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古詩 > 關雎詩經原文帶拼音

關雎詩經原文帶拼音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1W 次

《關雎》是《風》之始也,也是《詩經》第一篇。古人把它冠於三百零五篇之首,說明對它評價很高。為大家分享了關雎詩經拼音版,一起,來看吧!

關雎詩經原文帶拼音

關雎

關關雎鳩,

guān guān jū jiū

在河之洲。

zài hé zhī zhōu

窈窕淑女,

yǎo tiǎo shū nǚ

君子好逑。

jūn zǐ hǎo qiú

參差荇菜,

cēn cī xìng cài

左右流之。

zuǒ yoù líu zhī

窈窕淑女,

yǎo tiǎo shū nǚ

寤寐求之。

wù mèi qiú zhī

求之不得,

qiú zhī bù dé

寤寐思服。

wù mèi sī fú

悠哉悠哉,

yōu zāi yōu zāi

輾轉反側。

zhǎn zhuǎn fǎn cè

參差荇菜,

cēn cī xìng cài

左右采之。

zuǒ yoù cǎi zhī

窈窕淑女,

yǎo tiǎo shū nǚ

琴瑟友之。

qín sè yǒu zhī

參差荇菜,

cēn cī xìng cài

左右芼之。

zuǒ yoù mào zhī

窈窕淑女,

yǎo tiǎo shū nǚ

鐘鼓樂之。

zhōng gǔ yào zhī

鑑賞:

《詩經》在整個中國文學史及文化史上的地位之舉足輕重已無需多言,《關雎》為《詩經》之開篇,凡愛詩之人也幾乎耳熟能詳,而那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更是到了婦儒皆知的境地,所以子曰“不學詩,無以言”倒似乎一點也不誇張。《關雎》是一首愛情詩,放在《詩經》之首,即是孔聖人親為的,用他自己的話解釋大概就是“食色,性也”。而因他此舉,後人或許也才能由衷地感嘆一句“愛情是人類永恆的主題”。

對《關雎》,我們應當從詩義和音樂兩方面去理解。就詩義而言,它是“民俗歌謠”,所寫的男女愛情是作為民俗反映出來的。相傳古人在仲春之月有會合男女的習俗。《周禮·地官·媒氏》雲:“媒氏(即媒官)掌萬民之判(配合)。……中春(二月)之月,令會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不禁止奔);若無故而不用令者,罰之,司男女之無夫家者而會之。”《關雎》所詠未必就是這段史事的記實,但這段史實卻有助於我們瞭解古代男女相會、互相愛慕並希望成婚的`心理狀態和風俗習尚。文學作品描寫的物件是社會生活,對社會風俗習尚的描寫能更真實地再現社會生活,使社會生活融匯於社會風習的畫面中,從而就更有真實感。《關雎》就是把古代男女戀情作為社會風俗習尚描寫出來的。就樂調而言,全詩重章疊句都是為了合樂而形成的。鄭樵《通志·樂略·正聲序論》雲:“凡律其辭,則謂之詩,聲其詩,則謂之歌,作詩未有不歌者也。”鄭樵特別強調聲律的重要性。凡古代活的有生氣的詩歌,往往都可以歌唱,並且重視聲調的和諧。《關雎》重章疊句的運用,說明它是可歌的,是活在人們口中的詩歌。當然,《關雎》是把表達詩義和疾徐聲調結合起來,以聲調傳達詩義。鄭玄《詩譜序》雲:“《虞書》曰:‘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然則詩之道,放於此乎?”

《關雎》所描述的愛情故事究竟是不是寫實的如今已不得而知,但後人統一認為這是一個年輕男子對一個美麗女子一見鍾情並輾轉難忘卻是毫無疑議和分歧的了。只是對於男子最後是否成功娶得心儀的女子為妻,卻似乎又有了分歧:有人認為後面的兩句是男子追求女子成功後嫁娶時的情境描述;也有人說那是男子幻想中的能娶心儀的女子為妻時的情境。不過這裡倒是又有了一個共通點,那就是都認為那是婚嫁時會有的情景,只不過一個是寫實的,一個卻是想像的。當然依據都是“琴瑟”、“鐘鼓”這類樂器古時只有在婚嫁之時才會使用。

所以我們拋開結局不談,簡要描述下《關雎》所講述的事件就是一個年輕男子偶然見到了一個在水邊採摘荇菜的美麗女子,他對她一見鍾情,自此不能忘懷,於是想盡辦法想要追求她,希望最終能夠與女子像雎鳩鳥般的比翼成雙,不離不棄。這應該也是千百年來所有對於愛情憧憬的人的共同願望。至此不由從心底歎服:《關雎》為《詩經》開篇之首甚或是所有愛情文學之祖都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