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八年級作文 > 賞月初二作文9篇

賞月初二作文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6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賞月初二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賞月初二作文9篇

賞月初二作文1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也是我翹首以盼的節日。不僅是因爲能吃到香甜的月餅,可口的飯菜,也爲能看到平時更大更圓的月亮。

每年的八月十五爲中秋節,又稱“仲秋節”“秋節”和“八月節”。這一天的月亮比平時滿月時的月亮更圓,所以又叫“月節”。

從早上開始,爸爸媽媽就開始忙碌起來,從早市上買了各種食材,爲晚上的酒席做準備。經過一天的忙碌後,終於到了晚上。一大桌形形色色的菜餚被端上桌子,有清蒸大閘蟹、燉羊排、烤雞等等,看的我直流口水。也許是大家都忙碌了一天,餓了的緣故;也許是過節興奮的緣故;也許是一家人團聚高興的緣故,大家都覺得這頓飯特別香。

在豐盛的晚餐後,一家人開始了最安靜祥和的時刻。媽媽端上了香甜可口的月餅,坐在院子裏,盼望着月亮的升起。

突然,地上出現了一縷光,我擡頭一看,只見一輪明月冉冉升起,月光透過樹隙撒了下來,映得地面上斑斑駁駁,彷彿散落一地碎銀。漸漸地,漸漸地,月亮爬上了樹梢。清風拂面,婀娜多姿的柳樹跳起來芭蕾舞,柳條如衣袖般輕輕盪漾,撫摸着月亮水中倒影的臉頰。過了一會,風停了,柳樹也停止了舞蹈。天空出現一抹雲彩,從兩邊向月亮靠近,遮住了月亮的一角,反而使她充滿了朦朦朧朧的詩意。然而就像烏雲永遠遮不住太陽一樣,不一會兒,月亮又出來了。這時的夜幕上已點綴滿了燦爛的星星,而月亮還是那麼明亮,彷彿是天空中最最璀璨的明珠,被衆星追捧。忽然我想起了一首古詩:“小兒不識月,呼作白玉盤”。這圓圓的明月不就正是詩人所描繪的白玉盤嗎?在這喜氣洋洋的節日裏,月亮彷彿特別的明亮,特別的大。月光如輕紗般籠罩的整個大地,將思念帶給了每一個不能與家人團聚的人。

中秋佳節,能與家人團聚,品香甜的月餅,賞皎潔的月亮,這是何等幸福的事呀!不能和家人團聚的人,以望月寄託思念,月亮是遊子與家的紐帶,傳遞了人們無盡的思念。

鳳城初中初二七班李子旗

賞月初二作文2

俗話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

今天是八月十六,正是賞月的最佳時間。吃完晚飯,我和家人帶上月餅、水果等到樓頂去賞月。

我們上去之後,先把月餅、水果、刀叉等擺好,就開始邊吃月餅邊賞月,好溫馨的天倫之樂!

舉頭望天,本以爲可以看到一輪皎潔的明月,可這時月亮卻和我們捉起了迷藏,躲到白雲的後面去了。此時,我才明白蘇東坡爲什麼如此感慨“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過了一會,月亮慢慢地從雲後面露出了笑臉,很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猶抱琵琶半遮面,不肯以真面目示人。在我們全家的共同期待下,月亮終於慢慢地露出了廬山真面目。很圓很圓,猶如一個白玉盤,這讓我想起了一句古詩:“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

此時,月亮潔白無暇,閃閃發光,傳說中的和氏璧恐怕也沒有如此溫潤、純淨。看着,看着,月亮之上好像有人在翩翩起舞。我想,那一定就是嫦娥吧,她一個人在清冷淒涼的月宮孤獨地“起舞弄清影”。此時,她一定後悔當初吞吃了靈藥,要不然,在這花好月圓的中秋之夜,她一定可以和心愛的后羿共享天倫之樂。爲此,詩人李商隱送給她一句詩:“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唉,一失足成千古恨哪!

月亮慢慢地升高,銀灰色的清輝灑滿大地,月光如水水如天。面對此情此景,教語文的老媽吟誦起唐朝詩人張若虛《春江花月夜》裏的一句詩:“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在這個美好的夜晚,我希望天下所有人都闔家團圓,共度一個月圓人更圓的中秋之夜!

賞月初二作文3

皓月當空,賞不完人間佳境;月下暢飲,訴不盡遊子離愁。

——題記

盼望着,盼望着,中秋來了,團圓的日子來了。太陽最終吝嗇的收起了它最後的一線亮光,月亮懸掛在黑色的天空中,顯得格外明亮,就像一個玉盤。皎潔的月光灑下來,輕輕親吻着大地。今晚我們一起賞月。

爸爸搬來一張桌子,放在院子裏,媽媽擺好各種點心和月餅,然後我們全家圍坐在一起,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首李白的詩讓我想到了在外漂泊的遊子們和守衛邊疆的戰士們,他們不能和自己的親人團聚,只能看着月亮思念着故鄉和親人。再想想我,我是多麼幸福啊!能夠和全家人一起賞月。

說起月亮,有許多文人墨客都曾描繪過它。有李白的“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有杜甫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還有王昌齡的“清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可見,月亮是有多重要!

我拿起一塊月餅,咬一口,很甜,心裏更甜。在這樣寧靜又美好的夜晚與家人坐在一起吃月餅,賞月,是一件多麼愉快又幸福的事啊!我依偎在媽媽的懷裏,聽着那廣寒宮的神話故事,我屏住呼吸,感受着月的純美和故事的悽美,讓風帶走我無盡的思緒,緩緩飄走。月色如水,靜靜地鋪在庭院裏,無聲地流淌,在這寧靜的村莊。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希望世界上的有情人終成眷屬,希望遠在他鄉的親人能健康平安,希望身邊的朋友們幸福快樂,希望人們能在這團圓的日子團圓

中秋的月亮總是又圓又亮,就像那美味的月餅,久看不厭,久吃不膩,令人回味無窮。

夜深了,一切事物都已經睡了,我也要睡覺了,圓圓的月亮將會伴我進入圓圓的夢……

賞月初二作文4

月兒又圓了,在重逢之日,月光普照大地,賞月玩月自古以來便不可少。

此習俗大約可追尋到很久能前,是民間發展的一種活動,中秋之夜,擺上供品,邊吃邊談邊賞月,那個美啊!怪不得人人都愛呢!如此已久,賞月所得詩文自是不少,不過在我看來,還是蘇東坡的那《水調歌頭》“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千古名句讓後人嘖嘖稱道,但畢竟只是聽說,也不曾親自見得過那十五圓月。、有幸於今夜,便可賞觀到淒冷的美月了。

天剛暗下來,月兒就半挑在山頭了,漸漸掛上樹梢,那美麗的臉蛋,讓人不禁感嘆,真似有沉魚落雁之容,月光不曾十分明亮,因爲天空倒懸着淡霧,只隱隱看到她的笑臉,噫!好美!如此令人陶醉,如此圓圓的,真有“呼作白玉盤”中的“白玉盤”的幾分樣子。雖然漸明,卻不再顯示他最亮的月輝,如同罩了薄紗的美人臉,如此美卻不會完全顯露,使人心下甚急。

漸漸地,又上了一個新的高度,趆發的美了,周圍擁着如銀般的月輝,雖說天地間也有幾分光明,卻從沒有真真正正的顯出那無與倫比的光華,一泄人間,潤澤萬物,真讓人有些失落也。

在淡月映襯下,夜似乎更暗了,夜之神毫無顧忌的揮灑着她那無與倫比的黑色大筆,向人世間肆意塗抹,這也許是夜的本質吧!似乎這樣也更可以顯出月的清純與美麗是無與倫比的啊!隱霧罩月,那該用何物去比擬呢?又如何比擬呢?又怎麼能夠比擬的出呢?

這純美清麗的月啊!,在中秋月夜,圓、清、隱三者同現,讓人無法言語的,讓人歎爲觀止的,讓人心潮澎湃的純粹的美月啊!

我不禁脫口而出一句話,現在我要說給月,“Iloveyou!”

賞月初二作文5

夜,悄然而至。微風吹過,神清氣爽,無意間,擡頭一看,點點繁星相互輝映,正忙着裝飾這寧靜的夜空。似乎讓人們覺得,這個夜空不只有黑暗,還有一絲絲來自星星的亮光。

我漫步在鄉村的小路上,享受着田間蛙叫,樹叢蟬鳴。這是一場天籟之音!

忽然間,一隻螢火蟲從我眼前飛過。我愣了愣,又馬上朝螢火蟲飛的方向跑了過去。

一片稻田,金燦燦的稻田,水稻的香味撲鼻而來,令人神清氣爽。脫下涼鞋,赤腳奔進稻海之中。月光,遮住了星光。星星不見了,但是還有月亮,圓圓大大的月亮。

我像個小孩似的,追着螢火蟲在稻田裏不停地奔跑,把稻稈撞得橫七豎八的。一羣螢火蟲從稻稈後飛了出來,圍着我這個肇事者不停地飛呀飛,轉呀轉。

我笑了,開心地笑了,像小孩子一樣玩着最簡單的小遊戲,嘴角咧開最純樸的笑容。月光,撒在稻田上,一羣螢火蟲圍着一個女孩在轉圈圈。

轉累了,笑累了,躺在稻田的一塊空地上,仰望着潔白無暇的月光,螢火蟲就停留在稻稈上,與我一起賞月。

在鄉村,我總是那麼無憂無慮;在城市,我總是爲了功名利益而拼命奮鬥。好大的差別,追求繁榮,只會讓自己不快樂而憂慮。但是,在鄉村,我總是快樂的,拋棄煩惱,無憂無慮。

夜,深了。螢火蟲的光芒也越發明亮。我閉上雙眼,聞着稻香,漸漸入睡。寧靜的夏夜,總是那麼和諧,那麼美妙……

“嘀嘀嘀噠——嘀嘀嘀噠——”鬧鐘將我叫醒,我猛然從牀上躍起。

我的身邊什麼也沒有,沒有稻田,沒有螢火蟲,也沒有又大又圓的.皎月。

原來,這只是個夢。我的心底有些小小的失落,卻又有些欣喜。

我和螢火蟲在一個夏天的夜裏賞月,雖然只是個夢,但我還是很感激螢火蟲能夠帶我來到那個遠離塵俗的“仙境”。謝謝它給我當導遊,讓我在夢中好好遊覽鄉村的美景。下次,就由我邀螢火蟲賞月吧!我偷笑着起了牀……

賞月初二作文6

八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了。中秋賞月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的晚上,戶戶人家都高高興興地賞月,雖然有的一家到東湖賞月,有的一家去逛街,可是他們畢竟是一家團圓,熱熱鬧鬧地過中秋。而我家也不例外,我們已經在傍晚時準備好了中秋的晚會——燒烤。

看,表姐正在生火,看樣子不是很成功,她的眼睛淚水汪汪的,接着還一滴滴地向下掉,頭髮全是炭灰,看見她那狼狽的樣子,真是可笑,不過表姐她堅忍不拔,經過了20分鐘左右,終於都把火生好了。

晚上8時,我們一家已經安定地坐在陽臺上燒起了烤,燒烤時發出那一陣陣的香味,連月亮姐姐也吸引住了,她把頭伸出來。我說:“哦,月亮姐姐她一定是看見大家都在等待他到來,所以覺得不好意思了,臉上纔會紅的。”漸漸地,她的膽子開始變大了,臉越來越亮了,一剎那間,又圓又大的月亮掛在天空。表哥見了這麼大的月亮,就馬上唱起了歌來《十五的月亮》,我們也跟着唱起了,氣氛非常熱鬧。

一陣微風吹過,身上覺得有些涼了,我站了起來,看見千家萬戶都掛滿了燈籠,五彩繽紛一般。這時,樓下的小樹們也發出了歡快的叫喚聲:“好美啊!又圓又大的月亮和這五顏六色的燈籠,她們又爲我們增加了一件黃白色大衣。

到了晚上12時,周圍的樓房的燈光差不多已經全熄滅了,人們已在月光的照射下甜甜入睡了。這時,再看天空掛着的月亮,她已經在半天中了,她好像要走了。我想:“爲什麼你不遲點再離開呢?”她似乎想到我在想什麼了,突然又從黑雲裏透出了半邊臉,像在說:“不用愁嗎,明年今日我們在見面吧!”

賞月初二作文7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大地上籠罩了一層薄薄的月色。十五的圓月像一隻雪球,鑲嵌在墨藍墨藍的夜空上,顯得格外皎潔。

我慢慢爬到屋頂上,看着奔波了一天的人們邁着疲憊的步伐,心滿意足的踏着月色走向回家的路。皓月當空,月亮俯瞰着大地,行人仰望着月亮,月亮上有什麼,是高山、是溪水、是高樓、還是你我的影子?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是誰第一個發現美麗的月亮,月亮投下的第一次月光照射的又是誰?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當我們思念家人時,月總是爲我們照亮回家的路。豁達的蘇軾在《水調歌頭》中寫到"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月,自古就是文人墨客筆下寄託思念的對象。看到別人家庭團圓,自己怎能不有苦念。

團圓、離別、傷感、思念……月光明媚的照射下潛藏着多少的幸福與悲傷,多少人曾在月下歡聚一堂,又有多少人曾在月光下獨訴衷腸。今日,將月亮當爲精神寄託的人越來越少,在孤冷的夜晚下也再沒有人"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了,在我們孤單寂寞時,月亮曾是我們最忠實的夥伴。也很少會有作家將她寫入文章中,月亮孤獨了、寂寞了,這一次,卻沒有人陪她,人們的信仰流離在了塵世之中。

嫦娥、玉兔、吳剛、不死的桂花樹……這些從小聽到大,甚至是百年前的人從小聽到大的神話傳說,隨着科技進步日漸墜落了,"嫦娥x號","玉兔"代替了她們,不知現在還是否有人相信着,在月亮上的某一個角落,有美玉雕刻的宮殿裏,有翩翩起舞的嫦娥,搗藥的玉兔,捧着桂花酒的吳剛……

在每個晴朗的夜晚,照耀過無數古往今來的月亮都會出現在天上。沒人看它時,它是孤獨的月亮,有人看它時,它是微笑着的。越多的人看它,它就對越多的人微笑。

賞月初二作文8

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都是闔家團圓的節日——中秋節。小孩子們會提着燈籠,頑皮的走街竄巷,全然不顧父母在身後的呼喊。姐姐在這告訴你,這是不對不對滴。當各家的父母抓回了自己家的孩子,他們就會一家大小,靜靜地吃月餅賞月,領略那一輪圓月的靜美。

可是,並不是所有的家庭都可以團圓,還有一些在外的遊子因爲工作繁忙的緣故,而無法回到家人身邊。還有一些家庭,因爲兒女無法回到身邊的緣故,又實在是太思念他們,便千里迢迢地趕到了兒女的工作地點,在異鄉團圓。

蘇軾有一首詞——《水調歌頭·丙辰中秋》,其中有一句話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句話的意思是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只希望這世上所有人的親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可能無法事事都逞心如意,但是我們可以把不好的事情看開來。

在這個科技發達的時代,四處高樓林立,幾乎把天空遮的嚴嚴實實的。其實,我是多麼想依偎在媽媽的懷裏,聽爺爺奶奶繪聲繪色地講述着那一個又一個故事......

今年的中秋節,我跟爸爸媽媽在飯後,手牽手漫步在月光下,又相依相偎地站在朝京門,望着那清冷卻又透露出一種強有力的生機和溫暖的大玉盤。

“月亮走,我也走,我跟月亮提巴簍……”我哼唱着奶奶教我的歌謠,和爸爸媽媽慢慢走回了家。而這時,天邊的圓月也伴着悠悠的歌聲變得愈加明亮。

賞月初二作文9

今晚的月亮像玉盤一樣,潔白無瑕,柔柔的月光像母親暖暖的手,輕柔的撫摸着路上行人的臉。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今天是中秋節,不知道爲什麼太陽下山的特別早,可能它是知道今天是屬於月亮的日子吧,不願意與它再爭豔,只見月亮像一顆大雪球鑲嵌在墨藍墨藍的天空中。遠遠望去,那玉盤上人影綽綽。小的時候我會搬個板凳坐在老家的庭院裏,想像月亮上是否有座清冷的廣寒宮,宮中是否住着美麗的嫦娥,她偷吃了靈藥,一人成仙,住在了廣寒宮,卻永遠回不了故鄉。那砍伐桂樹的吳剛今天會不會休息,一個人在桂樹下品嚐着新釀的桂花酒。

月亮又升高了,我把思緒從那圓圓的月亮上拉回,看見奶奶庭院裏擺上晚上敬月的水果和菱角,乘奶奶出去的時候偷偷的抓上幾個放在口袋裏,在沒人的時候再偷偷的品嚐,可總是被眼尖的弟弟看到,告訴了奶奶,我被奶奶溫柔地訓斥了一頓。現在的快樂和那時候是不能比的。

現在我們都搬到了城裏了,既不能在院子裏敬月,我也不是從前那個愛胡思亂想的小女孩了。奶奶在家裏的陽臺上擺上了敬月用的食品,我看了看,回想起從前的自己,不覺當時真是太天真。看到桌上擺放的月餅我拿起一個打開準備細細品味,弟弟看見了忙說他也要,他拿到了,看了看包裝袋,一臉不屑的樣子,一下丟了多遠,不高興地說:“怎麼是這個味道的?我不吃”。我拿起來看了看確實不是他喜歡的口味,但想起從前他的樣子更覺得心涼。

突然我想起一位作家所說的一句話:“世界,今天我給你一個孩子,明天你會把他變成什麼樣子。”弟弟還體會不出月餅中蘊含的情感。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我看見了坐在沙發上有些發呆的奶奶,她現在是在思念着已故的爺爺,還是遠在他鄉的女兒?真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月亮柔柔,我走它也走。願天下所有人共享這美好的月圓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