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古代人靠什麼養生

古代人靠什麼養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W 次

一、經絡養生:

古代人靠什麼養生

經絡是遍佈人體全身的“網路”系統,它控制著血和氣的執行流動,以保證各組織系統的正常功能。《黃帝內經》說,經絡具有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之作用。古代養生學家認為,疏通經絡可作為攝生的重要措施,而最簡便的方法就是經常刺激、按摩、鍼灸三個重要穴位即合谷穴、內關穴和足三裡穴。

合谷穴可以防治顏面及五官方面的疾病,內關穴有助於防治心臟疾患,足三裡穴則對預防五臟六腑特別是消化系統的疾病最有效。

二、飲食養生:

古人認為,合理飲食可以調養精氣,糾正臟腑陰陽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壽。故飲食既要注意“博食”即以“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又要重視五味調和,否則,會因營養失衡、體質偏頗、五臟六腑功能失調而致病。

三、順時養生:

古人認為,天有四時氣候的不同變化,地上萬物有生、長、收、藏之規律,人體亦不例外。因此,古人從衣食住行等方面提出了順時養生法。人的五臟六腑、陰陽氣血的執行必須與四時相適應,不可反其道而行之。

因時制宜地調節自己的.生活行為,有助於健體防病,否則,逆春氣易傷肝,逆夏氣易傷心,逆秋氣易傷肺,逆冬氣易傷腎。

氣失常一:氣虛

概念:指元氣耗損,周身之氣不足及功能減弱,臟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狀態。

形成:多由先天稟賦不足,或後天失養。或肺脾腎功能失調,氣生成不足。或勞倦內傷。或久病不復等所致。

表現:全身性氣虛,可見精神萎頓,倦怠乏力,眩暈,自汗,易於感冒,面色白,舌淡,脈虛等症。偏於元氣虛,則可見生長髮育遲緩,生殖功能低下等症。偏於宗氣虛,則可見動則心悸,呼吸氣短等症。

氣失常二:氣逆

概念:指氣機升降失常,或氣升之太過,或降之不及,臟腑之氣逆上的病理狀態。

形成:多由情志內傷,或飲食寒溫不適,或因外邪侵犯,或因痰濁壅阻等引發臟腑之氣上逆所致。亦有因氣虛而上逆者。

表現:氣逆常見於肺、胃和肝等臟腑。在肺,則肺失肅降,肺氣上逆,發為咳逆,氣喘;在胃,則胃失和降,胃氣上逆,發為噁心,嘔吐,呃逆,噯氣;在肝,則肝氣上逆,發為頭痛而脹,面紅目赤而易怒;若肝氣暴張,肝氣上逆,血隨氣逆,則可發作咯血、吐血,甚則壅遏清竅而發作昏厥。因虛而氣逆者,如肺虛而失肅降,或腎虛而不納氣,均可致肺氣上逆;胃虛失降亦可導致胃氣上逆。

氣失常三:氣滯

概念:即氣機鬱滯,指氣的流通不暢,鬱滯不通的病理狀態。

形成:多由情志內鬱;或痰、溼、食積、瘀血等阻遏氣機。或外邪內犯,抑遏氣機,或因臟腑功能障礙而氣機鬱滯,或因氣虛執行無力而鬱滯等所致。

表現:氣滯於某一區域性,可見脹滿、疼痛之症,甚則可引起血瘀、水停,形成瘀血、痰飲等病理產物。氣滯亦可使某些臟腑功能失調或障礙,如肺氣壅滯,可見胸悶,喘咳;肝鬱氣滯,可見脅肋脹滿,少腹脹痛;脾胃氣滯,可見納呆,脘腹脹痛;胃腸氣滯,則可見腹脹而痛,時作時止,得矢氣、噯氣而舒。故臟腑氣滯,以肺、肝、脾胃等髒為多見。

四、減毒養生:

古人認為,人若喜怒無常則會導致體內陰陽、氣血失調。勞累過度會損傷脾氣,傷於飲食則生溼、熱、痰濁。冒犯六淫,傷之外邪則百病叢生。這種致病因素被人體視為“毒”,因此提出以“減毒”來保全真氣的養生之道。

而通過飲食調理、服用藥物及其他措施,減少體內積聚之毒,可免生疾患,防止早衰,進而延年益壽。

五、靜神養生:

靜神在傳統養生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古人認為,神是生命活動的主宰,保持神氣清靜,心理平穩,可保養元氣,使五臟安和,並有助於預防疾病、增進健康和延年益壽。

反之則怒傷肝、喜傷心、憂傷肺、恐傷腎,誘發種種身心疾患。

六、修身養生:

古人認為,凡追求健康長壽者首先要從修身養性做起。平日應排除各種妄念,多說好話、多行善事。藥王孫思邈說:“心誠意正思慮除,順理修身去煩惱。”養成良好品行,常做有利於他人的事,可使自己心胸開闊、心情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