成了“大手拉小手”,我覺得特別好笑。

我忘不了這次語文課。更忘不了那句話“男二,男二,我們最二”,還有“大手拉小手”。哈哈哈,這次語文課可真有趣。

語文記敘文4

“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恰可說明這個問題。角度是指作者站在什麼位置,以什麼樣的視角,以及以什麼樣的思維方式來觀察、審視、認識客觀事物,從而描寫景物、敘述事件、說明事物、評論問題等。角度不同,思路不同,立意也不同。儘管高考話題作文的主題是唯一的,不能反其意而爲之,但是隻要巧妙轉換立意角度來表現,會令人眼前一亮。如變一般性的歌頌爲思考,寄以遠慮;或從人文角度來批判,表達憂思;或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分析,縱論價值;或從生物科學的角度表述,推因析果。總之,轉換立意角度、進行立體思維的方法很多,只要將其中一兩種運用熟練,便能在考場上出奇制勝。常用立意法有以下三種:

一、順向立意法,即根據材料的中心,聯繫實際,提出自己的觀點和主張,這些觀點和主張是對原材料中心的具體化。如20xx年高考作文,依據《智子疑鄰》的故事,提出自己的主張:不能憑感情親疏遠近認知事物,感情阻礙人對事物的認知。

二、逆向立意法,即以原材料的中心爲對立面,提出與其相反的觀點。如20xx年高考作文,也可這樣立意:感情是促進人正確認知事物的催化劑,正是人有了感情親疏,才能加深和促進對事物的認知。

三、辯證立意法,即換一種眼光,變換一個角度看原材料。這是一種辯證思維。它提醒我們多從事物的不同側面來思考和分析,進行多角度的審視。如論述學習“苦與樂”,一般同學會說學習是苦的,只有先吃苦然後纔會快樂。“換一種眼光”呢?對“苦與樂”的認識是因人而異的,有人認爲苦的事,有人卻樂此不疲;有人認爲樂的事,有人卻認爲苦不堪言。吃不着苦的苦比吃着苦的苦還苦,是心靈之苦。這樣認識立意就會比前一種觀點更高一籌。

語文記敘文5

①從小學到大學,我碰到過的最好的老師是教六年級科學課的惠特森先生。

②上課第一天,惠特森先生在課上介紹了一種晝伏夜出,早在冰川時期就已滅絕的“怪貓”。他一邊進行認真翔實的講解,一邊饒有興趣地讓同學們傳看一個頭蓋骨標本。我們都趕着記筆記,因爲課後有一個測驗。卷子發下來時,我吃驚地發現我居然不及格。我的第一個反應是:肯定出了什麼差錯。因爲我在卷子上寫的全都是惠特森先生親口說的,可眼前的試卷上,每道題目都划着鮮紅的叉。緊接着,我發現全班沒人及格,到底是怎麼回事?事實很簡單,惠特森先生事後解釋道:“怪貓”完全是他生編亂造出來的。因此,我們的筆記、答卷當然無一例外,全是無稽之談,世界上壓根就不存在這種動物。

③毋庸諱言,我們都給激怒了。這算是什麼考試,他還算是個老師!

④可惠特森先生卻振振有詞:“你們自己應該能夠猜得出來。”因爲,就在大家傳看那個“怪貓”頭蓋骨時(那事實上是一個家貓頭蓋骨),他已經明確地告訴我們,它沒有留下任何一絲考古線索。可另一方面,他卻詳細描述了它驚人的敏銳的夜間視覺,它皮毛的顏色以及其他特點。果真如他所說沒有可考線索,他又怎麼可能獲得後面的種種信息?重要的是,“怪貓”這個誇張而可笑的名字居然也沒有引起我們的懷疑。惠特森先生說這次考試的分數將記錄在案。他說到做到。

⑤惠特森先生希望我們從這件事中吸取教訓,時刻記住,無論老師還是教科書,都不可能一貫正確。事實上,世界上沒有不犯錯誤的權威。因此,任何時候都不能輕信。他還要求我們,一旦發現他或課本的錯誤,一定要大膽提出。

⑥“怪貓事件”的影響很快波及全校,人們把“懷疑一切”的新原則運用到每一門課上,引起那些古板而循規蹈矩的老師們極大的反感。幾年後,惠特森先生離開我們學校,遷到遠在異地的另一所學校擔任校長。

⑦每每想起六年級的科學課,我就深深感到,他教給我們的是一種極重要、極寶貴的東西:敢於向任何謬論說“不”的勇氣,那不僅僅是一種勇氣,也是一種樂趣。

1.本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你能用簡潔的語言進行概括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②段“我吃驚地發現我居然不及格”一句中的“居然”能否刪掉?理由是什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惠特森先生爲什麼一定要將這次考試的分數記錄在案?你能從文中找出相關句子來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據你的理解,將第⑦段畫線部分補充完整。

他教給我們的是一種極重要、極寶貴的東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不僅僅是一種勇氣,也是一種樂趣。

5. 惠特森先生是一個怎樣的老師?這篇文章與課文在表現人物特點的寫法上,有什麼共同之處?

[參考答案]

1.通過“怪貓事件” 惠特森先生教會我們不要輕信權威,要“懷疑一切”。(4分,意思相近即可)

2.不能。“居然”強調了作者對自己不及格意想不到(或出乎意料)和吃驚的心情(意思相近即可)。

3.希望我們從這件事中吸取教訓,時刻記住,無論老師還是教科書,都不可能一貫正確。

4.敢於向任何謬論說“不”的勇氣(或敢於“懷疑一切”的勇氣)。

5. 略。

語文記敘文6

我曾經看過這樣一篇文章。這篇文章中主要講的是:著名數學家、復旦大學原校長蘇步青教授談語文。他說:“如果允許復旦大學單獨招生的話,我建議第一堂課先考語文。考後判卷子,不合的,以下的功課就不要考了。語文你都不行,別的是學不通的。”可見學好語文是多麼的重要!我們從小學邁進了初中的門檻,學習語文的方法也有所改變。我們很多人都存在這樣的誤解:學語文,應該是學校的事,應該是老師的事,應該是學生的事。只有在語文課上,纔是學語文;只有打開語文書,纔是學語文。這種誤解在人們的心中根深蒂固。其實語文最本質的東西是:語文與生活緊緊相連,是生活給予了語文生命。

如果沒有生活,當然也無須語文。在生活中學語文可以有很多方式,比如說:我們可以在影視中學語文,我們可以在遊戲中學語文,我們可以在聊天中學語文,我們也可以在報刊中學語文……,而這些方法都能讓我們在生活中學好語文。就拿報刊來說吧,在閱讀報刊的時候,你難道沒學到語文嗎?報紙書刊上刊登的名篇名作,細膩而精彩,讀起來琅琅上口,又忍不住去拿筆把它記摘抄下來。同時理解文章的作者所運用的寫作手法,在這不經意間你的語文水平難道就沒有長進嗎?在讀報紙的時候,當我們隨意看到一個新穎的廣告或標語,當我們醉心於時尚雜誌的動聽詞彙,有誰又能否定我們在學語文呢!語文是什麼?語文就是學習交流的方法,讓人與人之間可以進行溝通。而我們在生活中,在報刊中,就能學到,學好語文!說不定我們因此會學到更加精彩的語文,這可能是真的喲!說不定這纔是真正的語文,富有生氣的語文!只要用心,我們不僅僅能在報紙書刊中學到語文,生活中處處有語文,時時有語文!只要用心,我們一定能把語文學好!

語文記敘文7

1、自然式結尾。

這樣的結尾很容易,事情記敘完了,結果也出來了,文章也就結束了,這就是自然式結尾。如:《遊筆架山》的結尾:

太陽偏西了,我們也有點累了,便一起乘車,帶着在筆架山遊玩的快樂,踏入歸途……

2、總結式結尾

事情記敘完了,總結一下收穫,常用遞進關係的複句來說說自己的收穫或感受。比如:《記一次有趣的蛋殼實驗》的結尾:

這次蛋殼實驗真是太有趣了!不但鍛鍊了動手的能力,而且還從中明白了“力的集中與分散”的道理,收穫太大了!所以我喜歡這樣的實驗!

3、啓發式結尾(也稱“明理式”)

這種結尾是把通過某件事之後所得到的啓示、明白的道理寫出來,起到點明中心的作用。比如:《一件小事》的結尾:

這件事過去很長時間了,但我卻銘記不忘。事情雖然小,但它給我的啓發卻很大,因爲它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人不論做錯了什麼事,只要認識到錯了,而且敢於承認,勇於改正,那就一定有新的開始,一定會進步的。

4、疑問式結尾(也稱“反問式”)

事情結束了,作者爲了強調自己明白的道理或啓示,故意用問句或反問句收尾,既表白了自己的意願,又激發讀者的思考,起到強化中心的作用。比如:《真正的友誼》的結尾:

我們終於和好了,而且通過這件事,更讓我們明白了以誠相待,寬容諒解纔是友誼的基礎。朋友,您說是不是這樣啊?

尾句也可以這樣說:“朋友,難道您不這樣認爲嗎?”

5、夢幻式結尾

這種結尾屬於想象、寄託型。也就是不直接寫事情的結果,而這個結果有可能不是一種情況,就用“做夢”的方式,來表現寄託意願或結果。這種夢幻式很有意思,引人暇想。比如:《找媽媽》一文的結尾:

這天晚上,男孩做了一個甜美的夢,夢見小女孩找到了媽媽,正依偎在媽媽的懷裏撒嬌呢!小鳥呀,也飛回自己的小巢,正和鳥媽媽一起快樂地歌唱呢!

6、引歌引言式結尾

有“引歌引言式”開頭,也有“引歌引言式”結尾。根據事情的內容與中心,選擇恰當的名言古語或一兩句歌詞,做爲文章的結尾,富有鞭策、指引、激勵的作用。如《珍惜時光的分分秒秒》一文的結尾:

這就是我的老師,一個無私奉獻的人。難道她沒有親人兒女嗎?難道她就不知道辛苦勞累嗎?難道她就不需要享受點安逸生活嗎?不,她都懂,都知道,然而,她把忠誠教育事業教書育人做爲自己的`第一生命,把無私奉獻當做最大的快樂。這樣的老師,我們怎能不熱愛、不敬佩呢?

7、篇末扣題式結尾

這類結尾同總結式結尾一樣,是最常見、最容易掌握的一種方法。它主要是所題目或有關題目中的“題眼”寫進結尾裏。比如:《值得我學習的人》一文的結尾:

這就是王小剛,一個值得我學習的人。他的謙虛、他的誠實、他的熱情待人,都爲我樹立了前進的榜樣,讓我佩服不已。

語文記敘文8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題。(22分)

查一路

①天空是一片灰濛濛的蒼茫,鳥兒離開了岑寂的北方。火燒雲沉到山那一邊。山崗上,風一陣冷過一陣,蒿草在風中蕭瑟。目光越過一道道山樑,一個人的影子就會在昏暗中挾裹着晚風,逐漸清晰。我和妹妹就在這樣的黃昏,在這樣的山樑上等待父親,還有父親手中的魚。

②父親手中提着一尾胖頭魚,這種魚頭重尾輕,是鄉村廉價的魚,很適合我父親的購買能力。父親微薄的工資,要養活一家六口,只能偶爾買這種魚。他很少笑,只在遞給我們拴魚的草索時“嘿嘿”幾聲。在夜色中,牙齒很白,這是他留給我最深的印象。

③我飛跑着,把魚交給母親。妹妹在身後搖搖晃晃地追趕。母親接過魚,刮鱗、剔腮、破肚,把整條的魚分成小塊,嫺熟而又忙亂。當菜籽油的香味混合着松枝騰起的濃煙彌敞開來的時侯,廚房成了溫暖的心臟,召集一家人圍攏到一起,催促着母親往爐膛添柴。火舌從竈口舔出來,母親的影子貼上後牆,忽大忽小,斑駁搖曳。罡風纏繞窗櫺發出嗚咽,屋裏的溫度升起來,熱量向着寒冷四散突圍。

④鍋中的水,沸騰起來了。咕嚕咕嚕,魚開始在水中歌唱,由一個聲部轉入另一個聲部。這是世間最美的音樂,傳遞口福的信息。大姐在這時也不忘記做弟妹們的表率,裝模作樣地伏在竈臺做作業;二姐用桃木梳梳她又黑又粗的長辮,眼睛隨着騰起的蒸汽升高;妹妹和我,繞着竈臺打架,虛張聲勢,有別於平日裏泄憤的爭鬥,而是在幸福的預感中,矯揉造作,故作嬌嗔。父親黝黑、冷峻的臉上露出慈愛和笑容,雖然沉默獨坐,而他內心必然掠過一陣陣瞬間的喜悅,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

⑤不知道時間過了多久,母親撮起嘴,吹鍋蓋上的蒸汽。揭開鍋蓋,如同揭開一個謎底。魚怎麼樣了?母親撒下大把翠綠的蔥絲,鮮紅的辣椒。鍋蓋合上時,她用毛巾環繞住鍋與蓋的縫隙,讓蒸汽悶在鍋裏,但仍擋不住滲出異香。

⑥魚熟了,母親只吃魚湯泡飯。她撥開我們幾個孩子貪婪的交叉着的筷子,挑出一塊大而少刺的魚肉,放在一隻小碗中。在我們茫然的眼神裏走出異香氤氳的房間。

⑦寒冷跟隨着溫暖的小碗,跟隨着母親推開那間草屋的門。溫暖的魚讓瞎老爺爺的冰冷的小屋同樣獲得了溫度。老人邊吃邊有淚水涌出,不知道是不是太辣的緣故?

⑧同樣是一個冬天的夜晚,這位孤寡老人孤單地走了。臨終前,他告訴在場的人,他慶幸的時刻是那個冬夜,因爲他吃到了我母親送給他的魚。他用手摸着胸口,說:“這裏,很暖!”

⑨另一個冬天。黃昏,我們不再去那個山崗張望。我父親在這年的秋天去世了。妹妹的黃髮已經紮成了小辮,我們漸漸長大成人。但我們常常想念那樣的冬夜,溫暖只會在寒冷中感知,冬夜是我人生最初的一門課程。

⑩嚴寒來襲時,需要取暖,並且不讓一個人孤單。

語文記敘文9

父親二十年前的叮囑

徐德新

①天剛矇矇亮,父親就挑着柴火和我上路了。那時我剛到縣城裏上初中,父親的負擔因此更重了。隆冬將近,父親經常抽空上山砍柴,然後賣到縣城,由此給我湊生活費以及學雜費。每個週末。我都會回家幫助父親砍柴,然後週一凌晨再走二十里的山路到學校去。這一次,因爲我額外需要五元錢的競賽費,所以父親晚上又摸黑砍了一擔柴,等到第二天早晨到縣城賣掉後再把錢給我。

②“最近錢是越來越緊張了。”父親挑着擔,邊走邊嘀咕。自從到縣城上學,這句話聽了已經不下百遍了。一陣陣輕微的冷風襲來,天漸漸亮了,山脊的輪廓越來越清晰。有柔軟的東西從空中飄下來,落在父親的身上,疏忽就不見了。忽然又有兩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用手一摸也沒了,鼻尖只留下一點冰涼的酸。擡頭遠望,雪花正從天而降,有些大一點的樹葉上已經掛白了。除了扁擔的顫悠和我們輕重不一的腳步,山路靜謐而空濛。

③不知不覺間,縣城到了。

④街上大部分的人家還沒有開門。父親挑着擔,帶着我挨家挨戶找買主。由於擔心耽誤我上學,又怕柴火打溼了沒人要,父親走得很快,我能聽到他的喘氣聲越來越大。最後終於在一條弄堂裏遇到了買柴人。父親卸下柴火,從那人手裏接過一沓毛票,仔細地數了數,一共四元。父親說:“同志,我這擔柴要五塊錢哩。”“什麼?昨天不還是四塊嗎?”那人瞟了一眼父親。“昨天是昨天,您沒看我這擔柴,比別人的要後重得多嗎?”父親小心翼翼地說。“那我不管,都是四塊錢,我又沒讓你搞這麼厚重。”那人沒有絲毫加錢的意思。“今天下雪了,您看我多不容易,就加一塊吧!”父親幾乎是哀求的口吻了。

⑤我從門縫看見那人在褲兜裏掏來掏去,終於摸出一張皺巴巴的五元紙鈔,然後把沓毛票從我父親手裏抓過去,又把那張紙鈔從門縫往外一扔,丟下一句話:“拿去吧!”

⑥風裹挾着雪吹過來,紙鈔落到門檻前父親的腳下。父親怔怔地站着,不知是因爲冷還是累,他的鼻息變得忽粗忽細。等我走過去剛要把地上的錢撿起來,父親忽然把我拉到一邊,然後低下頭,彎下腰,緩緩地把那張紙抄拾了起來,揣在懷裏。父親彎腰去撿錢的時候,我發現他的身體幾乎彎成了一個零度角,頭幾乎觸到了地上。父親站起身來,對那人說:“多謝了!”然後轉身拉着我默默離開。

⑦“爹,你冷不冷?”等走遠了,我問父親。因爲要挑擔,父親出門的時候穿的有點少。“你可得給我好好讀書,”父親頓了頓說,“沒有別的出路,只有讀書才能進城。”

⑧雪下得越來越大,整個縣城變成了一片銀白色。父親沒有急着回家,他要一直把我送到學校去。“爹,本來我不想花那麼多錢去參加那個什麼競賽的。可是老師說了,要是獲得好名次,將來能保送上北京的大學。”眼看快到學校了,我終於忍不住說出了心裏話。我有點想哭了,眼睛溼溼的。“競賽好啊,爹和娘支持你。要是能保送上大學,那正要感謝老祖宗了。”父親摸着我的頭說,“我當年也想上大學呢!看來這個願望你能幫我實現了。”

⑨到了學校門口,父親從懷裏把那五元錢掏出來,塞到我的書包裏,好像生怕它會飄走似的,使勁地把書包捏了又捏。“孩子。爹還有一句話,:父親望着我,精神與以往大不一樣,“等你將來有錢了,假使也遇到了像我這樣的人,你最好不要讓他……”

⑩“什麼,爹?”

⑾“在你面前低頭彎腰。”……

(選文有改動)

12.文中多次寫到“風雪”,請說說設置這樣的自然環境有何作用。(3分)

13.結合上下文,說說第②段畫線句子中“冰涼的酸”的深意。(2分)

忽然又有兩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用手一摸也沒了,鼻尖只留下一點冰涼的酸。

14.體會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4分)

我從門縫看見那人在褲兜裏掏來掏去,終於摸出一張皺巴巴的五元紙鈔,然後把沓毛票從我父親手裏抓過去,又把那張紙鈔從門縫往外一扔,丟下一句話:“拿去吧!”

15.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6分)

16.請用自己的話,說說父親的最後一次“叮囑”的含意。(3分)

參考答案:

12.(1)對故事情節的展開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2)爲父子二人的活動提供了特定背景。(3)多所塑造的父親這個人物形象間接地起到了烘托作用。(4)營造出清冷、凝重的氛圍,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

13.透過雪花落在鼻尖上融化後的感覺,含蓄地寫出了“我”看到父親如此減薪後的酸楚和感愧。

14.運用“掏”“摸”“抓”“扔”這幾個動詞,準確傳神地寫出了買柴任給父親錢時的不耐煩及對父親的不滿、冷漠和鄙薄,生動地刻畫了一個小氣、無禮的小市民形象。

15.(1)父親是一個吃苦耐勞的人。他靠砍柴、賣柴給孩子賺生活費和學雜費,不辭辛苦。(2)父親是一個堅忍的人。他爲給孩子掙競賽費,懇求買柴人;面對鄙薄,仍彎腰撿起扔在地上的錢,能委曲求全。(3)父親是一個教子有方的人。他懂得保護孩子的自尊,鼓勵孩子好好讀書,教育孩子尊重他人,重言傳身教。

16.父親告訴孩子,以後有能力了,要尊重像他那樣勤勞、堅忍,渴望被尊重的人。

語文記敘文10

特點

以記敘爲主要表達方式,綜合其它表達方式;以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爲主要內容;通過描述人物、事件及狀物、寫景來表達一定的中心。

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有時六要素不一定都出現,某些要素是可以省略的。

分類

側重寫人的記敘文,以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描寫爲主,如,《背影》。

側重記事的記敘文,以敘述事件的發生、發展、經過和結果爲重點,如《一面》。

側重繪景的記敘文,以描繪景物寄託情懷爲主,如《春》。

側重狀物的記敘文,以狀物爲主,借象徵抒懷,如《白楊禮讚》。

順序

1、以事情發展的時間先後順序記敘,如《一面》。

2、以事物或觀察的空間順序記敘,如《從百草原到三味書屋》。

作用:脈絡清楚,條理分明。

倒敘:先寫結局,再追述順序敘述事情經過,如《一件珍貴的襯衫》。

插敘:暫時中斷中心事件的敘述,插入相關的另一事情的敘述,如《同志的信任》。

作用:對緣由做補充,對人物做介紹。

方法

敘述:對事情原委、始末作直接的介紹、說明和交待,基本表達方式

描寫:對人、事、物、景作具體、形象的刻畫:人物描寫肖象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

景物描寫:交待環境烘托氣氛表現心理抒發感情

細節描寫:具體生動

夾敘夾議:敘述或描寫中穿插分析或評論。

抒情:對感受和感情的抒發、表達。直接抒情,直接抒發歌人或作者的思想感情;間接抒情,通過記敘、描寫、或議論來抒發感情。

語文記敘文11

(一)看題目記敘文可以分爲寫人、記事、狀物等類型的。記敘的題目一般也分爲這幾種類型。題目是文章內容的眼睛。簡析題目可以幫助推測記敘文內容,推測文章中心。

(二)讀文章

1.寫人的文章主要分析人物的肖像、語言、心理、神態等,從而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徵,表現主題。

2.記事的文章要弄清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分析事情的意義和它體現的中心思想。

3.以寫景爲主的文章,主要是借景抒情,在分析時注意:(1)寫景層次、景物特點、寫景順序、情景交融。(2)想象、聯想,修辭手法的運用。

4.借景抒情的記敘文:主要是通過對某物的外形,內在特點的描繪,運用聯想、類比、頌揚與之有關的人物的內在精神特徵,用象徵手法、議論、抒情等,篇末點題即可。

分析這類文章要注意:

(1)文中富有哲理的語言警句;

(2)一般富有哲理的語言警句是以文中物的形象的描寫爲載體的,所以分析時要抓住物的形象特點;

(3)想象、聯想、象徵手法的運用。

拓展閱讀:初中語文考試複習方法

一、題海拾貝法

在浩如煙海的試題中,特別是各地歷年的中招試題、模擬試題,有一些試題設計比較精巧,可以從中選出具有典型性、靈活性、實用性的小題進行訓練,比如:古詩詞的理解性背誦、文學知識、口語交際、修辭方法、語病修改等。利用課前幾分鐘採用競答的方式進行提問,這樣,學生有興趣,精力集中,能起到較好的鞏固知識的作用,同時,查漏補缺,彌補了不足。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接觸一些中招試題,可以明確中招試題的命題意向,撐握中招試題的解題思路和技能,爲參加中招考試作好心理上和技能上的準備。

二、文林擷英法

從課本中選取一些重點課文,利用早讀的時間,要求背誦的背誦,不要求背誦的要反覆讀,重新領悟、鞏固文章的主題思想和寫作特點以及學習重點;每週從課外至少選一篇精美的文章,在佳作欣賞課上彼此交流自己推薦的文章,從文章的語言、構思、立意、寫作方法等方面談理解、談感受、談啓示,從而促進寫作能力的提高。

三、分類訓練法

複習過程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訓練是主線,這應該作爲複習的原則。複習的過程,其實就是訓練的過程。這裏的“訓練”是廣義的訓練,包括聽、說、讀、寫、背,狹義的訓練理解爲就是做習題,做習題是必要的,通過做習題來驗證、反饋,達到鞏固知識與提高能力的目的。由於語文知識的龐雜,各類習題放在一塊訓練耗時費力,效果不佳,可以採取分類訓練的方法,同類的試題集中在一起,便於比較鑑別和記憶掌握。可分五類複習,一是語文的知識積累與運用;二是文言古詩詞,重點是正確背寫句子,掌握實詞、虛詞的意思;三是現代文閱讀訓練,要兼顧課內課外,注重整體把握;四是語文綜合性學習,注意知識的綜合和探究;五是作文訓練,從複習過程角度應考慮文題、材料、構思、修改、成文等方面的訓練;從複習內容角度,應考慮到對親情類、友情類、吟詠類、暢想類、說明類、應用類7方面的覆蓋。

四、穩步推進法

期末複習最忌心浮氣躁,急於求成。應給學生一種樂觀、鎮定、自信的精神面貌。要紮紮實實地複習,一步步地前進。可分三輪進行復習,第一輪時間相對長一些,採取分類複習的方法;第二輪採取綜合複習法,有針對性地綜合集中;第三輪採取篩網式複習,時間較短,主要是適應中考各種情況,做好心理調試。

五、模擬考試法

如果把模擬考試也作爲一種複習方法,那模擬考試法就是複習方法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過模擬考試,可以增強心理素質,對做題速度、時間的把握能力,試題的解題方法的領悟能力等也可以在考試中得到鍛練和提高。

語文記敘文12

一、解題技巧: 詳見現代文閱讀解題指導專題訓練

二、文體知識:

1記敘的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倒敘:把事情的結局或某個最突出的片段先寫出來,然後寫事情的發生、經過等。倒敘作用:倒敘一般是爲了突出中心、使內容集中,對比鮮明、或使敘述有波瀾、或爲了造成結構懸念,引人入勝。

2、記敘的線索

以時間爲線索、以事件(某物、地點的轉換、感情的變化、我的見聞感受)爲線索。

3、記敘的人稱:(1)第一人稱(以''我的口吻展開敘述)寫法的作用:以當事人的身份敘述,使故事顯得真實(作爲故事的見證人)、自然、有親切感。(2)第三人稱寫法不受任何限制,寫起來開闊充分。(3)第二人稱記敘,最貼近讀者,使人感到特別親切。

4表達方式:記敘、抒情、描寫、說明、議論

5描寫方法:分兩類: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

(1) 人物描寫細節描寫

(2) 環境描寫的作用

(3)側面描寫:用他人的反應、與其他人物對比表現人物

6、以寫景抒情爲主的記敘文,要理清寫景的順序,找出觀察點(定點觀察或移步換景)。(1)觀察角度:平視(遠視)、仰視、俯視。(2)觀察的手段:視覺、嗅覺、味覺、觸覺、聽覺。(3)感受的形式:形、色、聲、香、味、光、感。

7、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間接抒情一般指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

8、品味藝術特色:一般指品味文章(包括品位小說)的構思、佈局、表現手法和語言特點。回答時看它的構思是否新穎巧妙;情節是否跌宕起伏;是否運用對比、諷刺、誇張、烘托、以小見大、欲揚先抑、象徵、託物言志等表現手法;

9、散文特點:形散而神不散。 形指結構,神指中心意旨

寫作手段:借景抒情、寓情於景、託物言志的象徵手法。

10、當回答回答文章中某一內容有何作用時可從三個方面考慮,(1)內容方面,如深化主題、強調感情等;(2)結構方面的,如過渡、呼應等;(3)語言方面,如引人入勝、生動活潑等。

11、標點符號的作用:

引號:(1)表引用 (2)反語,表諷刺否定 (3)表強調(4)特指

破折號:(1)表解釋說明 (2)表意思的遞進或轉折

語文記敘文13

“同學們,誰知道這個問題該怎麼回答?”班中鴉雀無聲,只留老師一個人站在講臺上,眼含期待,而我們只能無能爲力的低下頭,教室裏頓時瀰漫着一片尷尬的氣氛……

經過半個星期的準備,我們終於迎來了升入初中的第一堂公開課,緊張,興奮,喜悅……交雜在我的心中。隨着體委一聲洪亮的“起立”,我們如軍訓時那般齊刷刷的起來,“老師好!”聲音也不約而同,成功打響了第一炮。然而,前進路上的第一顆石頭,也隨着砸了下來。

由於早上光線很強的緣故,後面的同學因爲反光而看不清幻燈片上的問題,臉上都顯出一些焦急的神色,而我們的語文老師則是不慌不忙地把問題敘述了一遍,也算解決了難題。之後的一切都進展得十分順利,老師隨着文章的分析完畢而向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請問誰可以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內容以及所表達的主旨?”班中一下子寂靜的可怕,彷彿一根針掉在地下都可以聽得見,同學們的臉上都顯出爲難的神色,原來老師曾在羣中發過一些參考資料,我也只是把上面的話原原本本的抄下來,並沒有思考,如果現在不舉手就會使氣氛僵持下來,但如果我舉手了又該怎麼辦?我也不會組織語言表達,此時我進退兩難。

正當老師的最後一份熱情將要被我們澆滅的時候,從後排舉起了一隻手,它打破了班中的沉默,是我們班的“活躍分子”,幸好他來救場,只見他思考片刻,便拿起課本自信的說起來,雖然途中有些停頓,但是他的分析卻有條有理,頭頭是道,是我小瞧他了,至少他比我有勇氣。

在老師問還有誰想試一試的時候,我也終於丟掉了顧慮,鼓起勇氣,舉起了手,當時我只想不留下遺憾,我根據課上老師的講解和自己的體會順利回答了這個問題,當我擡起頭的那一刻,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輕鬆,同時我也看到了老師眼中欣慰的目光。

下課後,我們等待着老師的斥責,可老師卻說,“回答錯了沒關係,重要的是你們敢回答,敢於說出自己的想法,這就夠了。”聽了這話我們臉上也洋溢着前所未有的喜悅。

這堂語文公開課,不僅讓我學到了知識,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有時最寶貴的,並不是你的回答有多麼精彩,而是你在沉寂時打破沉默的一隻手。

語文記敘文14

一、中考記敘文要求

把握記敘要素、線索、順序、人稱、詳略。理清文章的思路、結構和層次。理解題旨及文章的主旨,概述主要內容。揣摩理解關鍵詞、句在特定語境中的含義及作用。分析文章表達方式、表現手法及寫作技巧。閱讀中的體驗及啓示。結合內容個性化表述,學會思考和質疑。

二、知識梳理

(一)明確記敘文知識要點

1、什麼是記敘文

記敘文以形象生動的記敘、描寫來間接地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文體。

2、記敘文的分類

寫人,敘事,寫景狀物。記敘文是以情感人

(1)側重寫人的記敘文

如:《我的母親》《老王》《背影》《阿長與山海經》《藤野先生》《憶冼星海》《鄧稼先》

從事件中分析人物,在言行中概括出人物的思想情感和性格特點。

(2)寫事的記敘文

如:《社戲》《風箏》《羚羊木雕》

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或故事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3)寫景狀物的記敘文

如:《春》《濟南的冬天》抓住寫景手法,景物特徵,分析作者情感。

(4)表達方式:5種

①記敘:概括敘述、詳細敘述

②議論:

開頭議論:開篇點題,統領下文

文間議論:承上啓下,揭示意義

結尾議論:揭示或昇華主旨,畫龍點睛

③抒情:真切強烈,震撼人心。

④說明

⑤描寫

(5)人物:有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次要人物襯托主要人物。細節描寫細微具體人物環境場面

三、常見題型解析

1、題型一:題目設題

題目的含義、題目的作用、擬題、尋找線索。

①標題含義

A、一語雙關的題目最容易考查其含義,表層意從字面上很容易把握,深層意要聯繫全文甚至主旨方可把握出。

B、運用修辭的題目也容易考查含義

思路:一語雙關,表面上指……,又指……。概括了……的事件,表達了……的情感,暗示了……的主旨。或者:運用…修辭,寫出……

②標題作用

內容上:(同題目含義)點明……、概括……事件、表達了……感情、表達了……主旨

結構上:是否是線索,設置懸念,吸引讀者

(參考)形式上:新穎獨特,吸引讀者

③擬題(只要對的,不要貴的):以核心人物爲題:《老王》《藤野先生》;以核心事件爲題:《登上地球之巔》;以核心事物爲題:《風箏》;以季節爲題:《春》《濟南的冬天》;以獨特的視角爲題:《背影》《臺階》;以主旨爲題:《偉大的悲劇》;以情感命題:《愛》;以線索爲題:《羚羊木雕》;尋找線索物線、事線、人線、感情線、時間線、地點線、見聞線 。

作用:是貫穿全文的脈絡,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機地連在一起,使文章條理清楚、層次清晰。

2、題型二:情節設題

①概括全篇內容、概括部分情節、梳理心情變化、概括全文內容

基本思路:人物+事件+結果,時間、地點、經過可以略去;起因可以有,尤其是結果一定要有。注意:人物衆多時,找出主要人物;抓住主要事件,(插敘的事情排除掉);如果有兩件主要事情,都要概括出來。

②概括部分情節

概括情節開端、發展、高潮、結局;或概括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思路:先劃分出情節的各個階段,再進行概括。防止出現誤將高潮當作結局,或把經過當作結果的情況。

③梳理心情(感情)變化

思路:先劃分出情節的各個階段,再進行概括。防止出現誤將高潮當作結局,或把經過當作結果的情況。

小結:完善情節鏈、完善變化鏈

3、題型三:人物形象設題

①分析人物的形象

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通過分析典型事例來分析人物形象;二是通過對人物描寫(外貌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語言描寫、肖像描寫等)方法的分析來把握人物的性格和精神品質。

思路:抓住文中抒情議論句,體會作者情感,用讚美(貶斥)的語言概括。是一個……的人。從文章……看出來。要巧借文章中的詞語是否要結合內容分析

②描寫人物的方法及其作用

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神態描寫。

側面描寫:作者通過對周圍人或環境的描繪來表現所要描寫的對象。

細節描寫:即特寫鏡頭,以突出人物心情或品質。

思路:這句話運用了……的描寫手法,寫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徵(或精神品質),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③評價人物形象

基本思路:性格特徵+評價

常有兩種類型:有模板;沒有模版。

(有模板,如“感動中國人物頒獎詞”。可以模仿模板的句式、語言風格)先寫出人物的優秀品質,再昇華、讚美。語言要簡潔,優美,富有激情。

④揣摩心理

出題類型:補寫心理

思路:明確人物此時此境應有的、合理的心理內容。

注意:語言表述時要注意人稱,很多題目暗含要求用第一人稱:要用“我”,寫人物的內心獨白(考試中建議用第一人稱)。如用第三人稱,則是在陳述人物心理。

4、題型四:句子設題

(1)重點句子理解(作用)

思路:從內容和結構兩方面考慮。

語言組織:這句話寫出了……(內容),結構上起到了……的作用。有利於突出……。(往主旨上靠攏)

(2)句子在結構上的作用

開頭:總領全文;引出下文;爲全文設置了……的情感氛圍;爲下文……的情節做鋪墊;設置懸念;吸引讀者興趣等。

中間:承上啓下:與上文的……呼應;引出下文的……;總結上文,引出下文,爲……做鋪墊。

結尾:照應開頭,照應題目——首尾呼應,回味無窮;總結全文,突出、深化……的中心。

過渡句的作用:

承上啓下,使文章結構嚴密,氣勢貫通,前後呼應,條理分明。

(3)描寫句理解(作用)

①人物描寫句

人物描寫方法:外貌、語言、動作、心理。

人物描寫角度:正面描寫、側面描寫。

思路:這句話運用了……的描寫手法,寫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徵(或精神品質),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②社會環境描寫句

思路:這句話寫出了當時社會……的特點,交代了故事發生的背景,引出了下文……情節。(推動了情節發展,或爲下文敘事描寫作鋪墊)

③文采句賞析(表達效果)

思路:修辭(+闡述)+內容+情感

語言組織:運用了……的修辭手法,……地寫出了……的內容(動作、心理、神態等),表達了……的情感。

注意:在適當地方加上煉字內容。給整個句子以綜合評價。

5、題型五:段落設題

同句子理解(作用)一樣。要從內容和結構兩方面考慮。

思路:這一段寫出了……,突出了……,(這是內容)對下文起到……的作用。(結構)

注意:段落位置不同,結構作用不同,,表述語言有所不同。

①開頭段作用

開篇點題,統領全文;引出下文,或爲下文……作鋪墊;渲染氣氛,奠定基調;設置懸念,吸引讀者。

②結尾段作用

總結全文,歸結主旨;卒章顯志(畫龍點睛),點明題旨;深化或昇華主旨,強化作者情感;言有盡而意無窮,引發讀者思考;委婉含蓄,意味深長;發人深思,餘味無窮;戛然而止,給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呼應開頭,首尾圓潤,渾然一體。

③環境(景物)描寫句

思路:這句話寫出了……的景物特徵,渲染了……的氛圍,突出人物……的性格。烘托了人物……的心情等。(回答要具體)

④中間(非開頭結尾)段落

過渡段

承上啓下:承接上文……內容,引出下文……內容

只承上:總結上文……內容

只啓下:引起下文……內容

鋪墊段:爲下文……作鋪墊

6、題型六:詞語作用/妙處/表達效果

常考的詞語有:動詞、形容詞、副詞;褒義貶用、貶義褒用;語境詞等。

方法指導:帶句解詞;有修辭要寫出所用……修辭;有的寫出……心情,表現了人物……性格,表達了……的情感。突出了……的中心。

注意:結束時最好有綜合性評價語。

此題型還有:問某詞能否去掉,或調換另一詞

解題模式:

首先,回答可以還是不可以;(一般情況不可以,特別是書上的原文時);其次,解釋詞義,比較兩個詞含義上的差別,並結合句子分析爲何要用該詞或哪個表達效果更好,形象或恰如其分地表現了……(好在哪裏);最後,不用或調換後,語境有何變化(不好在哪裏)還有:指示代詞的指代內容。

思路:就近、就前原則

例如:“路上,我一直在想,這個孩子應該回家,家長[微博]應該接納他,認可並鼓勵他。只有這樣,他才能活得快樂,才能走向夢想。”

“這樣”指的是?“這”是近指,“那”是遠指。

還有:其他詞語指什麼,根據語境推到判斷出所指

還有:詞語是否矛盾,有些詞從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實際上各有所指,寄寓深刻的用意。

7、題型七:記敘順序設題

①順敘:按照事情發展的先後(時間)記敘。

作用:敘事條理分明,讀起來脈絡清楚,印象完整清晰。

②常考的是倒敘、插敘的辨識及其作用。

插敘的作用:這段插敘,補充了……的內容,突出了人物……的性格,使文章內容更翔實,故事情節更曲折,人物形象更豐滿。

倒敘及其作用:有兩種倒敘形式:第一種是首尾照應,中間回憶。這種形式的倒敘作用是首尾照應,結構完整。設置懸念,吸引讀者。第二種是把事情的結果寫在前面,這種形式的倒敘作用是取得設置懸念、先聲奪人的表達效果。

語文記敘文15

楓葉火紅的九月,一大批生機勃勃的新生擁入一個陌生的校園,剛認識完幾個陽光的同學,就被分到了這個我要坐一學期的教室。

開學第一課,我們上的是語文課,我很疑惑,第一節不應該是班主任的課嗎?班主任給我們說“語文是思維的工具,通過學習,把朦朧的思想變清澈。把不清不楚的語言變爲有條有理的語言。學好語文,我們與人交往和交際纔會變得更加順暢,得體。因此我們第一節上語文課,下面與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你們的語文老師劉老師。”啪!啪!啪!在響亂的掌聲中,他帶着微笑,帶着氣質,帶着氣場大步邁進了教室。

劉老師長着稀少的頭髮,一雙有着高智慧的眼睛,一張能說會道的大嘴巴,嘴上邊長着一些鬍子渣渣。

剛分到班級,我因自己的字體好看得到了老師的表揚。也在第一次月考中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老師的在線表揚,使我迷失了自我。在課堂上分神,不認真,成了我的慣例自己變得越來越差,我很害怕,我不知道爲什麼會這樣,我不敢去想。在我無助的時候,是他――劉老師拉了我一把,讓我從無盡的深淵中找到了自己,並慢慢的變成了以前那個陽光少年。很榮幸的把我安排到了第一排那個寶座。我在課上跑神時他會提醒,聽課時他默默的在教室外注視着我。在這樣的環境下,我的成績也得到了突飛猛進,在那次期中考試中我也是得到了獎狀。往後的日子,我上課認真做事,認認真真對待每一件事,做更好的自己。

還有一次,我被他驚呆了,那時劉老師和我們正在操場上踢足球。整體的熱火朝天是一名男同學把球踢到了老師的眼睛上,老師趴地不起,都是學生像蜜蜂看見了蜜一樣衝了上去。爭先恐後的幫老師,只看見老師的眼都被踢出血了,把老師踢流血的那個同學一直在和老師說對不起,對不起。但老師只是默默的說了一句,沒事,都是玩的啦。

他還有幽默的一面,比如無聊停電時,他會給我們唱歌跳舞。

是他改變了我對學習的認知,燃起了我對學習的希望,不得不說他很厲害,還是我的全能老師,我真被他驚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