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有關高考語文作文彙編七篇

有關高考語文作文彙編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8W 次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高考語文作文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高考語文作文彙編七篇

高考語文作文 篇1

人類之所以能走出蠻荒,擺脫愚昧,踏進文明,就是因爲人類有不盡的希望。

梁啓超曾說夫有希望者,人類之所以異於禽獸,文明之所以異於野蠻,而亦豪傑之所以異於凡民者也。希望帶給人們無窮的信心、勇氣和力量,激勵着人們去克服艱難和困苦。希望使人類戰勝了自然,戰勝了自我,帶來了人類的光明,點燃了生命的火光。古希臘統治者亞歷山大在遠征前,把所有的金銀財寶、土地莊園等皆贈給大將元帥,一大臣見狀十分不解問道、陛下,您把全部財產分掉了,那?把什麼留給你自己呢?亞歷山大答道、我把希望留給自己,它將給我無窮的財富!亞歷山大之所以赫然昭示於古今,是希望帶給他無窮的力量。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受阻於匈奴,九死一生,仍懷希望,終排除萬難,凱旋歸漢;史可法、譚嗣同、秋瑾、李大釗、江姐太多太多的英雄拋頭顱、灑熱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又是希望幻化成的執着信念帶給他們巨大的勇氣和力量。是希望使人們在險境、絕境中勃然奮發,努力抗爭;是希望使人類代代生生不息,永遠在歷史的大道上奮勇向前。(《論希望》)

高考語文作文 篇2

大多數同學都在乎作文的辭藻是否華麗,卻很少有同學捨得在結構上下工夫,下面總結了高中生的高考作文結構最容易翻船的三大聖地,快來看看你的小船翻了沒有吧!

結構太長,層次不分

如“酷”文章必有“亮”形態。高考作文最吸引閱卷老師眼球的就是結構與語言。“結構”是“骨骼”,“材料”是血肉。只有根據材料主題需要,安排恰當結構才能光彩照人。文章結構使文章思路外現,主題通過結構來加以凸現。

結構單一,八股化單一化

文章呈現出“老三段”“八股模式”,臃腫虛胖,內容空洞;或段落顛倒,語序不當;或句意跳躍,突兀逼仄;或重複囉嗦,含義不明。

縱橫無序,雜亂無章

文章結構應如《左傳·昭公四年》所說:要“四季分明,互爲承接”,即要“有機相連、邏輯推進”。而考生常犯的錯誤就是沒有佈局意識,沒有“段與句”意識;就如同一個人一樣,應骨骼健全,勻稱有序。

高考作文段層安排,應力求達到“進遞有序、精緻關聯”環環相扣準則。沒有佈局觀是無法展示思維邏輯層次的,無法展現文章的美感,往下看:

構築“龍骨”,展現思想

鑄造考場作文“龍骨”是指着眼於作文內部諸要素的自然搭配和組合。即如何在考場上營造一種緊扣題意,類似“龍脈”結構方法;如何針對考生作文缺少深度的分析和延展的現實,強化對具體事例的解讀和運用;如何使文章從個人和自我的層面上上升爲國家和民族的層次,使文章有一種大氣和精神底蘊;如何打磨一種前後呼應、銜接自然、過渡通暢、文脈通達的內在脈絡。

優化內容,明晰結構

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正面歸納方式。常用的方法是在列舉事例之後,用“由此可見”“從中可以看出”“不難發現”等詞語擺明自己的觀點,亮出自己的思想,對文章所列舉事例進行延伸分析,使文章有敘有析,有梯度,有層次。

二是反面推理方式。即用“試想一下”“如果不是這樣”“假如不……”等形式,對所列舉事例作簡要分析,這種分析是以邏輯上的“假設”和語法上的“讓步從句”爲主要表現形式的,因而具有極強的感召力和震撼力,令人聳容動情。

梳理文脈理清層次

“文脈”就是指文章行文時候的思路脈絡,文脈的清晰和有致主要表現在文章的思維標誌即文章的“過渡”和“銜接”句以及“過渡語段”上。

這種“標誌”的具體表現形式有以下幾種:一是縱向思路的過渡與整合。語言標誌是“不僅過去……,現在也是如此”;“誠然……”等方式;“既然如此……,那麼……”;“一個人是如此,一個國家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二是橫向思路的銜接與整合。其語言標誌有:“其實,不僅……,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物已如此,人何以堪?”“需要的不僅是……,更是……”。

高考語文作文 篇3

泱泱華夏,5000年的文化歷史,中華文字,博大精深。

語文,是從我們呀呀學語時的吐字不清,到課堂齊聲朗讀,翻譯晦澀難懂的文言古文,在到我們步入社會,與人交流、溝通的一種必備的語言!又是古代文人墨客,抒發自己情感節操,記錄歷史事件的文字!對於我們炎黃子孫來說,語文是我們從小就接觸的一種語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母語。

從我們踏入課堂,開始我們從課本上所學到的是中外古人,名人的一些經典詩詞,文章,以及重要歷史事件,在課堂之外通過讀一些小說,文獻,報紙之類的可以達到充實自己詞彙庫,這些都是能在課本上,書上能學到的東西。

當我們踏入社會,我們跟人溝通交流,如果你自認爲看的書多,按書上的語言來跟人打交道,往往你會發現死效果並不是跟說上所說的不一樣,所以在外也要多聽聽別人是怎麼說的,怎麼與人交流溝通的,這是一門學問。課堂上的學習,課外的積累,現實社會的運用,都是我們學習這些文字,文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華文字,博大精深。

在人短短一生中是不可能完全都能給掌握通透的,學無止境,更何況是我們的母語呢,前人給我們留下了無數的文學鉅作,來彰顯他們的各種精神,我們也應該努力學習,不斷進步,讓這些文化一代接一代的傳承下去!這就是我眼中的語文。

高考語文作文 篇4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衆裏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 ’此第三境也。 ”這就是著名學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所提出的“三境界”說。我這裏也套用一下,我認爲高考作文的立意也具有“三境界”。

按照《考試手冊》對高考作文立意的要求,最高境界應該是立意準確、思想健康、感情真實並富有新意。這裏“新意”很重要,因爲現在高考作文的命題一般範圍比較寬,所提供的可以寫作的角度也比較多,一般同學都會有話可說。不過,要在考場上這麼短的時間內,寫出有新意的作文,說出跟別人不一樣的內容,確實很難,但作文的新意,衆裏尋它千百度,回頭驀見,它卻就在“燈火闌珊處”,如果有這樣一篇或兩篇,發人之所未發,言人之所未言,它便會脫穎而出,它就可以進入最高境界,即王國維所說的“第三境界”。

高考作文立意的“第二境界”,說不上有什麼新意,但畢竟對題意把握是準確的,也不顯得一般化,對問題的思考有一定深度。比較多的就是那些人云亦云的文章,雖然審題上未出現大的'偏差,但毫無新意可言。這也就是我們每一年看到的衆多的三類卷文章,比例要高達75%—80%。這樣的文章多半是由於沒有認真審題認真思考,拿到作文題,就想到以前讀過的哪篇範文可以套,哪些例子可以用上,於是就出現了這類千人一面、萬人一孔的文章。這類文章可以列爲比較低的境界層面,即“第一境界”。

如這樣一道作文題:在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會有難以捨棄的“元素”,這些“元素”影響着我們的生活。請以“不能沒有你”爲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要寫好這篇文章,同學們必須結合生活實際,確定什麼是生活中難以捨棄的“元素”,它怎樣影響着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生活中爲什麼不能缺少這種“元素”,缺少了這種“元素”會造成什麼後果,而擁有了這種“元素”,我們的生活又會產生怎樣的結果等,只有把這些東西寫出來,寫充分了,才能把“不能沒有你”的道理說清楚。而大多數同學所寫的是不能沒有漢語、不能沒有傳統文化、不能沒有自然、不能沒有寬容、不能沒有挫折、不能沒有外婆等老生常談的東西,這樣就不可能有什麼新意,這樣的作文就只能進入“第二境界”或“第一境界”的層次。

還有些同學所寫的 “元素”並不是“不能沒有”,而是沒有了這種“元素”,我們的生活並不受到怎樣的影響,如有的同學寫的是“不能沒有薩克斯”,如果他真是一名薩克斯吹奏家,把吹奏薩克斯當做生命的第一需要,那麼沒有了薩克斯,他就無法活下去,像郎朗,他可能就“不能沒有鋼琴”,鋼琴已經融入了他的生命。

而有的同學立意就不顯一般,比如他說 “我們的生活中不能沒有孤獨”,這話聽起來似乎令人意外,但細而思之,確實有道理。我們生活中,不能沒有金錢、不能沒有財產、不能沒有愛、不能沒有快樂、不能沒有忙碌、不能沒有休閒、不能沒有人與人間的溝通、不能沒有人與人間的和睦相處等,都可以被人關注到,恐怕孤獨這是很少有人關注到的心靈角落,實際上在這樣一個人心浮躁的現實社會裏,孤獨是最不能忽略的,有人說“享受孤獨”,孤獨爲什麼能夠用來享受呢?就是因爲人在孤獨的情況下,才能夠真正沉下心來,認真地思考自己,思考別人,思考社會,這時候才能將別人和自己看得更清楚,才能保持對世界更清醒的認識。像這樣的立意,就可以達到王國維所說的“衆裏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的境界,即第三境界了。

作文是有境界的,一個人思維品質的高下決定了他作文境界的高下。常有同學將寫好的作文拿給我指導,我一看他的立意就基本能判定他這篇作文是屬於一類卷還是二類卷、三類卷,原因就是他作文立意境界的高低。立意是作文之魂,立意低了,哪怕他的結構再精巧,語言再漂亮,也掩蓋不了他思想的蒼白與貧弱。爲此我建議同學們可以找來近十年的高考作文題,或者近五年的作文競賽題,或近兩年的各區縣高考作文模擬題,進行一下審題立意訓練,並對照一下優秀範文,努力提高作文立意的境界。

高考語文作文 篇5

人是不能被打敗的,你可以把他消滅,但你卻不能打敗他。每每看到這句名言,我的腦海裏便浮現出這樣一幅畫面、洶涌澎湃的大海上,一隻小漁船,一隻由一位老漁民駕駛的漁船。老人正用他古銅色的身軀,鐵一般的臂膀,揮動着船槳,與鯊魚搏擊。濺起的浪花,灑在老人的身上,射出落日的餘輝。這就是桑提亞斯海明威筆下的響噹噹的鐵骨。(《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

高考語文作文 篇6

【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60分)

古人說:“言爲心聲”“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則爲文侷促,品性澄淡則下筆悠遠。這意味着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人品應該是一致的。

金代元問好《論詩絕句》卻認爲“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爲人”。藝術家筆下的高雅不能證明其爲人的脫俗。這意味着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離的。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寫一篇文章闡明你的觀點。

注意:①題目自擬,觀點自定。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得少於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

【優秀作文】

似曾相識燕歸來

現代刑偵理論中總有憑筆跡辨人一說,因爲一個人再怎麼隱藏、僞裝,流在骨中的血脈是不變的,而筆跡如是,文章亦如此,於書山稗海中沉潛含玩,鉤沉覺隱,一旦發而爲文,縱有千萬般隱匿修飾,字裏行間總是風流個性,不可抑勒。

普魯斯特早年時發表過一些小說與評論,縱然與舉世聞名《追憶》一文相差頗多,不論從語氣還是行文方式都有不同,但若仔細品味,他那對於細微事物的把握自始至終都融在了文章的骨子裏。“氣味與滋味卻會在形銷之後長期存在”,它們“以幾乎無從辨別的蛛絲馬跡堅強不屈地撐起回憶的巨廈”。他的風格就如同他的氣味,別人模仿不來,他也去除不了,無論是什麼內容,揮之不去的總是“似曾相識燕歸來”之感。

所以,不論是作家還是平凡人,一旦拿着筆寫下字,就相當於把自己的思維、人格的一部分展現出來,而歷史洪流可以湮沒人的生理性存在,卻永遠無法改變人的思想存在,那麼文字便是傳遞思考與精神的最好載體,即使手稿丟失,複本重印,一個人留在文章中深層次的精華卻會在時間的積澱下長盛不衰。哪怕他故意戲弄人世,隱藏自我,句式可以轉換,語氣可能顛覆,但文字中埋藏的個性和獨有的特點總會在不經意間表露出來,值得我們玩味深思。或許我們可以這樣想,大師大多在時間上離我們遙遠,如果沒有這些可以彰顯其風骨的經典之作,他們又怎能令我們無端欽慕?“似曾相識”的絕不只是表達方式,而包括一個人的血的烙印、思想的高度、思考的方式及其獨特的“掌紋”。

就像伍爾芙自然流露的女權主義思想,哪怕在《牆上的斑點》中也略有體現,而古斯塔夫·福樓丁的細緻與抑鬱即使在這樣明快的“我註定了要做詩歌風琴的手搖柄,而你要爲你愛的生活而生”一闕情詩中都能流露,更不必說大先生的戰鬥、批判與血性。艾略特的哲學思考與反省,“山的那邊,雷聲轟鳴”。就算是當年法國一位著名批評家模仿意識流大師喬伊斯的筆法挑戰意識流小說,大衆仍能從一個個細微之處看出他的獨有風格。畢竟,“似曾相識”不只是普通的一個詞語,它能讓人們循着氣味,找到當年給你以震撼的那隻燕來,無論它是否迴歸,熟悉之感早已匯入骨血,化爲純釀,讓你在作品中沉醉入迷。

紀伯倫曾寫道:“死亡改變的只是覆蓋在我們臉上的面具,農夫依然是農夫,林居者依舊是林居者,而將歌聲溶入微風中的人,他依然會對着運轉的星球歌唱。”作品中深層思考就如同那個歌唱微風的人,無論面具怎麼多樣,你仍然可以看見那最本質的東西,畢竟“似曾相識燕歸來”。

高考語文作文 篇7

首尾相應結構嚴謹

例:

1、(開頭)在城市盡頭,沒有繁華的街市,閃亮的霓虹;在城市的盡頭,只有破舊的棚戶區,有飽經生活風霜的生命;在城市的盡頭、有他們這樣一羣人。

(結尾)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照亮了城市的盡頭,照亮了他們的生活。

2、(開頭)站在塞納河畔,可以觸摸巴黎時尚而又典雅的脈搏;身處第五大道、可以感受紐約華麗而又絢爛的氣息;漫步銀座街頭,可以領略東京古老而又現代的文化;停留黃浦江邊,可以體味上海兼容而又獨特的精神……

(結尾)我在無限的思考中面對都市,觸摸它的外殼,也渴望觸摸它的靈魂。但願有朝一日它的內質可以像外殼一樣美麗動人,但願有朝一日那些虛假與輕浮都會變得真實與堅固,但願是"雲銷雨霽,彩徹區明",但願我們可以重新觸摸到都市那由內而外的如花般縮放的美麗。

自然收束

例:(開頭)人生,其實就是一次過程,很多事,很多人,失敗過,經歷過纔會懂,纔會成熟。當失敗來臨的時候,不要傷悲,而應該看作是一次成長的機會,一次鍛鍊的機會。衝過去,會更美好、更燦爛的生活等着你,更會有一番成就感;如果退而不前,那隻能迎來更多的失敗,更多人生的遺憾。

(結尾)當我們快要走完人生路時,回首這一生,特別是那些困難和失敗時,會覺得,或許正是由於這些,豐富了我們的人生,戰勝、克服了它們,才讓我們的人生更加完美無瑕。

畫龍點睛

例:(開頭)愴然的災難,古來有之。然而歷史由古而今誰可曾見過這般振奮人心,撼天動地的團結?《史記》有云:民與民同心,則家安之,君與民同心,則國興之。在今天,這是人民與人民,人民與國家,國家與世界的攜手,何愁家不安,何愁國不興?

(結尾)青山一道,我們同歷風雨,團聚一處。而將五洲四海的人們集匯在—起的紐帶,也許,是這樣的期望:爲天下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續絕學,爲萬世開太平!

使用詩歌

例: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走在自己生命路上,有時很難看清自己是否走了彎路。不妨跳出來,調準焦距,才能照出最好生活。

妙用修辭

例:我們的生活雖不似李白"人生得意須盡歡,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豪邁,但理想讓它明亮,奮鬥讓它真實,收穫讓它有一片金黃的款款詩意。

用執着打破命運的鎖,把生活活出詩意,種下理想,不懈奮鬥,相信終會有"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