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比喻句 > 怎樣才能寫好比喻句

怎樣才能寫好比喻句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07W 次

比喻句,是一種常用修辭手法,意思是打比方,用淺顯、具體、生動的事物來代替抽象、難理解的事物。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怎樣才能寫好比喻句,希望大家喜歡。

怎樣才能寫好比喻句

怎樣才能寫好比喻句 篇1

怎樣寫好比喻句?

“一道閃電,只見山北邊,白茫茫的雲海,就像幾萬匹馬向前跑着一樣,順着丹江,一直往東滾着。有幾次風把雲塊推過來,玉山就像個大佛爺凸着肚子,把它又擋回去。電閃着,雷打着風捲着雲,雨乘着風,整個天空上呀,就像個唱戲的大舞台。”

這就是一段描寫山區雷雨時情景的文字,寫出雷雨時電閃、雷鳴、風捲、雲湧的景象。這篇文章之所以寫得如此生動,除了其準確的用詞以外,最主要的原因是運用了合適、準確的比喻,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你看,它把雲海比作幾萬匹向前飛奔的馬兒,寫出了風起雲湧的磅礴氣勢;把一望無際的天空比作唱戲的大舞台,突出了當時電閃雷鳴、風雨交加的熱鬧氣氛。使我們雖未親身經歷,但也彷彿身臨其境似的。由此看來,使用正確、形象的比喻是將文章寫具體、生動的一個好辦法。的確,比喻有很多很好的表達作用,它可以把未知的.事變成已知的,把深奧的道理説得淺顯把抽象的説得具體,把平淡的事物説得很生動。但如果比喻運用不當,反會弄巧成拙,鬧出笑話來。

那麼,怎樣正確地使用比喻呢?

首先,我們在平時對事物觀察要細緻全面。比喻句中的本體和喻體之間必定存在着可比性,而這可比性又必定是這兩者的主要特點,因此,我們觀察要細緻,思考要全面,抓住事物的本質特點,選擇最富可比性的喻體。千萬不能草率從事,隨便拿來就用,這樣只會笑話百出。其次,比喻不僅要貼切,還要易懂。有這樣一句比喻句:我今天買了一支鋼筆,樣子跟潛水艇似的,頭尖尖的。這裏的“鋼筆”是我們常見的,而“潛水艇”倒是大家不太熟悉的。這樣的比喻就不太好,達不到運用比喻句的目的。

再次,使用比喻句還要注意思想感情的正確性。例如:從走廊的那一頭,走出白求恩大夫,記者們像捕獲野獸似地撲上前去,照相機的閃光燈不停地閃爍着。用“捕獲野獸”來比喻記者們圍住白求恩,顯然是極不恰當的。最後,寫完一句比喻句,還要仔細看看句子前後的搭配是否確切。如“小河像飄動的綢帶”,這一句把“小河”比作“綢帶”,是完全正確的。問題在“飄動的綢帶”,因為這樣一來,使人感到這綢帶是飄在空中的,那用來比喻“小河”自然是不恰當的了。因此,只注意比喻物和被比喻物搭配妥當還不夠,還要注意其他詞語的搭配,否則也會出病句。

這樣看來,要寫比喻句其實不難,但要寫好比喻句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只要你能細心觀察,認真思考,善於動動腦筋,一定能用比喻句使筆下的文章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正是文章或句子顯得檔次高的原因,所以,寫好比喻句,對提升文學素養尤為重要。

怎樣才能寫好比喻句 篇2

比喻句的作用

(1)比喻説理淺顯易懂,使人容易接受.

(2)比喻敍事能化抽象為具體,使事物更清楚明白.

(3)比喻狀物能使概括的東西形象化,給人深刻的印象.

温馨提示:在習作中,用上比喻的修辭手法,能夠突出事物的特點,把事物刻畫得入木三分。

比喻句,其實就是打比方,用淺顯、具體、生動的事物來代替抽象、難理解的事物。

一般有本體、喻體和比喻詞組成,又有明喻、暗喻、借喻之分。

運用比喻句應該注意:

感情色彩

(1)比喻要有感情色彩。更重要的是要表現作者的思想感情。

突出事物的特點

(2)在習作中,用上比喻的修辭手法,能夠突出事物的特點,把事物刻畫得入木三分。

比喻原理

(3) 瞭解比喻的特點不要隨便寫要遵守 把什麼比作什麼 的比喻原理

生動

(4)使文章更生動

如何判別是不是比喻句

有“好像”“像”“是”一類詞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句。判斷一個句子是不是比喻句,關鍵要看句子裏是不是在“打比方”。

有的同學一看到含有“像”、“好像”“彷彿”等詞語的句子就認為一定是比喻句,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在小學語文課本中,以下“像”字句並不是比喻句。

一、表示比較

1.江上的輪船像一葉葉扁舟。(《南京長江大橋》) 句中的“輪船”和“扁舟”是同一類事物,通過比較,突出長江水的浩大。

2.奶奶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高大,這樣美麗。(《賣火柴的小女孩》)句中以前的奶奶和現在的奶奶形象,是同一個人在不同情況下的比較。

3.他還是像過去一樣喜歡打乒乓球。這句中的“像”表示相同,故不是比喻句。

二、表示猜測

1.珊迪聽了,目不轉睛地看着我,好像表示感激。(《小珊迪》)句中的“好像”前後不涉及兩項事物,只是表示猜測。

2.小麗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可愛的草塘》)句中用“好像”引出推測,是為了加強語氣,説明估計的準確性,只是猜測而已。

3.這人很面熟,好像在哪兒見過。這句中的“好像”也是表示推測、判斷,不是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