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九年級作文 > 關於聯想的

關於聯想的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6W 次
關於聯想的
上帝借給了我一對聯想的翅膀,讓我在萬里晴空自由翱翔。
   我穿過朵朵棉花糖似的白雲,眼睛裏盛滿了無數奇妙的色彩,心中的幻想之水倏地潺潺流出,匯成一條清純的水晶之鏈掛在我的胸口。
   我看見雨後的彩虹有18種顏色,爲如洗的天空裝點一絲美麗;我看見長江和黃河融匯在一起,兩條不同的血脈在一根血管裏洶涌地流淌;我看見活潑的魚兒脫離了聖潔的水,用尾鰭在陸地上自由自在地行走;我看見金字塔裏的木乃伊重新復活,爲人類久久探索的謎題亮出一道希望的曙光!
   在我的世界裏,在我神聖而不可褻讀的幻想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都皆有可能!
   我相信厚厚的雲層上有美麗的天堂,讓善良而去的人們擁有一個舒適的新家;我相信神祕的大海里有金碧輝煌的水晶宮,可愛的小人魚在裏面幸福地歌唱;我相信七夕的銀河裏有一座彎彎的鵲橋,讓牛郎織女的感人愛情天長地久;我相信人世間存在着天使與惡魔,光明永遠都會是驅趕黑暗的力量!
   在我的童話裏,在我朦朧而不可忽視的氤氳童話中,所有的真善美都將是最後的勝利者!
   我可以從月宮中寂寞的嫦娥想到一生“悽悽慘慘威威”的李清照;我可以從慘白凋零的蔓陀羅花想到達?芬奇筆下傾國傾城的蒙娜麗莎;我可以從一隻失去翅膀的蝴蝶想到19世紀爲我們揭示生命源泉的奇人海倫凱勒;我甚至可以從一塊毫不起眼的小石頭想到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的文明史!
   在我的心靈裏,在我遼闊而不可踐踏的純真心靈中,思維有多寬,我便可以走多遠!
   誰說人類不能長上潔白的羽毛,像小鳥一樣在天空中愉快地飛翔?誰說地球上不能建造空中花園,讓花兒的芬芳瀰漫在任何一個角落?誰說疾病最終不能被人類征服,讓每一個人天天都生活在新一天的蓬勃朝氣中?誰說太陽不能從西邊升起,成爲宇宙中又一靚麗的風景?
   在我的呼喚裏,在我青春而不可貶值的熱情呼喚中,聯想的世界,就是這樣多姿多彩,嫵媚多嬌!
   看,天邊升起了一顆明亮的星星,那是照亮人生之路的“聯想”之光!
   瞧,海上濺起了一朵潔白的浪花,那是流過光明之道的“聯想”之水!
   聽,林中飄起了一首動聽的小曲,那是譜寫生命之歌的“聯想”之聲!
   上帝借給了我一對聯想的翅膀,我要在湛藍的天空中劃出一條銀色的流星,許出我小小的願望――讓地球上的每一個人都插上一對聯想的翅膀!
關於聯想的作文
   石頭組成了我們賴以生存的大地,它讓我們感覺到踏實,同時它又用它堅強的毅志震撼着我們。但它從不張揚,一直默默地無私地支撐着我們。
   踏實
   石頭是務實的。他不像美麗的花朵擁有豔麗的外貌,也不像蝴蝶一樣扇動着五彩的翅膀在空中起舞,更不像所謂的“新星”作家那樣招搖過市。他是多麼腳踏實地,在水中他不會浮起來,他不會在小小輕風的鼓動下飄飄然。
   反觀現在這個社會,浮躁之風盛行,就說什麼“偉大”的作家韓寒吧,自以爲寫幾本書,發表了什麼言論就可以和巴金、魯迅等大師相提並論了,他還大言不慚地說:“我覺得巴金、茅盾、冰心三個人文筆不好……冰心的書我讀不下去。”這些話足見此人的狂妄與膚淺,也折射出某些現代人浮躁的性格。這和務實的石頭大相徑庭。
   內斂
   石頭是內斂的,在經過千萬年的變化,一些石頭內部已經發生了變化,可是由於石頭不事張揚,所以其中的祕密也就不爲人知,而最有名的故事就要數和氏璧的傳說了。
   傳說楚人卞和在山中發現了一塊石頭,他斷定其中肯定有美玉,於是他就把石頭獻給楚王。可惜楚王被石頭的外表迷惑,反而治卞和的罪,但是卞和不死心,最終楚王令人打開石頭,發現了和氏璧。
   黃金有價,玉無價。每年的緬甸的“賭石”節,吸引了世界無數的玉石愛好者與商界巨賈。然而,沒有一雙慧眼,沒有好的運氣,參與其中的鉅商們極有可能一夜之間傾家蕩產。因爲美麗的玉石藏於醜陋的石頭之內。
   我想玉石的價值應該與其內斂的品性相關。
   韜光養晦,深沉內斂是一種修養,更是一種境界。
   無私
   石頭是無私的。我們的房屋,大壩,公路,哪一樣不需要石頭。當我們移平一座座山,建起一棟棟高樓大廈。石頭就像一位慈愛的母親對待調皮的孩子一樣,任由他撒嬌,破壞。她用她無私而又博大的胸懷擁抱着我們。
   感觸
   我希望像石頭那樣踏實,像石頭那樣內斂,像石頭那樣無私。我渴望,渴望有一天能成爲一個擁有着石頭的精神的人。
關於聯想的作文
   “沒有聯想,世界將會怎麼樣?”
   你可別小看它,這是聯想電腦公司的廣告,它不僅僅只是廣告的作用,又讓人眼前一亮,思考沒有聯想的世界的空虛。
   從膾炙人口的詩篇到美好快樂的生活,從滾滾不息的長江到無限天空的憧憬,聯想無處不在。今天先來討論聯想之作家篇。
   求證:每一位作家都會將聯想與生活巧妙結合。
   解:高爾基的《童年》中,爲什麼把外祖母的形象表現得那麼生動?
   例:“外祖母說話好像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鮮花那樣溫柔、鮮豔和豐潤,一下子就牢牢地打進我的記憶裏去了。”
   分析:把外祖母的語言比作鮮花,體現外祖母形象格外美好、溫柔,“打進”寫出了外祖母對我的話記憶深刻。
   所以你能說高爾基沒有用到聯想的手法嗎?
   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爲什麼能把百草園和三味書屋進行強烈的對比,表現了兒童熱愛大自然,喜愛自由快樂的心理,同時對束縛兒童身心發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滿的思想感情十分透徹地表現出來?
   例:“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單是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遠。”“讀的書多起來,畫的畫也多起來,書沒有讀成,畫的成績卻不少了。”
   分析:從整體到局部,“單是”後是重點,“以一概全”的寫法,寫到了植物動物,視覺、聽覺、觸覺、味覺。這句話體現了魯迅愛憎分明,使我聯想到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典故。
   所以作者有機的將這兩段對比,用三味書屋來反襯百草園,這不是相對聯想嗎?你能說魯迅沒用到三相聯想法嗎?
   賈平凹的《月跡》中爲什麼用“月跡”這個題目來命名?
   分析:月亮在地上留下的印跡,月亮走過的地方,正是孩子們追求月亮的過程。文章從盼月→鏡中看月→院中望月→杯中飲月→河中尋月→眼瞳見月→沙灘議月。
   所以你難道能把賈平凹的《月跡》這個題目一口否決,你能想出來更好的題目來嗎?
   總結:因爲高爾基的《童年》,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賈平凹的《月跡》,都分別用了相關,相對,相似的三相聯想法。
   所以作家名人都會將聯想與生活巧妙結合。
   這篇文章就這樣搞定了,你別忘記我這篇文章也是三相聯想法的“傑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