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教育 > 高考現代文閲讀方法解析

高考現代文閲讀方法解析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86W 次

一、講求方法,把握套路

高考現代文閲讀方法解析

精讀的要求就是讀懂,甚至達到吃透,讀懂吃透就是要從整體入手,局部理解,而最終達到整體把握這一目的。理解不了局部就把握不了整體,把握了整體又可以更好地理解局部。局部理解也不僅僅是孤立的理解局部自身含義,還要把握好局部與局部、局部與整體間的相互關係。這樣才能完成由局部到整體、由語言到內容,然後再由整體到局部、由內容到語言的反覆的過程。

做現代文閲讀訓練題時,要求閲讀三遍。第一遍理解由局部到整體的自身含義。第二遍把握相互關係。然後再看文後的問題,理出各題關係,把握中心題(因為許多試題的設置都是有一定梯度和聯繫的),帶着問題去讀第三遍,既可驗證前面的所讀,又為做題找到依據。一定要先讀文章後做題,讀懂文章再做題。

二、系統總結,培養能力

語文知識是閲讀能力的基矗從近幾年現代文閲讀考查的情況看,綜合性的、高層次的題比較多,而它要求必須以系統的、綜合的知識為基矗知識系統化是培養閲讀能力的先決條件,沒有系統的知識,僅憑簡單的零散的知識,培養閲讀能力那只是紙上談兵。所以複習階段一定要做好知識的系統化工作,形成自己的語文“知識樹”———知識網絡。

在複習時,要充分利用教材,特別是教材中的知識短文,它們往往是帶有總結性質的,是系統歸納、加深加寬的好材料。歸納時要注意不要只是羅列一些名詞術語,要向縱深發展。比如文體知識中的人稱問題,學生都知道有兩種,但每一種作用是否清楚,還是個問題。比如1993年六省市試卷《青菜》閲讀文後的一個題目,共有三問:

第一問:這篇短文是用第幾人稱寫青菜的?

第二問:這種寫法對內容的表達起什麼作用?

第三問:文中哪些語句用這種人稱表述取得了比其它人稱表述更好的效果?(舉一例簡要説明)

關鍵是第二問,作用就是第二人稱便於感情交流,進行抒情,在本文中起到擬人化的作用。平時複習總結時,如果不細緻不深入,答題就顯得很盲目。

還要特別注意一些難點知識的歸納與遷移。比如語文表達中的四種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學生比較熟悉,而心理順序,特別是實用性強的邏輯順序,有的學生就一知半解了。在議論性文章及事證明説明文中常常使用邏輯順序,即按照事物的內在聯繫安排順序。或先總後分、先分後總,或由因到果、由果到因,或由主到次、由次到主,或由易到難、由淺入深,或由簡單到複雜、由現象到本質,或由一般到特殊、由特殊到一般等,總的原則是符合人們的認識規律。明白了這些,我們在閲讀時就會遷移過來,變成我們的一種運用能力。

例如有這樣一道考語言連貫方面的題,我們不妨也把它當作一個小閲讀題:

在下文空缺的甲、乙、丙、丁四處選填恰當的項。

在當今世界上,某些國家出於一己私利,把自己的價值標準和發展模式強加於別人,以自己為尺子衡量別人,稍有不同就視別人為異類,橫加指責和干涉。這種君臨天下、稱霸世界的做不法是甲、是乙、是丙、是叮

我們分析這四個選項,很顯然四句話存在着內在的邏輯順序,即因果關係,依次為B、C、D、A。

再如,調整下面各句的順序,使之合理。①我們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毀滅。②然而首先要這人沉着、勇猛,有辨別、不自私。③總之,我們要拿來。④那麼,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會成為新宅子。⑤沒有拿來的,人不能自成為新人,沒有拿來的,文藝不能自成為新文藝。

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發現①②③④句屬於正面闡述,⑤句屬於反面闡述,這兩大層次就明確了;再看前四句,第③句是前提條件,應放在第一位,第①句是“拿來”後的具體做法,又是第④句話的條件,第②句是強調第④句中“這人”應具備的品格,可放在④句之後。順序就調整為:③①④②⑤

三、發展思維,提高能力

知識是基礎,思維是關鍵。在閲讀中注重提高思維能力,也就成了提高閲讀能力的關鍵。思維雖然似乎是看不見摸不着的,但有它的表現形式———藉助於語言。

對於現代文閲讀來説,要進行好以下幾方面的思維訓練:

A比鮮獨斫餑芰Γ唬陋狽治鱟酆夏芰Γ唬錨背橄蟾爬能力;D鋇髡組合能力;E北韌較異能力;F逼蘭奐賞能力。

例如,1995年高考語文第26題:通觀第二自然段,並參照第三自然段關於“第二點錯誤認識”的表述,概括説明第一點錯誤認識是什麼。

這題就是考查分析綜合能力的。通觀四段材料,第一段是總説,從語文學科的性質和語文教學的任務兩方面,總提葉聖陶先生的教育思想;第二段從語文學科的性質方面進行闡述葉老的教育思想;第三、四段從語文教學的任務方面闡述葉老的教育思想。第三段的“第二點錯誤認識”是對語文教學任務的錯誤認識,那麼第二段拽出的“第一點錯誤認識”顯然是針對語文學科性質的。總説部分和第二段都有指出語文學科性質的語句,據此,“第一點錯誤認識”就可概括為:不清楚(或:不瞭解、不知道)語文是工具,日用學習及交流知識都少不了它,因而照搬舊式教育那一套。(或:沒有認清語文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因而照搬舊式教育那一套。)

在閲讀諸能力中,抽象概括能力是學生的一個相當薄弱的環節。要求概括的時候,大多數學生還只停留在尋章摘句式的水平上,對於在分析的基礎上加以綜合,在具體的基礎上加以抽象那就很難做到,因此概括往往缺乏準確性,經常犯一些“以偏概全”、“偷換概念”、“轉移論題”等邏輯錯誤。

例如:閲讀下面的文字,用簡潔的語言概括紙幣出現的兩個條件。紙幣首先出現在北宋,當時稱為“交子”。這決非偶然。要發行紙幣,就必須具備造紙術和印刷術。然而在當時的地球上,掌握印刷術的國家寥寥無幾,其中以北宋帝國的條件最為成熟,最為優越。唐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然而初唐是錢帛兼行。貞觀治世,“匹絹得粟十餘斛”。隨着商品經濟的發展,自唐中葉後,銅錢日益排擠絹帛,到北宋時帛制大體上已經終止貨幣的職能。北宋統一中原後,卻沒有統一的幣制,而是銅錢和鐵錢兼行。如在四川行用鐵錢,陝西與河東地區兼用銅鐵錢。鐵錢是一種價賤而笨重的鑄幣,鐵錢一貫,即1000文,約重3保骨Э恕6社會錢幣的需求量日益增大,於是紙幣應運而生。

我們分析這段文字可以看到,第一、二句話是總説,後邊分兩層分別説明“決非偶然”的原因:一是北宋具備了當時世界上最為成熟、最為優越的造紙術和印刷術;一是北宋商品經濟發展,社會對錢幣的需求量日益增大。這是在分析的基礎上加以綜合的,是比較具體的,還需抽象概括。可抽象概括為:技術條件和經濟條件。可我們的學生不會抽象概括,答成:一、造紙術和印刷術;二、商品經濟的發展。這還是較為具體的。更有甚者,在分析時就出了偏差,認為是造紙術和印刷術是兩個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