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報告 > 2016鄉村精準扶貧攻堅調查報告

2016鄉村精準扶貧攻堅調查報告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23W 次

調研報告是一種溝通、交流形式,其目的是將調查結果、戰略性的建議以及其他結果傳遞給管理人員或其他擔任專門職務的人員。下面請看本站網整理的鄉村精準扶貧調研報告,歡迎參考選擇。

2016鄉村精準扶貧攻堅調查報告

  2016鄉村精準扶貧攻堅調查報告【1】

一、密川村基本情況

密川村地處李宅鄉西北部,下轄周家、汪家、鋪前、裏田塢、土口、上屋6個自然村,10個村民小組,村民448户,其中貧困户19户,人口1570人。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3個黨小組,共有黨員37人(男黨員32人、女黨員5人)。建有密川小學完小教學點。全村共有耕地總面積3300餘畝(含經濟林果地50 畝),主要種植水稻等作物;水域面積23畝;林地19200畝。農户住房以鋼筋混凝土結構為主,有81户居住在土木結構房屋。全村全村外出務工人員有400餘人,約佔總勞動力40%。

近年來密川村真抓實幹,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資金,大力改造農村基礎設施,先後實施了一批項目,百姓得到了實惠。2014年投資140餘萬元改建土口大橋,為土口村400餘人口交通安全提供了保障;籌集37萬元改造周家自然村道路及休閒廣場,現已完工並投入使用;投資2萬元完成了密川村黨員O2O為民服務站建設,實現了一站式服務;投資16萬元建設了村衞生所,現已基本完工;2014年引進浙商在上屋自然村投資建設了一個120餘畝規模的牛蛙養殖基地(現已完成60畝建設);投資22萬元建設裏田塢及土口自然村飲水工程,預計將於2015年9月交付使用,屆時將解決500餘人安全飲水問題。2015年籌集40餘萬元改造土口移民示範點工程,目前項目正在建設當中。

二、密川村發展落後和部分村民貧困原因

密川村地處偏遠,交通不便,自然條件相對惡劣,基礎設施建設落後,給村民的生產生活及特色農業發展帶來很大制約,開發難度大。密川村與鄉里的先進村相比,跑項爭資能力較弱,人脈關係差,在德興沒有一個密川籍的實職副科以上幹部。高鐵建設項目徵遷沒有經過該村,發展項目少。村民收入來源主要是依靠自家責任田種植及農閒時務工,收入方式單一,且收入低。近年來村民患重大疾病者明顯增多,交通、農民建房等引起的意外傷殘呈上升趨勢,給村民家庭帶來極大負擔。疾病、傷殘、弱智、子女上學成為導致村民貧困的重要因素。該村有貧困户19户,家庭沒有精壯勞動力,家屬患有大病或有殘疾,整個家庭負擔重,他們的經濟生活水平明顯比其他村民低。

三、精準扶貧攻堅對策

一是加快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推動修建機耕道、修建水渠、維修大林壩、村內道路硬化等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土地流轉,鼓勵承包大户以及引進特色農業,調整產業結構;加快機械化生產應用。二是走特色農業發展之路。積極爭取各方支持,發展特色農業,鼓勵和其正藥草種植。三是開展綠色生態村建設。保護和開發大坑林場旅遊,整治河流,清污綠化,在裏田塢規劃發展生態農莊,帶動全村經濟及村民就業。

蹲點在密川村的鄉黨委副書記劉紹邦説:“密川村將認真貫徹市委提出的‘結對幫扶、精準扶貧’精神,精準定位制約密川村發展的問題,精準發力,實現密川村發展再上新台階。”

  2016鄉村精準扶貧攻堅調查報告【2】

2016年7月至8月,我們駐村工作隊組成調研小組,深入全村貧户家庭入户調查,認真分析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結合全村發展現狀,認真分析總結,形成了調研報告。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全村人多地少,自然條件惡劣,羣眾自我發展能力不強,農業收入不穩定。部分村民對新技術、新產品接受程度底,特色高效農業推廣慢,村民文化程度偏低,掌握的實用技術少。

二、工作目標

(一)宣傳政策。注重把宣傳政策與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結合起來,採取通俗易懂、易於接受的方式,廣泛宣傳國家和省、市支持農業農村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和事關羣眾切身利益的教育、衞生、低保、養老等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積極協助聯繫户申請辦理“雙業”貸款、婦女小額信貸等惠農貸款,引導農民敢貸款、會貸款、及時還款,及時發現、反映和制止損害農民利益的各種行為,督促各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實處,進一步凝聚羣眾、組織羣眾、發動羣眾。

(二)反映民意。注重把反映民意與鞏固拓展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結合起來,健全完善聽取羣眾意見、迴應羣眾關切、解決羣眾困難的長效機制,深入聯繫村召開村組幹部與村民代表會議,商討修訂兩規劃,制定切實可行的脱貧措施,幫助村委會

建檔立卡,推行扶貧攻堅“圖表式管理”模式。雙聯幹部深入聯繫户家中,瞭解村情户情、經濟狀況、發展願望、存在困難、就醫就學等,提出個人幫扶計劃。要認真梳理歸納幹部羣眾的意見建議,及時反饋給黨支部或有關部門,盡力幫助解決實際困難。農村精準扶貧調研報告

(三)促進發展。注重把促進發展與推進“1236”扶貧攻堅行動結合起來,大力推進以發展養殖業為主的設施農牧業,以種植核桃樹為主的特色林果業主體生產模式,幫助村委會做好村級道路硬化和自來水入户工作,積極試點推廣甜高粱種植技術,全力發展千畝優質核桃產業基地建設工作,協助做好土地流轉、種植業結構調整、勞動力技能培訓、勞務輸轉等工作,幫助羣眾找準最適宜、效果最好、收益最高的富民產業。

(四)疏導情緒。注重把疏導情緒與加強農村社會治理結合起來,及時掌握羣眾的思想動態和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深入排查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和信訪案件,幫助開展法律法規及政策解釋工作。組織開展羣眾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倡導健康向上的生活新風尚。

(五)強基固本。注重把強基固本與提升能力素質結合起來,加強村黨支部建設,強化黨員日常管理和教育培訓,幫助完善村務公開、黨務公開、黨員培養教育等制度,大力推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指導村內公益事業“一事一議”,提升村級黨建工作水平。

(六)推廣典型。注重把推廣典型與凝聚強大力量結合起來,

注重發現和宣傳推廣在主導產業發展、基礎條件改善、新農村建設等農村改革發展中湧現出的典型經驗和成功做法,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引領和帶動作用。

三、工作措施

(一)摸“準”扶貧對象,確保精準扶貧“靶向定位”。嚴格執行識別標準,把最貧困的户、最貧困的貧困户納入幫扶範圍,科學合理制定幫扶計劃。按照“規劃到村、幫扶到户、責任到人”的總體思路,精心編制精準扶貧精準脱貧實施方案,確立了貧困村主導產業,填寫發放貧困村、貧困户登記表、扶貧手冊,制定了貧困户脱貧計劃,真正做到“户有卡、村有簿、鄉有冊”,對貧困人口、貧困家庭實行信息動態化管理。並對識別出來的貧困村、貧困户制定幫扶措施,通過分析致貧原因,對扶貧對象逐户確立幫扶項目,建立脱貧規劃明白卡、台賬,明確幫扶責任單位、幫扶人員。

(二)創“優”工作機制,確保精準扶貧“陽光普照”。深入開展大走訪、大調研,認真傾聽貧困羣眾訴求,耐心詢問每户家庭情況,深挖致貧根源,逐户走訪建檔,與貧困户交心談心、算賬對比,制定幫扶計劃,謀劃佈局產業項目,推進精準扶貧。切實把村民組織起來,把致富能手培育起來,把大學生村官、駐村工作隊合理利用起來,負責協助村兩委摸清貧困底數,分析致貧原因,制定幫扶計劃,把產業培育起來,把土地流轉起來,把村委會建設起來,把醫療體系完善起來,把發展環境優化起來,把

村幹部積極性調動起來,着力推動貧困村經濟和各項事業健康發展。

(三)用“好”社會保障,確保精準扶貧“全面兜底”。把民生改善作為社會建設的重要任務,認真做好教育、就業、醫療等工作,進一步提高養老金補助標準,健全貧困弱勢羣體救助、大病醫療救助等制度,堅決防止因病、因災、因學致貧返貧。在繼續做好低保工作的同時,堅持“治貧先治愚”,促使更多的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學習實用技術,增強致富能力,紮實開展農民實用技術培訓和貧困村致富帶頭人培訓,對貧困家庭“兩後生”(初高中畢業後未繼續上學、未就業的學生)免費進行就業培訓,保證每個貧困家庭有一名勞動力掌握1—2門致富技術。加快農村土地確權和流轉,着力破解脱貧致富瓶頸制約,充分激發農村發展活力。

(四)吹“響”攻堅的號角,打好脱貧攻堅戰。按照精準扶貧的要求,抓好雙聯行動與“1236”扶貧攻堅行動確定的目標任務對接工作,強化雙聯單位和領導幹部的主體責任,組織引導他們共同擔負起扶貧攻堅任務,動員更多的非公企業、個體工商户等社會力量參與,深化拓展定點幫扶、社會幫扶東西協作等幫扶模式。同時加強扶貧項目和相關涉農項目資金的整合力度,統籌考慮各方面資金資源,明確財政專項資金投向,打破行業、部門限制,在各部門專項資金總量原則上不減少的同時,削減專項資金項目數量,放大財政槓桿作用,合理整合財政、農牧、林業、扶貧等涉農資金項目資金,集中向重點產業、重點項目傾斜,激發農村發展活力,着力解決資金安排分散、重點不突出、效果不明顯的問題,使有限的資金、項目和政策能夠進村入户精準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