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三作文 > 精選高三了作文9篇

精選高三了作文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5W 次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可分爲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三了作文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高三了作文9篇

高三了作文 篇1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還有不到三個月的時間,我們就要離開生活了三年的初中校園。一想到以後不能在這裏上學,不能和現在的同學在一起學習,心裏便空落落的。

三年的時光就像一個調味瓶,酸甜苦辣鹹,五味俱全,給我們留下了深深的回憶。

升入一年級的我們,像個什麼也看不懂的小孩子,滿臉新奇。那時的我們,到校最晚,放學最早。每天只知道吃喝玩樂睡。一次大考,成功的將班裏的同學分成了三個等級。優等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當班主任接過他們那寫滿成績的試卷時,不禁老淚縱橫,欣慰的說道,這纔是我教的學生啊。而中等生的作用就是將老師從理想社會拉回現實社會,告訴他們說,這世上沒有桃花源,還是好好教書吧。最可憐的便是差等生了,長期佔據在後兩排,只有在打掃衛生時才能想到他們。

就這樣渾渾噩噩的過了一年,我們升入二年級。終於擺脫了初一新生的身份,不用再受高年級的打壓,我們也屬於半個統治階級了。與此同時,待你長髮及腰體也開始流行起來,終於體會到什麼叫女爲悅己者容,男爲己悅者窮了。

初三的我們,把對方當成敵人,奮力拼搏只爲那成績單上鮮紅的成績。你追我趕,分秒必爭,這纔是屬於我們的青春。

回想這三年,感嘆着時間跑得太快,再也追不上他的腳步,輕輕地他走了,正如他輕輕地來。現在的我們,不應去過多的感慨時間去哪兒了,而是努力去追過剩下的時間。

成長是一個歷程,我們能做的,只有去珍惜。

我獨自一人事盤坐在落地窗臺上,窗前滿滿的全是冰涼的水珠,窗外漫着大霧,時不時透來幾股冷風。

短暫的寒假不知覺中就恍了大半,我難得這麼不吝惜時間來安靜的讀會書;像是方纔瞥見了書上的一幅漫畫,是關於親情的,我便稍微看了兩眼。不過先是附上了一杯熱奶茶,暖了下手,撂在一旁。這是我的習慣,看書或者看電影前總要先喝點什麼。

喝完第一口後就連忙看了起來,漫畫後面是文章,文章前面有導語,這部分的幾篇文章大概是寫兒女對父母衰老的傷感和父母對兒女單飛的無奈的。都是回憶文,更加激起了我閱讀的興致。我衷於回憶,因爲我思念那些美好的日子。

讀完兩篇後,已是淚眼婆娑,也許是感同身受,情不自禁罷。

第一篇寫到一位父親年輕時是個身強力壯的工人,曾經拍着桌子,對着兒女放出豪言:你們長大了,都得給我滾蛋,我誰也不想,誰也不靠。二十多年後,那位父親老了;母親說,我們就拿他當個小孩,耳朵有點聾,說話不清楚,顫顫巍巍地站在家門口,盼望着我和妹妹這兩個在外奔波的大人早點回家。

由此想到或許不到三年我也要出門去上大學,離開緩緩老去的父母,與他們見面的時間自然一下少了好幾十倍。現在還能聽見父母的關心和問候,還能吃上一口父母做的家常菜,還能讓父親給生活費,讓母親縫衣服。可是不久我也許只能牽上一隻手去摸爬滾打;萬一蹭破了皮,喝上兩瓶酒,罵上它兩句,再嘆上幾口氣,然後繼續沒日沒夜的拼命爲生活找出路。

到那時,我開始奮鬥,父母的身體卻開始吃不消,退休後只有靜待老年的一天又一天,每天仔細數數自己又多了幾根白頭髮,四處想着找點樂子,心裏頭卻更多的是孤單和落寞。那時候父母難免會怨恨自己的不中用,而我也無能爲力,即使心裏清楚他們很需要我的陪伴,卻只能買點營養品和幾件衣裳,逢年過節回去同他們嘮會嗑,這樣而已。

點點雨珠,滿訴着幽怨;我不敢想象下去。

接着讀了第二篇文章,文章中寫道兒子即將登上去芝加哥留學的飛機,在機場時母親鎮定自若,微笑送別兒子,兒子終於上了飛機,可母親轉眼間便是潸然淚下。

作者在結尾寫道:從今以後她會天天關心着芝加哥這個陌生的城市,思念着兒子在那兒幹什麼?她會永遠懸着一顆心,祝福着那像謎一樣遙遠的地方。結尾的這句話讓我悸動良久。

小學時會嫌父母嘮叨、自以爲是、不通人情,常與他們起爭執,不過即使我有理也是失敗居多;到了初中漸漸不愛再去辯解了,想着隨他去吧,忍一時風平浪靜,畢竟面對的是一生的至親,何必爲如此小事而怒火相向呢?

我看時間像是個小偷,等你反應過來,它早已偷光你的所有。

還沒喝完的奶茶也涼了,大霧也已了無蹤影。倘若遇見經年前的我,會不會急忙問道:時間都去哪兒了?

時間是什麼?倚靠斜枝低吟“朱顏辭鏡花辭樹”,毅立江邊感慨“古來萬事東流水”,回眸歷史長嘆“江山不老人易老”。

對於時間我們無可奈何,在時間面前我們什麼都不算。時間就如一位墜入凡間的仙子,好像觸手可及卻又感覺遙不可及。時間每時每刻縈繞在我們的生活邊。

不知不覺十二年的時光已從我的身邊溜去,我已是六年級的學生了,馬上就要面臨一次選擇,可我還沒好好來的及品嚐童年的無憂無慮。十二年說短也短,說長也長,十二載光陰能讓我從呱呱墜地什麼都不懂的嬰兒變成現在六年級的大姑娘;可是十二載在歷史長河中、在人生中只不過像一粒塵埃那樣渺小。

王錚亮的一首《時間去哪兒了》喚醒了多少人,又有多少人爲此落淚,他們爲什麼要落淚,我不知道,在我的心中這首歌的意味深長是很真實的反應了我們長大了而爸爸媽媽卻老了,我們長大了成家立業了,爸爸媽媽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我們多抽一些時間去陪陪他們。爸爸媽媽這一輩子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出息,過上幸福的生活。

我們小學六年的光陰飛逝似乎感覺好快好快,還沒來得及體驗童年的無憂無慮,那勝似天堂的日子就一去不復返了。等你上完初中、高中你又會覺得青春離你而去,那友誼盛開的日子又與我說“sygoodbye”。有了事業後又會對青年時的自己充滿懷念與嚮往!

所以珍惜親情,它讓我們的生命之湖漾起美麗的漣漪;珍惜青春,它讓我們的生命之歌傳到遙遠的地方;珍惜一切美好的事物,它讓我們的生命之屋絢麗多彩。

回首過去,時間流逝千年它早已融入我們的生活就像芳草碧連天,但那些事永駐歷史。淚羅江畔的蘭蕙比配屈原的忠貞,南山東籬下的菊花芬芳着陶淵明的清高,滾滾東流的黃河映襯着李白的豪放與曠達。

時間在流逝,我們只有把握自己,方可把握人生,纔可以像前輩們一樣,在時間的長河中,永遠留下屬於自己的一份價值。

高三了作文 篇2

不知怎麼的、突然間就記起了童年裏那個長得並不好看、卻陪伴了我整整十年的布娃娃,還有姐姐的那個在我眼裏比我的漂亮了許多的娃娃、那一對布娃娃、現在上哪兒去了?我怎麼想不起來呢?

記憶中的童年裏、我、姐姐、我的娃娃、姐姐的娃娃、拼成了自己快樂的童年。我們的娃娃、我們的小孩、就是我們的整個世界。還記得我們的小海、小榕、小華、、、、那麼多的名字、我們給自己的娃娃換名字、像極了現在給自己換網名、幾乎過幾天就換一個,卻玩得樂此不彼、還記得我們抱着自己的小孩去外婆家、還記得我們教自己的小孩識字、還記得我們給自己的小孩做飯吃、還記得抱着我們的小孩上地裏幹活、還記得給我們的小孩做衣服穿......還記得那麼多那多多關於我們的娃娃、我們的小孩的記憶,可卻唯獨忘記了我們的娃娃現在上哪裏去了、怎麼到後來就不見了呢?

最深的記憶是因爲我的娃娃而受傷,清楚地記着我的娃娃不小心掉進了爸爸剛打的菜窖裏,隨後不久我也就跟着掉進了菜窖裏。還記的姐姐的哭泣聲,爸媽慌亂的情景、可最高興的是我找回了自己心愛的娃娃、以至於忘記了頭上流的血和最後留的疤。到現在頭上的傷痕還在、而我卻弄丟了自己的娃娃。

還記得慢慢長大的我們、一次次發誓以後再也不玩娃娃了,因爲我們長大了,已經上幼兒園了。可是,過不了一會又找出來抱在懷裏寵個不停,好像要彌補不久前對他的遺棄。那時候的我們,我們的娃娃,我們的小孩就是我們的整個世界。可是,不知何時,我們就不小心弄丟了我們的整個世界。

不知什麼時候起,沒有了那些所謂的誓言,我們就真的不抱自己的娃娃了,沒有了娃娃的陪伴,我們也可以入睡,因爲我們真的長大,達到錯過了再玩布娃娃的年齡。

如今的我們,如今的姐姐、已嫁爲人妻,不知道她是不是也會偶爾想起自己的布娃娃?喔想她一定還記得我們的娃娃,我們的小孩,因爲那是我們童年裏所有美好的記憶、可是,記起又能怎樣、我們還不是將他們弄丟、

現在的我們、夜夜抱着手機入睡,就像當年夜夜抱着我們的娃娃入睡。可是,在半夜被噩夢驚醒的夜裏,手機卻給不了我任何的安慰,就算我翻遍了手機裏所有的號碼、還是找不出一個可以給打電話的人。那一刻、我是那麼那麼的想念我的娃娃,那個不知被我丟在何處的娃娃,在每一個夜裏,他是不是也會害怕,也會偶爾哭泣?可身邊卻沒了我的陪伴、長大後的我們終於相隔一方,再也見不到彼此的面。

誰弄丟了我的娃娃?是流逝的光陰、還是狠心的自己?爲什麼過了這麼久,還是想起了我的娃娃、而且是那麼強烈的想念着。現在的我,每次和舍友聊天,總能聊到關於小孩的話題,因爲我是那麼的喜歡小孩,從小到大都是,這是和姐姐僅有不多的相同愛好裏的其中一個。不知道是不是每個小孩都有自己心愛的娃娃,但多麼幸運的是我有過自己心愛的娃娃,儘管他長得並不好看,儘管只是一個戀家的布娃娃,但他仍是我的最愛、而多麼不幸的是,我卻不小心丟了我的娃娃、我最愛的小孩。

就像小虎隊《紅蜻蜓》裏唱的:當煩惱愈來愈多、玻璃彈珠愈來愈少、我知道我已慢慢長大了......而當我再也找不到我的布娃娃、我知道我已經長大了。

我們真的長大了、而付出的代價是弄丟了自己心愛的娃娃,可長大後的我、卻那麼的想念我心愛的娃娃、我最愛的小孩。

高三了作文 篇3

天,是這樣的無情,

夜,是這樣的驚心,

月,是這樣的淒冷。

一陣陣急促電話鈴聲驚醒了全家,從此,也驚破了這個安穩的家——醫院裏打來電話說軍的父親出了車禍正在住院。還未聽罷,軍的母親已昏了過去,家裏亂成了一團:哭的哭,喊的喊,鄰家的狗也被吵着了,憤怒地狂吠了幾聲,屋下的燕子也無法安歇,時不時抖動着飛翅表示抗議。

過了半晌,母親醒了過來,她捶打着自己的胸膛呼喊着:“天吶!天吶!爲什麼?爲什麼?……爲什麼剛剛安穩的家又成了這樣?老天爲什麼這樣捉弄人。”坐在一旁的軍和麗早已被母親的哭聲嚇呆了,只有虹拉着母親的胳膊,搖着母親說:“媽,別這樣,我爸會沒事的,老天會保佑他的。”虹顯得那樣鎮定,那樣成熟。其實,當時虹也只有十五歲。

第二天,天還未亮,全家就趕到醫院,看到父親蒼白的臉,母親的淚水又涌了出來,軍和姐姐也撲到了父親的懷中,大哭了起來。父親舉起沉重的手臂撫摸着姐弟三人,說:“孩子,別哭了,爸沒事。”看到一旁的好似淚人的母親,父親又說道:“孩子他媽,別哭了,你看看我不是沒事嗎?休息幾天會好的。”父親接着又轉開了話題:“哎,你們來這麼早,一定沒吃吧,現在我也餓了,你們有沒有帶吃的?”母親聽到父親要吃的,趕緊拭去了淚水,拿起早上準備好的吃的,遞給了父親。

住了一段時間的院以後,父親對母親說:“孩子他媽,我看這樣耗着也不是個事,我們還是回家吧,在家裏養病也是一樣,再說這裏的花費又這麼大。”母親想說什麼,但看了父親的眼神,她又將要說的話嚥了下去。因爲她知道父親決定的事再說也是無用,於是,下午他們就回到了家裏。

一事未了,又是一事。

開學的日子快到了,可是軍和姐姐的學費還沒着落。本來父親是想趁着孩子放學在家幹農活,自己到外面去掙學費,但誰也未料到會出這樣的事情。

上學的前天晚上,虹告訴父親她不上學了。父親被姐姐的話驚呆了,雖然家裏很窮,但父親從沒有讓孩子輟學的打算。他摸着虹的頭說:“孩子,聽話,家裏的事有我和你母親,學費的事我會想辦法的。”但不論父親說什麼,虹總是搖着頭說:“爸,你別說了,我不是因爲這,我真的不想讀書了。”親戚朋友也都來勸阻虹:“孩子,你們的學費我們大家會湊夠的,你還是好好去讀書吧,再說了,你現在這麼小,外面的世界那麼大,即使你出去又能幹了什麼呢?”但對朋友的勸阻,虹一個字也未聽進去。因爲她知道,親戚朋友不可能靠一輩子。

其實,大家心裏都明白,虹從小就愛讀書,學習也一直很好。

站在一旁的軍什麼也沒有說,他只是哭,同時他的心也在流淚。因爲他明白,姐姐這樣做都爲了他,他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銘記這份情,將一切付諸於學習,這樣纔不辜負姐姐的一片苦心。

一晃又是六年的時間過去了,父親的病也好了。虹也混出了樣子——她現在擔任一傢俬營企業的業務總管,生活也富裕了,軍和麗也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理想的高中,他們一家的生活又恢復了平靜。

但是,在軍的心裏卻始記着過去的一切,他更忘不了姐姐的恩情。雖然姐姐現在過得不錯,但是當他想起姐姐輟學的那一幕時,淚水早已掛滿了臉蛋,於是發奮努力,以優異的成績紀念那一段難忘的歲月。

高三了作文 篇4

有些東西,不必在意是什麼,正如我在高中末端想宣泄花季,每個人心中都有或多或少的留戀吧?——題記

寒來暑往,春秋代序,我們度過了多少個日日夜夜,花香味,汗水味,當然還有淚水的味道,匯成一起麻木在衝香之中,人都覺得累了,當攜手共贏的時候,自己是否能依然的聽着百靈鳥啁啾在樹梢,或是看着北雁南飛,斷鴻驚殘雲?

有些東西拿起了遲就要放下,有些東西存在着卻沒珍惜,瞻顧遺蹟,如列昨事,但是真實卻總是背向理想,正如風帆真要起航,卻是大雨傾盆,蓋得過這心中所盼麼?有時會問:“一直追求的是什麼呢”?

很累了,想想上課時總是喜歡用手去擦這本來就不乾淨的鏡片,好讓視線變的更加模糊,模糊,亦或是一種遙遠的期盼吧,願自己能沉在自己的世界中,沒有外界,沒有聲音,沒有與現實的衝撞,那一刻卻是永遠,而現在所能做的只是在穆雪的山頭靜靜的學習着遺忘。

在幻想與現實之間,確是如此的迢遙,在思想猙獰的時候,呢喃的是一個悲劇,而自己,貌似就是悲劇的主角,亦或是悲劇的導演吧?不過,不管怎樣,都沒有心情去看潮起潮落,雲捲雲舒了,因爲累,也因爲複雜。那朦朧的歲月,給我留下的卻是悄然的期盼,依稀還記得18歲蛋糕上第一根蠟燭,願望是“讓身邊的每個人都能快樂,開心”僅這樣,就足矣,我仍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自己構建的溫室下,怕太陽灼傷,或是怕被狂風吹散,因爲我還沒有準備好啊,這世界比我想象的要複雜太多太多了……

看似要收尾的一篇文章,卻怎麼也收不了,有太多話想說了吧,卻又不知該從何說起,就像婆娑的煙,不知該向哪裏飄散,可最終,還是沒有那身影去連着幻想的情感啊,我,是不是也應該隨着此風蕩去了呢?那懷石的三閭氏啊,投江前是不是想過亦或自己做錯了什麼呢?這一課,這一刻便成永恆,化作記憶,讓我知道什麼值得珍惜,讓我知道什麼才值得去追求。

“文”多麼簡單而又複雜的名詞啊,就像斷了弦的琴,有誰還會在琴旁聽你揍完這一曲?折了翼的鷹,還能飛高麼?直到現在,我才知道,那些文流露出的是對花季的嘆息啊,該收筆了,亦或是該重新書寫了。

正衽,出行,僅僅一根筆,還有空白的筆記,內容讓我們自己去書寫吧。別了花季,別了與我在這條棧道上共同行駛近三年的人們。

“愛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瀰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着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卻不悲涼。”

高三了作文 篇5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難過,痛苦的日子將會過去,快樂的日子就要來臨......記得學生時代讀到這首《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時,雖然不明白生活中太多的苦樂情愁,卻也是讀的朗朗上口。

現如今,走出校門也很久了。對生活中太多的事情,也有了和之前不同的看法。雖然也知道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也不會全是幸福甜蜜。可是,每當遇到生活中一些感覺自己無法過去的坎,還是會忍不住悲傷,忍不住難過,忍不住淚流滿面。

好吧,承認自己從來都不是個堅強的人。可是,生活如此,現實如此,又可以懦弱給誰看?

好像,從來都沒想過,出了校門,多年以後的自己的生活,還是會一個人過,甚至比學生時代的一個人更加的難過。在大家眼中,你已經長大,已經成人,甚至成家,每天相夫教子,不需要太多的憂傷。可是,生活遠遠沒有自己想的那麼簡單。

如今,一個人帶着小臭生活在一個說不上陌生熟悉的小縣城,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得自己想辦法解決。那些每一天的日出日落,好像只是代表着時間的流逝,而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

可是,多年以前的自己,想着以後的生活一定是有人陪的。至少,應該是其樂融融的一家人在一起。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難過,因爲這些都沒用。每天期待着快樂的日子就要到來,大概,這樣子就夠了吧。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那又能怎樣?微笑着面對唄。既然哭和笑都是一個人的獨角戲,那又何苦演的如此悲傷呢?

高三了作文 篇6

經過一個暑假的休整,本以爲會措不及防的我還是快速適應了開學的節奏。第一堂課,很開心,久違了同學們的充滿朝氣的笑臉。第二節課,很快樂,高三的孩子真是與高二、高三不一樣。第三節課,很失落,沒想到才堅持了兩天就打回原形。說不定是孩子們滿血復活了,像往常一樣的活躍。說不定是孩子們搗蛋了,換上了昔日的調皮。

年輕的我,駐足在青春的旮旯裏,不知道該是喜還是該是悲。喜的是:曾經不聽課、無所事事的同學收心了,專心聽課了,認真做筆記了。悲的是:搗蛋的還是在搗蛋,不專心的依舊不專心,控制不住自己的仍然控制不住自己。但我又轉念一想,孩子畢竟只是孩子,慢慢地才能學會長大。

高三了,決定命運的時刻到來了。

高三了,卯足幹勁的時刻到來了。

高三了,人生關鍵的時刻到來了。

之所以如此重視,如此用心,那是因爲高考真的是選拔人才的'重要的且相對最公平的渠道。儘管瞬息萬變,儘管時移世易,但是社會對人才的需要,對於知識的需要勢必會越來越高。因而,讀大學明顯地是一個普遍的、必須的、註定的訴求。以前有句話老話叫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其旨意莫過於是說每個行業都可以出人才。直至當下,這也是有着實際意義的。考大學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大學文憑提供給了你我必備的敲門磚。在高中時代,學生們或許會覺得一天到晚學習課本知識是無用的,甚至有些孩子會嘲笑那些一天到晚專心讀書的人。他們的嘲弄有一定道理,但是有些偏頗。直至大學畢業,開始找工作了,曾經的玩笑話卻成了必備的面試篩選器。很多單位的第一要求就是文憑,沒有的話,連面試的機會也沒有。當然,還有排除幾種情況,個別的偏1才,極其出色的人才,背景資源豐厚的社會人。然而,這是身爲普通老百姓的我們羨慕不來的。我們改變不了我們的出身,我們再努力也許只能一般般,我們也很平凡。當我們無法改變那些主觀的、客觀的條件,我們唯能改變的就是我們自己。因此,我強烈建議,凡是與我一樣的凡夫俗子們還是專心讀書吧!選一個適合的專業,找一個普通的工作,過一種平淡且平靜的生活。

走在熟悉的校園,看着熟悉的風景,我會時不時地想起我的高中生活。儘管經常被別人嘲弄,說我刻板,說我較真,說我不知融會貫通,但是作爲不成功的我還是不後悔當初的選擇。要不是上了大學,我可能就去了工廠,坐在流水線上,日日重複單調而枯燥的工作。沒有未來,沒有希望,沒有追求。(當然,我不是看不起坐在流水線上的普通工人,而是我自己心有不甘。)我肯定已經結婚了,孩子說不定都上了小學。那個時代,沒有上大學的孩子進入社會早,成家立業也早。不幸的是,爲了生存我會背井離鄉,像我的父母當初那樣,然後我的孩子不得不託父母照看,成爲又一代的留守兒童。這不是我想要的,真不是我想要的啊!因此,站在三尺講臺的我是幸運的,也是幸福的。

之所以現身說法,我是希望孩子們可以從身邊的人身上學習、借鑑,用他人的成功去適當地模仿自己的成功,用他人的失敗適當地去規避自己的失敗。三路十八彎似的彎彎繞繞不是一個愉快的經歷。能省則省吧!縱使"愛拼纔會贏",但是這樣的拼法是有代價的,而且是不菲的代價。

最後,我希望我的學生可以度過一個難忘的、充實的、奮進的高三,爲明日的金榜題名努力,爲無悔的青春註腳,爲更輝煌的人生奮鬥。與此同時,也要祝願那些雖然努力但是還是進入不了大學的勤奮孩子們找到自己心愛的工作和人生新航向。

高三,我們來了!

高三,我們來了!

高三了作文 篇7

原來,在不經意間,很多事情就不了了之。

——題記

小時候,會怨你

你與我的見面,總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一向聽到你說最多的話總是你必須得走了,下次再來見我。不會在意,或許是還年幼無知,又或者是習以爲常。記得小時候的某一天,在幼兒園裏,一個小朋友諷刺着問:"你媽媽爲什麼總是不來接你呢?"那之後,會想你,情不自禁地。於是,你來看我再說着那句話時,哭着抱着你,質問你爲什麼不來接我?你鬆開了我的手,說你忙。還是走了。那一次,哭得很傷心,可是孩子吧,哭過也就什麼都記不起來。

日子就這樣過着呢。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高三了作文 篇8

幸福是什麼?幸福是泛舟湖上的那一抹春色;幸福是夜行路上遠方的一豆燈光;幸福是天使的雙翼。每個人對幸福的感受是不同的。對於激流勇進的上班族來說,幸福是領到工資時嘴角的笑靨;對於飢腸轆轆的旅行者來說,幸福是遠處飄來的陣陣菜香。不同職業的人各有各的幸福。學生的幸福是學業進步,受到老師的不絕誇獎;醫生的幸福是懸壺濟世,治癒一個個病人;作家的幸福是“我手寫我心”,讓自己的作品給予讀者美的享受和深刻的教育意義。爲了幸福,我們揮汗如雨;爲了幸福,我們漫漫求索……

多少文人墨客追求幸福,飄香於歷史書簡?陶淵明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棄官歸隱,不爲五斗米折腰,只爲心中真正的幸福。

爲了生計,陶淵明做了一個小官,衣食無憂。一次,有一個上級官員要來視查,但是這個官員一直在暗地裏收受黑錢。陶淵明不願違背自己的意志,不願動搖自己的初心,爲了幸福,他脫下官服,歸隱山田,不爲了五斗米的俸祿而折腰。只見他在東籬下采菊,累了,時不時地望一望南山,收穫縹緲的詩意,他微微一笑,默默無語。陶淵明無疑是幸福的,他爲了幸福敢作敢爲,成爲一位文學史上不朽的田園詩人

幸福需要我們去爭取,讓我們踏歌起舞,不懈追風!

今年,是五四運動100週年,也是新中國誕生的70週年。如今的中國,一片欣欣向榮的局勢,國家也愈加繁榮。綜合國力位列世界第二,軍事力量位列世界第三。看到這樣的成績,哪個中國人不爲此自豪?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中國新一代青年愈發優秀,祖國的明天也定會愈發光明,愈加燦爛!

高三了作文 篇9

門前的老樹又開滿了花朵,樹枝上的花朵凋落了,化爲泥土了。花有再開的時候,時間卻如這黃河之水,奔流到海不復回。人們不禁感嘆:時間都去哪兒了!

人生擁有5枚金幣:“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現在我的第一枚金幣從我手中滾落,別了,我金色的童年!再見了,我金色的童年!

小時候,總認爲時間好長好長的,一天有24個小時。玩累了就休息,休息好又接着玩,我天天無憂無慮玩着,總認爲時間太充足,日子過得好不自在!慢慢的,感到時間開始少了。一早起來就以爲,一天只有23個小時了,原來,是我上學了,任務多了起來。沒時間去看天上的鳥兒飛,白雲悠悠的在天空中飄蕩;沒時間再花上半個小時與奶奶爭吵,目的只爲了一根棒棒糖。童年的時光就從我的指縫中飛逝,而我一點兒都沒有發現。

每當我在家唱起《時間都去哪兒了》,媽媽就感嘆:“別唱了,時間過得好快呀!”是啊!媽媽的時間去哪兒了,她的時間從對我的叨嘮中飄走了!爸爸的時間去哪兒了,爸爸的時間在工作與回家做飯間逃走了!老師的時間去哪兒了,老師的時間也在課堂上的粉筆灰中飛落了!其實,他們的時間就是對我們的培養、教育、關注、等待中流失了。現在,我的時間就如口中的棒棒糖融化了!

如今,門前的老樹又開花,鳥兒依舊在飛翔,可父母的頭髮中也藏了一兩根白髮,臉上的皺紋也多了。我呢,當初的小身板如今也長大了,長高了,再也不是隻吵着要棒棒糖的小傢伙了!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讓我們不枉度初中三年的美好時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