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小學生寒假《童年》讀後感

小學生寒假《童年》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06W 次

《童年》是高爾基的代表作,也是中學生的必讀作品。那麼,童年讀後感該怎麼寫呢?下面本站網小編為大家提供了《童年》讀後感:童年如畫,記錄着精彩的瞬間;童年如歌,跳動着歡快的音符;童年如海,翻動着我們快樂的回憶。我認為每個人都有着美好的童年,有着幸福的過往。

小學生寒假《童年》讀後感

  《童年》讀後感(一)

馬克西姆。高爾基的《童年》舉世聞名。主人公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爾基本人,高爾基借阿廖沙這個人物來描述自己的童年。

阿廖沙從小就善良,特別是在外祖母的哺育下,生成了一顆善惡分明、是非分明、能愛能恨的靈魂。他勤於學習,刻苦耐勞,艱苦的生活使他鍛鍊成長為一個意志剛強、有理想有作為的人。他性格中最重要的東西是:對知識的渴望,對美好未來的憧憬。生活的困苦並沒有使他退卻,他堅信黑暗終將過去,未來將會一片光明。

阿廖沙幼年時期父親就去世了,跟着母親和外祖母,來到了外祖父的一個小染坊。從此,黑暗的生活降臨到阿廖沙的頭上。外祖父的脾氣十分的暴躁,經常打外祖母和阿廖沙,使他幼小的心靈出現了陰影。

後來阿廖沙又結識了知心朋友小茨岡,兩人無話不談,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可是,好景不常,可憐的小茨岡就被兩個兇狠的舅舅給害死了。他就這樣失去了好友。雅科夫和米哈伊爾是魔鬼,歐打自己的老婆,還天天鬧着要分家產,兄弟之間一點也不團結。兩個兒子薩沙也被教壞,處處捉弄阿廖沙。此後,阿廖沙又認識了木匠“好事情”,成了好友,結果被外祖父趕走。阿廖沙得了個繼父,十分兇,常打人。幾年後,最疼愛他的外婆死了,母親也死了,他就被外祖父趕出門靠撿垃圾為生。有人説:“環境可以造就一個人,也可以毀滅一個人。”就是這樣的環境造就了高爾基,成就了高爾基。

外祖父卡什林性情暴躁、乖戾、貪婪、自私;倆個舅舅米哈伊爾和雅科夫也是粗野、自私的市儈。只有善良、和藹的外祖母讓他生活在這種環境下有一絲絲的轉我喜歡文中的外祖母,她似乎有種特殊的親和力。她常常給阿廖沙講好聽的神話故事,也潛移默化地教他做一個不向醜惡現象屈膝的人。而且她是那麼愛她的子女。即使是米哈伊爾和雅科夫這兩個大壞蛋,她也並沒有請求外祖父怎樣嚴厲得處罰他們。面對外祖父毫無人情的打罵,她也是一忍再忍。

和阿廖沙相比,我們的童年是燦爛的,是彩色的,是沒有煩惱痛苦的,更是無憂無慮的。每天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中,聽着老師講課;回家有大魚大肉等着你品嚐;你想要什麼,就給你什麼;如果有人欺負你,大人會毫不猶豫地狠狠地教訓那個人一番。除此之外,我們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間的勾心鬥角,為爭奪財產而打架鬥毆之類貪婪、兇狠的事情。更不會發生殘忍的把某個無辜的人無端地折磨致死這類想都沒想過的“恐怖事件”。如此比較,我們的童年和阿廖沙有着天壤之別。我們是多麼幸福呀!但擁有着這些,我們並不知足。我們總是奢求更多。

讀過《童年》之後,我們應該珍惜如今美滿、幸福的生活。我們要努力學習,千萬別身在福中不知福。

  《童年》讀後感(二)

最近,我讀了高爾基的著作《童年》,書中形象地描繪了主人公阿廖沙悲慘的童年。阿廖沙父母雙亡,而外祖父脾氣十分暴躁,只有外祖母疼愛他了。外祖父不太喜歡他,兩個舅舅更是討厭他。就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他卻走過來了。其實,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爾基本人,高爾基借阿廖沙這個人物來描述自己的童年。這令我深深地體會到了當時那個年代的人的醜陋面目。高爾基的童年跟我們現在比起來,實在是太悲慘了!

我們多幸福啊,被父母寵着。每天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中,聽着老師講課;回家有大魚大肉等着你品嚐;你想要什麼,就給你什麼;如果有人欺負你,大人會毫不猶豫地狠狠地教訓那個人一番。而高爾基那個年代呢?高爾基很少有安寧的日子,幾乎天天有人傷害他、辱罵他、欺負他。我也有些想不明白,那些人做這一類損人不利己的事情幹嗎呢?這些毫無意義的事情值得他們去做嗎?

所以,我們更要珍惜如今美滿、幸福的生活。我們要抓住童年的尾巴,努力學習,千萬別身在福中不知福。這樣優秀的學習環境,這樣美好的童年生活,我們再不好好學習,那就太對不起父母了。

如今,眼看童年就要走了,迎來的是充滿活力的少年,讓我們珍惜童年的最後一刻,稍不留神,童年就會離我們遠去,抓住童年最後的時光,留下我們對童年最美好的印象吧!

  《童年》讀後感(三)

這個暑假,我讀了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説這個暑假,我讀了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説《童年》,它給我的感觸頗深。

馬克西姆·高爾基出生在一個貧窮的木工家庭中。在殘暴的沙皇統治時期,高爾基吃盡了苦頭:幼年喪父,卻又受盡外祖父的虐—待。他周圍的人都是那麼的自私,貪婪,充滿了仇恨……

高爾基的童年是那麼的悲慘,和他比起來,我可是幸福多了。

我出生在一個依山傍水的美好的.地方,父母無微不至的呵護,親人親切無比的疼愛,夥伴們天真無邪的友愛,使歡樂的音符時時灑落在我的身邊。在竹林裏嬉戲,去山上採蘑菇,入溪水抓螃蟹,追蝴蝶,聞花香,追蚱蜢,我的童年就是這樣無憂無慮開始的。

拎着個大籃子跌跌撞撞地跟在表姐身後撿麥子,大籃子卻總是撞到我的腳後跟。兩條小辮兒上下歡快地跳動着,白蝴蝶在身邊快樂地翩翩飛舞。湛藍湛藍的天空,萬里無雲,微風挑逗着衣襟,籃中的麥穗已有大半。童年的美好時光也就是在歡欣愉悦的勞動中度過的。

走進了書香四溢的校園,也成了一個莘莘學子。充實的一天就在這琅琅的讀書聲中開始了。老師熱心地傳授我們知識,同學們互相探討,我們像一棵棵小樹苗,在接受春風雨露的滋潤——吸取更多更好的知識,茁壯成長。在這知識的海洋中,我結束了快樂的童年,開始走向成熟。

我生活在一個充滿人道主義的社會主義國家中,這裏沒有抽人的鞭子,沒有毆打的拳腳,沒有仇恨,沒有貪婪,沒有乖戾,更沒有層出不窮的暴行和醜事。這裏的人是善良,純潔,樂觀的,因而我的童年是充滿了幸福和快樂的。

  《童年》讀後感(四)

在暑假,我讀了許多課外書,在這麼多書中,最令我感動的要數《童年》了。《童年》是高爾基寫的三部自傳中的一部。高爾基三歲時喪父,他的童年是在諾夫戈羅德度過的,也就是他的外婆家。這本書主要講了高爾基童年生活是怎樣的悲慘。就在一八七一年,他悲慘的命運開始了。他的行動都被他的外公監視着,外公不准他這樣,又不准他那樣,他好象在地獄中生活。

他雖然小時候生活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但是競然還能成為一位如此傑出的人,真是了不起!高爾基曾經被沙皇逮捕過,但是,因證據不足獲釋,可他還被警—察祕密監視。他發表過的文章數也數不清。在一九二八年時,高爾基還不放棄那可貴的光陰,於是他在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三六年寫了一部卷帙浩繁的長篇小説《克里母。薩姆金的一生》,這部小説他臨終前都沒有完成。這部小説作品再現了俄—國社會生活,反映了各個階級和社會集團在不同歷史階段的變化。高爾基於一九三六年六月十八日於哥爾克病逝。

讀了《童年》,我深深感受到了當時俄—國社會的那種腐—敗,當時人民生活的痛苦。我曾經想過,如果我當時是一個工人,我一定會像高爾基那樣,用我這支鋒利的筆給沙皇政府當頭一棒。我認為,如果我們在這樣的好環境中浪費時間是天大的錯誤。記得魯迅説過“時間就是生命”和“珍惜時間是我成功的祕訣”。

我們現在有如此美好的環境,是多麼難得呀!這幸福生活都是老一輩革命家的鮮血換來的。我以前是一個特別調皮的“假小子”,有時間還和小朋友打打鬧鬧,特別貪玩。但是,自從我看了《童年》這本書以後,我開始愛惜時間,我知道時間的重要性。所以,現在我開始認認真真地學好每一門課。俗話説的好“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滴水穿石”也是一天一天慢慢來,循序漸進。我們的學習也要慢慢來,不能太急於求成,揠苗助長,這樣便會前功盡棄。因為現在要求為學生“減負”,人們對自己孩子的學習更加輕視了,讓他們在外面無所事事。現在的家長多數都認為只要有錢有勢,他們的兒女就一定能夠考上大學。其實,光靠錢和勢力是不行的,在二十一世紀這個正在前進的中國已經將這些通過關係上大學的事一掃而空了。

  《童年》讀後感(五)

《童年》是高爾基以自身經歷為原型創作的自傳體小説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講述的是主人翁阿廖沙三歲到十歲這一時期的童年生活。小説從"我"隨母親去投奔外祖父寫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間"混飯吃結束。外祖父開了家染坊,但隨着家業的逐漸衰落,他變得吝嗇、貪婪、專橫、殘暴,經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們,狠心地剝削手下的工人。有一次阿列克謝因為染壞了一匹布,竟被他打得昏死過去。幼小的阿廖沙也曾被他用樹枝抽得失去知覺。他還暗地裏放高利貸,甚至慫恿幫工去偷東西。兩個舅舅也是粗野、自私的市儈,整日為爭奪家產爭吵鬥毆。在這樣一個瀰漫着殘暴和仇恨的家庭裏,幼小的阿廖沙過早地體會到了人間的痛苦和醜惡。

高爾基在作品的開頭就寫到:"有時連我自己也難於相信,竟會發生那樣的事。有很多事情我很想辯駁、否認,因為在那'一家子蠢貨'的黑暗生活中,殘酷的事情太多了。"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在這黑暗的另一面,還有一種叫做光明的東西在那隱隱發光。只要還對光明充滿希望,那麼這一點點微弱的火光就可以被放到無限大,直至灑到每一處陰暗的角落。我想這大概就是高爾基想要表達的另一個更直接更迫切的主題——批判俄—國幾世紀以來形成的小市民習氣,痛斥小市民的卑鄙靈魂,並要讓這種卑鄙靈魂消失。

而我所要説的就是不要對任何不堪的現實失去信心,總會有一些人一些事令你感到痛苦甚至絕望,但你想想,黑暗過去,黎明的曙光總會到來。只要你仍能保持不滅的信心,做一個善良、樂觀、富於同情心的人,那麼你的光明定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