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列子》天瑞第一大綱 子列子居鄭圃,四十年人無識者。國君卿大夫示之,猶眾庶也。國不足,將嫁於衛。弟子曰:先生往無反期,弟子敢有所謁;先生將何以教?先生不聞壺丘子林之言乎?子列子笑曰:壺子何言哉?雖然,夫子嘗語伯昏瞀人,吾側聞之,試以告女。其言曰......

  • 《莊子》莊子?雜篇?盜跖第二十九 孔子與柳下季為友,柳下季之弟名曰盜跖。盜跖從卒九千人,橫行天下,侵暴諸侯。穴室樞戶,驅人牛馬,取人婦女。貪得忘親,不顧父母兄弟,不祭先祖。所過之邑,大國守城,小國入保,萬民苦之。孔子謂柳下季曰:夫為人父者,必能詔其子;為人兄......

  • 《莊子》莊子•雜篇•徐無鬼第二十二 徐無鬼因女商見魏武侯,武侯勞之曰:先生病矣,苦於山林之勞,故乃肯見於寡人。徐無鬼曰:我則勞於君,君有何勞於我!君將盈耆欲,長好惡,則性命之情病矣;君將黜耆欲,牽好惡,則耳目病矣。我將勞君,君有何勞於我!武侯超然不對。少焉,徐無......

  • 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大綱 在《論語·憲問》篇裡有著這樣的記載:孔子周遊列國時,曾遇到許多“避世”的“隱者”。這些隱者嘲笑孔子一心濟世,但都歸於徒然。隱者們大多遠離世俗,遁跡山林,欲潔其身,在遁世之後,還為他們的生活方式歸結了一套道理,而他們所......

  • 《老子校釋》第十九章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紀昀曰:永樂大典絕聖二句在絕仁二句之下。武內義雄曰:遂州本民作人,蓋避唐諱。魏稼孫曰:絕聖棄智,禦注智作知。謙之案:遂州本、傅、範本亦作知,範本棄作棄,下二句同。又莊子胠篋篇故絕聖棄知,大盜乃止,在宥篇......

  • 《文子》守虛大綱 老子〔文子〕曰:所謂聖人者,因時而安其位,當世而樂其業。夫哀樂者,德之邪;好憎者,心之累;喜怒者,道之過: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靜即與陰合德,動即與陽同波。故心者,形之主也;神者,心之寶也。形勞而不休即蹶,精用而不已則竭,是......

  • 《文子》守虛 老子〔文子〕曰:所謂聖人者,因時而安其位,當世而樂其業。夫哀樂者,德之邪;好憎者,心之累;喜怒者,道之過: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靜即與陰合德,動即與陽同波。故心者,形之主也;神者,心之寶也。形勞而不休即蹶,精用而不已則竭,是......

  • 《列子集釋》卷第三 周穆王篇 〔注〕夫?生受有謂之形,俛仰變異謂之化。神之所交謂之夢,形之所接謂之覺。原其極也,同歸虛偽。何者?生質根滯,百年乃終;化情枝淺,視瞬而滅。神道恍惚,若存若亡;形理顯著,若誠若實。故洞監知生滅之理均,覺夢之塗一;雖萬變交陳,......

  • 道家思想無為而治 無為而治”出自《道德經》,是道家的治國理念。無為而治,是老子對君王的告誡,不與民爭。道家思想無為而治的意義是什麼?道家思想:無為而治篇一老子曰:“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無為而治”......

  • 《列子》仲尼第四大綱 仲尼閒居,子貢入待,而有憂色。子貢不敢問,出告顏回。顏回援琴而歌。孔子聞之,果召回入,問曰:若奚獨樂?回曰:夫子奚獨憂?孔子曰:先言爾志。曰:吾昔聞之夫子曰:‘樂天知命故不憂’,回所以樂也。孔子愀然有間曰:有是言哉?......

  • 《抱朴子內篇》校刊抱朴子內篇序大綱 道家宗旨,清淨沖虛而已。其弊或流為權謀,或流為放誕,無所謂金丹仙藥、黃白玄素、吐納導引、禁咒符籙之術也。秦漢方士,絕不附會老子。即依託黃帝,亦非道家之說。漢書藝文志以黃帝諸篇,分屬道家神仙,蓋本七略。七略又本於別錄......

  • 《老子校釋》第二十二章大綱 曲則全,枉則正;嚴可均曰:枉則正,傅奕與此同,諸本作則直。謙之案:遂州本、館本、範應元本均作正。範曰:‘正'字,王弼同古本,一作‘直'。武內義雄曰:景、遂二本‘直'作‘正',與淮南子道應訓......

  • 《文子》守清大綱 老子〔文子〕曰:人受氣於天者,耳目之聲色也,鼻口之於芳臭也,肌膚之於寒溫也,其情一也。或以死,或以生;或為君子,或為小人,所以為制者異。神者,智之淵也;神清則智明。智者,心之府也;智公則心平。人莫鑒於流潦而鑒於澄水,以其清且......

  • 《莊子》莊子•雜篇•盜跖第二十九 孔子與柳下季為友,柳下季之弟名曰盜跖。盜跖從卒九千人,橫行天下,侵暴諸侯。穴室樞戶,驅人牛馬,取人婦女。貪得忘親,不顧父母兄弟,不祭先祖。所過之邑,大國守城,小國入保,萬民苦之。孔子謂柳下季曰:夫為人父者,必能詔其子;為人兄......

  • 《抱朴子內篇》卷十八 地真大綱 抱朴子曰:"餘聞之師雲,人能知一,萬事畢。知一者,無一之不知也。不知一者,無一之能知也。道起於一,其貴無偶,各居一處,以象天地人,故曰三一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人得一以生,神得一以靈。金沈羽浮,山峙川流,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存......

  • 《莊子》莊子·內篇·逍遙遊第一大綱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

  • 《老子校釋》第十八章 大道癈,有人義。智惠出,有大偽。嚴可均曰:有人義,各本作仁義。智惠出,王弼作智慧,或作慧知,非。洪頤烜曰:智惠出,有大偽,烜案惠當作慧。釋文字作知慧。說文:惠,仁也,從心從□。慧,儇也,從心,彗聲。惠慧不同。論語衛靈公好行小慧,釋文魯......

  • 感悟道家思想中的無為而治大綱 讀罷老子的“無為而治”的論調,為其能在千年之前有這樣的提法而拍手叫絕。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感悟道家思想中的無為而治,歡迎閱讀。感悟道家思想中的無為而治1老子的最優選擇是返璞歸真迴歸自然的無治,蕭公權形容老子近乎......

  • 《莊子集解》外篇第八駢拇大綱 蘇輿雲:駢拇下四篇,多釋老子之義。周雖悅老風,自命固絕高,觀天下篇可見。四篇於申老外,別無精義,蓋學莊者緣老為之。且文氣直衍,無所發明,亦不類內篇汪洋俶詭。王氏夫之、姚氏鼐皆疑外篇不出莊子,最為有見。即如此篇,首雲&lsquo......

  • 《列子》說符第八大綱 子列子學於壺丘子林。壺丘子林曰:子知持後,則可言持身矣。列了曰:願聞持後。曰:顧若影,則知之。列子顧而觀影:形枉則影曲,形直則影正。然則枉直隨形而不在影,屈申任物而不在我,此之謂持後而處先。關尹謂子列子曰:言美則響美,言惡......

  • 《莊子集解》外篇第八駢拇 蘇輿雲:駢拇下四篇,多釋老子之義。周雖悅老風,自命固絕高,觀天下篇可見。四篇於申老外,別無精義,蓋學莊者緣老為之。且文氣直衍,無所發明,亦不類內篇汪洋俶詭。王氏夫之、姚氏鼐皆疑外篇不出莊子,最為有見。即如此篇,首雲&lsquo......

  • 《文子》道德大綱 文子〔平王〕問道,老子〔文子〕曰:學問不精,聽道不深。凡聽者,將以達智也,將以成行也,將以致功名也。不精不明,不深不達。故上學以神聽,中學以心聽,下學以耳聽。以耳聽者,學在面板;以心聽者,學在肌肉;以神聽者,學在骨髓。故聽之不......

  • 《列子集釋》卷第一 天瑞篇 〔注〕夫巨細舛錯,修短殊性,雖天地之大,群品之眾,涉於有生之分,關於動用之域者,存亡變化,自然之符。夫唯寂然至虛凝一而不變者,非陰陽之所終始,四時之所遷革。〔解〕夫群動之物,無不以生為主。徒愛其生,不知生生之理。生化者,有形......

  • 莊子》莊子?外篇?在宥第十一 聞在宥天下,不聞治天下也。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宥之也者,恐天下之遷其德也。天下不淫其性,不遷其德,有治天下者哉?昔堯之治天下也,使天下欣欣焉人樂其性,是不恬也;桀之治天下也,使天下瘁瘁焉人苦其性,是不愉也。夫不恬......

  • 《老子校釋》第一章大綱 洪頤烜曰:道德經王輔嗣本,今世所行,俱有分章。此本雖不記章數,然每章皆空一格以別之。其中亦有與今王本不同者,如今王本道沖而用之至象帝之先為三章,天地不仁至不如守中為四章,穀神不死至用之不勤為六章,此本皆並為一。故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