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一作文 > 北京的符號高一作文示例

北京的符號高一作文示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6W 次

  篇一:北京的符號高一作文

蘇州的雨細軟,成都的雨淫綿,而北京的雨,輕靈又不失厚重。

北京的符號高一作文

雨打在成賢街的青石板上,雨打在國子監的幽翠古柏上,雨打在含笑而揖的孔子的飄飄儒巾儒袖上;於是,連雨也帶着古老的幽幽書香。

漫步雨中,無需撐傘,因爲那雨滴由頭頂含羞吐蕊的潔白槐花上落下,彷彿夫子的諄諄教誨浸入心田;而你,也宛若走回古代,走回那鼓樂飄揚書聲朗朗的貢院,撫摸那歷經悠悠歲月的石碑的刻痕,也許,先祖的姓名恰在其中。

雨、槐花、古柏、石刻、孔子像、國子監,這,或許是北京的符號;隱藏其後的,正是脈脈書香。

嶺南的風鬱熱,塞北的風凜冽,而北京的風,和煦而清爽。

風吹皺昆明湖的一池碧藍秋水,風吹盪開盧溝橋畔的菲菲蘆花,風吹響鼓樓檐角細小的銅鈴;於是,連風也帶着溫和的微笑。

漫步風中,不妨同如金風一般親切的人們一同歡笑。扯起一紙沙燕兒風箏,讓它帶你在北京晴藍的天空中飛翔;將風箏老人的匠心獨運一同放飛;搖櫓昆玉河中,聽不到那古老而悠長的叫賣聲或許微有缺憾,但耳邊充盈的那爽朗耐聽的京片子,是否還有一絲京劇的韻味兒?微醺風中,你聽到衚衕口兒那一把京胡的綿軟京音兒,陽光映着微青的影壁,鴿哨兒響徹晴空,能不沉醉?

風箏、京音兒、衚衕兒、京劇,這,或許是北京的符號,但隱藏其後的,正是濃濃的民俗。

西域的雪淒涼,中原的雪沉重,而北京的雪,厚重如千年歷史。

雪落在元大都遺址的殘垣斷壁上,雪落在紫禁城的金瓦紅牆上,雪落在銘記興衰榮辱的漢白玉華表上;那雪,亦落在新完工的大氣莊重的首都博物館上,落在建設中的擁抱世界的奧運場館鳥巢上。

紛紛雪花落於身上,左手是觀象臺的古老,右手是長安街的現代;左手是白塔的紅牆綠瓦,右手是中關村的車水馬龍;左手是歷史,寫也寫不完的榮辱興衰;右手是未來,說也說不盡的輝煌願景。北京人的雙手,沉重而又輕盈,而那心間承載的,正是落於我們肩上的千年的責任,是那份作爲首都人的責任!

故宮、白塔、世紀壇、長安街,這,或許是北京的符號,隱藏其後的,正是北京人承載責任與歷史的心!家在北京,心在北京,留住歷史的符號,創造未來的符號,正是每一位北京人的心願。

北京的符號

在世界文化座標中,每一座城市都佔據着重要的位置,巴黎之優雅、倫敦之謙和、雅典之古樸,這些,都爲那些城市的孩子們津津樂道。我們,是北京的孩子,北京的符號正在我們生命中打上了深深的鉻印——四合院的窄窄小道,京劇中的一聲高腔,故宮裏的一磚一瓦……

然而,隨着全球化大潮的衝擊,似乎我們的符號面臨着被沖淡、消失的危機。開放的.北京,奧運的北京,將如何描畫自己的符號呢?

建築,是北京的華彩霓裳,也是我們最直觀的符號。記得樑思成先生曾提出保護北京老城,在老城旁建設新城的建議,卻未被採納。於是,在震天的推土機聲中,四合院一個接一個倒下,然後,立交橋、摩天大樓拔地而起,速度之迅捷,令世人瞠目。然而,一位旅美作家這樣寫道:“一樣的星巴克,一樣的玻璃大樓,站在家鄉的路邊,我卻分不清這是北京、東京,還是紐約……”或許宏大的紫禁城,零星的四合院還守着我們心中北京的最後一道防線,但長安街的古雅早已被國家大劇院的玻璃反射的刺眼光芒破壞殆盡,可以想象有一天,最後的四合院在隆隆的推土機聲中轟然倒地,而故宮也被更“巨大”的高樓大廈淹沒之時,那位作家的話或許就會應驗。在王府井步行街的中式大樓中,在“鳥巢”基座美麗的“中國紅”中,我能看到北京在努力保護自己的符號,希望這種努力不會被“現代化”的呼聲驅散。

文化,是北京這棵參天大樹的根,是我們更深一層的符號。或許大家還記得20xx雅典奧運閉幕式上張藝謀導演的北京8分鐘展示,京劇、武術、穿超短裙彈琵琶的女孩……這些,的確是中國的,是北京的,但它更像是一些文化符號的堆砌,不是一種從容的展示,而更像諂媚的逢迎。那時,北京掀起了“北京的文化在何處”的討論。中關村、金融街象徵着北京全新的、現代化的文化,是我們的驕傲,然而,使我們真正傲然屹立世界城市之林的,是我們獨特的傳統文化:漢唐氣象、魏晉風度、老莊的飄逸、孔孟的儒雅,這是我們中國的文化符號;而京劇、北京話、相聲更是北京獨一無二的。希望在20xx的“人文奧運”上,北京能自如地呈現自己的符號。

請用心描畫我們北京的符號吧!那樣,我們才能自信地說:品中華之魂,請到北京;聽時代之韻,請到北京!

  篇二:北京的符號高一作文

小時候在家玩耍時,聽到賣糖葫蘆的吆喝聲就纏着媽媽買來吃。有時候還偷偷跟着賣糖葫蘆的走街串巷,不是饞那糖葫蘆,而是饞那悅耳的吆喝聲。

經常來我家叫賣的是個老北京,一家子都是賣糖葫蘆的。據他講他爺爺在清朝那會兒就賣糖葫蘆,所以他的糖葫蘆絕對正宗。到底是不是,無從考證。但他一口悅耳的吆喝聲讓我深信不疑。那會兒我還小,也不懂什麼叫正宗不正宗,判斷的唯一標準就是誰吆喝得好聽就買誰的吃。於是,我跟這個“老北京”混了個臉兒熟。

那一段日子,只要他經過我家的門口,他的身後就會跟着一個和他一起扯着嗓子吆喝的五歲小破孩。“老北京”很喜歡我。每天收攤前,都會給我一串糖葫蘆作爲“報酬”。有一次他摸着我的腦袋說:“多好的孩子啊,以後要真成了賣糖葫蘆的可就毀嘍!”年幼的我,不懂這話的意思,於是認真地說:“賣糖葫蘆多幸福啊,趕明兒我一準兒幹這個!”“老北京”笑了笑,不語。

十五年後,我長成二十歲的大小夥兒。那個賣糖葫蘆的“老北京”卻再也見不到了。我每天都在爲人生前途而奔波,現在的我,理想是當個白領,再不想小時候賣糖葫蘆的事了。那悅耳的吆喝聲,也隨着時代的變遷被遺忘得乾乾淨淨。

終於,在一次春節的廟會上,在熙熙攘攘的人羣中,我又看見了那個陌生而又熟悉的身影。雖然十五年過去了,“老北京”的模樣依然沒變。我跑上前去和他打招呼,向他勾畫了十五年前的那個小破孩。他驚異地望着我,然後慈祥地笑了,像發現了一箇舊夢,他遞給我一隻糖葫蘆,說:“提前付你的工資,來,向當年一樣,幫我吆喝!”我彷彿又找到了自己的童年,然而,我突然發現自己無論如何張不開口,原地呆了半天——那太丟人了!我已經是個二十歲的青年了……

“老北京”笑了笑,說:“怕了?我就知道。還是那句話,多好的孩子啊,以後要真成了賣糖葫蘆的可就毀嘍!”然後,他獨自一個人吆喝開了:

冰——糖——葫蘆……

葫蘆——冰——糖……

那悅耳的吆喝聲悠悠揚揚,進入我的腦海,像一縷殘夢——衚衕深處、四合院、門墩兒、小破孩、媽媽……

一股熱浪敲擊着我的心房,終於,我拋開一切,敞開喉嚨——

冰——糖——葫蘆……

葫蘆——冰——糖……

吆喝,老北京的符號,有着老北京醇厚的味道。時代變遷,但北京那如歌的吆喝聲卻穿過歲月,飄向2008。到那時候,讓全世界的友人,都來聽聽這地道的吆喝、品品這醉人的京韻吧——

冰——糖——葫蘆……

葫蘆——冰——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