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二作文 > 有關高二優秀作文合集五篇

有關高二優秀作文合集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9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二優秀作文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有關高二優秀作文合集五篇

高二優秀作文 篇1

就象險峻的大山攔不住洶涌的激流一樣,洶涌的激流也攔不住頂風前行的孤舟。

就象沉靜的秋色攔不住淒冷的北風一樣,淒冷的北風也攔不住春天的步伐。

就象厚重的夜幕攔不住閃爍的羣星一樣,閃爍的羣星也攔不住心靈窗外的光明。

就象朗朗的晴空攔不住突來的暴雨一樣,突來的暴雨也攔不住奮然挺立的身影。

知道爲什麼攔不住嗎?

僅因爲你在眺望遠方,僅因爲你在規劃未來。

假如你的生命旅程都在養尊處優,請你眺望遠方,否則你的生命將千篇一律;假如你的生命旅程到處跌宕起伏,請你眺望遠方,否則你將跳跳不出泥潭。

眺望遠方,規劃未來的力量,你可曾深受其震撼?

盛唐時代,有位詩人名滿天下。他滿腹才華,備受重視,以至龍巾拭吐,御手調羹,貴妃研墨,力士脫靴。如此奢華地過日子,豈不幸福?但李白深知,這樣的他沒有未來。博寵求榮辜負了他的才情,曲意逢迎委屈了他的身影,爾虞我詐讓他噁心,君威如虎讓他心驚。他眺望遠方,縱情吟唱那”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豪言,抒發那”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壯語。李白選擇退隱官場,迴歸鄉里,在市井間眺望屬於自己的未來,懷着”興酣搖五嶽,詩成撼滄州”的理想,開墾自己灑脫的康莊大道。

不拘於繁華,眺望遠方成就了李白—盛唐詩壇的最強音。

勝利的號角在吳王夫差的軍營吹響,越王勾踐敗了。在國民的謾罵聲中,勾踐選擇了屈膝投降。勾踐知道,爲了民族富強,爲了國家復興,只有眺望遠方,苦心經營,方可成就未來。勾踐卑微地做吳王夫差的馬伕,僕人,夫差出遊爲其牽馬,夫差生病爲其嘗糞便別病情。二十年的含羞忍辱,臥薪嚐膽,讓勾踐東山再起,一雪前恥。

戰敗仍能眺望遠方,乘風破浪,讓勾踐醞造了一段三千越甲可吞吳的輝煌歷史。

眺望遠方不是失敗者奮起的專利,也是安逸者躍進的需要;眺望遠方不僅屬於故人創造歷史的武器,也是今人開創前程的銳甲。

我們怎可不去眺望遠方?我們怎能放棄未來?

高二優秀作文 篇2

很早以前,就熟悉你們的名字:幼發拉底、底格里斯。

你們用永遠年輕的活力,哺育了人類輝煌燦爛的文明。

然而今天,你們依舊流淌,卻早已不再年輕。

波光粼粼的河水,已被陰雲籠蓋。

我們看到,一個哭泣的男孩,他柔嫩的臉龐,被戰火灼傷。

他的目光多麼清澈啊!

但流露出的卻是無邊的恐慌!

這男孩的父親撕心裂肺地叫喊着,欲哭無淚。

我們看到,早已安睡的城市,頓時火光四起、烈焰沖天!

防空警報高嚎着,那是城市痛苦的掙扎、無奈的哀號!

當太陽重新升起,黎明靜悄悄的,一座座斷壁殘垣,曾經飄蕩着歌聲朗朗。

我們看到,一位母親,抱着自己受傷的孩子,背井離鄉,一路哭號。

她掩面而泣,向濃煙滾滾的天空,伸出無助的雙手。

我們看到,不同膚色的人們聚在一起,爲一個共同的目標,奔走呼號!

反戰的人潮一浪高過一浪,只爲看到春日裏,鮮花綻放!

爆炸聲、引擎聲、槍炮聲……

我們詛咒這聲音!

這聲音讓人恐懼、讓人憎恨!

一架戰機穿越殘陽,那本應是鳥兒們翱翔的地方!

我們看到,老人、兒童們手擎燭光。

燭光的幻影中,一個襁褓中的嬰兒,熟睡、安詳。

讓我們共同點起心中的燭火,一同祈望!

因這世上還有戰火!

因爲和平,是我們最真摯的願望!

高二優秀作文 篇3

“我想坐在火爐邊,聽柴火噼啪的聲響,年喜新厭舊窗外半宿高的積雪,與遙遠的星空。如果在這樣一幅安祥的圖景裏死去,我也無憾。”前蘇聯作家鮑·帕斯捷爾納克說道。生存固然重要,但精神所充實的美,更是不可缺少。

如同一個人的胃一般,精神在“飢餓”時,也會發出警報。若是不重視精神食糧的補充而一味追求物質生活,這個人無異於行屍走肉,乾枯的不是身體,而是靈魂。記得我讀過的溥儀自傳,他前半生的生活不正是如此麼?過着錦衣玉食,有人侍奉的生活,但他的精神源泉是乾枯的,他無法體會到生活的快樂。可見,精神食糧是人的一生中不必不可少的構成。

人們總是在誇讚猶太人,認爲這個民族智力超羣,能幹精明。但人們不知道,在這個民族,精神永遠站在第一位。在以色列的街頭,你常可以看到,一個乞丐悠閒地曬着太陽,一手握着書,一手握着討來的食物。當所有人向着精神高峯邁進,那麼這個民族不可能不強大,不可能不進步。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的“假如有兩塊麪包,你得用一塊去換一朵水仙花。”麪包可以填飽胃,水仙花則將餵飽你的雙眼,你的'感受,你的精神。精神食糧,將決定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進步與發展。

那麼怎樣的事物算得上是精神食糧?一位英國記者探訪了二戰後的柏林,家家戶戶都是瘡夷不堪。牆上的彈孔仍清晰可見,路面上的磚瓦廢墟尚未清理。但是,記者看到,很多人家的桌子上灰塵尚未擦淨,卻有一小瓶盛開的花朵。記者不禁感慨:“這個民族必將強盛!”美麗如同花朵的事物可以算得上,書籍更可以算得上,鮑·帕斯捷爾納克所描繪的安樂圖景也算。由此看來,但凡能給人的精神帶來慰藉,能給雙眼帶來美的事物,都是可貴的精神食糧。

生存固然重要,但充滿美麗、令人欣賞的生活才更加迷人。只有麪包的人生或許只能叫生存,但擁有哪怕只是一片花瓣的美麗,才叫生活。

想起小時候讀過的一本科幻小說,其中的一段對話:

機器人採起一朵花,左看右看,扔到地上,獅子小心地撿起來放在了多毛的頭頂。機器人不屑地嘲笑道:“你看起來象腦袋炸糊了的巨大爆米花!”獅子小心地摸摸頭,說:“爆米花和花的味道,你聞得到麼?”

是了,美好的氣息,你聞到了麼?你用美好餵飽了你的精神了麼?

高二優秀作文 篇4

這是個漸行漸遠的年代。

年,我還只是個孩子,一個比同齡人成熟的孩子。整日有着與年齡不相符的落寞。在那個我出生的、成長的故鄉遊蕩。只能說遊蕩,因爲我從未真正的生活過。每天都是一個抗拒的姿態。從未有人能走進我冰冷的心裏,包括生我養我的母親。我沒有按個年齡的任性,只是有比那個年齡更勝一籌的倔強。我想做的事情只能在內心堅持。一切的情感都藏在了心裏。一意孤行,我行我素。

年上半年,我嘗試着寫我的第一本小說。小說中穿插的是那片火紅的楓葉。因爲那時我的最愛是楓葉。可是我從未擁有過那片火紅的楓葉。在那時我是過着寄人籬下的生活。每天放學回家,我要做的是站、坐或躺在露天的平頂上。看寂寞的風從耳邊刮過,風是寂寞的,而我不算。因爲我身邊總有一個身影。一個同我一樣寂寞的身影。我不知道世界上所有寂寞的人團結起來,那些寂寞是會減少還是會增加。所以我不明白自己算不算寂寞。和她在一時,她站在自己種的花前侍弄着,而我只是睡在地上。是睡,因爲我望着天空不敢睜眼。我們兩個在一起是天長地久的沉默。她想去的是那個人人仰望的一中,而我只是想去那個秋天可以看見火紅楓葉的六中。我只想老實得呆在那兒拾楓葉。我曾用紙裁出過幾片“楓葉”,邊框用水彩的粉紅添了,然後在那個露天的平頂上拋下。春日的風變得猙獰,瞬間把那些東西吹得虛幻。在那時我想,我一定要去那個學校。

年下半年,在那個陽光刺得人冒煙,空氣逼得人窒息的時節,我上了初三,單純近乎殘酷。那時侯我要做的是一疊疊的試卷,最後做得我絕望。老師說,未來就在不遠處,再堅持一年就可以了。那時我很聽話,我買來回形針,把試卷夾在一起,然後一張張翻,翻不到盡頭。這是我的戰利品,只有它們才能給我心靈的告慰。那個秋天很短,我還沒來得及幻想那些火紅的楓葉,冗長的冬天就已經來了在那個冬天我變得頹廢,試卷上再也沒有認真的筆記,而是大片的空白。那些回形針已經摺成了心的形狀,夾在衣服上,形形色色。上課時我做的上寫小說,一頁頁,成千上萬的字腐蝕着我的心靈,讓我絕望。我想去那個學校看楓葉終究是一個夢,無法實現,人應當活得現實些。

年上半年,那個老師口中的未來離我近得無法想象。我捧着書和試卷哭泣。半夜從哭泣中醒來,臉上卻沒有一滴淚的痕跡。是不是變得對一切無所謂了?不 是,不然人不會捧着書和試卷哭泣。在那個年頭,我最好的朋友走了,沒有人陪我寫紙條的課上,我還是以抗拒的姿勢寫小說。然後擡頭看窗外,一切有生命的東西和沒有生命的東西,靜溢地過着屬於它們的生活。決定它未來的時刻在那個月的盛夏到來。我對於它真的無所謂了,就算惡魔來了,我也不能倒下,我要擡頭迎接它,死也死得偉大。我在這之前,我依舊如以前一樣繼續在天還沒完全黑下來就就睡去,依舊在早自習聊天,依舊在上課寫小說,依舊在下課看窗外,依舊放學後在路上游蕩。然後中考來了,在考場坐了兩天半的時間再離開。我終究沒去那個學校,那個寂寞時在我身邊的人也沒有去成一中,而是去了那個秋天可以看楓葉的學校。

年下半年,一個新的開始。我來到了新的學校,有了新的朋友,過上了新的生活。我堅信在這季節是個轉折點。我開始改變,我再寫小說,上課認真聽課。我不再看窗外,下課看書寫作。我不再提前睡覺,晚上老老實實等到點分。我有時會穿過馬路上會兒網過馬路時有人牽着我的手。我有時會去超市逛會兒,逛超市時有人陪我購物。我有時會上課時會寫會兒作文。寫完後有人檢查欣賞,我把額前的確長髮剪了,即使以前認爲那是最好的防備。我把倔強的脾氣隱藏起來,即使以前認爲那是我的個性。我把眼淚塵封,即使認爲那是我的武器。

寫在後面:這是個漸行漸遠的年代。

高二優秀作文 篇5

二十四節氣當中,對清明的印象尤爲深刻。深刻於它的字中涵義——清淡明智;深刻於那首流傳千年的古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傷懷意境;更深刻於,這是一個緬懷紀念親人的特殊日子。

走進四月,暖暖的春意、淡淡的惆悵便在心中騰昇,輕煙般縈繞心頭。這是每年都要經歷的清明情結。於是,寧靜地把情緒安放於傷感與思念當中,卻也不想走出。

記憶中的清明節,總能看見雨,心想,是否因爲悲傷,天也陪着落淚?今年有點例外,沒有雨,但仍是輕霧迷濛。一大早,家中的男丁已在通往陵園的路上,陵園的一處就是安葬先人的所在。幾年前,父輩們也把我爺爺奶奶的墳遷到了陵園。那裏,依山傍水,算是一塊風水之地吧。很遺憾,由於當地風俗,嫁出去的女兒或嫁進的媳婦是不能拜祭夫家與孃家的先人的。此刻,我只能在老家等待他們的歸來,只能將哀思寄託不太遙遠的那邊,我的先人們,我那已經長眠多年的爺爺奶奶。靜靜地佇立陽臺,任由清涼的春風撫着臉龐,掠過髮絲、衣衫,帶着讓人心碎的溫柔。滿目的黃花,如泉的思緒,就在悵然與懷念中濃濃地氾濫開來……

小的時候,爺爺奶奶並沒怎樣帶過我。父親年輕時就離家參軍了,部隊轉業後到了另外一個地方,接着與我母親建立家庭,再後來有了我和弟弟。在我讀小學的時候,才真正回到現在的家鄉。也許因爲多年不在他們身邊的緣故,總覺感受的親情是那樣醇厚深切。是一種無法割捨的祖孫情,更是一種相互隬補的愛。

當時,大家住在鎮上,爺爺奶奶則住在村裏。每逢週末,就是大家的相聚日。到了那天,奶奶總會早早地到村裏的集市給大家買最喜歡吃的鹹鴨蛋和雞翅膀(當時已經是挺奢侈的了),逢人便喜滋滋地說,我孫子回來了,他們最喜歡吃這個。回家後,便不停手腳地忙碌開來。吃完豐盛的午飯,爺爺會帶大家去菜地摘菜去河邊釣魚去生產隊看蠶寶寶……還有好多好玩的地方。傍晚時分,要離開了,爺爺奶奶又會把大家送到村口,揮着手直至看不見彼此的身影。那時的週末,是我最嚮往最開心的,是我從星期一就開始盼望的日子。還清楚地記得,奶奶最喜歡我的頭髮,每次用佈滿繭子的手撫摸着,叨唸着,大家妞妞的頭髮好柔好順,快點長呀,奶奶要給扎漂亮的蝴蝶結呢。歲月恍如昨日,諄諄話語猶在耳旁,美好的回憶至今仍深藏我心,不沾一絲的灰塵。

後來,我到外面讀書了,再後來,我遠離家鄉當兵了。部隊四年,是我人生中的豐盈,卻也讓我生命中有了一個不可隬補的遺憾。在一個熱得讓人心煩意躁的夜晚,我接到了奶奶的病危通知書。離家幾千裏之外,等我請得假來,等我風塵僕僕地奔回家時,奶奶已駕鶴西去,我竟見不着她老人家的最後一面!跪.倒靈前,我淚如雨下,哭喊着,我聲嘶力竭。守靈時,媽媽拿出一罐未開封的餅乾,對我說:女兒,這是奶奶留給你的,前段日子,還念着這是你最喜歡吃的餅,不捨得吃,特意要在你年末探親時再給你,但如今……媽媽哽咽着無法成語。顫顫地接過罐子,撫摸着,我分明觸摸到了奶奶的氣息,那樣的溫暖與熟悉呀。顫顫地打開它,和着迸流的淚水,我吞嚥着,吞嚥着奶奶的惦念與愛護。我,再也沒有機會對奶奶盡孝了!我,再也無法承歡於奶奶的膝下了!

後來,媽媽告訴我,奶奶病得很突然,但去得挺安詳,唯一的牽掛是沒能見着心愛的孫女。永遠的殤啊,十多年了,遺憾一直伴我至今,每每念起,心仍感刺痛。在那之後過了幾年,爺爺也走了,隬留之際,還說着,奶奶在那邊很寂寞,我要陪她去……如今,他們已經在天的那頭重聚,繼續着他們的相濡以沫……

天空,依然無淚,是否,不想再添感傷;清風,依然沁人心脾,鼓起了衣衫,潤滑了面容。仰起頭,我竭力把盈眸的淚珠隱忍。我要告訴爺爺奶奶,孫女生活得安然、快樂,並會一如既往……

此刻,一束黃花、一行垂柳、一懷清風,我面對陵園的方向,深深鞠躬。擡頭仰望,目光撥開雲霧,遠遠的天邊,爺爺奶奶慈祥的笑容在綻放……於是,我也努力綻開了笑臉,幸福的帶淚的笑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