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三年級作文 > 【精選】漂流三年級作文三篇

【精選】漂流三年級作文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59W 次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漂流三年級作文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精選】漂流三年級作文三篇

漂流三年級作文 篇1

昨天,我們去龍井峽玩漂流。我們跟着旅行團來到龍井峽。一到龍井峽,我大聲説:“哇!這麼多人啊!”説完。我看見他們都有在搶救生衣,於是,我便也瘋狂的搶了一件。後來我就去排隊了,終於到我了。

原來我以為,一進門就可以玩漂流了,沒想到還要等,因為水還沒有放好,我和媽媽坐在水上漂啊漂啊。突然,我發現船底漏了一個洞,我很着急,我問我作人員: “要不要緊?”她説: “沒事,基本上每條船都是這樣的,”但我還是不放心,便用水槍把水吸了。這時候,那討厭的張正良既然用水槍來噴我,我就和潘思祺一起用水槍噴他,不知不覺,漂流就開始了。

我們都有是前部分漂的,一開始,我從高處漂不來時,我的頭是縮着的,因為我怕嗆水。而且水流很急,船漂的很怏。後來我的船被卡住了,我就和媽媽一起下來推船。就這樣,被石頭撞撞,被石頭卡卡,快到終點了,我從一個最高的地方漂下來了,這時我兩手緊緊抓住繩子。下來時, 船裏的水已經滿了,我們又被卡在了石頭中,可這次怎麼推也有推不動,因為水太滿了,所以推不動,後來有個有心人,幫我們一起把船推到了中間。就這樣,一直順利的到達了終點。

這次玩的又開心又刺激,希望下次還可以玩一次漂流。

漂流三年級作文 篇2

放署假了,爸爸和他單位的人帶我寶天曼去漂流。

我們首先坐大巴車去目的地,坐了好幾個小時的車,我們終於到了,剛下車的時候,我一下子感覺呼吸暢快了很多,比在車上好受多了。這使我覺得這一定是個空氣清新的好地方。我一下子可喜歡上了這裏,我興奮的在這裏跑來路去。

然後,爸爸領着我排隊坐橡皮船,而且我們船上的人都買了水槍,準備到了漂流的地方大玩一場。穿過救生衣和安全帽之後,我們才發現沒有船,到處都是人山人海,擠的`很,等了好長時間也沒等到一隻船,最後還是爸爸,直接跳到河中把一艘小船拉到我們跟前,這樣,我們終於坐上了船。

在船上,我們大家一下可興奮了起來,有拿水槍噴人的,有躲避的,有叫嚷的,還有跳水裏衣服一下弄濕的,終於我們的船漂到了水的最深處,爸爸遇到一個浪就往我身上趴,比我還膽小,本來船上人都多,爸爸又往我身上擠,都快把我擠成肉餅了,我耳朵裏和嘴巴里都是水,就這樣,我們一直漂到很遠的地方才下船。

到了晚上,我們大家意猶未盡的坐上大巴車回家了,我邊走邊想,這裏真好玩,真不想走,有機會我還要再來。然後,我打開窗户,大聲喊道:“寶天曼,再見!”

漂流三年級作文 篇3

“農夫山泉有點甜”的廣告詞可謂家喻户曉,它的水源來自於我們浙江的千島湖。8月9日這是一個特殊又難忘的日子,因為我們四(4)中隊二十多位同學和各自的家長還有兩位老師選擇了這一天去有名的千島湖漂流。

我們乘坐的大巴車歡快地在高速公路上奔馳,我們在車內唱歌、講笑話,將近3小時的車程感覺不到就已經到了目的地。聽導遊叔叔介紹千島湖擁有448平方公里的森林面積,有1078個島嶼,千島湖是1959年建造新安江水電站築壩蓄水是形成的人工湖吶!

吃完午飯我們前往九龍溪漂流,一路上從遠處看到正在漂流的遊客們玩得那叫開心,看得我們的心啊直癢癢。到了漂流地點,大家在導遊的指引下穿好救生衣,領來船槳,一切準備就緒,GO!出發。我們一大一小乘上鼓鼓的皮划艇,開始了漂流旅程。整個漂流過程一共有7個坡度漂流口,第一個也是最刺激的一個。譁!從高處往低處滑下去,濺起的水花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像鑽石,我和媽媽立馬變成了落湯雞。那種從高處往低處驟降的刺激會使你心跳加快,就像人會被飄走一樣。接下來就進入平緩地帶,我們握緊船槳劃呀劃,但船老師在原地打轉,還是媽媽厲害,她告訴我原因,原來我們一個在船頭一個在船尾划槳的時候就應該朝一個方向劃,不能一正一反。瞭解了原因後我和媽媽配合默契,我們的船一路很順利。又到下一個漂流口,我們抓緊扶手在尖叫聲中衝了下去。前方看見黃山河他們的船被大石頭卡住了,我們剎不住眼睜睜的裝上去。被我們這一撞卡得就更緊了,後面緊跟着的樊婷和陳奇鵬他們連續的撞擊,大家全部卡住,笑得我們前俯後仰,馬上水上交通變得擁堵。家長們紛紛下船動手施救,好不容易逃離了這個“死衚衕”。船隊繼續前進,溪邊的風景真美啊!野花、野草、野鳥、還有一棵棵結滿棗子的大棗樹,我們時而前進,時而找個平緩處休息片刻,下水與溪水親密接觸,同學們之間游泳、打鬧、嬉戲。

不知不覺,我們在尖叫聲和歡笑聲中到了終點,雖然一個個全身濕透,筋疲力盡,但還是意猶未盡,捨不得上岸。漂流的經歷鍛鍊了我們的體力,挑戰了我們的膽量,更體現了我們的團隊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