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人教版第五冊《不懂就要問》教學實錄及反思

人教版第五冊《不懂就要問》教學實錄及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7W 次

 《不懂就要問》教學實錄

人教版第五冊《不懂就要問》教學實錄及反思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自己學習的場所叫什麼嗎?

生:學校、教室。

師:那麼古人學習的場所叫什麼?

學生可能不知道,教師可以引導,出示“私sī塾shú”二字。

師:這個詞語在讀的時候,我們需要注意些什麼?

主要說出平翹舌音的區分,請兩三個學生來讀一讀,範讀,再來齊讀

師:課本中的第二單元已經向我們介紹了許多名人的故事,你能告訴我有誰嗎?

生:列寧、高爾基、李四光、宋慶齡。

師:今天我們還要來學習一位偉人,他就是民主革命先行者,國父孫中山先生,他的這個故事就發生在“私塾”裡。

師:孫中山就讀的私塾,學習模式可跟我們不一樣,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指名讀,課件出示:那時候上課,先生念,學生跟著念,咿(yī)咿呀呀,像唱歌一樣。學生讀熟了,先生就讓他們一個一個地背誦。書裡的意思,先生從來不說。)

師:你能用文中的幾個詞語來概括一下他們的學習方式嗎?

生:跟著念、讀熟、背誦、咿咿呀呀(可模仿一下樣子)……

強調關鍵詞語:跟著念、讀熟、背誦、從來不說

師:如果我們這樣學習,你對知識能瞭解嗎?

生:不懂、不理解。.....

師:既然不懂,那麼我們應該?

生:提問。

師:那麼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不懂就要問“(課件出示課題)

生齊讀課題。

師:讀了題目,你想提出什麼問題?善於提問是一種可貴的學習能力。

生:誰不懂就問?問什麼?。。。。。。

師:學問學問,要學要問,下面讓我們帶著疑問,自己來學習課文,解決問題(對學生的提問,適當做記錄,給予一定反饋)

課件出示自學要求。

1、 放聲自由讀課文,遇到不熟悉的字詞多讀幾遍

2、 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填空說主要內容)

3、 用波浪線劃出課文裡的問句。

學生自由朗讀期間,教師補充完整黑板上的課題。

1、師:自學了生字詞,下面呀,老師來考考大家!(出示詞語,男女生輪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2、看填空,同桌間先互相說一說,再指名填空,在請兩三個同學讀一讀,注意“捱打”的讀音,強調“挨”是個多音字(āi挨家挨戶ái捱打、捱餓)

師:請同學來告訴我,你找到了的問句是?

問句1:孫中山想,這樣糊里糊塗地背,有什麼用呢?

師:請你再自己讀讀第二段,找一找,哪些地方體現了學生是糊里糊塗地學習?如:搖頭晃腦、照例……

(板書:重視“讀、背)

問句2:於是,他壯著膽子站起來,問:“先生,您剛才讓我背的這段書是什麼意思?請您給我講講吧!”

師:你讀懂了什麼?(孫中山不理解知識)

師:為什麼會造成這種不理解呢?(只讀不理解)

師:比一比孫中山和同學們在學習態度上有什麼不一樣?{孫中山善於思考,敢於提問,(板書:提問);同學們死記硬背,(板書:不懂裝懂)}

問句3:先生拿著戒尺,走到孫中山跟前,厲聲問道:“你會背了嗎?”

指導“厲聲”的語氣。

比較先生前後態度的不一樣,找動作“收起戒尺,擺擺手”,先生也被孫中山的好學精神所感化。

先生說話的內容和語氣,其實說明先生也是喜歡學生能提問。

問句4:後來,有個同學問孫中山:“你向先生提出問題,不怕捱打嗎?”

(再次比較孫中山和同學們。同學們因為怕捱打,所以(出示):“先生念,學生跟著念,咿(yī)咿呀呀,像唱歌一樣。”“照例把書放到先生的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學的功課。先生又圈一段,跟著念,再回座位背誦”。孫中山:“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捱打值得”。在從來沒人提問的私塾裡,有追求新的學習方式的勇氣和決心。)

小結:學了這篇課文,讓我們走近了孫中山,學習了他不懂就要問的優秀品質;瞭解了私塾裡,需要不懂就要問的學生;讓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也做一個不懂就要問的好少年!

師:下面,老師也有些問題想來問問大家。

1、學習智多星:(選詞填空、填副詞)

2、朗讀小明星:指名分段讀課文,考察學生的朗讀

3、師:通過學習本文,我們弄懂了很多問題。你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問題請提出來,我們一起來解決。

師:老師看到我們的同學,已經再慢慢學習孫中山不懂就要問,不懂敢於問的優秀品質—— 做到了“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要問”是不懂馬上問嗎?

生:不是不懂馬上問,而是自己動腦筋後還弄不懂的一定要多問。

師:看來同學們已經深深地明白“不懂就要問”的含義,那我們再來讀讀孫中山可貴的品質,讓它們烙印在我們心裡——齊讀“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

只讀不理解。

  《不懂就要問》教學反思

在教學《不懂就要問》的時候,我始終緊抓教學的三點目標: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孫中山對待學問的態度,學習他的勤學好問的精神;指導學生會認本課的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孫中山回答同學的那句話,學習他的勤學好問的精神。特別是課文中的一個教學難點,理解為什麼孫中山寧可冒著捱打的危險,也要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在上課之前,我還是用一慣的方法準備了字卡,在黑板上板書好了相應的重要句式。首先,進行的師課前匯入,利用課題《不懂就問》,引導孩子說出孫中山,並在黑板上用字卡出示孫字加深孩子的記憶;然後通過名字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說說孫中山的事情,老師再組織孩子的語言歸納出他是偉人,並引匯出今天要學習的內容,小時侯的孫中山。

其次就是要學生能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能夠流利的讀通課文。第一段通過讀展示“私塾、背誦、講解”,第二段認識“流利、照例、糊里糊塗”以及句子“孫中山想,這樣糊里糊塗的背,有什麼用呢?”,三自然段出示句子,交給學生讀長句的方法注意斷句,然後認識“搖頭晃腦、嚇呆、頓時、鴉雀無聲”,之後的幾個自然段都是通過此種方法通過不同形式的讀,讓孩子認識我們的生字寶寶。最後是同桌互讀互組詞來完成生字教學。

最後,通過朗讀理解課文的內容。我首先指名孩子郎讀第二自然段,我問孩子們:孫中山是一個怎樣的學生?讀完之後孩子們蜂擁舉手,有個孩子這樣說:我覺得孫中山是個很聰明的學生,因為他背書非常快,也很流利。當孩子自主說到這裡的時候,我會相印出示:“照例”、“流利”這2個詞語。由我來解釋“照例”的意思,“照例和照樣是近義詞,他做事情總是這樣快。再請一個孩子朗讀一段話,表演一下“流利”,請孩子們自己評價。並對孩子說:你這樣稱讚他,就請你來讀一讀第2段吧。我會讓其它孩子對他的朗讀進行評價,然後接著再指名2~3個孩子以同樣的方式讀一讀,最後全班一起完整的朗讀第二段。

在理解課文的第三段時,我出示重點句子:他想:這樣稀裡糊塗的背,有什麼用呢?這個句子說明了孫忠山對待學習是一種什麼態度?指名兩到三個孩子回答,我再次提問,他的確是個對待學習非常用心的人,他希望學到更多的知識,你們想跟他一樣嗎?誰來讀讀這個句子。用不同形式對孩子進行朗讀的訓練。接著看課文插圖,對比想一想, 同學們的表現與先生的態度怎樣?再次進行小組討論。當孫中山提出問題後,學生的表情有什麼變化?先生的態度前後有什麼變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從而突破本課的教學難點。

教學本課時基本達到了教學預設目標,但是對於五年級的農牧區學生來說,內容上欠少,沒有初步的瞭解課文內容,思考課文的整體性,教學應把握好尺度,注意教學的節奏。對於課前的教學要求學生預習的量不能太大,以免造成學生由於厭倦而疏忽預習,從今天檢查學生的讀來看,絕大多數孩子還是回家好好預習了的,但是為了確保教學的疏忽,課中的自由讀還是不能取消,要留有足夠的時間給稍微學習習慣不是很好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