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九年級作文 > 沉香冷卻,餘香猶在——讀張愛玲《小團圓》有感大綱

沉香冷卻,餘香猶在——讀張愛玲《小團圓》有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8W 次

以前時代的事情,漸化作一卷電影膠片,橋段;一張老照片,黑白;一段別人看的故事,不明。漸漸落了微塵,泛了昏黃。皆那麼無言,卻是僅有的痕跡,讓這世界記得。張愛玲便是這樣,她生前寫了太多經典,而我今天要說的,卻是她逝後才面世的作品,《小團圓》。

沉香冷卻,餘香猶在——讀張愛玲《小團圓》有感

那是張愛玲最爲神祕的作品,她一度欲銷燬。《小團圓》是篇近似於自傳體的小說。張愛玲的魅力在於,文字到她的筆下,才真正有了生命,直鑽進你心裏去。她的言辭無比精緻,一貫嘲諷的細膩工筆。我是“張迷”,迷戀她的文字,迷戀閱讀她文字時的感覺。她的文字仿若附着魔力,有讓人愛上她寫的故事,她這個人的慾望。她寫文字像蜘蛛編織它的網,讓人漸漸墜進去,陷下去不上來也寧願。十里洋場,她穿着另類時髦,古裝短襖旗袍,上海灘,她是最濃郁的一道沉香。胡蘭成,只能說他毀了張愛玲這個人,卻成就了“張愛玲”這個名字,這個作家。儘管張愛玲的一生過得悲涼而憂傷,可我想,她的心是充實的,畢竟,她來過了,有太多東西能夠證明她來過已足夠。她,空白地來到這世上,空白地離開這世上,卻填補了世上的空白。

在09年的4月《小團圓》才漸漸浮現在我們面前,讓人有點兒神祕有點兒興奮,《小團圓》的女主角——九莉,她是張愛玲本身的寫照,九莉具備特殊的文采,因此吸引了之雍,一如張愛玲因文章吸引了胡蘭成一樣,正如他們的初相遇呵。盛九莉和邵之雍的故事原是她張愛玲自己和胡蘭成的故事,但讀起來,卻不像看張愛玲和胡蘭成的經歷那般強烈和憂怨,張愛玲的敘述給我感覺有些淡,是無奈後的釋然?還是徹底的心灰意冷?她像寫別人的故事給自己看一般,有了幾分灑脫。張愛玲這樣說《小團圓》:“這是一個熱情故事,我想表達出愛情的萬轉千回,完全幻滅了之後也還有點什麼東西”。那麼,幻滅後,有的是什麼東西呢?是很長的回憶和自己曾來過的證明,以及,擁有的停留。畢竟,很多事情並不是只有圓滿和存在纔是有價值的,縱算完全幻滅,亦是存在的結果和證明,因爲,如果沒有存在過,連幻滅都沒有。存在的'痕跡是要留給這個世界上自己愛過的人,和愛過自己的人。

《小團圓》中,九莉本通過了倫敦大學的入學試,可是趕上太平洋戰爭的她被迫放棄遠赴倫敦的機會,而選擇了香港大學,在香港她一直名列前茅,無奈,畢業前夕香港卻淪陷了。關於她的一切文件紀錄盡數被燒燬。什麼都沒有了!其實,這便是張愛玲本身的經歷。對於這件事,她卻只輕輕地說:“那一類的努力,即使有成就,也是註定了要被打翻的罷?……我應當有數。”也許我們都無法體味這種苦楚的滋味,當我們有那麼一天,努力了太多太多,卻得了無果的結局。一定不會像張愛玲那麼輕描淡寫和釋然,也許我們會絕望會瘋狂,可張愛玲不會。她選擇了並懂得接受。同爲學生的我,倘若遇上這樣的事,會萬念俱灰的罷。我想,經過酸雨的洗禮之後,花木存活下來的儘管很少,但畢竟是有的,張愛玲便是這樣,她的傲慢撐起她自己,經過不復柔和的歷練。讓我一下懂得,曾努力過的東西覆滅,一味想復原是無用的,我們記得,曾經那麼努力地努力過就好。我們就算沒有結果,但是有比別人多付出的過程,就不一定不值得,那些來過、做過的證明,是我們最美的回憶。

就正如一爐沉香,燃滅之後,冷卻掉了,卻還留下沉香屑,更值得的是,還會有一道道沉香的餘香,彌散着,餘香,猶在……

那是95年的9月,8號那天,張愛玲永遠地離開了,她離開得安靜而不爲人知,75個年歲,張愛玲就這樣走過。她也一如那一爐沉香,她也本就是由沉香開始的,她的處女作《沉香屑·第一爐香》讓人們知道了張愛玲,如今她燃滅後冷卻,依舊留下沉香屑和餘香,亦無憾了。因爲,她留下了那麼多文字,紀念她的愛情,證明她的存在,而且,還讓太多人讀到了她含有魅力的文字。她來過,她分享了。那一道沉香的餘香,綿亙長存——她的經歷,她和胡蘭成之間,有太多故事和記憶,值得記得,卻又最好忘掉,因爲他們之間的回憶是苦楚的。

就用徐志摩《偶然》裏的句子結束罷“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沉香冷卻,餘香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