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高考語文作文600字集合六篇

高考語文作文600字集合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W 次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考語文作文600字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考語文作文600字集合六篇

高考語文作文600字 篇1

古人云:修身養性,然後治國平天下。修身、養性其實就是守住自我的同時改變自我的過程。那麼守什麼,又變什麼呢?

守住自己的誠實,守住自己的夢想,守住自己的靈魂。改變自己的懶惰,改變自己的平庸,改變自己的人生。守,給自己一片心靈的淨土,變,給自己一個提升的空間。

屈原汨羅江的一躍,守住了自己的公正廉明,不隨波逐流,不同流合污的高貴品質;李白大唐宮殿門前的毅然轉身,守住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豪氣;朱自清對美國空投糧食的拒絕,守住了文人的一身正氣。他們是中華的驕傲,是歷史上的星光。他們的守,守住了靈魂,爲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民族精神的傳承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一個“守”字,簡單幾筆,卻留了人類最高貴、最獨特的靈魂;一個“守”字,多少行動,才能真實的闡釋他。守住自我,即使舉世混濁,也能擁有一棵看守心靈月亮的樹。

變,是好的,是需要勇氣的。可怎樣變,就決定怎樣的人生。李斯變了,從一個本可留芳百世的興國者變成一個與小人爲伍的奸臣,這變,是可恥的。唐玄宗變了,從“開元之治”到“安史之亂”,從一個明君到一個只知享樂的昏君,這變,是可悲的。可是還有一些人,他們變了,讓我眼前一亮。邰麗華改變自我對黑暗的盲從,從一個聾啞人到美麗舞者的蛻變,譜下了世間最美麗的心靈之舞;奧普拉溫弗瑞改變了對黑人命運的盲從,憑藉一個人可以清貧困頓,但決不可沒有夢想的簡單信念,寫下了從醜小鴨到黑天鵝的美麗蛻變,成就了一代傳媒女皇。改變自己,從平庸到出衆,從平凡到不平凡,從膽怯到勇敢,從成功到失敗,我們做得還很少,路還很長。

守,變,應是我們共同的追求。不死守,不亂變,改變我們性格上的缺憾,守住我們靈魂上純潔,才能造就獨一無二,光彩照人的自我,才能寫下精彩絕倫,波瀾壯闊的一生

爲你而守,爲你而變,我珍貴的人生。

高考語文作文600字 篇2

1、投機取巧

在語文試卷的作文中常會出現一個令人費解的現象:不少考生在寫作文時,把試卷的一道閱讀題修改一下意思就照抄下來,最後打分當然是隻有標題的2分。

雖然高考改卷是一人一題,但改作文的老師是不會一時被矇混過關,一旦被發現,代價是非常慘重的。因此高考改卷老師提醒:在寫作文的時候不要投機取巧,就算水平再差,隨便寫一些符合題意的內容,一般拿個35分左右是沒問題的,這總比得到2分好。

2、時間不夠

有不少往屆高考的考生,作文的開頭寫得十分精彩,給改卷老師的印象極高。但把考卷往下看的時候,只寫了400字就沒有了,這明顯是因爲時間不夠,而沒完成作文。

這原因是在做作文的時候就磨磨蹭蹭,平常沒有時間限制,所以都能很好地完成,也沒發現隱藏的問題。一旦到了高考,問題就出來了———緊趕慢趕,最後還是來不及做完。這要求我們在平時的複習過程中,要加大時間的把控效率,要做到在高考的時候有充足的時間進行答題。

3、主題不明

還有不少考生寫作文思路不明確,結構混亂,亂喊口號,結果把文章的主題都掩埋掉了。要知道,高考評卷是一項任務重又辛苦的工作,除了要保證評卷質量,還要保證評卷速度。高考評卷老師往往只能抓關鍵詞,有則得分,無則扣分。

這要求我們不要下筆千言,不切主題,把文章的主題思想都掩蓋了。否則,高考改卷老師找不到中心主題思想,會扣掉文章的一大半分數。

高考評卷老師提醒廣大考生在平時的寫作訓練要有一定的答題技巧,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才能在高考中決勝千里!

高考語文作文600字 篇3

家教:包拯爲它公正清廉,被老百姓尊稱爲包青天。他擔心家人子弟利用權勢貪污腐化,因而自述家訓:“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者,不得放歸本家;亡疫之後,不得葬與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

銘教:宋代詩人蘇武的長子蘇邁赴任縣太尉時,蘇軾送給他一個硯臺,上有他親手所刻的硯銘:“以此進道常若渴,以此求進常若驚;以此治財常若予,以此書獄常思生。”

鞭教:岳雲12歲參軍作戰。一次騎馬下坡。沒注意地形,人馬栽進溝裏。岳飛喝令按軍法鞭打岳雲,衆將求情不允,責打百鞭。此後岳雲刻苦訓練,勇猛作戰。1134年攻打隨州時,揮舞40公斤重的鐵錘。首當其衝第一個登城。岳飛教子的原則是:受罪重於士卒,作戰先於士卒,受功後於士卒。

名教:1945年,革命老前輩林伯渠6歲的小兒子要讀書上小學了。林老對兒子說:“上學,該有個地道的名字,我看你就叫用三吧!”兒子疑惑不解,林老解釋說:“用三者,三用也。即用腦想問題,用手造機器,用足踏實地!”

聯教:無產階級革命家吳玉章曾撰寫一幅對聯掛在堂前。上聯:創業難,守業亦難,明知物力維艱,事事莫爭虛體面。以此教育子孫後輩要艱苦創業,勤儉持家,切不可鋪張浪費,追求虛榮;下聯:居家易,治家不易,欲自我以身作則,行行當立好楷模。指出做長輩的要時時刻刻以身作則,身教重於言教,處處做出好樣子,成爲後輩們效仿的楷模。

章程教:老舍先生的教子章程,一是個必非考一百分不可;二是不必非上大學不可;三是應多玩,不失兒童的天真爛漫;四是要有健全的體魄。總之,老舍先生認爲,孩子不必爭做“人上人”,虛榮心絕對不可有。

專家分析:教育後代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色,但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關注人性,關注品德,既嚴厲又慈愛。

適用話題類型:“家庭教育”“教育與成才”

高考語文作文600字 篇4

歷年的高考都將語文放在第一場,語文特級教師陸繼椿說,這與語文答卷的“特殊性”有關。由於語文答題的主觀性很強,注重的是自我表述,因此,考完後大多數人會感覺良好,不會因爲“考砸”了而影響到後幾門學科考試時的情緒。

然而,也有專家提醒考生們,對語文學科不能太盲目樂觀甚至掉以輕心。華東師大中文系語文教研中心的一份調查顯示,與語文和外語等學科相比,語文高考的成績一直不高。以去年本市高考爲例,語文最高分是滿分150分(2人),英語(論壇)最高分是146分(7人),而語文最高分只有132分(1人),折算成百分制的話,也僅有88分。

“平淡”需要深刻內涵

語文高考之難難在作文,這也是十分體現語文功力和拉開差距的重要方面。就在高考前夕,有關部門召集全市高三語文教師進行了一次作文批改的集中培訓。負責講課的語文教育專家提出,考生在拿到一個題目並提煉出觀點後,不妨學會自我否定,因爲千人一面的觀點很難脫穎而出,高考作文思想的創新,往往來自於善問和三思。自20xx年以來,上海高考作文評價年年強調反對華而不實,但所謂樸實,不是語言的平淡無味,“平淡”的支撐恰恰是內容的充實和思想的深刻。高考作文鼓勵在審題正確前提下的個性發揮,無論何種文風,都必須以內容、思想的充實爲前提。此外,還應當堅持寫真實的作文,要有品位,有思辨,體現自己的真實感受。

看清題目真意圖

儘管語文的標準化試題每每會引來病詬,但由於要定分數高低,並以此來區分考生,所以,儘量使自己的答題與“標準答案”趨同,就顯得十分重要。華東師大中文系副教授徐默凡說,考生們在拿到試卷後,不妨多花點時間揣測一下題目的.真實意圖,思考一下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唯一性的還是開放性的,而不能簡單地只從題目的字面上去理解和作答。

高考語文作文600字 篇5

花一生,追求值得追求的。

現代主義畫派大師畢加索,兒時的畫作便可和大家拉斐爾相較,但他卻花一生追求兒童個性畫法;

傑出的考古學家,用盡一生去解釋孫子輕易辨別的希臘文字。

這些別人看來頭腦發熱的傻瓜行爲,他們做,因爲他們熱愛。

畢加索熱愛繪畫,如果他像拉斐爾一般畫聖像,驚世之作《格爾尼卡》又怎麼誕生?朗朗熱愛鋼琴,如果他與很多小孩一般考個十級就結束,世界琴壇又怎會有位中國大師?姚貝娜熱愛音樂,如果她僅侷限於唱軍旅歌曲,又怎會有春晚上一首《天耀中華》的驚豔?

因爲熱愛,所以追求。

因爲熱愛,所以執着追求。

畢加索渴望像孩子那般自由作畫,考古學家辨別銅鏡文字。窮盡他們的一生,那是因爲,追求就要執着。

水滴石穿,可鏤金石向來是執着者的目標。

以《如給我三天光明》而聞名的海倫凱勒,她撫摸盲文而長滿繭子的雙手,是她對愛的執着追求。

歷史大作《史記》的作者司馬在“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年代,忍受宮刑還依舊苟活寫書,那身體的破缺,意志的堅定,是他對愛的追求。

國際性文學獎“節杖獎”的得主牛漢,在遭受無數苦難之後,依舊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做事,那些詩歌和散文,是他對愛的追求。

看看如今這社會吧,喧囂繁雜,人們在追趕快節奏生活的同時,忘記了去鍥而不捨地做一件事,想找到窮盡一生追求某物的人,太難太難。

甚至連青少年的追星也變換多端。前一秒愛他愛的死去活來,下一秒又被另一個他吸引眼球。

寫到這裏,環顧四周,多少奮筆疾書的學子,也許最終的功成名就不是所有人一生的目標,但我們不願或甘心用了十幾年去追求它。

你不用爲畢加索感嘆,爲老考古學家擔心,我相信,哪怕在他們生命的最後一秒,心中所有的不是恐懼而是滿意。

我也一樣,一直喜歡和執著着自己認爲的對的人和事。

迷惘的孩子,擡頭看看天吧,細細冥想:什麼是你嚮往的,什麼是你願意窮己一生追求的。

高考語文作文600字 篇6

一名白手起家的富翁熱心於慈善事業,決心幫助三個困難家庭。面對熱心人的捐助,三個家庭卻做出了不同的選擇。一家感激而高興地接受了;一家猶豫着接受了,聲明一定會償還;還有一家出人意料地謝絕了富翁的好意。在我看來,富翁的好意毋庸置疑,但有尊嚴地謝絕才是最佳選擇。只有依靠自己的打拼贏得的成功,纔是令人欣慰和鼓舞的。

“俺有手有腳,要自己養活自己。”一名清潔工大叔的話道出了多少勞動者的心聲,深圳一羣大學生和白領發起了公益餐廳活動,免費邀請環衛工人、農民工等低收入,生活困難者進餐。然而,這一愛心慈善事業卻沒能“火”起來。的確,生活困難者需要他人的援助,他們也能感受到社會對他們的關愛,但身體健康的人不應該接受他人的施捨,已成爲他們心中的“常識”。他們謝絕他人的幫助,用實際行動扞衛了自己的尊嚴。

當你的生活中遭遇挫折和打擊,面對他人的捐助,你是否能頂住生活的壓力,有尊嚴地拒絕呢?何玥的父母對這一問題作了最好的詮釋。年僅十二歲的小何玥身患重病,生命僅剩下三個月。從小愛助人的何玥決心捐出自己全身的器官,幫助有需要的人。何玥逝世後,父母含淚完成了女兒的心願。此時,留給何玥父母的除了悲痛,還有治病欠下的鉅額債務。社會各界行動起來了,爲何玥父母送來捐款,這對夫妻謝絕了衆人的好意,一句“我們還年輕。慢慢賺錢還吧!”的話語感動了無數人。原來,面對他人的捐助,有一種選擇是有尊嚴地謝絕。

面對在街上乞討的人,你放下一張錢就離開,是對他人尊嚴的侵犯。這個時候,即使是飢寒交迫,“得之則生,弗得則死”的乞人也不會接受。即使是出於好意,他人也可能會因顧及尊嚴而拒絕。李維斯拒絕富人提供的大餐,在困窘中想出生產牛仔褲的創意,最終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