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彙編八篇

關於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彙編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W 次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彙編八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秋天來了,天氣越來越涼,有的樹葉子變黃了,變彩了。一片一片的樹葉被秋風一吹,像一隻只美麗的蝴蝶似的飄落下來。《小樹葉》是一首情感豐富的擬人化歌曲。 它採用問答方式,生動地表現了小樹葉積極樂觀的形象。歌曲把大樹比作媽媽,小樹葉比作孩子,充滿了童趣,也洋溢著人間的溫情。一問一答間,唱出了大樹媽媽對孩子離去的擔心以及小樹葉的勇敢、樂觀和堅強。演唱時可以用不同的速度和情緒表現,以豐富學生的音樂體驗。

教學重點:體驗並用不同速度和情緒表現歌曲的兩段。

教學難點:用不同的聲音準確表現歌曲的情感。

幼兒基礎分析

(能力、經驗基礎)

大班能聽出音樂的速度的變化,但是在表現的時候不是很好。幼兒對秋天的變化也是有一些基本瞭解的,知道秋天到了,小樹葉都會離開大樹媽媽了。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感受歌曲兩段的速度不同。

2.能用柔和連貫和斷頓跳躍兩種不同的聲音演唱歌曲。

3.體驗歌曲中樹葉媽媽與小樹葉深深的母子之情。

活動準備

(材料、環境、知識準備)

音樂

 活動過程

一、感受秋天優美意境

提問:現在是什麼季節?

1.多媒體展示一組畫面,秋天有什麼變化?說說感受。

過渡語:秋天到了,大地媽媽變成了金黃色,在這個充滿豐收喜悅的季節裡,小樹葉確感到有點害怕。這是為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二、初步感知歌曲

理解歌詞。

1. 欣賞歌曲第一段

(1)結合PPT,回憶歌詞內容

提問:那我們要用怎樣的歌聲演唱歌曲呢?

(2)嘗試輕聲跟唱第一段。

重點指導:表情略帶悲傷、歌唱時速度緩慢,柔和連貫。

過渡語:心裡感到害怕的小樹葉又會對媽媽說些什麼呢?讓我們再來聽一聽

2.欣賞第二段

提問:如果你是小樹葉你怎麼回答樹媽媽呀?

(1)結合PPT 回憶歌詞內容

提問:這一段,我們又要用怎樣的聲音來演唱呢?

(2)嘗試輕聲跟唱第二段。

重點指導:可在沙沙部分加拍手拍腿動作。帶著喜悅的表情,用斷頓、跳躍、輕快的聲音演唱。

三、學唱歌曲

1.完整演唱歌曲

2.多形式演唱

(1)分角色演唱。

(2)創編動作,表演唱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樂意參加美術活動,對用油畫棒作畫感興趣。

2、通過回憶並遷移已有經驗,學習鞏固油畫棒的使用方法。

3、能掌握正確的握筆姿勢及換色的基本方法,用油畫棒平塗出各種顏色的樹葉。

4、能理解底色,會注意底色和紋樣之間的冷暖對比。

5、體驗想象創造各種影象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各種剪好的樹葉造型紙,油畫棒。

2、各種顏色的樹葉。

活動過程:

1、實物匯入,引導幼兒欣賞彩色的樹葉。

(1)教師出示各種顏色的樹葉,引導幼兒觀察,說一說自己的發現。

教師:這些樹葉是什麼顏色的?

(2)小結。綠色、黃色、紅色等等。

2、介紹活動材料,師幼共同探討用油畫棒塗樹葉的方法。

(1)教師出示油畫棒,引導幼兒認識操作材料及它的用途。(油畫棒可以塗出彩色的樹葉。)

教師:這是什麼?你知道它的名字嗎?它可以用來做什麼?(強調油畫棒不可以吃,不能放進嘴巴里。)

(2)教師幫助幼兒回憶已有經驗,共同討論平塗的方法。

教師:小朋友們,請你來試一試應該怎麼樣用油畫棒塗色?

(3)請個別幼兒進行示範。

(4)師幼共同小結。(用油畫棒輕輕的平塗在樹葉上,在換其他顏色時,注意油畫棒的顏色不能覆蓋在之前的顏色上。)

3、幼兒集體繪畫,教師指導。

(1)分組操作鼓勵幼兒大膽進行平塗,用多種顏色塗出許多彩色的樹葉。

(2)引導幼兒觀察自己塗畫的過程,教師重點講解注意事項:要有順序的平塗畫面;顏色只能塗在樹葉的裡面,塗時不要把油畫棒畫到手上、衣服上、桌子上;換取其它顏色時,要注意顏色的選擇和搭配。

4、幼兒展示作品,相互欣賞。

(1)幼兒自由交流用油畫棒繪畫的經驗。

(2)師幼相互參觀、相互介紹,感受油畫棒作畫帶來的樂趣。

活動延伸:

到戶外撿拾秋葉。

活動反思:

教師對幼兒使用油畫棒的指導不夠全面,部分幼兒的操作存在問題;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很高,樂於參與這樣的操作實踐活動;塗色活動中,幼兒的顏色選擇存在問題,比如塗了紅色後又塗綠色,導致樹葉出現黑色的斑塊,並不是很美觀;幼兒在操作中並不能按照老師的基本要求來做,如存在把顏色塗到樹葉以外的地方等。這些問題需要老師再多加指導規範。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能用小勺自己進餐。

初步瞭解吃飯的常識,學會不挑食。

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小勺、碗、蝶等餐具;小熊、小貓、小狗、小猴頭飾。

活動過程:

1、教師操作動物頭飾,以情境表演《小熊請客》的形式,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1)引導幼兒觀看情境表演。

(2)提出問題:

①小熊邀請了哪些小動物到它家來做客?

②小熊把飯、菜裝在什麼地方?

③小動物們是怎麼吃飯的?

2、引導幼兒利用小勺、碗、碟,模擬練習使用小勺自己進餐。

3、指導幼兒操作《誰對誰不對?》

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說說圖中的小朋友吃飯時是怎麼做的,(教案出自:星星教案網)判斷對、錯並貼上"哭臉"或"笑臉"

4、教師與幼兒共同小結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1、區域活動:用紙盒、可樂瓶等材料自制嘴巴大小不一的娃娃,提供小勺、珠子、米粒、花生、豆類等,讓幼兒反覆練習使用小勺。

2、家園共育:引導家長為幼兒提供適宜的餐具,不包辦,不代替,鼓勵幼兒自己進餐,達到家園要求一致。

教學反思

本活動適合在幼兒園吃飯的時候進行。在表演自己吃飯的時候,教師應在旁指導告訴幼兒怎樣正確吃飯。並教育幼兒珍惜糧食,使孩子懂得糧食來之不易。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目標:

1、聽懂故事內容,喜歡丁丁的角色。

2、初步建立不要麻煩父母的意識。

準備:教學掛圖,幼兒用書,大丁丁角色圖。

過程:

1、介紹角色,引起聽故事願望:

教師以角色口吻介紹角色。

“我叫大丁丁,小朋友們好!”(鼓勵幼兒與大丁丁打招呼。)

交代故事名稱。

“你們知道我幾歲嗎?”(三歲)

2、教師有表情地講故事:

—“你們知道大丁丁在幹什麼?”

3、看看說說,理解故事主要內容:

出示教學掛圖,教師再次講故事。

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半夜裡,大丁丁要小便,為什麼不叫爸爸媽媽?”(學講大丁丁的想法)

“大丁丁把小便撒在哪裡了?”

“大丁丁怎麼會把小便撒在爸爸的皮鞋裡呢?”

“爸爸媽媽說什麼?”(學講爸爸的話)

“爸爸媽媽喜歡大丁丁嗎?你喜歡大丁丁嗎?”

4、經驗遷移,懂得不要麻煩爸爸媽媽:

“晚上,你要小便會不會自己起床?”

“還有哪些事情你也不用麻煩爸爸媽媽?”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用語言描述太陽的特徵,加深對紅色、圓形的認識。

2、知道晒太陽也是冬天的一種取暖方式。

3、樂意參與表演,大膽學說角色對話。

4、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課前開展半日活動《晒太陽》,感知在陽光下溫暖的的感覺。

2、故事《小兔找太陽》的視訊。

3、畫有紅燈籠、蘿蔔、紅氣球、太陽的畫面故事內容四幅。

4、小兔和兔媽媽圖片和頭飾。

5、設計小兔找太陽的場景(紅燈籠、蘿蔔、紅氣球的實物,太陽的畫面圖片)。

【活動過程】

1、出示小兔子圖片,引發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請來一隻小客人,你想知道它是誰嗎?(想)師:小朋友請看,這是誰?(小兔子)對,他是一隻可愛的小兔子,那麼你知道今天小兔子想幹什麼嗎?它呀,想去找太陽,可是,它從來沒有見過太陽,小朋友你見過太陽嗎?你知道太陽是什麼樣的嗎?(個別幼兒說一說)師:哦,我們小朋友知道太陽是紅紅的、圓圓的、亮亮的、照在身上暖暖的。可是小白兔只聽說太陽是紅紅的、圓圓的,並沒有見過太陽,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小兔子能不能找到太陽。

2、教師邊出示圖片邊講故事《小兔找太陽》。

根據故事情節逐步拉出畫面,讓幼兒與故事互動,學習語言,理解作品情節和其中的人物形象。

出示掛圖

(1)師:一隻可愛的小兔子聽說太陽是紅紅的、圓圓的,就去找太陽。小兔子來到屋子裡,小朋友請看他看到了什麼(燈籠)這時,小兔子指著兩盞紅紅的、圓圓的燈籠說:"媽媽,這是太陽嗎?"小朋友你先來告訴它,這是太陽嗎?(不是)是什麼呀?(是兩盞燈籠)那我們快告訴他,引導幼兒說出,(這是兩盞紅燈籠)。這時媽媽告訴他,不,這是兩張紅燈籠,太陽在屋子外面呢!

出示掛圖

(2)師:小兔子來到菜園子裡,小朋友請看他又看到了什麼,引導幼兒說,(紅紅的、圓圓的蘿蔔)。這時小兔子看到蘿蔔又說,媽媽這是太陽嗎?來,小朋友,我們替媽媽告訴它,引導幼兒說出,(不,這是3個紅蘿蔔,太陽在天上呢)。

出示掛圖

(3)師:小兔子抬起頭,他看見了什麼?(氣球)這時小兔子又問媽媽,媽媽這是太陽嗎,小朋友,媽媽會怎麼說呢?(個別幼兒自由回答)老師說:不,這是紅氣球,太陽只有一個,還會發光呢。

出示掛圖

(4)師:小兔子仰起了頭,看著媽媽指著的地方,大聲喊,媽媽,我找到了,太陽是紅紅的、圓圓的、亮亮的,太陽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師:小朋友,今天小兔子找到太陽了嗎,(找到了)那你們來說一說太陽是什麼樣的呢?(鼓勵幼兒用連貫的語言描述太陽的特徵)師:小兔子今天找到了太陽,他非常高興,他要請小朋友聽故事,你們想聽嗎?

3、觀看故事視訊《小兔子找太陽》。

4、提問。

⑴小兔子第一次找到了什麼?(個別回答後,請小部分幼兒上來找找紅燈籠,並一起說說故事中的對話"這是兩盞紅燈籠,太陽在屋子外面呢!")。

⑵來又找到了什麼呢?(個別回答後,請小部分幼兒上來找找大蘿蔔、紅氣球,並一起說說"這是三個大蘿蔔、紅氣球"。

⑶兔子為什麼會把紅燈籠、大蘿蔔、紅氣球當成太陽呢?(引導幼兒看看他們都是紅紅的、圓圓的.)⑷你見過太陽嗎?在哪兒能找到它?在太陽下有什麼感覺呢?

⑸引導幼兒一起說說"太陽是紅紅的、圓圓的,亮亮的,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5、讓幼兒(根據設計的場景)帶頭飾分角色講故事。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以全園幼兒文藝演出、美術作品展覽的形式對孩子進行愛祖國教育,感受祖國的美麗富強,激發幼兒愛祖國的情感。

2.提前感受“六一兒童節”的節日氛圍,體驗節日的快樂。

3.通過彙報演出、美術展覽向社會和家長展示幼兒全面發展的成果。

4.以此活動向社會宣傳幼兒園的辦學理念和特色教學,擴大幼兒園知名度 。

5.豐富社群文化,讓幼兒教育深入社群。

活動時間:

20xx年5月13日晚上6:30

活動地點:

社群演出廣場

活動準備:

(一)“小畫筆大世界”幼兒畫展

要求1:各班根據愛國主題,結合美術特色,大班線描畫,中班水粉畫,託小班手工加玩色,每班挑選每位幼兒的優秀作品,裱框、帖上作品、作者標籤後整齊、美觀的帖在班級美術作品幔布上,最後統一到社群展覽。

負責人:

要求2:全園美術作品由保育員在5月4日8:30懸掛在蔚鬥社群演出廣場。天黑後將美術作品整理後由班車運回幼兒園保管。

負責人:王巖

要求3:大班選擇20名幼兒在節目正式開始前在舞臺上進行大地畫,每人一個調色盤,盤中裝上各色水粉顏料,繪畫主題:《我們的祖國,美麗的家園》,幼兒繪畫完成後,前臺保育員負責將大地畫懸掛在臺前。

負責人:

(二)演出背景及橫幅

橫幅:開發區幼兒園蔚鬥分園“慶五一、迎六一”文藝匯演舞臺背景使用噴繪幕布:七彩童年,揚帆起航。

要求:橫幅及幕布必需在5月13日下午2點前全都懸掛完成,位置準確;地上鋪上地毯,用透明膠粘牢。

負責人:

(三)邀請函、節目單製作

要求:邀請教育局領導、蔚鬥社群、渡頭社群、東昇社群、蔚鬥小學等相關領導。邀請函書寫字跡工整美觀。節目單列印清晰正確,每個班級、各部門負責人、來賓人手一份共40份。

負責人:(四)晚餐準備

要求:聯絡食堂人員做晚餐,充分保證參加演出的所有幼兒及教師及時用餐,參演幼兒260人,教師50人,戚家山幼兒園幼兒、教師在自己幼兒園解決晚餐。

負責人:肖靜

(五)幼兒接送

要求:教師5:30到場地,參加演出幼兒由各班家長負責於6:10分之前送到蔚鬥社群,一個孩子一個家長,憑票入場,無家長接送孩子由班車分批送到蔚鬥社群,請班級教師提前統計,5月13日上午11:00之前上報,延時不報,不安排班車。

負責人:

(六)入場券的製作及發放

要求:共製作入場券300張,參加演出幼兒家長每人一張,總園班級每班2張,原則上分給班級家委會成員,持有入場券家長必須於6:20分之前入場,保證每券一個座位,6:30後,場地對外開放。

負責人:張紅

(七)會場佈置

要求:保育員在5月13日上午8點前趕至蔚鬥社群,將主席臺及觀眾席上的椅子擺放妥當(不少於300張)。(請總園保育員幫忙)

負責人:王巖

(八)現場管理

要求:5:30之前清場,保證場地內無雜人,家長憑券在5:30——6:20之間入場,6:30之後場地對外開放。

負責人:五:安排總園部分教師進班幫忙

要求:需要八名教師5月13日下午4:00進到各班幫忙化裝、梳頭、換裝。四名保育員幫忙管理後臺。

負責人:六:現場管理人員

音響管理:攝像、錄影:接待:

社群聯絡:舞臺監督:劇務:王巖

安全:催場:

活動流程:

1.大班20名幼兒現場作畫

2.主持人宣佈活動開始

3.介紹嘉賓

4.園長講話

5.演出開始

備註:

1.本週五(4月29日)至蔚鬥社群彩排,8:30開始,各班教師安排參演幼兒家長自行於8:30之前將孩子送至社群,一名教師必須於7:45之前在社群等候,另一名教師於8:30之前到位。中大班如有幼兒送至幼兒園,由教師統一送至社群;託小班參演幼兒如需班車接送,請於今日10:00前上報,延遲不報,不安排班車。

2.節目流程全都按照正式演出的順序,請各位工作人員各就各位,各司其職,力求節目緊湊。

小百科:世界各國一般都會舉行相應的慶祝活動。不過,並不是所有國家都將5月1日定為勞動節,那些同過“五一”的國家,具體的慶祝方式和習慣也大不相同。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感知幾種氣味,知道鼻子可以聞氣味,能用簡短的語句表達自己的感受。

2、通過給氣味瓶找朋友活動,判斷氣味,學會正確聞氣味的方法。

3、喜歡閱讀畫面,感知鼻子的有趣用途。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日常生活中接觸過不同的氣味。

2、物質準備:

密封但有氣孔的“氣味瓶”若干(裡面分別裝有香水、風油精、酒、醋等);用空氣清新劑在教室裡噴出一個清香的空氣環境。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每組一盒彩色筆。

活動過程

1、教師帶領幼兒進入瀰漫著香氣的活動室,激發幼兒的興趣。

教師:今天教室和以前有什麼不一樣嗎?你是怎麼知道教室裡香噴噴的呢?

教師:你還用鼻子聞過什麼味道?

2、進一步感知鼻子的用處。

出示氣味瓶,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這裡有許多有趣的瓶子,不開啟蓋子有什麼方法能知道里面藏了什麼嗎?

幼兒聞氣味瓶,學習聞氣味的正確方法。

教師引導幼兒不要將鼻子直接貼近瓶子,而是用手輕輕將味道扇進鼻子。

教師:你聞到了什麼味道?猜猜瓶子裡是什麼?

3、給氣味瓶找朋友。(嘗試氣味與氣味源匹配)

教師(出示香水、風油精、酒、醋):你們知道這些是什麼嗎?它們有什麼味道?

教師(出示氣味瓶):氣味瓶裡也裝著這些東西,請你聞一聞,然後,把氣味瓶送到和它一樣味道的朋友那裡去好嗎?

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並提醒幼兒用正確的方法聞氣味。

4、討論鼻子的用途,感知各種鼻子,知道鼻子的奇妙用處。

教師:你的鼻子能聞出香水、醋、酒的氣味,你的鼻子還能聞什麼氣味?

教師:我們的鼻子用處可真大,動物的鼻子有什麼用呢?

師生共同閱讀幼兒用書,感知人和動物(大象、豬、狗等)的鼻子,請幼兒給畫面人物和動物的鼻子塗上顏色,說說,他們的鼻子是什麼樣子的?他們的鼻子有什麼用?

師幼總結

我們的鼻子很有用,可以呼吸,還可以聞到很多的氣味,所以我們要保護自己的鼻子。

怎樣保護鼻子呢?(不挖鼻子、流鼻涕用手)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活動設計思路:

本活動源自本月主題活動《尋找大象》,孩子們本身對動物存在著相當的興趣和好奇心,大象是生活在陸地上最大的哺乳動物,“大象家族的分類,大象的休態,大象的居住環境……”眾多奧妙的問題一 向我們展開。大象的鼻子又有什麼用?長長的鼻子像水管,兩耳大來扇風涼,四腿粗來身體胖,叫起聲來真巨集亮!朗朗上口的童謠及自然逼真的動態畫面向我們展示了我們人類的朋友——大象。對於大象幼兒並不是很陌生,已有一定得先期經驗,但受本地資源的限制,教師無法帶幼兒近距離的觀察和進一步的感知。因此我考慮從網路上搜集有關大象的影像資料,以這些影像資料、圖片為主線讓幼兒對大象有更直觀、更科學的認識的瞭解。並希望孩子們從大象引申到更多的小動物,從小培養他們熱愛大象,熱愛動物,熱愛大自然,教育孩子們保護動物、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大自然。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熱愛大象,熱愛動物,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教育幼兒保護動物、保護大自然。

2.通過錄像、圖片瞭解大象的體態特徵,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重點了解大象鼻子的功用,進一步激發幼兒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大象的動態資料:《動物世界》,《大象鼻子》,《大象表演》;多功能教具;相關圖片。

活動過程:

1語言匯入:“一段關於動物的短片,我們來欣賞一下。”

2觀看影片瞭解大象基本外形特徵

(1)播放《動物世界》,“大象來了……”

(2)觀察、討論交流:“你們說大象長什麼樣子?”

(3)小結:童謠《大象》:大象大象什麼樣?鼻子長來像水管,

兩耳大來扇風涼,四腿粗來身體胖,

叫起聲來真巨集亮!

(4)欣賞圖片:

瞭解象群的種族分類:非洲象和亞洲象,它們耳朵,象牙特徵的不同之處。

3大象鼻子的作用:

(1)自由討論:大象鼻子的作用。

大象鼻子也有它過人之處,與幼兒先討論:積極啟發幼兒發言討論。

“對,大象用鼻子卷東西,鼻子可以跟同伴打招呼,可以伸得很長,夠到樹枝上嫩嫩的新鮮樹葉;可以通過鼻子發出吼叫;可以用鼻子洗澡;用鼻子夾住東西送進嘴裡吃。”

(2)觀看短片《大象鼻子》

(3)兒歌《大象》:“有用的大象鼻子還有一首好聽的兒歌呢!”

“大象,大象,你的鼻子為什麼那麼長?媽媽說,鼻子長才是漂亮!”

4短片《大象表演》,激發幼兒愛護動物的情感,樂意與動物們交朋友。

“大象身體雖壯,但卻十分靈巧,而且大象本身也是非常溫馴的動物。大象還可以給我們帶來無窮的樂趣。”

5動物—人類的好朋友:“動物界中還有形形色色的好多動物,它們相互牽制,相互影響,形成了豐富、有趣的大自然。我們來共同感受大自然的生態氣息。”

(1) 短片《動物世界》

(2)圖片展示:“大自然中,黑猩猩聰明又伶俐;兔子有對長長的耳朵;長頸鹿有長長的脖子和長長的腿;斑馬身上的黑白條紋真漂亮;企鵝,企鵝,走起路來搖搖擺擺……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關心愛護它們。

(3)歌曲:《大象》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