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幼兒園美術教案模板錦集九篇

【實用】幼兒園美術教案模板錦集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58W 次

作為一名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幼兒園美術教案模板錦集九篇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在刮畫紙上作畫的興趣。

2、能連續的刮出直線和圓形。

【活動準備】

刮畫紙、刮畫棒

【活動過程】

1、魔術引出刮畫紙提高幼兒興趣

孩子們看,我智力有一張神奇的紙,他雖然看上去黑黑的,但是他黑色的身子底下藏着五彩斑斕的世界;再看這個神奇的小棒棒,他就像神筆馬良的神筆一樣,可以幫我們畫出漂亮畫。

2、出示秋天的樹的圖片,讓孩子觀察樹的樹幹和樹枝是什麼形狀的,讓孩子説出來。

3、秋天的樹上結滿了果實,這些果實是什麼形狀的,讓孩子們用語言表示出來。

4、教師示範

現在老師先來變一個小魔術,用直線來表示秋天的樹,(教師在刮畫紙上刮出樹幹樹枝),大樹出來了,樹上的果子我用圓形來表示(教師在樹枝上刮出果子)。

5、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幼兒進行刮畫,教師對個別孩子進行指導。

6、作品評價

請幼兒對自己的畫進行a簡單講解。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2

一、設計意圖:

《小貓頭鷹》是一個非常經典的外國文學作品。圖畫藝術性強,富有情感,故事的主題來自於幼兒的生活經驗,能夠引起幼兒的共鳴,故事講述的是,三隻小貓頭鷹——秀秀、皮皮和比比在黑夜中等媽媽回家的温馨故事。作者將貓頭鷹擬人化,並且利用淺白易懂的文句,透露出孩子在等待媽媽回家時的彷徨與憂心。

書裏面的小貓頭鷹很勇敢地在黑夜裏等媽媽回來,這個故事情節非常適合現在我們小班的孩子,正好適合當下小班寶貝們的心情,從小貓頭鷹身上看到了自己。活動中首先通過視頻,讓家長初步瞭解故事內容,通過遊戲互動提高幼兒閲讀興趣,為鞏固幼兒對《小貓頭鷹》的理解,通過動畫視頻提高幼兒專注力。在活動延伸部分,為幼兒準備翅膀,引導幼兒用多種形式去表現故事。

二、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圖書,理解畫面所要表達的內容。

2、指導家長運用繪本閲讀培養幼兒早期閲讀興趣,提高幼兒語言以及綜合素養,讓幼兒體驗閲讀的樂趣。

重點:理解故事大意,感受故事所傳遞的情感。

難點:支持和幫助幼兒通過遷移生活經驗深入理解故事,並學習大膽表達。

三、活動準備:

1、繪本6本、小椅子、墊子若干。

2、ppt課件、視頻、背景音樂。

四、活動過程:

1、欣賞繪本故事課件

2、教師提問環節

剛才大家看了這個繪本故事《小貓頭鷹》有什麼感受?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家長是不是也會遇到類似的問題,比如説您要去上班,把孩子託付給爺爺奶奶或者送孩子入幼兒園,您的孩子會有什麼樣的表現,是不是也會像小貓頭鷹一樣內心彷徨?我們家長朋友是怎麼做的呢?(家長探討)

3、親子游戲(猜猜我是誰)

4、請寶寶和家長共同欣賞視頻《小貓頭鷹》

5、親子閲讀

請寶貝們領着自己的爸爸媽媽,拿着自己的小墊子坐下來,今天老師把你們最喜歡的《小貓頭鷹》帶來了,寶貝們過來拿吧(禮貌用語),現在請大家用你們最喜歡的方式進行閲讀。

6、互動環節

現在寶貝們是不是已經變成了一個個勇敢的小貓頭鷹了?誰最勇敢?那你會像小貓頭鷹一樣飛嗎?你能給大家演示一下嗎?

五、交流與分享

六、活動延伸

做各種各樣的翅膀,創編繪本。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運用線條、圖形進行有規律地裝飾盤子。

2、體驗裝飾畫的線條美與規律美。

3、養成幼兒耐心、細緻、整潔的創作習慣。

活動準備

1、油性記號筆、圓形紙盤若干。

2、教師製作的盤子展。

3、盤子實物、各種盤子圖片。

活動過程

1、觀看各種圖片,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今天我們班開展"美麗盤子展銷會",請小朋友們看看這些盤子美嗎?美在哪裏?

你們最喜歡哪個盤子?為什麼?

2、出示範例,體驗並感受作品的美。

師:今天老師這裏也有些盤子畫,你們看看和剛才的盤子畫有什麼不同,這些盤子畫有什麼特點?

引導幼兒觀察運用線條、圖形混合裝飾的方法。瞭解有規律排序的方法,從而解決重難點。

(1)引導幼兒觀察盤子上有哪些圖形與線條,在盤子的什麼位置?幼兒邊講老師邊出示有關的線條、圖形。

(2)啟發幼兒發現裝飾畫的排列特點:(從圖案、排列等方面分析)強調有規律排序,間隔開的花紋時一樣的(形狀、大小都是一樣)

(3)教師示範各種線條、圖形的運用。

師:你們想不想也自己設計一個美麗的盤子啊?那等會老師每人發一個白盤子請你們和自己的爸爸媽媽一起設計,設計的時候請注意運用上這些規律和線條。

3、幼兒創作,教師巡迴指導。

(1)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富有個性地創作。

(2)提醒幼兒運用線條、圖案的組合進行裝飾。

(3)鼓勵能力強的幼兒注意圖案與排列的創新;幫助能力弱地幼兒選擇簡單的線條與圖案進行簡單的裝飾。

(4)強調保持桌面、畫面整潔。

4、欣賞交流,體驗成功的快樂。

運用多維方式講評作品。(你喜歡那幅作品?能與同伴分享你的感受嗎?)重點引導幼兒運用有規律排序進行裝飾的技能。

教學反思

美工活動《有趣的盤子》,目標是能初步感受並喜歡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根據要求,結合活動內容以及我班幼兒自身特點,我把這次活動的目標定為:

1、運用線條、圖形進行有規律地裝飾盤子。

2、體驗裝飾畫的線條美與規律美。

3、養成幼兒耐心、細緻、整潔的創作習慣。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孩子的表現比較積極,都很投入的在裝飾自己的盤子瓶,而且有的孩子還創造性的做出了與老師不一樣的形狀,還有的幼兒做出了娃娃的臉來,從這點可以看出我們班的孩子想象力比較豐富,有一定的創新能力。在這方面是孩子啟發了我,是他們的作品提醒了我,我很慚愧自己沒有發揮好教師的引導作用,首先是作為教師用的範例"盤子"做的比較小,課後經過老教師的指導,我知道出示的盤子一定要大,可以從點、面、線等方面來啟發幼兒。我自己經過反思,還發現有一個不足之處,《綱要》中提出:在藝術活動中,要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製作玩具、手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其他活動。那麼,作為一次裝飾盤子的活動,我想幼兒的裝飾興趣會更濃厚。同時,在裝飾主題上,如果教師給出幾個裝飾的主題,如海底世界、秋天的圖畫等等,那麼幼兒創造性思維會被激發,定能裝飾出內容更為豐富的作品來。

總之,這次活動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處,需要我以後逐步去改進,特別是課堂教學的應變能力以及活動中各個環節的銜接方面需要加強,但是值得欣慰的是孩子們都很積極的參與了此次活動,主動去感受盤子的線條美,孩子能以愉快的情緒參與到活動中去,這也是我們教育的根本宗旨。教材展示的不夠大,孩子看不清楚盤子上的畫。再説到畫上的規律時沒有強調,沒有提升。最後孩子表達時沒有下。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4

一. 觀察一串葡萄,引起興趣

(引導幼兒説説葡萄的顏色:紫色。葡萄的形狀:圓圓的,一顆一顆緊緊地擠在一起。)

老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了一樣好東西過來,瞧!這是什麼呀?(出示葡萄)

老師:啊,原來這是一串葡萄哦,誒,你們有沒有吃過葡萄啊?(幼兒回答)

老師:那誰來説説葡萄是什麼味道的?(幼兒回答)---哦,葡萄是酸酸甜甜的

老師:小朋友,你們看看老師手上的這串通葡萄是什麼顏色的?(幼兒回答)

老師摘下一顆葡萄:你們看一看這顆葡萄是什麼形狀的?(幼兒回答)

總結:哦,原來葡萄寶寶是紫色的,圓圓的,一顆一顆緊緊地擠在一起。

老師:這串葡萄真漂亮,我們一起幫它拍張照片好不好?(幼兒一起做拿起相機的動作)一起來“咔嚓”.哇!照片出來了,真漂亮!

老師:施老師照這它也畫一張好不好

二. 示範作畫過程

1老師示範手指點畫:伸出拇指爸爸,親親顏料寶寶,點個葡萄娃娃

2請個別幼兒嘗試點畫(指導幼兒:葡萄寶寶們一個挨着一個,所以我們要把它們畫在一起,緊緊地靠在一起。)

三. 交待作畫要求,幼兒操作

1一顆顆葡萄要緊緊地靠在一起

2作畫前先長袖變短袖,不要讓顏料粘在自己和別人的身上。

3注意桌面的清潔

四. 展示幼兒作品,幼兒互相討論

五. 清洗葡萄,幼兒分享

寶寶們本領真大,畫的葡萄真好看,我們自己誇誇自己(我真棒!)

你們知道葡萄還可以做成什麼嗎?(幼兒回答)

老師今天帶了很多用葡萄做出的好吃的食物過來,我們一會請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我們一起吃好不好?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幼兒瞭解了葡萄不僅是圓圓的,還是紫色的,一顆挨着一顆的,幼兒基本掌握了這些而且學會了自己清洗葡萄以及如何點畫葡萄。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受印畫的特點,大膽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創作。

2、在印畫“蝸牛”的活動中,讓幼兒嘗試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3、鍛鍊孩子們小手肌肉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圖片資料, 顏料

活動過程

一、導入

通過猜謎語的方式向孩子們介紹蝸牛。

它是身體很小的動物。

它總是揹着自己的家。它是什麼呢?

二、展開

1、 談談關於蝸牛你有哪些經歷。

你見過蝸牛嗎?

你在哪兒見過的蝸牛?蝸牛長什麼樣子?

看過蝸牛後你有什麼感想?

2、談談身體小的動物。

① 準備好身體小的動物的圖片或照片。(蝸牛, 瓢蟲, 蝴蝶, 蜻蜓等等)

②你知道哪些身體小的動物?

③ 討論一下身體小的動物有哪些優點。

④ 一邊看身體小的動物的圖片一邊討論它們的特徵。

3、用準備的顏料裝飾出蝸牛。

① 用食指和中指蘸上顏料。

② 用手指在蝸牛的背上印上圓圓的手印,畫出蝸牛花花綠綠的家。

③ 給畫好的每一隻蝸牛起一個好聽的名字。

三、結尾

1、讓孩子們把自己完成的作品介紹給朋友們

2、總結活動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觀察櫻桃,瞭解櫻桃的外形特徵。

2.嘗試用手指在宣紙上點畫出櫻桃,感受宣紙的獨特質感。

3.能夠耐心細緻地一一對應進行點畫。

活動準備

1.櫻桃實物、櫻桃圖片,畫有盤子和櫻桃柄等內容的作業紙人手一張。

2.相關的國畫圖片、國畫顏料。

活動過程

1.欣賞櫻桃實物或圖片,瞭解櫻桃的外形特徵。

教師:老師今天帶來了一盤好吃的,你們看是什麼?櫻桃長什麼樣子呀? (紅紅的,小小的, 圓圓的,還有一個細細長長的柄)

2.鼓勵幼兒嘗試用手指點呵櫻桃。

(1)教師:紅紅的櫻桃真好吃,還有一些小朋友也想吃,可是他們的盤子裏只有櫻桃柄,沒有 櫻桃,我們來給它們添上櫻桃吧。一個柄上結幾個櫻桃呢?

小班的活動常常需要教師的支持和引導。教師提供畫好櫻桃柄的作業紙,一是幫助幼兒鞏固一一對應的概念,二是幫助低齡幼兒解決構圖困難的問題。

(2)教師:用我們的手指,輕輕地親一下紅顏料,然後再親一下紙,注意要親在櫻桃柄的下面。給盤子裏添好櫻桃後要用桌子上的小毛巾擦擦手。

3.欣賞、評價。

教師:你最想吃哪幅畫上的櫻桃?

評價應側重於畫面上否乾淨整潔,點印櫻桃的位置上否恰當。

4.幼兒品嚐櫻桃,結束活動。

評析:手指點畫活動對小班幼兒來説難度不大。幼兒在畫有背景的作業紙上進行添畫,一方面可以潛移默化地感受國畫獨特的美感,同時也可以通過接觸初步感受宣紙的`獨特質感。在此基礎上,還可以延伸進行類似的“漂亮的梅花”、“紫色的葡萄”等手指點畫活動。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7

活動名稱:會變的顏色

 活動領域:美術

活動班級:中班

活動教師:通榆縣幼兒園 王廣源

一,設計意圖

幼兒都比較喜歡漂亮的顏色,中班幼兒在認知能力方面比較差,不能夠清楚地瞭解各種顏色的特點,於是我選擇了最基本的紅黃藍三種顏色,以發展幼兒探究事物的能力。

二,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動手操作,使他們知道我們周圍有許多漂亮的顏色,並瞭解兩種以上的顏色混合起來會變成另外一種顏色。

2豐富詞彙,顏色,混合,發展幼兒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初步瞭解紅黃藍為三原色。

三,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紅。黃。藍三種顏色若干,調色盤若干,每人一張圖畫紙,一塊舊毛巾,教室內增加各種顏色的花盆。有紅黃藍三種顏色的絲巾一條

2,經驗準備,瞭解常見的顏色。

四,教學方法,講授法,操作法,實驗法,總結法

五,教學過程

(一)課前觀色

教師組織幼兒互相觀察幼兒身上穿的是什麼顏色的衣服,同時看看教室裏增添了什麼?(幼兒隨意説)

(二)課堂講授

1。教師佩戴絲巾,引起幼兒的好奇心,讓幼兒找一找教師跟剛才有什麼不一樣?(多了一條絲巾)再講小朋友找一找就是這條絲巾上是什麼顏色的?(紅。黃。藍三種顏色)

2。教師出示裝有紅,黃,藍三種顏色的瓶子讓兩幼兒觀察,教師把其中兩種顏色混合在一起請幼兒仔細觀察,到底是哪兩種顏色混合在一起就變成了另外一種顏色?(如同色和黃色混合在一起變成橘黃色,紅色和藍色混合在一起就成了紫色,藍色和黃色混合在一起就成了綠色)

3。幼兒自己動手操作,觀察自己變出的顏色,同時能説出哪兩種顏色混合在一起,變出的是什麼顏色?

4。要求幼兒找出自己生活中哪些是橘黃色,紫色,綠色。

5。教師小結,紅黃藍為三原色,用這三種顏色可以調出很多色彩,工人師傅利用顏色變化的原理,為我們製造出各種顏色的玩具,桌椅等等我們長大了,學會了更多的本領就把我們的生活裝扮得更加美麗。

6幼兒操作

幼兒棉籤畫:剛才我們學習了把兩種顏色合在一起變成了另外一種顏色,現在小朋友們把這些漂亮的顏色畫成一幅美麗的畫。幼兒繪畫時,教師提醒幼兒合理佈置畫面,一根棉籤蘸一種顏色,重點輔導能力差的幼兒,鼓勵他們大膽作畫正確使用顏色,作畫完成後,小朋友互相欣賞作品,並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教師為幼兒提供幼兒互相交往和口語表達能力的氛圍)

六,活動延伸

幼兒在生活中繼續找顏色,繼續用棉籤作畫學會調色,學會使用顏色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進一步學習粘貼技能,能將材料貼在紙面上,養成良好的粘貼習慣。

2、通過遊戲讓幼兒喜歡美工活動,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長條卡紙、圖形彩紙、漿糊、抹布。

2、鈴兒響叮噹的音樂,訂書機,皮筋。

【活動過程】

1、音樂遊戲,找朋友。

師:我們都有好朋友,老師請寶寶們去找找你的好朋友和他抱抱,好嗎?

2、學習粘貼圖形。

認識紙張和圖形

師:瞧,這裏也有兩個好朋友,他們也想抱在一起,是誰?(出示卡紙)認識大大的卡紙。

(出示彩紙)這是什麼紙?認識彩紙。它是什麼形狀的?

這裏還有一些圖形,它們是什麼形狀的呢?(出示方形、三角形、心形)認識這幾種圖形和顏色。這些圖形想和卡紙做朋友,它們怎樣才能貼在一起呢?什麼能幫助它們?(漿糊)

教師示範粘貼

我們來試試:蘸一蘸,抹一抹,啪——擦一擦。

請個別幼兒上來粘貼。提醒圖形要分開一點,不要疊在一起。

那邊還有許多卡紙和圖形紙,請你們也去貼一貼,做一做,好嗎?

3、幼兒操作,粘貼圖形。(輕聲播放關於聖誕的歌曲)

4、變魔術

卡紙還會變魔術呢,瞧它會變成什麼?(教師示範做成一頂聖誕帽)

聖誕節馬上就要到了,我給大家變了一頂聖誕帽,漂亮嗎?你們想變頂聖誕帽嗎?那我們請客人老師變一下。請人幫忙要説:“請幫幫我。”

5、幼兒請客人老師裝訂聖誕帽。

6、戴上聖誕帽一起過聖誕節,讓客人老師給小朋友拍照欣賞。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能運用短線從上往下,一下、一下地畫出雨點佈置畫面。

2、鼓勵幼兒大膽地使用報紙在宣紙上印畫。

3、在活動中體驗創造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觀察過下雨的情景。

2、材料準備:卡紙上附宣紙人手一份,紅、黃、綠顏料、勾線筆。

3、輕音樂。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聽,是什麼聲音?""雨點是怎樣從天空中落下來的呢?"(帶領幼兒用身體和手部的動作及嘴巴的發音,感知一下一下的節奏。)

二、基本部分。

(1)教師示範"小雨點在哪裏呢?我們一起把小雨點叫出來吧!"教師邊畫邊講解。(滴、答、滴、答、從上往下,一下一下的)"請小朋友的手指寶寶來幫幫小雨點吧!"(滴、答、滴、答、從上往下,一下一下的)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雨下得好大啊,小朋友也趕快來畫畫雨點吧!"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雨停了,天空中出現了美麗的彩虹。美麗的彩虹在哪兒呢?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各種漂亮的顏料寶寶,它們是誰?"(紅、黃、綠顏料)"還有報紙寶寶呢!我們讓報紙寶寶和漂亮的顏料寶寶輕輕地親一親,再到紙寶寶上親一下,親啊親啊,美麗的彩虹就出來了。"教師示範講解。

"你們的彩虹在哪兒呢?讓你的報紙寶寶也親親顏料寶寶和紙寶寶,我們趕快行動吧!記住了報紙寶寶要親各種顏料寶寶,這樣的彩虹才漂亮呢!千萬不能只親一種顏料哦!"放輕音樂,教師巡迴指導。

三、作品展示。

"小朋友的畫真漂亮!""帶着你的畫到花園裏來玩一玩吧!讓我們一起跳個舞吧!"(帶幼兒拿着作品,貼到牆上,然後聽着音樂一起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