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寓言四則》教案(通用11篇)

《寓言四則》教案(通用1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9W 次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寓言四則》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寓言四則》教案(通用11篇)

《寓言》教案 篇1

【指導思想】

1、強調理解表述的準確性。

2、反覆練習朗讀,在朗讀中加深理解。

【教學步驟】

一、看導語默讀課文

二、藉助註釋、詞典,識字識詞

審美 風韻 閒適 窖 身世 泯 厄運 慧心 皎潔 正色 歸屬 稟告 得失之患 心曠神怡

三、朗讀

四、內容研討

1、研討方法:提出一種似是而非的看法,通過研討,求得準確的理解。

2、問題設計:

有人認為,《白兔和月亮》的寓意是,與其擁有,不如沒有。大家有沒有不同看法?

通過比較“白兔和月亮”“白兔和青草”“天空和月亮”,三種構想,想想這一則寓言的寓意是什麼。

《落難的王子》的寓意,如果概括為“只有遭遇厄運才能堅強起來”,你有沒有不同意見?

五、語言運用

1、 獨具審美的慧心。

2、 皎潔的月色。

3、 無憂無慮的嬉戲。

4、 心曠神怡地 。

5、 不愧是 的行家。

6、 各具風韻。

7、 舉世無雙。

8、 一掃而光。

9、 閒適的心情。

10、 烏雲蔽月 。

11、 心痛如割。

12、 險象迭生。

13、 心未泯。

六、朗讀

七、作業

“研討與練習”一。

《寓言》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瞭解寓言的文體特點及《伊索寓言》的有關文學常識。

2、分析寓言的故事情節,領悟所蘊含的道理。

3、培養學生髮散思維能力和合理的想像能力。

4、聯絡生活實際感悟寓意,培養健全人格。

教學重點:

1、分析寓言的故事情節,領悟所蘊含的道理。

2、聯絡生活經驗,引導學生多角度靈活理解寓意。

教學難點:

1、培養學生髮散思維能力和合理的想像能力。

2、聯絡生活實際感悟寓意,培養健全人格。教學方法:誦讀法、合作探究法、想象法教學用具:導學案

課時安排:

一課時

預習案

一、資料助讀:

1、寓言及其特點:

寓言,用假託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啟示。大多篇幅簡短,主人公可以是人,或擬人化的生物、非生物。主題多是藉此喻彼,借遠喻近,借古喻今,使深奧的道理從簡單的故事中體現出來,具有鮮明的哲理性和諷刺性。在創作上常常運用誇張和擬人等表現手法。

2、簡介伊索:

伊索被後人譽為世界上最著名的寓言家,公元前6世紀的希臘寓言家伊索,相傳伊索原來是奴隸,後來獲得自由,他善於講寓言故事,諷刺權貴,終於遭到殺害。《伊索寓言》是後人託伊索之名收集整理的希臘寓言故事。《伊索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描寫形象生動,語言簡潔樸素,富有幽默的特點。

二、掃清字詞障礙: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赫拉 ( )宙斯( )庇護( )饒頭( )

2、解釋下列詞語:

愛慕虛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庇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凡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讀懂課文:

1、瞭解《伊索寓言》。

2、瞭解故事大意。

四、我的疑惑:

探究案

一、 梳理情節:

1、朗讀課文,概括這則寓言的故事內容。

2、思考:赫耳墨斯為什麼來到凡間?

3、他為什麼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來問價,請說出他此刻的心理?

4、赫耳墨斯三次問話,神態、語氣一樣嗎?為什麼要“笑著問道”,這“笑”說明了說明?

5、結果令赫耳墨斯滿意嗎?他值得同情嗎?

二、感受人物:

1、說說寓言中刻畫的赫耳墨斯是一個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三、探究寓意:

1、請從不同角度談談對寓意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從這則寓言中你獲得了怎樣的啟發或收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續編情節:

赫爾墨斯聽說自己的雕像當饒頭只作白送之後,他的心情神態會怎樣?他會怎麼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我的感悟與收穫:

訓練案

蚊子飛到獅子面前,對他說:“我不怕你,你並不比我強。要說不是這樣,你到底有什麼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齒咬嗎?女人同男人打架,也會這麼幹。我比你強得多。你要是願意,我們來較量較量吧!”蚊子吹著喇叭衝過去,朝獅子臉上專咬鼻子周圍沒有毛的地方。獅子氣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臉都抓破了。蚊子戰勝了獅子,又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卻被蜘蛛網粘住了。蚊子將要被吃掉時,嘆息說,自己同最強大的動物都較量過,不料卻被這小小的蜘蛛消滅了。這個故事適用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解釋下列詞語,並說說他們的表現作用。A.較量較量:________________,這個詞語表現出蚊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神情。B.凱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個詞表現出蚊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神情。2.“要說不是這樣”中的“這樣”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3.用自己的話概括蚊子戰勝獅子的主要原因是_ ____________。4.文中在描寫蚊子叫聲時用了兩個不同的詞,分別是_______、__ ______。5.“你並不比我強”和“我比你強得多”分別是________句和___ ____句,從句子的語氣上來看,第_____句比第 _____句強。6.文中寫獅子與蚊子的“戰鬥”時主要運用了( )和( )的描寫手法。A.對話描寫B.語言描寫C.動作描寫D.神態描寫E.心理描寫7.在文中最後一節橫線上填上相應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根據以上學習寓言的方法自學<<智子疑鄰>>與《塞翁失馬》。

《寓言》教案 篇3

學習目標:

①翻譯《智子疑鄰》、《塞翁失馬》,積累文言詞語。

②分析故事情節。

③用自己的話多角度概括寓意,培養髮散思維能力。

④學習改寫、編寫寓言,進一步培養髮散思維能力。

學習重點:

①分析故事情節。

②多角度概括寓意。

學習難點:翻譯《智子疑鄰》、《塞翁失馬》,積累文言詞語。

課時:二課時。

第一課時

《智子疑鄰》、《塞翁失馬》

學習目標:①翻譯《智子疑鄰》、《塞翁失馬》,積累文言詞語。

②分析故事情節。

③用自己的話多角度概括寓意,培養髮散思維能力。

學習重點:翻譯《智子疑鄰》、《塞翁失馬》,積累文言詞語。

學習難點:用自己的話多角度概括寓意,培養髮散思維能力。

學習過程:

一、課前預習:

學生:熟讀《智子疑鄰》、《塞翁失馬》,結合註釋試著翻譯。

二、匯入:

在文學寶庫裡,有一種詼諧幽默的文章??寓言,能不能說說寓言的一般特點?能否舉出你知道的寓言的題目?

三、自學,讀課文,完成下列問題。

①全班朗讀《智子疑鄰》、《塞翁失馬》。

②在預習的基礎上請學生解釋詞語並翻譯句子,其他學生補充修改,個別問題老師解釋。

③全班再集體朗讀一遍這兩則寓言,然後教師出示句子,全班齊讀句子並解釋加點的詞。

聯絡上下文,解釋加點的詞。

宋有富人,天雨牆壞不築,必將有盜暮而果大亡其財其家甚智其子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人胡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

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

胡人大入塞死者十九此獨以跛之故

④複述課文大意

四、合作探究(先獨立完成,再小組合作探究)

①聯絡自己的生活經驗,概括這兩則寓言大意。

②結合生活體驗進一步深刻理解寓意。

③寓言故事一般比較短小而含義深刻,有許多成語就出自寓言,請你從這兩則寓言中各概括一個成語。

五、成果展示

結合小組代表的發言,學生點評

六、課堂小結:通過以上討論,我們明白,寓言是借一個故事寄寓一種意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啟示。而要讀懂寓言,則需要我們密切聯絡現實生活體驗,聯絡自己的思想實際。

七、課堂練習

結合今天的生活寫出你對寓言故事《黔驢技窮》的理解。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

學習目標:①分析故事情節。

②用自己的話多角度概括寓意,培養髮散思維能力。

③學習改寫、編寫寓言,進一步培養髮散思維能力。

學習重點:①分析故事情節。

②用自己的話多角度概括寓意,培養髮散思維能力。

學習難點:用自己的話多角度概括寓意,培養髮散思維能力。

學習過程:

一、課前預習:誦讀課文

二、匯入新課

①《智子疑鄰》的寓意是什麼?

②你是如何得出這寓意的?

(由學生回答《智子疑鄰》寓意的理解,過渡到寓意是通過分析寓言情節得出的。)情節的設定、想像是寓言創作中重要的一環。今天,我們再學習兩則古希臘寓言,通過對這兩則寓言的分析,發揮想像,學習創作簡單的寓言故事。

三、自學研讀

①朗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

②概括《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的寓意,並說說你是根據哪些具體情節概括出這些寓意的。

這個環節的設定是為了讓學生明白,概括寓意不能脫離寓言的故事情節,一定要通過分析具體的情節來理解寓意。如《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描寫到的“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的尊重”,又“笑著問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錢?”’後來看到自己的雕像又想到“身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護神,人們對他會尊重些”。而“白送”的回答卻使他狠狠地摔到了底谷。這些情節生動刻畫出一個盲目白高自大者的形象,告訴人們要謙虛,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蚊子和獅子》也可以照此分析。

③改動寓言情節後讓學生討論寓意,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出示投影(改動後的《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學生討論,這樣改動情節後寓意有沒有變化?為什麼?

三、合作探究(先獨立完成,再小組合作探究)

改動寓言情節後讓學生討論寓意,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出示投影(改動後的《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學生討論,這樣改動情節後寓意有沒有變化?為什麼?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來到一個雕像者的店裡。他看見宙斯的雕像,問道:“值多少錢?”雕像者說:“一個銀元。”赫耳墨斯又笑著問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錢?”雕像者說:“還要貴一點。”赫耳墨斯聽後,默不作聲,悄然離去。

蚊子和獅子

蚊子徑直朝獅子飛過去,趁獅子沒有準備,張嘴就咬,而且專咬獅子鼻子周圍沒毛的地方。獅子氣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臉都抓破了,也沒抓到蚊子。蚊子戰勝了獅子,就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了。

通過討論,讓學生進一步明確寓言的寓意,是從故事情節中得來的,如果改動情節,那寓意相應也有變化。如,改動後的《蚊子和獅子》去掉了蚊子向獅子宣戰和取勝後得意忘形,撞在蜘蛛網上被蜘蛛吃掉這兩個情節,那麼原文中諷刺蚊子的驕傲之意便不存在了。而《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的赫耳墨斯打聽到宙斯和赫拉的雕像的價格後,為什麼一言不發,悄然離去了?他心裡這時是怎麼想的?顯然,原文中諷刺缺少自知之明、妄自尊大的人的寓意也要改變了。

同時,教師還可以進一步點撥,寓言的故事情節都是作者依據現實生活想像創造的,閱讀寓言故事,首先要分析故事情節;而創作寓言,更不能忽視對情節的具體想像。

四、成果展示(小組推薦回答)

五、拓展練習

學寫寓言,進一步鍛鍊想像思維與發散性思維

①續編寓言情節練習。

教師投影出示兩個續編題目:a.赫耳墨斯聽到自己的雕像作為添頭“白送”之後,他的心情如何?他說了些什麼?b.蚊子戰勝獅子,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卻被蜘蛛網粘住了,以後還會發生什麼故事?

以上兩題內容,學生可任選一題,做到練習本上,然後在班上讀,其他同學評論。

②自編寓言練習。

教師出示題目:a.嘴和眼睛的對話;b.樹和斧子;c.筷子和勺子;d.畫筆和顏料;e.蜜蜂與花朵止貓和老鼠。

學生可以任選其中的一個題目構思,並在最後點明寓意,然後全班交流,討論。

六、課堂小結

通過這兩節課的學習,我們瞭解了寓言故事的一般特點,學習了通過分析情節,從不同角度去理解寓意,並且實習了創作簡單的寓言故事。請大家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仔細觀察生活,分析生活,還可以多讀一些寓言故事,正確認識生活。

七、課堂練習(名校課堂積累)

八、資訊反饋

《寓言》教案 篇4

師:現在,我給大家來一回現場作畫,請大家看後猜一個成語。(作畫)

生:(個個面露笑意,答)畫蛇添足。

師:真聰明!今天的課就跟這個成語有關。請大家翻開課本第29課,我們一起學習《寓言四則》。這節課我們採用說讀的形式學習。說讀,就是讀讀說說,說說讀讀。

首先請大家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 5分鐘,力爭做到讀得準確,讀得流利。讀準字音有三種方法:(1)藉助文 章下面的`注音:(2)查工具書:(3)舉手詢問。讀得流利的標準是:不添字,不減字,不換字,不哽字。

(生自由大聲讀書5分鐘)

師:時間到了,讀得怎樣?還是先聽聽大家的齊讀。(生齊讀)整體聽來,很流暢。如果能讀準這幾個字的讀音,就更好了。

宣王悅(yuè )之 墮(duò )而折其髀 引弦(xián)而戰

我不僅喜歡聽大家齊讀,還喜歡聽大家一個一個地讀。誰先來試一下?

生1:我讀《濫竽充數》。……

師:聲音洪亮,還讀出了古文的韻味。

生2:我讀《畫蛇添足》。……

師:有點緊張,只重複了幾個字,還可以。

生3;我讀《買櫝還珠》。……

師:節奏感很強,讀得很準確。(沒有人讀第四則)第四則有點長,對我們來說是個挑戰,誰能拿下?

生4:我來試試。……

師:相信自己,你看你表現得很好。

讀通課文後,請大家再自由、大聲朗讀課文5分鐘,力爭做到讀懂詞義,讀懂文意。還記得解決字音障礙的方法嗎?回顧一下,也可以用這種方法解決詞義障礙,對於書下沒有註解的,更要注意。讀懂文意,就是能把故事講出來,當然還可以加上自己的想像和聯想,儘量講得生動活波。

(生自由讀課文5分鐘)

師:時間到了,字詞學得怎樣?先來進行一場比賽。左右兩隊各提出字詞方面的問題,考考對方。看哪一隊能考住對方,而不被對方考住。

生1:我想問“乃左手持卮”的“乃”字怎麼講?

生2:於是,就。

生1:我認為,這樣理解不大恰當。那個人拿到酒後,應該喝下,怎麼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呢?我認為應當“竟然”講。

生2:你這樣理解是忽略了這個人當時的心理活動:別人還沒畫完,我再來給蛇畫腳 。

師(問生1):你接受他的分析嗎?

生1:嗯,我明白了。

生3:“父子相保”的“保”字怎 麼講?

生4:“保全,沒事”的意思。

師:(問生3)你同意嗎?

生3:我本來不清楚,現在我懂了。

生5:“此獨以跛之故”的“以”作何講?

生6:“因為”。我問一下,這裡的“故”字怎麼講?

生7:“原因”。

師:我來考考大家,“濫竽充數”的“濫”字如何講?

生8:“壞的,差的”。

生9:“濫用”。

生10:我覺得他不會吹,混在裡面假裝能吹,可能是“假的,不真實的”的意思。

(學生於是議論起來了)

師:這個問題留給大家自己去思考吧。

接下來,咱們來一個講故事比賽,兩個隊各推 出一個代表上臺表演,可配以表情、動作。

(有生小聲問:能找個搭檔嗎?準備一下,行嗎?)

師:當然可以。

(學生準備)

生:我來給大家表演《濫竽充數》。表演不好,別見笑。……這真是“宣王聽竽三百人,南郭濫竽來充數。泯王——把竽聽……”謝謝 !

(掌聲響起)

師:不用我多說,這掌 聲已經說明了你的表演水平。

生甲、乙:今天我倆給大家表演一段《畫蛇添足》。……

生甲:我的蛇腳 下生風,快速前進。

生乙:蛇長腳 ,那……還叫蛇嗎?你看我的蛇帥呆了!

生甲:等等等等,那個時候,有“帥呆了”這種說法嗎?

生乙:那讓大家評評,蛇有沒有腳?(“沒有!”)謝謝!……

師:太棒了!太棒了!欣賞了這兩個精彩的故事後,我們靜下心來想想,從這四則寓言中,我們有些什麼領悟 呢?請每個人用“第×則寓言告訴我……”的句式說句話。看誰說得獨到,有見地。

生1:第三則寓言告訴我做人要真實,不可以靠矇混過日子。

師:嗯,有警戒性。

生2:第一則寓言告訴我做事要適可而止,否則就會弄巧成拙。

師:我覺得你說話很嚴密,你說的“有時”怎麼理解呢?

生2:比如,這裡的蛇沒有腳就不要畫,而像寫文章,就不能說一次成功,需要反反覆覆去修改,才能寫好。

師:有道理。

生3:第二則寓言告訴我看問題要重實質,不能只重表面,像那個鄭者,那損失就慘重了。

師:是的,那個鄭者的行為帶給我們很多啟示,誰 再來談談。

生4:我覺得這個鄭者倒便宜了那個楚人。那個楚人的行為難道不可笑嗎?買寶珠就買 寶珠,幹嘛要那麼大張旗鼓地去裝飾那個匣子呢?我認為,這叫喧賓奪主。

師:有見地。

生5:我不認為楚人可笑,我倒覺得他很聰明,為了使寶珠更顯價值 ,他想到了“包裝”,再說他並未因此而吃虧,倒是鄭者因小失大。

師:我覺得你也很聰明,有經濟頭腦。

生6:第四則寓言使我想起了老子的一句話:“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

師:真是了不起。《塞翁失馬》傳遞給我們的也許就是這種神福禍相對論吧。

下面我再來考考大家:能不能用成語、俗語或者警句之類來解釋這四則寓言呢?

生1:我用“多此一舉”來解釋“畫蛇添足”。

生2:我用“混水摸魚”來解釋“濫竽充數”。

生3:我用“不學無術”來解釋 “濫竽充數”。

生4:我用“有眼無珠”來解釋“買櫝還珠”。

生5:我用“一分為二”來解釋“塞翁失馬”。

生6:我用“魚目混珠”來解釋“濫竽充數”。

生7:我想可不可以用“揀了芝麻,丟了西瓜”來解釋“買櫝還珠”呢?

生8:當然可以啦。

生9:我想用一句話來解釋“塞翁失馬”,記得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如果你掉進了一個池塘,不要難過。也許當你站起來的時候,你的口袋裡會兜上幾條魚呢。”

師:謝謝你給我們這樣一句精彩的解釋。

今天這節課讓我感覺 到了大家知識的豐富和認識的獨到。有這麼一句話:“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我想,古典文學無疑是使我們思維之渠清亮如許的活水。但願我們大家能更多地積累文化,運用文化,將自己打造成為有真才實學的人!下課。

這是教者異地借班上課時的課堂實錄。這堂課的特色有四。

一、自主。課堂上學生充分發揮了學習主動性。這是由這堂課型(說讀課)所決定的,這首先表現在整堂課上學生自由獨立習的時間不少於20分鐘。另外,教師非常尊重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和認識,教師不是以個人的或是教參上的或是約定俗成的解釋去約束學生。再者課堂的表演活動也是學生在教師的啟發和鼓勵下臨時決定的,完全沒有教師的導演,是學生自個兒的活動。這些都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開放。學生的學習活動是開放的。這種開放最突出的表現是學生對寓意理解全然是個人的一種閱讀行為,能夠說出自己的真實體驗,不是人云亦云,不是拘泥守舊。另外,對課文中疑難問題,教師讓學生自己去解答,這也是難能可貴的。我們目前缺乏的正是這種“教”和“學”的行為。

三、有序。整個教學活動是一個有序的過程。教者是按照板塊教學的思路去進行教學設計的,整節課共分三個教學板塊:初讀課文(讀得準確、流利)——再讀課文(讀懂詞義、文意)——理解課文(讀通寓意)。這幾個教學板塊環環相扣,層層深入,充分體現了教學過程的嚴謹和有序。這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保證。

四、創新。課堂教學過程體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創新。我們平時常提創新,但到底如何創新卻是值得我們每一位教師反思的。有時去參加一些優質課競賽活動,也聽到、看到別人創新;他們所指的創新大多是一些有一點創意(或者說是有一點新意)的“活動尾巴”,有時甚至是生搬硬套上去 。這節課的創新我認為是體現在教學過程中的創新,一是師生有創新的動機和目的,老師對學生的學習要求是“共同完成”;二是教師能隨時提供創新的時空,如學生的表演,學生互相供“疑”,學生用成語釋寓意;三是師生有創新的成果,如教師的教學機智,學生有新意的表演和答問等。整個教學過程閃現著創新的光彩。

《寓言》教案 篇5

四則寓言有兩則是選自《伊索寓言》,另外兩則選自《韓非子》。前兩則極具諷刺意味,作者已點明寓意:希望和結果的矛盾,是《赫爾墨斯和雕像者》諷刺性之所在;《蚊子和獅子》諷刺了戰勝強大敵人卻撞在蜘蛛網上的蚊子。《智子疑鄰》說明持相同看法的人卻因身份不同遭到不同對待。《塞翁失馬》闡述了禍與福的對立統一關係。但本課更在於靈活地分析寓意,允許從不同角度作概括。

教學目標:

1、用自己的話多角度概括寓意,培養髮散思維能力。

2、分析故事情節,學習改寫、編寫寓言。

3、翻譯《智子疑鄰》、《塞翁失馬》,積累文言詞語。

課前準備:

學生預習《智子疑鄰》、《塞翁失馬》,結合註釋疏通字句。

老師預備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赫爾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

一、匯入

寓言總是很受孩子喜歡,這個學期我們學過寓言嗎?什麼是寓言呢?

讀“課前導語”。

二、朗讀寓言,分析故事情節

1、朗讀《赫爾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讀出人物的語氣。

思考:①“赫爾墨斯又笑著問道”的“笑”你認為是一種怎樣的笑?表現了他怎樣的心態? ②赫爾墨斯為什麼先問宙斯、赫拉像的價錢如果首先問自己的雕像的價錢,結果會怎樣?

③一個銀元是貴還是便宜?

④如果蚊子不先發表“挑戰宣言”就去進攻獅子,結果仍然是戰勝了獅子,這對故事情節會有怎樣的影響?

2、根據情節,歸納寓言寓意。

三、改動寓言情節後讓學生討論寓意,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學生討論,這樣改動情節後寓意有沒有變化?為什麼?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來到一個雕像者的店裡。他看見宙斯的雕像,問道:“值多少錢?”雕像者說:“一個銀元。”赫耳墨斯又笑著問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錢?”雕像者說:“還要貴一點。”赫耳墨斯聽後,默不作聲,悄然離去。

蚊子和獅子

蚊子徑直朝獅子飛過去,趁獅子沒有準備,張嘴就咬,而且專咬獅子鼻子周圍沒毛的地方。獅子氣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臉都抓破了,也沒抓到蚊子。蚊子戰勝了獅子,就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了。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的赫耳墨斯打聽到宙斯和赫拉的雕像的價格後,為什麼一言不發,悄然離去了?他心裡這時是怎麼想的?顯然,原文中諷刺缺少自知之明、妄自尊大的人的寓意也要改變了。改動後的《蚊子和獅子》去掉了蚊子向獅子宣戰和取勝後得意忘形,撞在蜘蛛網上被蜘蛛吃掉這兩個情節,那麼原文中諷刺蚊子的驕傲之意便不存在了。

所以寓言的寓意,是從故事情節中得來的,如果改動情節,那寓意相應也有變化。並且作者依據現實生活想像創造的,閱讀寓言故事,首先要分析故事情節;而創作寓言,更不能忽視對情節的具體想像。

四、聯絡實際,深入探究

1、在現實生活中,你遇到過類似的人嗎?

2、你覺得這兩個故事還適用於哪些人呢?

五、佈置作業

1、自編寓言故事,注意考慮情節是否合理、具體,情節與寓意是否一致,寓意能否揭示一種生活道理。參考題目:①嘴和眼的對話②樹和斧子

2、預習《智子疑鄰》《塞翁失馬》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智子疑鄰》《塞翁失馬》

教學過程:

一、導語

昨天,我們學的是古希臘的寓言,今天,我們來學習中國古代寓言兩則。中國古代有許多這樣的寓言,它們就像珍珠一樣散佈在古代思想家的作品中,它們作為論據來闡明事理,非常具有說服力。如:《智子疑鄰》選自《韓非子》。《塞翁失馬》選自《淮南子》。

二、疏通課文

1、學生朗讀,自主探究。

2、四人小組相互交流探究。

3、小組提出無法解決的字詞,全班討論。然後教師打出課件,學生解釋加點的字。

聯絡上下文,解釋加點的詞。

宋有富人,天雨牆壞不築,必將有盜暮而果大亡其財其家甚智其子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人胡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

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

胡人大入塞死者十九此獨以跛之故

這個環節一定要落實,這些加點詞語中有的屬於古今異義,有的屬於一詞多義,有的屬於詞類活用,不需要給學生分類,但一定要求學生結合上下文把意思講對,這也是為了幫助學生積累文言詞語,為以後學習文言文打基礎。

三、複述故事情節

在讀懂的基礎上,讓學生複述,加深理解。

四、多角度歸納寓意

1、先引導學生讀課本204頁錢鍾書伊索寓言新解,鼓勵學生多角度、有創意地發表見解。

《智子疑鄰》

積極方面:聽意見只應聽正確的,而不要看這意見是什麼人提出,對人不能持偏見。

消極方面:要注意自己與聽話者的關係,如果關係疏遠,即便說的意見正確,效果也不見得好。

《塞翁失馬》

這位失馬的塞翁,不以眾人之“吊”為憂,不以眾人之“賀”為喜,在複雜的現實面前,沉著冷靜,方寸不亂,既看到了“禍福同門,利害相鄰”,也看到了“禍福相轉而相生”,充分地體現了道家“淡泊無為,蹈虛守靜”的心態。這種禍福相依、利害相伴、且能“轉而相生”的觀點是符合辯證法的。但這種隨緣自適、隨遇而安的超然物外的生活態度及相對主義觀點,否定了衡量事物的客觀標準,是不夠科學的。同時,文末以“丁壯者……死者十九”來反襯塞翁之子以跛獨存,格調也較低。

2、如果學生覺得難,可提些問題進行啟發。同時也指導學生儘可能把話表述得簡潔、準確。如:討論《智子疑鄰》時,可問:對正確的意見應該採取怎樣的態度?如何正確對待別人提出的意見或建議?

學《塞翁失馬》,可以問:好事壞事能轉化嗎?必然轉化嗎?舉例說說好事、壞事在什麼條件下轉化?

福與禍的轉化,需要一定的條件,不能讓學生誤解成福與禍的轉化是必然的。如,家庭突遭打擊,變故,陷入困境,這是禍,但如果能從容、鎮靜,在困境中拼搏、奮起,那麼,這又不失為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當然,在困境中一蹶不振,喪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氣,那麼,這禍就只能是禍了。所以,要注意把握好轉化的點、條件。

五、擴充套件閱讀

課件打出成語:鄭人買履、買櫝還珠、畫蛇添足、守株待兔、濫竽充數等,讓學生講講這些故事及寓意。

六、佈置作業

1、翻譯文言文。

2、課外讀《伊索寓言》《中國古代寓言選》

教後反思:

1、其實,並不是所有的寓言都適合多角度解讀,如《赫爾墨斯和雕像者》,其明白的寓意已經很難再有想像的餘地,一定要改變故事情節反而生硬。

2、確實很有必要引導學生多閱讀一些簡短深刻的文言寓言,既積累了一些成語,又提高了學生文言閱讀的能力。學生也很感興趣。

《寓言》教案 篇6

教學設想:

這是兩篇寓言,寓言的篇幅往往比較短小,都是以假託的故事蘊涵深刻的道理。我們新教材上選的這兩篇古希臘寓言就很有代表性,體現了寓言的幾個特點:篇幅短小,寓意深刻,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擬人化的動物。這兩則一則是神(其實也是寫人),一則是動物(蚊子和獅子)。在教學過程中,我著重把重點放在第一則寓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上,並且通過改變故事情節來使學生們瞭解寓言的寫作是取決於作者想告訴人們一個什麼道理即寓意。授之以法後讓學生自己學習第二則寓言並且自寫寓言。

教學目標:

1、瞭解寓言的特點與《伊索寓言》。

2、分角色朗讀,通過學習故事情節瞭解兩則外國寓言並概括寓意。

3、學習改寫、編寫寓言,進一步培養髮散思維能力。

教學難點:通過學習故事情節瞭解兩則外國寓言並概括寓意

教學過程:

1、 匯入新課:在文學寶庫裡,有一種詼諧幽默的文章——寓言,能不能說說寓言的一般特點?能否舉出你知道的寓言的題目?(開啟學生的思維,原來寓言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們已經接觸很多,消除認為寓言很高深的情緒)

2、 學生閱讀課文導言,瞭解寓言的概念與特點:寓言,用假託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特點,寓言都比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擬人化的動植物或其他事物。

3、 學生閱讀課後註釋一瞭解《伊索寓言》的常識:古希臘的寓言故事集。

4、 分角色朗讀,注意語氣與語調。

一生扮赫耳墨斯,一生扮雕塑者,一生旁白。(揣摩人物心理)

師生同評表演的角色是否符合文中人物的語氣、神情

赫耳墨斯 一笑 二想 三問 (抓住笑字,赫耳墨斯形象浮現出來)

赫耳墨斯是個妄自尊大,沒有自知之明的人。

5、 概括寓言的寓意:這些情節生動刻畫出一個盲目自高自大者的形象,告訴人們要謙虛,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

6、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改編篇:假如:

(1)赫耳墨斯先問自己的雕塑的價格。

(2)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來到一個雕像者的店裡。他看見宙斯的雕像,問道:“值多少錢?”雕像者說:“一個銀元。”赫耳墨斯又笑著問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錢?”

雕像者說:“還要貴一點。”赫耳墨斯聽後,默不作聲,悄然離去。(改動了故事情節的結尾)

寓言改動之後寓意就有改變,寓言是通過對現實想象而來的它的寫作取決於作者想告訴我們的寓意。(師生共同總結)

7、 學生自主閱讀《蚊子和獅子》

8、 一生朗讀寓言《蚊子和獅子》

9、 學生自主閱讀並概括寓意:蚊子的遭遇說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笑在最後的笑得最好;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多角度從蚊子的遭遇概括)

出示《蚊子和獅子》之改編篇:蚊子徑直朝獅子飛過去,趁獅子沒有準備,張嘴就咬,而且專咬獅子鼻子周圍沒毛的地方。獅子氣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臉都抓破了,也沒抓到蚊子。蚊子戰勝了獅子,就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了。

通過與文中寓言相比較:去掉了蚊子向獅子宣戰和取勝後得意忘形,撞在蜘蛛網上被蜘蛛吃掉這兩個情節,那麼原文中諷刺蚊子的驕傲之意便不存在了。

10、小結:寓言的特點,寓言是通過對現實想象而來的它的寫作取決於作者想告訴我們的寓意。

11、作業:根據所給的題目自編寓言

a.嘴和眼睛的對話;

b.樹和斧子;

c.筷子和勺子;

d.畫筆和顏料;

e.貓和老鼠。(注意情節是否合理、情節和寓意是否一致、寓意能否揭示一種生活道理。一個故事最後點明寓意。)

課後反思:

按照新課標要達到的三個維度目標,語文教學就是要紮實活潑有序地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豐富學生的遷移能力,發揮學生的語感和思維,發展個性,健全人格。我在這堂課的學習中,重視體現學生的遷移能力的訓練。

1、首先開啟學生的思維,原來寓言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們已經接觸很多,消除認為寓言很高深的情緒,讓學生很想了解寓言及其寫法。

2、點選學生的興奮點,通過改編寓言讓學生了解到原來寓言的寫作其實很簡單,就是取決於作者想告訴人們一個什麼道理,按照寓意來安排寓言故事情節。學生個個躍躍欲試。

3、聯想與課外遷移,通過前幾步到了自編寓言時就水到渠成了讓學生主動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少數學生合作完成一篇),主動參與,挖掘學生的潛能,部分學生寫出瞭如《北風與太陽》、《狼與驢》等很有內涵的寓言。

4、體現教學機智,學生在我佈置自編寓言時,有部分學生提到也可以寫如黑板與粉筆的題目時,我就順水推舟加了除了我給的四個寓言題目之外可以自擬題目,學生的創造力與主人意識得到了充分尊重,提高了他們寫作的積極性。

《寓言》教案 篇7

基本實踐觀點:

1、教學實踐中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2、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習慾望。

3、在句中理解字詞用法。

4、鼓勵學生暢談自己的見解。

教學內容:

課題:《寓言四則》課型:自讀

課時安排:1課時授課方式:研讀、點撥

教學目標:

1、理解四則寓言的寓意並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

2、能運用成語。

3、文言文閱讀能力訓練。

4、文言字詞及文學常識積累。

5、獨立創新地解讀文言寓言的能力訓練。

教學重點:

1、理解四則寓言的寓意並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

2、能運用成語。

3、文言文閱讀能力訓練。

4、文言字詞積累。

教學難點:

1、能運用成語。

2、文言字詞積累。

教學過程:

一、 課題展示:(幻燈展示)

二、 匯入:

在我國古代文學殿堂中,有一支瑰麗的奇葩——寓言。我們對寓言並不陌生,在初一我們已經學習了《伊索寓言二則》、《黔之驢》、《愚公移山》、《扁鵲見蔡桓公》等寓言,今天我們將學習四則先秦寓言。作為成熟最早的文學形式,他們具有什麼樣的文學魅力呢?

三、 幻燈打出課文標題。

四、 回憶寓言的相關知識。

寓言: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人生哲理,在形象的故事中隱含一種規勸或諷刺的意義,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一種文學體裁。

六、 檢查預習:(幻燈打出)

1、給下列字詞注音:

祠(cí)卮(zhī)櫝(dú) 綴(zhuì)濫(làn)竽(yú)

廩(lǐn)湣(mín)遽(jù)髀(bì)跛(bǒ)薰(xūn)

2、解釋加點字詞:

引酒且飲之。(拿來)終亡其酒。(失掉)

(1)(2)

丁壯者引弦而戰。(拉)馬無故亡而入胡(走失)

綴以珠玉。(用)吾能為之足。(給,替)

(3)(4)為木蘭之櫃。(做)

此獨以跛之故。(因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給,替)

此何遽不為福乎?(是)

3、 翻譯下列句子:

(1)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

譯:蛇本來就沒有腳,(先生)你怎麼能給它畫上腳呢?

(2)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

譯:(結果)鄭國人買了他(楚人)的(裝珠寶的)盒子而把珠寶還給了他(楚人)。

(3)廩食以數百人。

譯:用官倉的糧食來供養幾百人。

(4)此何遽不能為禍乎?

譯:這怎麼就不能成為禍事呢?

(5)人皆吊之。

譯:人們都來慰問他(塞翁)。

七、 自由閱讀、質疑、釋疑。

八、 寓意討論:(先由學生討論,再用幻燈展示)

畫蛇添足——比喻做了多餘的事反而不適當。

買櫝還珠——諷刺只注重外表,不看實質,只重形式,不重內涵的人。

濫竽充數——比喻無真才實學混在行家裡充數,或用不好的東西混在好東西里充數。

塞翁失馬——事情的好壞可以轉化,要辨證地看待事物。

九、 成語造句:(先用幻燈展示例句,再由學生自由造句)

十、 小結:(幻燈打出)

1、 在課外自由閱讀了課文,編成了課本劇並進行了表演,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

2、 回憶了寓言的相關知識。

3、 分析了部分字詞,結合句子重點講了“為”和“以”的用法。

4、 解析了部分疑點。

5、 對寓意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6、 學習了成語並進行了造句練習。

(其中,“為”“以”的用法,成語的運用和寓言的相關知識及寓意是本文學習的重點)

十一、作業佈置:(幻燈打出)

1、 熟讀課文,

2、 任選一則寓言改寫為白話文(可充分發揮想象)。

《寓言》教案 篇8

教學重點:

理解詞語,瞭解內容和寓意。

教學難點:

使用成語造句。

教學過程:

一、匯入

今天學習《寓言四則》,寓言是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是指帶有勸喻或諷刺的短小故事。我國在春秋戰國時代,寓言就已經盛行,先秦諸子百家著作中,就有不少優美的寓言。例如《守株待兔》、《葉公好龍》、《狐假虎威》、《愚公移山》等。

課文《畫蛇添足》出自《戰國策》。《買櫝還珠》和《濫竽充數》選自《韓非子》,這兩個故事都是戰國時期的。《塞翁失馬》選自《淮南子》,《淮南子》是西漢淮南王劉安組織他的賓客編寫的。書中涉及禍福的文字很多,這與作者所處的社會環境有關。

寓言藉此喻彼,借遠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寓較深的道理於簡單的故事之中,具有鮮明的訓誡性、諷刺性和哲理性。寓言一般結構簡短,情節集中,故事風趣幽默,人物性格突出,常用比喻、擬人等手法。寓言的語言生動形象,常用簡約的語言勾畫人物的動作和心理。

二、誦讀

老師泛讀課文。

三、學習字詞

藉助工具書、課下注釋,學習生字讀音,解釋重點實詞、虛詞和短語。

四、朗讀課文

採用不同方式,請同學朗讀課文四遍,熟悉課文內容。

五、串講課文

同學串講,老師適時指點。

六、概括寓意

學生分小組討論,概括寓意,然後交流。

七、總結

《畫蛇添足》:事情已經到了完美無缺的地步,再做多餘的事,不僅無益,而且有害。過和不及也許僅僅相差一點點,但是要掌握分寸必須明智。過分聰明,思想方法不對,有時反倒被聰明貽誤。

《買櫝還珠》:沒有眼力,只重外表,取捨不當,就會捨本逐末。

《畫蛇添足》、《買櫝還珠》都是諷刺寓言,有生動的喜劇情節,活潑風趣,讓讀者在輕鬆的閱讀中忍俊不禁,並從中體會其蘊含的道理。

《濫竽充數》:成就一番事業關鍵是有真本領。沒有真本領,一味地投機取巧,只能得逞於一時,終歸要碰壁的。這則寓言敘事平實,情節簡括,由於前後對比,並不顯得平板。突出了人物於變化的環境的應對,一個“逃”字活畫出南郭處士的狼狽。

《塞翁失馬》:這個故事說明了“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生活哲理和事物之間的辯證關係。這是一篇哲理寓言,敘事多用對話,情節曲折,用白描的手法,生動地刻劃了一個深謀遠慮的老者的形象,通過語言描寫表明了他對突發事件的冷靜的思考與平和的心態。讀者從中可以感悟到“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生活哲理和事物之間的辯證關係。

八、佈置作業

1.複習字詞,熟讀課文。

2。解釋下列加點詞語,並翻譯句子。

(1)未成,一人之蛇先成,奪卮酒,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為蛇足者,終亡其酒。

(2)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百人

(3)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入胡。

九、板書設計

寓言四則

畫蛇添足 —— 多此一舉 弄巧成拙

買櫝還珠 —— 取捨不當 捨本逐末

濫竽充數 —— 魚目混珠 投機取巧

塞翁失馬 一一 安知非福 禍福無定

《寓言》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積累詞語。理解“智、亡、吊、何遽、居、將、十九”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2、瞭解《韓非子》《淮南子》的有關文學常識。

3、從不同角度靈活理解寓意,培養學生髮散思維能力。

教學重難點

聯絡生活實際感悟寓意,培養健全人格。

教學過程

新課匯入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閱讀古典名著的興趣和習慣。】

上一節課我們學的是古希臘的寓言,今天,我們來學習中國古代寓言兩則。中國古代有許多這樣的寓言,它們就像珍珠一樣散佈在古代思想家的作品中,它們作為論據來闡明事理,非常具有說服力。如:《智子疑鄰》選自《韓非子》。《塞翁失馬》選自《淮南子》。

課堂實錄

一、文學常識簡介。

【設計意圖:瞭解文學常識,體會作品見解。】

1、《韓非子》

《韓非子》是韓非主要著作的輯錄,共有文章五十五篇,十餘萬字。裡面的文章,風格嚴峻,裡面儲存了豐富的寓言故事,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樹一幟,積極倡導君主專制主義理論,目的是為專制君主提供富國強兵的霸道思想。韓非子主張君主集權,提出重賞罰,重農戰,反對儒、墨“法先王”(效法古代君王對國家的管理),主張變法改革。

2、《淮南子》

《淮南子》又名《淮南鴻烈》、《劉安子》,是我國西漢時期創作的一部論文集,由西漢皇族淮南王劉安主持撰寫,故而得名。《淮南子》著錄內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內篇論道,外篇雜說。該書在繼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礎上,綜合了諸子百家學說中的精華部分,對後世研究秦漢時期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學習《智子疑鄰》。

【設計意圖:理解寓意,引導學生明白要虛心接受意見,不能有偏見。】

1、自由誦讀,教師提示下列字詞:

智:聰明,這裡意思是“認為……聰明”。

雨:下雨。

築:修補。

暮:晚上。

亡:丟失。

2、複述故事情節,加深理解。

(1)失竊原因:天雨牆壞。

(2)案發時間:暮。晚上。

(3)所失物品:大亡其財。

(4)犯罪嫌疑人:無法確定

3、具體描述富人對兒子和鄰人之父的不同態度。

甚--體現出富人對兒子當初的預料表示贊同,並且還覺得非常得意。

疑--富人對鄰人之父的懷疑,並且有憎恨的意味。

4、兩人的意見都一樣且都正確,但富人卻對這兩人有截然不同的態度,調查瞭解了整個事情經過後,你會對這個富人說些什麼?

明確:對人不能有偏見;聽意見應該聽正確的,而不要看這意見是什麼人提出。

三、學習《塞翁失馬》。

【設計意圖:懂得福禍相依,互相轉化的道理。】

1、初讀課文,掌握字音字義,朗讀技巧。

(1)朗讀課文,要求字正腔圓,字音準確。

遽jù其馬將(jiàng)胡駿馬而歸墮duò

墮而折(shé)其髀跛b

(2)理解重點詞語的意義。

馬無故亡(逃跑)而入胡人皆吊(安慰)之

居(經過)數月其馬將(帶領)胡駿馬而歸

其子好(喜歡)騎死者十九(十分之九,絕大部分)

(3)再讀課文,注意停頓。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其馬/將胡駿馬/而歸此/何遽/不為福乎?

2、請學生結合課文註釋,口頭把故事譯成通暢的現代漢語。同學們用簡潔的語言來概括情節各部分的內容:

失馬--得馬--折髀--相保

3、成語“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出自於此篇,那麼寓言中禍與福是怎樣相互轉化的?

明確:寓言用一連串事實來說明禍與福之間的相互轉化:“馬無故亡而入胡”是禍,待到“其馬將胡駿馬而歸”,就轉化為福了;後來,其子騎此駿馬,“墮而折其髀”,福又轉化為禍;最後,塞上丁壯同入侵胡人作戰中,“死者十九”。而其子以跛之故免徵,得以“父子相保”,禍再次轉化為福,如此迴圈往復,所以動人。

4、這則寓言故事說明禍福相依的道理,那麼這對我們的思想方法和生活態度有什麼積極的啟示呢?請同學們聯絡生活、學習實際談談自己的理解。

啟示:(1)禍福可以轉化,不要靜止地看待。

(2)學會在禍中看到福,從禍中考慮到怎樣求得轉化,不要消極悲觀,或者在福中看到禍,加以戒備。

(3)要因勢利導,變禍為福;要創造條件,把壞事變成好事。

(4)現實生活中,身處順境時,我們不要沾沾自喜,要心存憂患,居安思危;身處逆境時,我們不要氣餒,要安之泰然,處變不驚、

課堂小結

我國諸子百家著作雖然年紀很老,卻是孩子們平等的同伴。它分明是一個個故事,生動、活潑,而當它轉身走開時,卻突然變成一個個哲理,嚴肅認真,催人深思,讓人感悟現實,體會人生。這就是它的風采、它的魅力。

佈置作業

1、自編寓言。題目(1)嘴和眼的對話;(2)樹和斧子。

要求:任選一題完成。運用誇張和擬人手法。想像合理;300字左右即可。

2、蒐集關於“馬”的成語,與同學們交流。

板書設計

寓意四則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失馬——得馬——折髀——相保

(禍) (福) (禍) (福)

寓意:福禍得失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

《寓言》教案 篇10

一、引入新課

1、用部首查字法查寓:

⑴ 認讀字音。

⑵ 積累新詞寓言、寓意。

⑶ 藉助拼音認讀生字,理解新詞的意思。

寓言:用假託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擬人手法來說明某個道理或教訓的文學作品,常帶有諷刺或勸誡的性質。幫學生理解詞義時,可以簡化為:寓言是藉故事來說明道理的一種文章。

寓意:寄託或隱含的意思。

2、本課的兩則寓言,講的是什麼故事?這兩個故事各說明什麼道理?帶著問題讀課文。

二、自讀感悟

1、自讀課文。

2、感悟上面提示的問題。

3、選擇一則細讀體會。

三、小組合作討論

1、同選一則寓言的一組,交流自己的閱讀體會。

2、學當老師,給另一組的同學講你學的寓言。

3、小組代表綜合同學意見,整理講稿。

四、大組互講、互學寓言,體會寓意

1、看圖講述寓言故事。

2、讀課文中帶諷刺性的詞句。

3、體會寓意:

⑴ 聯絡課文談體會。

⑵ 聯絡周圍實際談體會。

五、朗讀比賽,大膽質疑

1、兩組比賽朗讀。

2、質疑。

六、鞏固識字,指導寫字

導學過程:

預習提綱

1、查詢關於寓言的資料。

2、初讀課文,藉助工具書解決生字詞。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揭示課題

1、同學們喜歡聽寓言故事嗎?

2、過去我們學過哪些寓言?

3、寓言有什麼特點?(用一個短小的故事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或諷刺某種人。寓:寄託、包含的意思。言:講道理。)

4、“寓言二則”的“則”是什麼意思?(相當於“篇”)

5、今天我們學習《南轅北轍》和《亡羊補牢》兩篇寓言。我們先學習第一則寓言。看老師寫課題:《亡羊補牢》。指名讀,齊讀。

二、熟字新解,理解課題。

1、板書“亡、牢”:

你能說說你知道的關於亡和牢的詞嗎?通過這些詞,你知道它們通常表示什麼意思?

2、板書“羊、補”:

在亡羊補牢中,“亡、牢”又是什麼意思呢?認真讀書,一定會找到答案的。

三、交流體會,明瞭寓意

(課件:出現一個羊圈,上面有一個窟窿)話外音:現在,一個養羊人的羊圈上出現了一個窟窿,夜裡,狼從窟窿裡叼走了一隻羊(板書:少了一隻羊)養羊人是怎麼做的?

1、請同學們自己閱讀這個故事,注意讀準生字的字音。

2、分節朗讀課文,檢查自學情況。

3、學生質疑,根據學生的問題,討論解疑。

⑴“街坊”(提示:指名一個學生回?你家住在哪裡?“誰家和他住在同一條街上(或小區)?”“街坊”就是什麼?

⑵“後悔”出示課文中的原句。理解:

他後悔什麼?為什麼會後悔?

回答後,給課件配音:如果你是街坊,會對他說些什麼?你是養羊人,聽了街坊們的勸告後,會怎麼想?(如果他像你一樣就好了,可惜這個養羊人 _______)(板書:不聽勸)(課件:有個窟窿的羊圈前,養羊人與一個街坊在一起),再男女生對讀對話。

⑷誰知夜裡,狼又從這個窟窿裡叼走了一隻羊(課件)(板書:又少一隻羊)

現在,你有沒有理解“後悔”的意思呢?(板書:後悔)

“不該不接受”早知道,當初就________,“不該不”,兩個“不”說明他真的很後悔。

羊連丟了兩隻,你是養羊人,心裡也會__________,試試看,將養羊人心裡的話讀出來(指名讀、齊讀)

(引讀)轉念一想,__________。於是,他是怎麼做的?__________。結果怎樣?__________。

結合理解“從此”:“此”表示“此時、此地”,“從此”就是從“__________”開始。他怎麼補的?補得怎麼樣?(課件:羊圈修補得結結實實的)

(板書:堵上窟窿;羊再也沒有丟失)再朗讀這段話,注意突出這些詞。

⑸結合板書理解“亡羊補牢”。

5、齊讀課文。

6、(課件:養羊人站在修補好的羊圈旁,羊在羊圈中快活地吃著草)看到羊圈被修得結結實實的,羊兒一隻也沒有少,養羊人此時會想些什麼?

四、回顧全文,揭示寓意

1、齊讀全文。

2、(課件:再次出現剛上課時出現的那些物件)剛剛上課的時候,老師給大家看了這些畫面,它們上面出現了窟窿,該怎麼辦?

如果,這些窟窿就像是我們同學身上的缺點,又該怎麼辦呢?

五、指導書寫,識記生字。

(一)識字

1、把你認識的生字卡找出來,貼到黑板上,並讀給大家聽一聽。

2、一起給生字擴詞,看誰想出來的多。

3、在小組內以遊戲形式讀一讀,考一考。

(二)寫字

1、觀察。仔細觀察字形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出你認為難寫的地方,提醒大家來注意。

2、指導,就小朋友們提出的難點,老師進行指導,其他字學生對照田字格自己寫。

3、評價,自評,互評相結合。

六、總結

《亡羊補牢》這個寓言故事,情節簡單。它使我們明白了,做錯了事或出了問題,及時改正或補救,還不晚。所以人們常說:“亡羊補牢,為未晚也!”

第二課時

一、遊戲匯入。

吸引學生,請一名學生向相反方向取一物品,學生們會立即發現老所指方向有誤,追問為什麼取不到,由此引出本文,在古時候也有這樣的一個人,他要去的地方在南方,偏要往北走,現在我們就一起看看他,出示課題。

二、 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一)初讀課文

1、自讀。輕聲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利用工具書掌握它。

2、正音,指名讀,注意聽準字音。

3、互檢,同桌互相讀,檢查字音。

(二)識字

1、把你認識的生字卡找出來,貼到黑板上,並讀給大家聽一聽。

2、一起給生字擴詞,看誰想出來的多。

3、在小組內以遊戲形式讀一讀,考一考。

(三)寫字

1、觀察。仔細觀察字形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出你認為難寫的地方,提醒大家來注意。

2、指導,就小朋友們提出的難點,老師進行指導,其他字學生對照田字格自己寫。

3、評價,自評,互評相結合。

三、自由閱讀,個人質疑。

1、可質疑詞句意以及個人想了解的問題。

2、個別指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閱讀。

3、學生說問題,教師歸納問題。

詞義:盤纏? 硬要

問題:“南轅北轍”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南轅北轍》中那個坐車人是怎麼想的?他的朋友又是怎麼想的?誰想法對?為什麼?

四、討論解疑

1、隨機閱讀,結合課文,聯絡實際理解詞義。

盤纏(路費)硬要(一定要)

2、通讀課文,進一步認知課文。(讀中思考問題)

3、學習小組組織討論。

⑴組長負責組織組員。

⑵針對問題討論,組長歸納小組意見。

⑶選代表作答。(可以把這個機會讓給膽小的同學,讓他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五、小組彙報、講讀課文

1、組員彙報形式(自由選):讀文作答、口頭說答、自由表演

2、評點講析

⑴動畫演示故事梗概。(結合演示評析學生作答內容,加深對課文的瞭解。)

⑵自由閱讀、分角色閱讀,理解問題。

A角色:坐車人

B角色:朋友

⑶結合課件動畫、生活實際,認知“坐車人”和“朋友”誰對誰錯。

課件片段說明(動畫展示)北▲

結果:離楚國越來越遠

南?(楚國)

3、引申闡發道理

⑴總結故事內容,複述故事。

⑵講說道理,理解“南轅北轍”詞義。

本來要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走,比喻行動和目的相反。

⑶結合實際、課件演示深刻理解故事。

告訴我們做事要明確方向,如果方向錯了,無論條件多好,也不能到達目的。

六、興趣表演、加深理解

1、自由閱讀,指名複述。

2、小組結合,導演故事。

3、總結小評,啟發教育。

做事要明確方向不能背道而馳,要聽取別人善意的意見。

《寓言》教案 篇11

一、教學目標:

1.交流自己的讀書體會,在交流中豐富自己的知識。

2.總結讀寓言故事的方法。

3.讓學生真切感受到讀書的快樂,激發學生繼續閱讀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難點:

交流中體會到讀書的快樂,激發學生繼續閱讀的興趣。

三、教學準備:

1.師:①佈置黑板

②相關的資料和作業紙

2.生:①仔細閱讀《伊索寓言》 ②認真做好讀書筆記。

四、教學過程:

近期,學校開展了“書香校園”活動,我們班也建立了圖書角,同學們利用課餘時間閱讀了大量的課外書籍。我們的讀書目標是:與經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與名著為伴,塑造美好心靈。今天我把同學們分成兩隊:紅隊和藍隊。向老師們介紹一下自己,好嗎?(紅隊:我們是紅隊,我們的讀書口號是——沐浴書香,快樂成長。藍隊:我們是藍隊,我們的讀書口號是——感受文字之美,盡享讀書之樂。)那麼在今天這節讀書指導課上,讓我們來比一比,看哪一隊的閱讀能力最強,最終能獲得勝利,對自己有信心嗎?(有)

一、談話匯入

一見如故 說起寓言,同學們一定不陌生吧。

寓言是用假託的故事來說明一個道理或教訓。 [小黑板]提示:寓言是一種帶有勸諭性的小故事。最近,我們讀了《伊索寓言》。

1.通過閱讀和結合自己蒐集的資料,誰能向我們簡要地介紹伊索和《伊索寓言》。

(伊索,古希臘寓言作家。傳說是奴隸,後憑藉聰明才智獲得自由。善講寓言諷刺權貴,終遭殺害。所編寓言經後人加工,以詩或散文的形式發表,成為現在流傳《狼和小羊》、《狐狸吃葡萄》等故事寓意深刻,常被引用。有各種文字譯本,對歐洲文學中的寓言創作影響很大。)

2.小結、過渡。

關於《伊索寓言》,喜劇作家阿里斯托芬的一段對白值得向大家一讀:“你連伊索寓言都沒有讀熟,可見你是多麼無知和懶惰。”確實,《伊索寓言》是一本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也是世界上讀者量最多的一本書。《伊索寓言》中的故事,每一篇都閃爍著智慧的火花,寄託著教訓和哲理,有對富人貪婪自私的揭露;有對惡人殘忍本性的鞭撻;有對勞動創造財富的肯定……還有許多寓言,教人如何處世,如何做人,怎樣識別是非好壞,怎樣變得聰明、智慧。《伊索寓言》是古希臘人民留給世界的一筆精神遺產。所以,我們有必要去閱讀,甚至一讀再讀。

今天我們就再來讀讀《伊索寓言》。

二、一睹為快 自我發現

1、《伊索寓言》一共十卷,翻開目錄,讀讀題目,說說你發現了什麼? (故事中的人物大都是動物或與動物打交道,出現的頻率最多的如:狼、獅子、狗……牧人、漁夫……)板書:[人物形象:狐狸、獅子、狗……]

2、你讀過哪些寓言故事?請你讀一讀講一講其中的一個故事,好嗎?

集體交流、展示

3、在沒有讀過的這些故事中,哪個故事題目最吸引你?讀讀題目,猜猜故事情節,看看與你想的是否一樣?

4、議一議,說說這些故事的結構特點。板書:[結構特點:先講故事,再點明寓意]

三、邊讀邊聊 汲取營養

1、說說人物

(1)在這些(讀過或聽過的)故事中,你喜歡或討厭哪些人物?為什麼?

(2)說說《蟬和狐狸》中的蟬。(善於觀察,機警、聰明的人) 老師也有一個很喜歡的寓言故事《蟬和狐狸》,聽過這個故事的同學請舉手。有誰願意為我們講講這個故事?說說你喜歡誰?為什麼?這個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具體表現:仔細觀察,察覺有詐,摘樹葉試探

用一句話概括:一個聰明的人,總能從別人的災難中吸取教訓。 老師這兒也有兩句話說明這個意思:

推薦出示:(1)英國哲學家羅索說:“從錯誤中吸取教訓是教育極為重要的一部分。”(2)善於吸取教訓會使一個人迅速成長起來。

2、明白寓意

通過閱讀這些寓言故事,誰能試著說說寓言最大的寫作手法是什麼?(比喻、擬人,以物喻人,以此喻彼。)

以《蟬和狐狸》為例,在讀過的故事中或生活中有沒有類似這樣的人或事呢?板書:[寫作手法:比喻、擬人] 交流心得:例故事中:《亡羊補牢》中的牧羊人;《裝病的獅子》中的狐狸……

生活中:手機上接到中獎的簡訊不加理睬……

3、小結:通過交流,我們知道書中的很多故事,反映的生活經驗豐富多彩。這些經驗源於生活,反映生活,指導生活,這就是《伊索寓言》的生命力所在。

4、最近所讀的《伊索寓言》故事中,還有哪些故事和故事人物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像?

交流讀書感受。

四、拓展延伸 激發興趣

《伊索寓言》寓言還有許多值得向大家推薦的地方,比如老師認為:

1、故事中人物的語言幽默誇張,生動、形象地再現人物的性格特徵。(如《蟬和狐狸》中的狐狸,它的語言再現了它的狡猾、愛說奉承話的特點。)

2、不同的故事中相同的人物形象有著不同的性格。(如《狼和小羊》中的小羊是弱小的,《小羊和狼》中的小羊是智慧的。…… 那麼你認為有哪些值得向同學們推薦的地方呢?把你的想法告訴大家!

五、後續活動 深化效果

所以,《伊索寓言》是一本非常耐讀的好書!再讀寓言,選擇完成相應的課堂練習:

1、選擇喜歡的故事表演給同學欣賞。

2、續編故事:有一天,《蟬和狐狸》中的蟬遇見了《烏鴉和狐狸》中的烏鴉……

3、確定故事的角色,創編一個新的寓言故事。

六、意猶未盡 特別推薦

有人說寓言是一個魔袋,袋子很小,卻能從裡面取出很多東西來,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的多的東西。也有人說寓言是一座獨特的橋樑,通過它,可以從複雜走向簡單,又可以從單純走向豐富,在這座橋樑上來回走幾遍,我們既看見了五光十色的生活現象,又發現了生活的內在意義。寓言很美,美在簡潔,美在內涵,美在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