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集合15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集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98W 次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集合15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1

活動目標:

1、初步體驗父母與寶寶之間愛的情感。

2、通過動作的表現,感受歌曲的韻律。

3、隨歌曲旋律唱出來。

4、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錄音帶,照片,地墊每人一個,娃娃家。

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

1、入場:小朋友們,娃娃家裏用漂亮的小墊子鋪成了小路,我們爬上去吧。

2、熱身活動:腳尖碰一碰,碰一碰!小手繞一繞,啪啪啪!頭兒搖一搖,搖一搖!

3、讓我們象小鐘表一樣,擺一擺我們的身體。

二、基本過程

1、放錄音:聽一聽這是什麼歌曲?歌曲裏唱了什麼啊?

2.看看媽媽的照片,激發孩子對媽媽的感情。

“小朋友,平時媽媽親你是什麼感覺啊?你們喜歡不喜歡媽媽親你呀?

3.“那麼今天我們在娃娃家裏,很開心的,我們一起和媽媽親親好不好呀?“

4.教師演示教具唱歌曲,唱第一句可用手指指在小臉上,唱第二句搖搖頭,唱第三句雙手懷抱,念第四句,搖搖身體。(幼兒可自由跟唱)

5、老師放一段好聽的音樂,我們伴着音樂來做動作。

三、教師帶領小兒唱歌曲。

四、教師:“你們唱得真好聽,我們今天回家就唱給媽媽聽好不好呀?”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我為了避免孩子從頭唱到尾,在解決難點四分音符與感情技巧處理部分,我採用了談話的方法,讓孩子稍微休息了一會,使活動能夠動靜結合,孩子們的表現基本上完成了我預設的目標。當然了,本次活動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師和專家多加指點。

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2

遊戲是幼兒園整個教育活動的重心。因此在幼兒園英語教育中採用遊戲的方式最符合學齡前兒童的身心特點。通過幾年的研究與實踐,我初步將英語教育中的.遊戲劃分為六類:體育遊戲、數字遊戲、美術遊戲、音樂遊戲、情境對話和娛樂遊戲。以下我將自己摸索出的遊戲方法按這六類分別列舉一二,以供大家參考。

, wolf, are you hungry?(老狼老狼你餓嗎?)──體育遊戲

準備:動物頭飾,自制,設置小動物的家

方法:它由傳統遊戲“老狼,老狼幾點鐘?”演化而來,其方法也基本與之相似。選擇一人扮演“wolf”,其他幼兒扮演小動物,隨意地跟隨在“wolf”身後散步,並一起提問“Wolf,

wolf, are you

hungry?”。若“wolf”回答“No”,則繼續遊戲;若“wolf”回答“Yes”,幼兒要馬上跑回家。被抓住的幼兒必須説出“wolf”出示的英語圖卡上的詞句,才可繼續遊戲。答錯者可讓別的幼兒補充將其“救回”,或者罰停一次遊戲。

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3

活動目標:

1.對語言遊戲產生興趣,喜歡和教師、小朋友一起玩遊戲。

2.學會正確指出“你”“我”。

3.閲讀兒歌,能細緻的觀察畫面,大膽的表述對兒歌的理解。

4.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説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重難點:

學會兒歌,並能兩兩結伴表演兒歌內容。

會邊操作邊講述。

活動準備:

1.幼兒欣賞並學會念兒歌

2.按幼兒的人數,準備氣球頭飾。

3.配套CD或磁帶。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小朋友看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麼?

幼:氣球。

師:嗯,關於氣球還有一個很好聽的兒歌,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好嗎?

幼:好。

1.學習兒歌。

老師把兒歌完整的説一遍。

提問:兒歌的'名字叫什麼呀!

幼:大氣球。

(再重複一遍)

二、看課件學兒歌。

師:兒歌中都説了些什麼呢?我們來看看電視再念念兒歌。

提問:兒歌裏都説了什麼?

幼:球碰球,好像點點頭。

可以再次提問兒歌裏還説了什麼。

三、示範遊戲:

(1)學完這首歌我們來玩一玩這個遊戲好嗎?

活動規則:你有大氣球的時候就指着別人,我有大氣球的時候就指着自己。

(2)老師和所有兒童互動。

(3)請兩個小朋友到前面示範。

(4)幼兒兩兩玩遊戲,(先把小朋友的好朋友安排好再進行遊戲)。

(5)幼兒交換好朋友在此遊戲。

四、總結部分:

今天我們學會了一首新的兒歌《大氣球》,還知道了“你”“我”,大氣球還告訴我們和好朋友在一起的時候要團結、友愛。小朋友要記住打氣球的話。現在和老師一起到外面玩氣球吧。

在這節課上小朋友們並沒有學會這首兒歌。

與幼兒互動的多了各個細節也把握好了

遊戲的氣氛還要在弄一些(不要限制孩子活動)

活動反思:

在這節課上我的不足是還是有一些小朋友不會首兒歌,可能是我在這節課上沒有把握好不聽講的個別幼兒,沒有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不過,我在這節課上與幼兒的互動多了,能以幼兒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問題。

小百科:氣球是充滿空氣或某種別的氣體的一種密封袋。氣球不但可作為玩具,也可作為運輸工具。

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4

活動目標:

1、學習與他人分享食物、玩具、圖書等。

2、懂得搶別人的玩具是不禮貌的行為,體驗分享帶來的樂趣。

3、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初步培養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準備:

故事《明明的變形金剛》、幼兒自帶的一些玩具或食物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教師:小朋友,今天老師還來了一個小故事,大家一起來聽一聽吧,請你們認真聽完故事後回答老師的問題,好嗎?

2、教師講述故事內容,請幼兒認真傾聽。

二、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知道分享是一種好行為

1、教師:好啦!老師的故事講完啦,請你們説説明明的媽媽為什麼會開心的笑了呢?

2、教師引導幼兒進行回答。

教師小結:小朋友,明明有了新玩具,而且還邀請了自己的小夥伴一起玩,一點也不自私,媽媽為他的行為感到自豪,所以高興、滿意的笑了。

3、教師:小朋友,瞧,明明會把自己的玩具和小夥伴一起分享,那當你們有一件新玩具的時候,你們會怎麼樣做呢?你們會與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分享嗎?

4、幼兒討論後回答。

教師小結:大家現在知道了要和小夥伴一起玩玩具,明白了分享是一種好行為。

三、請幼兒和別人分享自己從家裏來的東西,體驗分享帶來的樂趣

1、教師:小朋友,你們從家裏帶來了自己最喜歡吃的東西和玩具,你們願意和別的小夥伴一起分享嗎?

2、請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東西,並且説一説願意和誰一起來分享。

3、教師根據幼兒的意願,請幼兒與自己夥伴一起分享自己所帶來的東西。

4、教師小結:小朋友,因為大家都一起分享自己的東西,你們都開心嗎?其實與同伴分享也是一種快樂的事情。

四、結束活動

1、教師:小朋友,你們在家裏有沒有和自己的家人或者是小夥伴一起分享自己的東西呢?懂得與別人分享,你們會感覺到更開心哦!

2、教師對今天的活動內容進行總結

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學會與他人一起分享東西。

3、結束活動。

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5

設計思路

撕紙既是小班孩子比較初級的手工活動,而且也是幼兒比較喜歡的。結合《過年啦》的主題,產生了本次活動,使整個學習活動在一個有設定故事情節的遊戲情景中進行,從中讓幼兒在手部小肌肉進一步得到發展。

活動在想象的情景中開始,在玩耍中撕紙,利用已有的環境積累有關色彩和數的經驗,是一個體現整合意識的'活動。本活動共分為四個環節,第一環節:激發興趣,通過談話,感受季節特徵,引出活動,第二環節:打扮太陽寶寶,老師示範塗色太陽的方法,第三環節:請小動物們一起出來曬太陽,將貼紙粘貼在畫面上,鍛鍊手指的靈活性,豐富畫面內容,第四環節:交流與分享,説説喜歡哪一張畫,及時鼓勵進步的幼兒。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塗色、撕貼等方法打扮太陽寶寶。

2、感知冬季氣候特徵,願意參加曬太陽等活動。

活動準備

操作材料包、蠟筆、彩色紙、固體膠。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通過談話,感受季節特徵,引出活動

1、小朋友,天氣越來越冷了,你們都有什麼辦法讓自己暖和起來?(曬太陽、穿厚衣服......)

:原來在室內我們可以開空調,在室外我們可以戴上圍巾帽子手套,還有站在暖暖的陽光下,曬太陽。

2、太陽是什麼顏色的?冬天為什麼要曬太陽?(紅的、黃的,暖暖的)

:原來當我們感覺冷的時候,可以曬曬太陽。

二、打扮太陽寶寶——老師示範塗色太陽的方法

今天小動物們也很冷,我們做個太陽送給他們吧。

1、引導幼兒用紅色、黃色的蠟筆打扮太陽寶寶。

(要求在框內塗色,塗均勻)

指:先把圍牆打好,再朝一個方向均勻的塗色。

2、用彩紙撕成條讓太陽發出五顏六色的光。

(要求撕成細細的條黏貼)

指:小紙片撕下來,塗上固體膠,貼一貼,按一按。

:小動物的太陽做好了,那小動物呢。

三、請小動物們一起出來曬太陽——將貼紙粘貼在畫面上,鍛鍊手指的靈活性,豐富畫面內容

1、我們一起把小動物請出來吧。(將貼紙上的人和小動物貼在畫面上,讓他們曬曬太陽)

2、説説冬天還有誰喜歡曬太陽。(小貓,小狗。小鳥)

:小動物謝謝你們做得太陽,真暖和啊。

四、交流與分享——説説喜歡哪一張畫,及時鼓勵進步的幼兒

幼兒相互交流展示自己的作品,可作牆面裝飾。

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6

【活動目標】

1、正確感知5以內的數量,理解數字5的實際意義。

2、在遊戲活動中激發學習數的興趣,培養初步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準備】

環境佈置:設計一個温馨的數字5的家,家中有客廳、書房、飯廳、玩具室。

活動材料:

1、1~5數字點卡、數字卡若干。同類,但大小、顏色、形狀不同的5以內物品的圖片若干,如4條小魚、5只松鼠、3只青蛙、2只小兔、1朵花等。

2、同類的物品若干,如佈置在飯廳中的5個小碗、4把勺子、6個盤子、5個蘋果等;佈置在玩具室中的6根跳繩等:佈置在書房中的5把剪刀、5枝鉛筆等。

3、同類,但不同形狀、顏色、大小的物品若干,如客廳中的花瓶中插有5朵顏色不同的花、鏡框中數字5一家的合影、魚缸中有5條不同種類的魚;玩具室裏有4只不同的皮球、6個不同的娃娃、5輛不同的汽車等。

【活動過程】

1、創設到數字5家做客的情景,吸引幼兒參與遊戲的興趣。

(1)老師扮演快樂的數字5,請小朋友到家裏做客。

(2)介紹到數字5家裏的要求:經過5座小橋、穿過5片森林,最後來到有5座小房子的地方,根據房子上的數字標記找到5的.家。(複習5以內的數,會手口一致的點數)

(3)數字5的家門前有若干張圖片,幼兒正確點數圖片上的物品,並找出相對應的數字點卡或數字卡後,方可進入數字5的家。(複習計數和説出總數)

2、尋找數字5家所有5的物品。

(1)幼兒分成4組,分別進入數字5家的客廳、書房、飯廳、玩具室。

(2)尋找家中是5的物品,如5朵花、5個小碗、5條魚、5個蘋果、5個人的合影等。(啟發幼兒不受物體大小、顏色、形狀的影響,將同品種物體歸類)

(3)將家中是5的物品用數字卡或點卡作出標記。

3、尋找數字5家不是5的物品,並想辦法使其變成5。

(1)找數字5家不是5的物品,如4只皮球、4把勺子、4本書、6個娃娃、6根跳繩等。

(2)鼓勵幼兒想辦法使其變成5。重點引導幼兒感知4添上1是5,6去掉1是5等等。

(3)將調整好的物品用數字卡或點子卡作出標記。

4、請幼兒吃數字餅乾,感謝他們到數字5家做客,並對活動作評價、小結。

活動延伸:

尋找生活中的5,如5層樓、5點鐘、5月、5歲、5元錢等等,感知數字在生活中的運用。

小百科:5(是4與6之間的自然數,是第3個質數,它還是圓周率的第4、第8、第10位小數。

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7

設計意圖:猴子是小朋友特別感興趣的動物之一,《猴子爬樹》這段音樂輕鬆、活潑,符合小班孩子的理解水平,有利於孩子充分地感受和體驗音樂的趣味性,激發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興趣。活動中老師是猴媽媽,小朋友是小猴子,快樂地去摘桃子,在採摘桃子的過程中自然學習爬樹動作,音樂的烘托把小猴子爬樹摘桃的情景表現得更加淋漓盡致。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的上行和下行,能有節奏地做猴子爬樹和下樹的動作。

2、嘗試用不同動作表現猴子頑皮的樣子。

3、鼓勵孩子積極參與韻律活動。活動準備:音樂磁帶《猴子爬樹》、小猴子的`頭飾。

活動過程: 1、模仿活動。引導孩子模仿猴子爬樹時的各種動作,表現猴子頑皮的樣子。

師:媽媽帶小猴子去摘桃子,桃子長在哪裏?(桃樹上。)小猴子怎樣爬樹的?(從樹下往樹上爬。)爬到樹頂上看一看,哪裏的桃子長得多。(模仿猴子看的動作。)這邊的桃子多,和媽媽跳過去摘。(模仿小猴子跳的動作。)桃子吃完了,真舒服。我們一起來撓癢癢。(模仿撓癢癢的動作,鼓勵孩子幫同伴和媽媽撓癢癢。)

2、感受音樂。啟發孩子分辨音樂的上行和下行,根據音樂做動作。師:小猴子爬累了,來休息一下。欣賞一段“猴子爬樹”的音樂。仔細聽一聽哪裏是爬樹,哪裏是從樹上滑下來。注:教師在聽音樂的過程中啟發幼兒配上相應的動作。特別注意爬樹和下樹的部分。

3、表演活動。幼兒根據音樂模仿動作。

4、結束活動。活動分析:“猴子爬樹”是一次充滿童趣的音樂活動,雖然它已經歷經數年,依然深得孩子們的喜愛。如何將舊的活動上出新意,需要的是老師的創新和思考。本次活動,完全以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就像一段有趣的故事,小猴子在媽媽的鼓勵和引導下能夠積極地學習爬樹時的各種動作和情態,根據音樂大膽地表演。在傾聽音樂的過程中,孩子們輕鬆地分辨出哪裏是爬樹,哪裏是下樹。在活動的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孩子的自主表演不夠,很多孩子雖然學會了根據音樂做動作,但沒有自己的創造。配合表演時,有些孩子不敢幫別的小猴子撓癢癢,更不敢幫媽媽撓癢癢,説明孩子與老師和同伴間存在一定的距離感。當然任何一次活動都會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重要的是孩子在活動中學習了知識,體驗了快樂,我認為這次活動已經做到了。

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8

活動目標:

1.會選擇相同顏色的麪糰,運用搓、捏的方法制作親親一家人。

2.能自主創意增添五官、手臂。

3.感受一家人親親熱熱在一起的快樂。

活動準備:

每人一份彩色麪糰,每組一份輔助材料(活動眼睛、嘴巴、吸管等),每人一塊泥工板,範例,幼兒姓名標牌。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教師朗誦兒歌:親親一家人。(我的家真温暖,有爸爸,有媽媽,我們是親親一家人。)

2.我的家裏有誰?

二、出示範例:親親一家人

1.這一家人有誰?你從哪裏看出來的?

2.這可愛的玩偶是用什麼材料做出來的?

3.一家人有什麼地方是一樣的?(穿的衣服顏色一樣)什麼地方不一樣?(個子高矮不一樣)

三、探索如何製作親親一家人

(一)師幼探索需要的材料

彩色麪粉、輔助材料(紙片、活動眼睛、吸管等)。

(二)師幼共同嘗試捏彩色麪粉

1.先將麪糰分成三個大小不一的'麪糰。

2.將麪糰搓長,並在中間捏出身形。

3.給一家人增添眼睛、嘴巴和手臂。

(三)用兒歌的形式鞏固製作步驟

先把麪糰分一分,然後搓長捏一捏,添上眼睛和嘴巴,再加兩條小手臂。

(四)介紹入手—份的製作材料

四、幼兒製作

1.教師引導幼兒捏出大小不一的人。

2.鼓勵幼兒創意增添五官、手臂。

3.完成後在自己的作品上插上姓名標牌。

五、評價、欣賞幼兒作品

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9

教育目標:

1.會唱歌曲,感受秋風吹、樹葉舞的意境。

2.能分辨音樂的快慢,並大膽地用動作表現。活動準備每人一片秋葉。

3.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4.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活動過程:

1、教師朗誦歌詞,引導幼兒進入意境。

幼兒與教師一起聽伴奏朗誦歌詞。

2、學唱歌曲並用動作表現。幼兒跟隨教師學唱歌曲。引導幼兒一邊唱一邊大膽地用動作表現樹葉飛的情景。

3、分辨並表現音樂的`快慢。

教師用鋼琴彈奏出快慢不同的音樂,模擬風聲,啟發幼兒想像,兩種風聲有什麼不一樣,可以用怎樣的動作來表示。

4、遊戲:“秋風和小樹葉”。

幼兒手持樹葉,邊唱歌邊舞蹈,歌曲停時,教師用鋼琴彈奏模擬風聲:風聲快而強時,幼兒快速地飄來飄去;風聲慢而弱時,幼兒放慢動作;風聲停,幼兒便停止動作不動。鼓勵幼兒大膽想像多種動作表現風吹樹葉飛的情境。

活動建議:

風停時,引導幼兒保持不同的造型不動,教師可以提問:“小樹葉,你飄到哪裏?”幼兒自由回答:“我飄落在xxx。”

活動評價:

1.會用柔和優美的歌聲唱歌。

2.想像並會用雙手在頭上、體側、左右擺動,表現出多種樹葉飄落的動作。

教學反思:

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結合音樂本身的要素,讓幼兒感受到不同的音樂形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通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兒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實踐過程中,培養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通過成功的音樂活動,會提升孩子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較為弱的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自信心。

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10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了解疊褲子的正確方式。

2.嘗試自己疊褲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發展幼兒手部動作的靈活性。

4.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材料準備:

每人一條長褲。

活動設計:

一、談話引題

1.中午睡覺的時候,寶寶都要脱褲子,脱下來的小褲子要怎麼辦呢?

2.出示小褲子。提問:誰會疊呢?

3.請幾名幼兒示範疊褲子。

二、利用兒歌,示範疊褲子步驟。

1.教師示範。

師:小褲子也會念兒歌,你的小耳朵仔細聽。兩條褲腿好朋友,好朋友手拉手抱一起,彎彎腰,小褲子就疊好。

2.幼兒嘗試摺疊,教師指導

三、幼兒練習

1.小組練習摺疊褲子。2。全體一起練習摺疊褲子。

教師重點指導幼兒兩條褲腿對齊擺放。

四、教師小結

師:今天我們已經有很多小朋友學會一邊念兒歌,一邊疊褲子。小朋友現在已經很能幹了,我們要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後小褲子都要自己疊。

活動反思:

小班第一學期的孩子,家中家長的`包辦代替、對家長的依賴還存在,通過週末活動疊褲子,讓孩子學習用兒歌的方式疊褲子,幫助孩子更好掌握疊褲子的方法,同時也增強孩子們的動手能力,使孩子們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教師也需要多鼓勵、表揚幼兒,才能使幼兒萌發自己動手的意願。

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11

一:目標

1:在表演中,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作品的主題思想,主要情節和角色特徵,感受文學作品的美。

2:激發幼兒扮演角色的興趣,樂意玩表演遊戲

二:準備

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貓小狗小老鼠頭飾數字卡兩套大蘿蔔道具棒偶

三:過程

1:引起幼兒的回憶,激發興趣

誰還記得我們上次表演的.故事叫什麼名字,今天,老師請你們來學表演,高興嗎?

2:進一步梳理角色特徵。故事裏分別有誰?(可愛的蘿蔔,慈祥的老公公,老婆婆,美麗的小姑娘,機靈的小狗,温柔的小花貓,善良的老鼠)

3:複習角色對話

他們説得最多的一句話是什麼?蘿蔔會説什麼?最後是誰來了,蘿蔔拔出來了嗎?

4:分配表演角色,提出表演要求

自己表演的時候認真表演,別人表演的時候安靜聽,認真看

小演員的要求

1)聲音洪亮,語調上要有變化

2)表演要具備角色特徵

3)學會傾聽

4)與同伴友好合作

小觀眾的要求

1)憑票入場

2)安靜觀看,學習評價

四:幼兒表演

A組:幼兒在老師的帶領下表

B組:自由發揮根據幼兒的表演水平,激發幼兒的參與熱情

五:拓展表演《蘿蔔拔出來後》

六:活動自然結束

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12

活動目標

1.培養寶寶聽故事的興趣。

2.培養幼兒學説禮貌用語“謝謝”。

3.理解故事內容,記清主要情節,初步學習人物的簡單對話。

4.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教學重點、難點

培養幼兒學説禮貌用語“謝謝”。

活動準備

材料與場地:背景圖和小雞、雞媽媽、山羊、小鴨、鴨媽媽的頭飾。

活動過程:

一、問候時光:

1、 接待

A、 教師熱情的.接待每一位寶寶:教師與寶寶及他們的爸爸媽媽交流問候。

B、 唱歌曲:《找朋友》,穩定孩子情緒。爸爸媽媽握着寶寶手跟着音樂節奏學着拍手,跟着教師一起學唱歌。

2、 點名遊戲

A、 教師主動向幼兒介紹自己的姓名,並向他們問好。

B、 教師走到被點到名的幼兒面向前,有鈴鼓輕輕拍一拍寶寶的手並熱情的問好。爸爸媽媽和寶寶一起回答。

二、運動時光:小動物模仿操

1、 寶寶欣賞教師做操。

2、 寶寶(爸爸媽媽)和教師一起學説操裏地兒歌。

三、快樂時光

1、 教師出示圖片,吸引寶寶的注意。

2、 故事:《小雞找媽媽》

A. 教師講故事。

B. 教師邊操作材料邊講故事。爸爸媽媽幫寶寶感受故事的內容,練習故事中人物對話。

C. 教師提問幫助寶寶理解故事。爸爸媽媽協助寶寶回答教師的提問。“故事裏有誰?小雞問山羊哥哥説了什麼?山羊哥哥是怎麼説的?”爸爸媽媽幫助寶寶戴上頭飾與教師一起表演故事。

四、温馨時光:親子游戲“走圈圈”

1、 請媽媽拉着寶寶的手,面向圓圈站好,準備遊戲。

2、 媽媽跟着教師隨着音樂向逆時針的方向走。

3、 走圈圈可以與走方框相結合。

4、 走時可嘗試變化其他方法:踮起腳走,爬着走。

附:故事《小雞找媽媽》

小雞和小鴨在河邊玩,但是,小雞出門時,沒有告訴媽媽。太陽快落山了,鴨媽媽接走了小鴨,小雞的媽媽沒有來接小雞,小雞急得哭了起來。山羊哥哥看見了,説: “小雞你別哭,我幫你找媽媽。”山羊哥哥把小雞送回了家,看見雞媽媽正着急得找小雞。小雞找到了媽媽説:“謝謝山羊哥哥。”“不用謝!”下次你出門去玩,要告訴媽媽一聲。

教學反思

幼兒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不愛活動。

小百科:雞是一種家禽,家雞源出於野生的原雞,其馴化歷史至少約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後雞肉和雞蛋才成為大量生產的商品。雞的種類有火雞、烏雞、野雞等。而且雞也是12生肖中的一屬。

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13

活動目標:

1、通過果樹開花結果,感知小烏龜行走緩慢的特徵。

2、理解故事內容,能用比較完整的語句講述。

3、體驗小烏龜給爺爺帶來快樂的情感。

活動準備:

小烏龜看爺爺的卷軸畫小烏龜圖片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

1、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新朋友,大家猜猜是誰呀?(出示小烏龜)小烏龜有什麼本領?(學小烏龜爬)小烏龜爬行的速度怎麼樣?

2、小烏龜要到什麼地方去?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二、途中的變化

1、小烏龜背了什麼?這棵樹長的怎麼樣?(這棵樹沒有樹葉,只有樹幹和樹枝)它為什麼要揹着樹呢?那我們繼續跟着小烏龜,看看是怎麼一回事。

2、小烏龜走路的速度怎麼樣?走啊走啊,這棵樹發生了什麼變化?這棵樹開花了,把誰引來了?它們來幹什麼?

3、小烏龜繼續往前走,走啊走啊,會發生什麼事?花朵怎麼了?剛才小烏龜走啊走樹就開花了,現在走啊走怎麼就花謝了,結出果子來呢?那是怎麼回事呢?(小烏龜爬行速度慢,經歷了很長時間,所以蘋果樹都慢慢開花結果了。)現在誰來看果樹了?他們來幹什麼?

4、小烏龜現在到什麼地方了?原來小烏龜要到爺爺家呀。這回果樹又怎麼了?它是一棵什麼樹?原來小烏龜背了一棵蘋果樹。

5、小烏龜在路上發生的事還是一個好聽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聽一遍故事吧,故事的題目叫《小烏龜看爺爺》。

三、完整欣賞故事

1、小烏龜只是去看爺爺,可是他背上的蘋果樹為什麼會經歷了開花、結果,成熟這麼長的一個過程呢?

小結:小烏龜動作慢,小朋友做事不學小烏龜,大家都要快快的。

2、到了爺爺家,爺爺看見小烏龜帶來的蘋果樹心裏怎麼樣?你喜歡小烏龜嗎?為什麼?

3、小烏龜真是個孝順的孩子想爺爺了就帶了蘋果去看望。那我們小朋友想爺爺奶奶的話,會怎麼樣啊?

小結:我們小朋友都那麼愛自己的'爺爺奶奶,他們是最疼愛我們的人了。以後我們去爺爺奶奶家做客,也帶上一些禮物,爺爺奶奶肯定很開心。

四、課後反思:

這個活動後發現有幾點不足:在卷軸式圖片上的小樹苗可以稍稍添加一些小綠芽,這樣幼兒就能更容易的分辨出這是一棵小樹苗,在畫卷中的顏色可以明顯一些,不要都是綠色的;在上課的時候,自己還可以放鬆一些,不要總是把小烏龜拿在手裏;在完整聽故事提問後可以小結一下。

附:小烏龜看爺爺

小烏龜想爺爺了,他説:“我要去看爺爺,順便給他送一棵蘋果樹去。”

小烏龜把蘋果樹綁在背上,出發了。

走啊,走啊,蘋果樹開花了。蜜蜂來了,蝴蝶也來了。

走啊,走啊,蘋果樹結出了小蘋果。小鳥來了,大鳥也來了。

走啊,走啊,蘋果樹成熟了,爺爺的家到啦!

小烏龜和爺爺吃着紅紅的蘋果真開心。

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14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各樣的紙,感知不同質地的紙。

2、瞭解紙的一般用途,懂的愛惜紙。

活動準備:紙製品:風車若干,燈籠。

活動過程

一、觀看紙製品,引起幼兒的興趣

1、出示風車教師:小朋友,看看這是什麼?(風車)教師讓風車轉動起來。可以請幼兒玩一玩。

2、出示燈籠教師:你們知道風車和燈籠都是用什麼製作的嗎?(紙)

二、感知不同質地的紙

1、出示報紙、掛曆紙、白紙、卡紙、水粉紙教師:小朋友,你們看一看,這些紙是一樣嗎?它們看上去有什麼不一樣?

2、請你們摸一摸,這些紙摸上去有什麼不一樣?感覺怎樣?(讓幼兒感覺出光滑和粗糙,硬和軟,厚薄等不一樣。)

三、瞭解紙的`用途

1、教師:你們知道這些紙有什麼用嗎?(寫字、印書、包裝、摺紙等)

2.教師:你們還在哪裏見過這些紙和紙做的東西。

請小朋友找一找我們的教室裏,有什麼是紙製品,幼兒自由討論。

四、讓幼兒懂得愛惜紙

1、教師小結:小朋友,紙給我們帶來這麼多的用處,我們要愛惜紙和圖書,節約用紙。

2、幼兒玩風車。

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15

喂豆豆

【活動目標】

1、幼兒能正確使用勺子。

2、注意安全操作。

3、讓幼兒愛護小動物。

【活動準備】

黃豆若干;小勺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們,老師今天帶來了幾個小動物,他們都很餓很餓啦,可是它們太小了,我們需要給小動物餵食物。

二、活動過程。

(1)和幼兒一同討論勺子的作用。

(2)和幼兒討論怎樣使用勺子。

(3)介紹用勺子怎樣來盛豆子,並且向幼兒介紹豆豆的安全使用。

A、勺子使用的`安全,不能搶勺子,也不能用勺子打人戳人。

B、安全使用豆豆,不能把豆豆放到嘴裏耳朵和鼻孔裏。

C、延伸到其他小豆豆之類的東西,也不能隨便放在嘴裏耳朵裏和鼻孔裏

(4)教師示範怎樣喂豆豆給小動物。

(5)讓幼兒自己嘗試給動物喂豆子,鍛鍊幼兒的手部肌肉。

三、總結。

總結如何給小動物喂豆豆,並且培養幼兒熱愛小動物的情感。同時要注意強用勺子和豆豆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