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三作文 > 【精華】高三作文彙總8篇

【精華】高三作文彙總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2W 次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三作文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高三作文彙總8篇

高三作文 篇1

村有說,爲翁口傳。村有一山,其形如火,人稱“火焰山”,山之中爲孤壁,現白石,世傳其上藏巨寶,爲木箱裝,不知何人所放。鄰村有一豪,名黑種,黑種不知何人、不明何方,只知爲避亂至此,有家財萬貫,房屋雄壯。忘其年,黑種聞火山有巨寶,動心收其帳,逐巫於家做法七七四十九日,爲大齋。七九後帶家丁、揹物具,朝火山孤壁取財。至,扔其繩、綁其樹,幻于山巔順繩下,繩至壁半,忽串一白鼠斷其繩。現此,餘試數次,復之。見此,黑種怒,扔起斧劈之,現一蛇尾墜崖而下,命丁查之,丁至崖下,細望墜物爲財。黑聞之大喜,複試之,不可得。心道天命如此,收工,領家丁回之。至屋和,命奉崖墜之財,細算,爲四九破費。大呼:“爲天命”。從此不再動心火山之物。

此說應爲清帝年間。歲月流,孤寶亡,黑也亡,存一地基,喚作“黑種屋基”,房經百載已毀也。

譯:

農村故事一則

村子裏有一個故事,爲老人世代相傳。村裏有一座大山,形狀像一個“火”字,所以(村民)們將這一座大山叫做“火焰山”。火焰山山中間有一個孤僻的懸崖,可以(清晰)的看見上面白色的石頭。傳說孤壁上藏着一個很大的寶藏,寶藏用木箱子裝着,寶箱裏究竟有多少寶物,沒有人知道。鄰村有一個財主,人們都叫他黑種,(沒有人)知道他是什麼人,也沒有人知道他來自什麼地方,只知道他是爲了躲避戰亂來到這裏的,他家中有萬貫之財,房屋建的雄偉壯觀。也不知道是那一年,黑種聽說了火焰山上的寶物,就對這個寶物動心了,想要將其收入自己的帳下。所以他請來了巫師在家中做了七七四十九天的大齋(做法)。四十九天後黑種帶着家丁、揹着工具去火焰山取寶。他們(事先)將繩子綁在大樹上,然後將繩子另一端扔下懸崖(火焰山中間的孤避),幻想着從山頂順着繩子到達寶藏的地方s。當他們將繩子扔下準備下去(取寶時),孤壁中間忽然串出來一隻白色的老鼠將繩子咬斷,(黑種)看見了,(抱着)多試幾次都心態反覆扔繩子,結果還是被(白鼠)咬斷了。氣急敗壞的黑種一怒之下,將手中的斧頭像懸崖下扔去,(當斧頭落到孤壁中間時)突然看見一條蛇尾從孤壁中間掉了下去。(黑種)看見後命令家丁下山去看看掉下去的是什麼,家丁來到山下仔細看了看剛纔掉下來的蛇尾,發現是一筆錢財,黑種聽說後非常高興,反覆的(將斧頭)扔下懸崖,結果什麼也沒有。黑種想“這可能是天命”。於是讓家丁收拾工具,帶着他們回家去了。到家後,黑種讓家丁將自己砍下的錢財拿出來數,最後發現這些錢財剛好是自己四十九天花費到尋寶上的費用,(黑種)大聲說到:“這是天命啊”。從此以後黑種再也沒有半點動火焰山上那份財富的念頭。

這個故事應該是發生在清朝的時候。經過歲月的變遷,孤壁上的寶物已經不見了,黑種也去世了,現在只留下他住過的地基,人們(將這個)地基叫做“黑種屋基”,(地基上的)房子經過幾百年的時間已經毀了。

高三作文 篇2

沙沙的足音聽起來像一曲悠悠的小令,人多而又靜謐的書店裏,我雙手捧書,拱着背靠在角落的書櫃上。人很多,能坐的位置已寥寥無幾,但這裏是安靜的,靜的彷彿掉一根針就會引起軒然大波一樣。時間長了,我腰痠背痛,多麼希望整個書店只有我一個人,多麼多麼的希望啊……

我拿着書,走出了那個昏暗的角落,打了一個哈欠,捶了捶背,繼續“煮”起書來。此時,有位阿姨突然站起,目光投向我,頃刻,她把我拉起,讓我坐在她的那把椅子上,至始至終,一句話也沒說。我茫然地眼睛望着她:蹲在角落悶不作聲的那位阿姨。我鼻子一酸,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緩緩坐下來。椅子不是很舒適,而我卻覺得舒適如家。

那一刻,我望着一行行密密麻麻的文字,聯想到了許多溫情的事情,儘管只是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眼神……溫情就在身邊,那些人,無私作着貢獻,不曾想過回報。

對呀!當一個人無助,心已臨近崩潰時,一剎那的溫情會使她重拾信心,人生將會十分精彩。那一把小椅子,寄託着那位阿姨誠信的可貴,所有人世間所沒有的,就是愛心的播撒。

所以,我要感謝,感謝那些凡塵俗世中,那些默默奉獻、不想回報的人……

高三作文 篇3

轉眼,我的高三已經過去一半。明年的六月份我即將步入高考的戰場。

高三的第一個學期是緊張忙碌的,有時候的各種模擬成績考試成績壓的我喘不過氣來。學校一週要上六天的課,只有週日我才能睡個懶覺,放鬆下自己。除了學校的課程,我又自己報了課外的補習班。因爲英語真的是我的薄弱科目,平時的考試中,總是它在拉我的後腿。我們老師告訴過我們木桶原理,一個木桶所能盛水的多少,不取決於它的最高的那塊木板,而是取決於它的最低的那塊木板。我們的學習成績也是如此,如果你有偏科的情況,很難取得理想的成績。

最近我在惡補英語,希望考試的時候,不至於拉下很多分數。壓力大的情況下,我也會聽聽音樂或者和同學聊天放鬆一下自己緊張的心情。高考對於一個人來說,雖不是決定一輩子命運的事情,但也是對我們有很大影響的重大事件。在學習至於我們要適當的放鬆心情,緩解壓力,調整好心態,一個良好的心態對於做任何事情都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心態是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

媽媽總是跟我說,苦這一年,以後就可以輕鬆了。其實人生就像是爬山,爬過了這一座山丘,還會有更高的山峯在等着你,人總是要不斷前行,不斷進步的。在這對於我來說至關重要的高三,我會調節好自己的心態,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全力以赴,爭取在明年六月份的高考中,取得讓自己滿意,讓老師父母爲我驕傲的成績!

高三作文 篇4

千萬年間,人類的社會在不斷地發展繼而產生了精妙絕倫的文化盛宴。

文化,可以繼承與創新,但我們決不能複製粘貼。這原因嘛,一來是因爲複製別人的文化是一種侵權行爲,二來文化的內涵是無法複製的,少了那精髓文化也便不是文化了。

近年來,文化抄襲現象非常嚴重,從國內的天安門、故宮天壇到國外的埃菲爾鐵塔、倫敦塔橋、悉尼歌劇院、白金漢宮等世界著名建築,你都可以在中國的大地上找到他們的”孿生兄弟“。

這種情況下人們確實可以花最少的錢看更多的名勝。然而,這些缺少了靈魂的名勝是禁不住時間的考驗的,時間的流駛會使這些名勝變得俗不可耐。這樣,人們就會愈加不喜歡這些名勝,進而生出厭惡之感。而且,這種複製名勝的行爲也屬於對其他國家,其他民族的不尊重。更重要的是,這是對知識對文化的不尊重。

文化,靈妙之至,絕不是複製一處建築就能顯現出來的。

聽,文化在哭泣,她不明白人類爲什麼要這樣做,這樣做文化既不會被創新也不會被繼承,唯有孤零的四分五裂......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其實,任何一個民族、種族都是經過上億年才進化到如今的形態,物種本身就是一頓吃不完的文化大餐。

文化具有極高的魅力,她歷史越悠久,魅力越大;文化就像一杯香茗,細細品味之下,回味無窮。文化的這些魅力並不是憑空產生的,她是經過千萬年的積澱形成的。文化就如同美酒,年份越久則越發回味無窮。與之相比,複製過來的文化古蹟僅有其形,卻無其神。

文化確實應被傳承,而傳承並不等於抄襲,傳承並非原樣複製而來,二是要包含着現代人的智慧,這樣,文化才能被稱之爲文化。

文化是世界的,文化是民族的,文化是我們大家的,我們應該攜手向前,保護我們悠久的文化。

聽,文化在哭泣,我們應該用自己的力量來幫助文化;聽,文化在哭泣,我們應該勇敢地承擔起保護文化的重任;聽,文化在哭泣,我們應該是我們的文化不再孤單。

聽,文化在哭泣。

高三作文 篇5

烏雲攀住了天際,似一滴墨水落入清水,慢慢舒展開來,填空落下了墨幕,雨在風的作用下,調皮的落到身上,濺落水潭,打溼了面龐,順着街道走到了一家酒坊門口,一陣濃郁的香氣撲鼻而出,我和爸爸走了進去。

“好酒,酒香濃郁緋人”一向好酒的老爸情不自禁的叫了出來,那酒坊古樸, 陳舊,簡簡單單的擺設,久經風霜的櫃檯,幾把杉木椅子整齊的靠在牆邊,店主微微的擡起了頭,四十來歲的樣子,瘦削的身子,一雙皺紋遍佈的雙手,一襲長衫,髮絲中夾雜着幾許白髮,但卻不是頹唐,顯得飽滿精神。他悠閒地坐着,旁邊放着一壺茶,思思茶香浸透在空氣裏,怡人清新,手裏翻着一本顏氏家訓,那麼的氣定神閒。

店主看我們似乎很感興趣,帶我們走進了制酒的作坊,酒香縈繞經久不散。靠在牆邊的是盛放新米的木盆,飽滿而晶瑩透亮。我們去的挺巧,藝人們正在處理髮酵的麪糰,三人在旁邊拿着木杵子一下又一下的擊打着麪糰,邊揉邊搓,時不時還要將它翻過來,使其入味更深,汗水順着匠人的額頭緩緩的留下,匠人們並不停歇,一拂,一抹,這不正是一道美麗的風景嗎? 那舞動的木杵看似沉重,一個充分發酵好的麪糰需要幾個匠人經過幾個小時的不停地勞作,在他們的手中是那麼輕盈,一下兩下乃至千下,對他們而言或許早已不是一件物品,以心爲證,對心的叩問,“咚鏘咚鏘”的聲音真好聽,令人如癡如醉,這邊是一道靚麗的風景。

店主端來一碗新釀的米酒,嗜酒的爸爸忙不迭的碰過瓷碗,將鼻尖輕輕地嗅在碗口,芬香撲鼻,令人破亟待的嘗一口,老爸輕呷一口,酒是那麼的潤滑可口,米粒很甘甜,與普通的米酒像有說不出的不同,多了一份玫瑰的香氣,滋味也比傳統的米酒好多了,老爸一飲而盡,意猶未盡地抿了抿嘴,好像仍然在回味那份滋味。在店主的講述下,他們一家到如今已經五代了,傳統米酒早已滿足不了青年人的口味,改良了原料,但仍舊堅守着傳統的製作工藝,那道唯美的風景,經久不散的傳統工藝,那抹風景美的動人,美的出神。那邊是他們的生活,如此美妙,享受風風玉宇。滄海霽月,陌上花開,此間動人。 臨走前,我們特意帶走了兩壇新釀的的米酒。雨已經停了,陽光自烏雲中透出了笑臉,掀起了黑幕,投以光明,溫暖動人,此件風景獨美,永不褪色。

高三作文 篇6

人生就像是一個五味瓶,有酸,有甜,有苦,有辣。當我我們以爲終於要到達終點時,命運之神卻與我們開了個小小的玩笑,在終點的兩側會出現兩條支路,這兩條支路的名字就叫做抉擇……

又是一個夏日,又是一個離別的季節。

心裏有許多的感受難以言表,有一些歡喜,有一些憂傷,又有一點點的茫然。曾經大家在這裏相識,而如今大家又要在這裏相別。

人生就像是一個五味瓶,有酸,有甜,有苦,有辣。當我我們以爲終於要到達終點時,命運之神卻與我們開了個小小的玩笑,在終點的兩側會出現兩條支路,這兩條支路的名字就叫做抉擇。

離別固然是憂傷的,面對同窗三年的同學好友,我們又能夠做些什麼,說些什麼呢?畢竟大家曾經一起快樂過,一起傷心過,也一起努力過。有時我常常在想,人生中爲什麼會有那麼多的離別,那麼多的憂傷呢?但卻總也想不清楚。其實命運往往是非常微妙的,當我們想放棄時它總會拉你一把,當我們風頭正茂時,它有些會給你重重的一腳,讓你無法自拔。同學、朋友、兄弟、死黨……

一個個熟悉的詞語共同構成了我們少年時期美好的回憶。也許我們有些年少輕狂,也許我們對這份友誼並不是非常珍惜。其實大家從相識到相知都是一種緣分,雖然它看不見,摸不着,但也正是它讓許多的陌生人成爲朋友,讓孤單的人生變得豐富起來。就要離開了,就要和溫州十四說再見了,雖然有一絲絲的不捨,一絲絲的悲傷,但這就是命,相信緣分一定會讓大家重逢的。

在不久的將來,當大家團聚時,我想我們將會變得更成熟,變得更理智,那到時我們的人生也會變得更美好。

高三作文 篇7

不知不覺,我在路上已許多年,那麼多腳印綴成片,終點依然是望不見。

很多個落日黃昏,我去過教學樓,去過操場,一個人,想着未來無限寬廣的校園,嘈雜的人流涌過,我額角墜落的汗水可以濺起比午日更豔的光,但虛幻會被學弟們的.高聲呼喊刺破,擡頭望見夕陽孤零零地掛在天上,像在緬懷兄弟們尚未被后羿射落的年代,悠遠漫漫,通向亙古、束知。

我伸出手,彷彿已能觸及門沿,但我仍未摸索到門把,路像是到了盡頭,未來的我在門後招呼,往昔的我喊着讓我回頭。猛然發覺,這條走過千百遍的路,原本並非僅有自己一人。在更早的年齡裏,吃完晚飯的我與同桌會來此散步,偷得半日浮閒。當年望夕陽紅潤,想不到是悲紅的血色,而一路磕磕絆絆,恍惚已到門前。當如今時針與分針的交角已成爲世人通往美好彼岸所必不可少的角度時,路變得逼仄狹隘令人喘不過氣,明明已在眼前,又有多少人有勇氣有力氣將它推開?

我望見不遠處的籃球砸在筐沿上,掙扎了幾下,最終還是脫筐而出。但球尚未落地,便已被人一把奪於手中,再次拋投而起,宛如不曾止歇的山泉帶來溫潤的空氣,夕陽照不到的陰影裏,鮮花自古盛放。那一刻的世界,沒有因誰的駐足而停滯。我明白,啓門前行是人生之必然,縱只是隔着門,我已聽得見門後洶涌複雜的世界的咆哮呼吼,背上行囊去旅行,留下曾經的眷戀不捨,心靈天性自會幫我前行開路。

天色漸深,打球的孩子也歸去了。我踱着步往後,卻向大學之路愈發近了,或許此刻的我便已踏着它信步向前。時光的不可琢磨會賜予我未知路,它也許泥濘,卻能最大限度地印上我的足跡,我會盡最大的力踩下,濺一身泥也不足惜,在這個最好的年代裏,我們沒有畏縮不前的理由。

我沒有去過海邊,沒有望見過飄騰而起的泡沫如何湮沒於目光裏,但我相信那是絕美的真實而非虛幻,既然已踏上前行路便沒有歸途,我堅信明日邁上大學的路,越過大學的門必會迎見光綻放於眼艟,也許童真年少之門已闔,但我迎面望見一條更深遠的路。

高三作文 篇8

一直想去黃山許久,昨日終於如願以償。下山之後,心有所感,遂有此記。

凌晨五點就被老媽從被窩中無情的叫醒。準備過後,六點左右上了車。經過兩個多小時的顛簸終於到了離黃山不遠的換乘中心。隨後就搭乘大巴上了黃山,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黃山之旅。

在行駛的路途中,兩旁的樹木漸漸茂密。直射的陽光被樹葉遮住,在林間灑下斑駁的光影。開了大約二十分鐘,右側的樹林變成了懸崖峭壁。大自然用它妙自天成的創造力將岩石鑲刻成層巒疊嶂, 怪石嶙峋的模樣,再夾一着一條巨谷,彰顯出無與倫比的蒼勁。又過了二十分鐘,我們就到了黃山腳下。隨後,我們坐纜車上山。嗯。說實話,,坐纜車的時候還真有些害怕 。不過周圍那山崩地裂的磅礴氣息使人興嘆,青山綠水的鐘靈毓秀令人感嘆造物的神奇,彷彿希臘神話傳說中的賽壬海妖,充滿無窮的誘一惑力,令人忘記人世間一切的一切。陽光鋪在兩旁的懸崖上,折射一出令人目眩神迷的色彩。真可謂是“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鬆茂矣。" 如此美景,怎能不用相機留住。十幾分鍾後,我們下了纜車,就開始了苦中有樂的爬山之路。走在山間小道上,逼人的酷暑之氣頓時消失,一股清涼之氣迎面撲來,黃山真不愧是避暑勝地。走了大約有一里地,就是著名的黑虎鬆。遠遠望去,枝葉繁密而有穹勁,確實如猛虎下山,咄咄逼人。我正準備合個影,卻聽導演說:“此虎乃母老虎,屬虎的女性不能於之合影,一山不容二虎嘛。"爲了我的生命安全,我不得不放棄了合影的念頭 。再往前走不遠處是雨傘鬆。它頂部的枝葉長的格外茂盛,且向四周橫向生長,就如同傘面一般。

欣賞完奇鬆,接下來就是奇石了。

不知你是否聽說過夢筆生花。一根巨大的石柱直指蒼天,頂端有一個小小的凹處,一個細小的石頭正好不偏不倚的嵌在那兒。好似倒插着的一毛一筆。相傳古時李白夢中見得此石,便苦苦尋之,後終於在黃山得見。故後人起名爲夢筆生花。其中或許寄託了對李白才情的敬仰之情吧。觀賞完夢筆生花後,我們稍作休整,下一站我們的目的地是飛來石。這飛來石倒真是名副其實。它立在一根石柱的頂上,顯得十分突兀,彷彿是從天而降般。據導遊介紹:" 飛來石與石柱頂部的接觸面積幾乎爲零!”這 讓人不得不感嘆自然在天地之間積聚的無窮魅力和那神來之筆,它們是如此真實而又虛幻的存在於我們眼前。此刻,文字在大自然面前都是如此的蒼白無力。飛來石再往上是光明頂,它是黃山第二高一峯。杜甫詩云: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站在山頂,藍天白雲彷彿觸手可及,一股豪情油然而生。鳥瞅蒼茫大地,一切都是那麼渺小 ,或許在抑揚頓挫間,大自然早已將萬千風情積堆在眼角眉間。在光明頂吃過午餐,我們就又重新出發。在路上,我們觀賞了鰲魚背,一個大烏龜馱着個小烏龜,形神俱備,妙趣橫生,令人 忍俊不禁。再走半個小時,就是黃山最著名的迎客鬆。較之大衆對於迎客鬆 千篇一律的讚美,我反而更贊同作家趙麗宏對迎客鬆的看法。迎客鬆是孤傲的,是寂寞的。它應當繼續無人問津,在無人的深山老林繼續它的修行。然而今時今日,迎客鬆肩負了太多的榮譽和讚美,但這些不是它所想要的。正如同絕世的劍客總是孤獨的,迎客鬆也是如此。也許,有朝一日·,迎客鬆會被我們親手毀掉!一番傷春悲秋過後。我們的黃山之旅就快結束了。接下來,我們就要下山了。唉!想我聰明一世,糊塗一時。本來心想,來黃山是極好的,若是能體驗走山路之樂趣是再好不過的,如此這般,倒也不負恩澤。於是我們便徒步下山,但現實總是殘酷的,走過了比西天取經還漫長的道路(自我感覺),終於下山了,我兩一腿肚子直打顫,站都站不穩。稍稍喘了口氣,就上車了,至此,我們的黃山之旅就算是真正結束了。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黃山的美在於它的厚重與輕一盈,妖嬈和莊重,變化多端和萬變不離其宗………天地之美,美在自然;自然之美,美在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