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公開課教案15篇

幼兒園大班公開課教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59W 次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公開課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大班公開課教案15篇

幼兒園大班公開課教案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受水果娃娃們高興的心情。

2)讓幼兒在理解散文詩的基礎上學會仿編散文詩。

活動準備:各種水果的頭飾、散文詩的錄音、神祕箱、秋爺爺(配班老師扮演)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

1、哇,今天來了這麼多的水果娃娃呀!咱們來互相認識交個朋友吧!你好,你叫什麼名字呀?(蘋果)你是什麼顏色的?(紅色的)你的味道怎麼樣?(酸酸的、甜甜的、)咱們來和蘋果娃娃握握手吧!小結:水果娃娃輪流交流,重點圍繞散文詩談論,讓幼兒對散文詩加深印象。

2、水果娃娃們真棒!噓,老師這裏有一個神祕的箱子,我想請一個最棒的小朋友幫老師從裏面把石榴、山楂、柿子、香蕉等拿出來,並説出自己是怎樣拿出來的?

3、小朋友們他們説的好不好啊?今天來了這麼多的水果娃娃,你們知道什麼季節來到嘛?(引出秋天)你們還能從那裏看出秋天來了?(樹葉變黃了,落下來了、天氣變涼了、人們穿厚了等)

二、欣賞散文詩

1、咱們班小朋友的眼睛可真厲害,發現了這麼多的變化。噓!老師這裏有一個禮物想送給你們想要嗎?(想)那請小朋友們閉上眼睛聽聽是誰來了?

2、好,小朋友們睜開眼睛告訴老師是誰來了?(秋爺爺)

3、你從散文詩裏聽到了什麼?(秋爺爺、蘋果娃娃、石榴娃娃等等) 那蘋果、石榴、香蕉是怎樣歡迎秋爺爺的?誰來説説?幼:蘋果笑紅了臉蛋、石榴裂開了嘴巴、香蕉彎了腰。

山楂和柿子是怎麼想的怎麼做的呢?幼:山楂娃娃點亮了小紅燈,柿子娃娃掛起了打燈籠。

為什麼山楂娃娃點亮了小紅燈,柿子娃娃掛起了打燈籠?

幼:因為山楂娃娃想秋爺爺年紀大了,眼睛花了走路摔跤怎麼辦?就點亮了小紅燈柿子娃娃也掛起了打燈籠。

你們看山楂娃娃和柿子娃娃對秋爺爺多有愛心啊,它們怕秋爺爺走路摔跤,就用小紅燈和燈籠為秋爺爺照明。小朋友平時是怎樣對待自己的爺爺奶奶老爺姥姥呢?幼:我給奶奶捶背..........

三、秋爺爺敲門進來

師:咦?誰在敲門啊?咱們看看是誰啊?啊!誰來了?(秋爺爺)

秋爺爺:水果娃娃們好,我是秋爺爺

師:你們高興嘛?咱們來一起説歡迎秋爺爺吧!(歡迎秋爺爺、歡迎秋爺爺....想)小朋友們拍手轉圈歡迎。

來咱們扶秋爺爺坐下,咱們來看看秋爺爺身上帶着什麼呀?(葡萄、梨、橘子....)它們都是什麼樣子的?幼:葡萄是一串一串的,是紫色的,是

幼兒園大班語言公開課教案:秋爺爺來了

圓圓的。梨是黃色的它身上有很多的'點點它一頭大一頭小,它的頭是歪的.........橘子是橘黃的有點圓它的皮不光滑……

師:小朋友説的真好,那你能像散文詩那樣用很美的話把它們説出來嘛?

幼:葡萄娃娃笑啊笑,笑的臉蛋都紫了

橘子娃娃笑啊笑,笑成了一朵花

梨娃娃笑啊笑,笑的頭歪了......

四、結束部分

小朋友表現的真棒,現在老師要告訴你們一個祕密:秋天不僅是豐收的季節還是小朋友長身體的季節,小朋友們要多吃蔬菜和水果,才能長的高、身體棒,對嘛?(對)那我們現在和秋爺爺一起去外面找找還有那些植物能用美麗的話説出來。

幼兒園大班公開課教案2

【設計意圖】

認識單、雙數是大班幼兒數學教學內容之一,同時由於該年齡段幼兒生活內容不斷豐富,經常會在生活中遇到單、雙數的問題。如排單隊或雙隊;一頂帽子,一雙鞋;雙數的小朋友做什麼,單數的小朋友做什麼等等。而他們對單、雙數的實際意義並不理解,經常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為了使幼兒能真正理解單、雙數的實際意義,正確處理生活中有關單、雙數的問題,我讓幼兒通過實物操作(發現問題)→圖案配對(進一步認識問題)→數字對應(具體過渡到抽象)→實際應用(解決問題)→記錄及語言表達(其他能力的發展)等活動,力圖使幼兒通過親自動手操作,發現問題,認識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從真正意義上理解1、3、5、7、9是單數,2、4、6、8、10是雙數。同時,通過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活動,讓他們充分感受成功的快樂,使他們在不斷體驗的過程中生髮對數學的興趣,並希望通過類似的訓練和積累,使幼兒的思維方式順利地從直覺行動思維過渡到具體形象思維並向抽象邏輯思維發展。

【活動目的】

1.認識10以內單、雙數,引導幼兒理解單、雙數的實際意義。

2.幼兒在不斷操作嘗試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快樂,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3.發展幼兒對數的辨別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

4.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5.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活動準備】

物質材料:

1.操作玩具每人一份,笑臉和哭臉娃娃圖案各一個。

2.1~10的圖案記錄卡每個幼兒一份,教師用1~10圖案記錄圖一張。

3.畫有笑臉娃娃、哭臉娃娃及空格的圖片4張。

4.標有10以內數字的小汽車卡片若干。

5.似“橋”的平衡木一個,“”“”圖卡各兩個,1~10的數字卡各一張。

知識經驗:

1.幼兒知道如何按要求做記錄。

2.知道家裏的電話號碼或父母的手機號碼。

環境佈置:

1.過橋的場景。

2.停車場。

【活動過程】

一、操作活動(一):實物配對

引導幼兒發現單、雙數的祕密,並認識單、雙數玩具。

1.為每個幼兒準備兩組玩具,讓幼兒擺一擺放一放,看看能發現什麼祕密。

2.把兩種玩具分別配對,你會發現什麼祕密?

小結:一種玩具是可以兩個兩個配對,到最後都能配成對的,另一種玩具是兩個兩個配對,到最後只剩下一個單的不能配成對的。都能配成對的玩具我們就叫它雙數玩具,剩下一個單的不能配成對的玩具我們就叫它單數玩具。

3.請幼兒把雙數玩具放到笑臉娃娃圖案下,把單數玩具放到哭臉娃娃圖案下,看誰放得對。

二、操作活動(二):圖案配對

1.幼兒為單、雙數圖案記錄卡做出不同的標記,並寫出各圖案的數量。

2.幼兒講述記錄結果。

3.老師和幼兒一起討論1~10的數字中哪些是單數,哪些是雙數。

三、找以單、雙數形式存在的物體

1.在身體上尋找分別以單、雙數形式存在的器官及物體。

2.在生活中尋找分別以單、雙數形式存在的物體。

四、操作活動(三):連線

以討論單、雙數的'用途引出電話號碼,啟發幼兒找出電話號碼中的單、雙數。

出示畫有笑臉娃娃、哭臉娃娃的圖片,在空格中填上自己家或父母的電話號碼,然後把雙數與笑臉娃娃相連、單數與哭臉娃娃相連。

五、遊戲:過橋(音樂配遊戲)

提問:由於車輛越來越多,而長江上的橋數量有限,怎樣讓車輛不擁擠順利過橋呢?能不能用我們今天學的單、雙數的知識來解決這個問題呢?

人們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單數時只能讓單牌號的車過橋,雙數時只能讓雙牌號的車過橋。

玩法1:每個幼兒扮小司機,任取一車牌號,老師扮警察,當警察舉“”圖卡或“”圖卡時,單、雙牌號車的司機分別過橋。玩2~3遍後單、雙牌號的互換小汽車卡片,再玩1~2遍。

玩法2:每個幼兒扮小司機,任取一車牌號,老師扮警察,當警察舉“1、3、5、7、9”的數字卡片時,單牌號的車過橋;當警察舉“2、4、6、8、10”的數字卡片時,雙牌號的車過橋。

【結束遊戲】

單牌號車請到單號停車場休息,雙牌號車請到雙號停車場休息。

【活動延伸】

帶領幼兒到生活中尋找以單數或雙數形式存在的物體。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目標是知道笑與哭是人常見的情緒表現.懂得遇到不高興的事情不哭鬧,不亂髮脾氣.活動開始環節,我出示了兩個臉譜,讓幼兒進行觀察,説説他們的表情是什麼樣的?幼兒回答:一個開心,一個難過.於是我讓幼兒猜測他們為什麼會開心地笑(傷心地哭),幼兒憑藉自己的經驗進行猜測,有的説:媽媽給他買了新的玩具,他就很開心;爸爸帶他到外面去玩;爸爸打他了他就哭了;他不想上學就哭了…….在幼兒瞭解了笑和哭的情緒後,我讓幼兒對着小鏡子,嘗試做做這兩個表情,幼兒的積極性較高,除了這兩種表情還做了了其它表情.接着,引導幼兒欣賞故事,知道遇到不高興的事情不哭鬧.幼兒聽故事時十分投入,並能根據故事回答相應的問題。

幼兒園大班公開課教案3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回憶、講講自己在幼兒園的生活經歷,體會自己已經長大。

2、樂意表達自己對老師、幼兒園的一份情感,體驗共同生活中的師生情、同伴情。

3、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4、運用已有生活經驗,根據畫面大膽想象、推測並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

活動準備

小班時候幼兒的照片,雞心(簽名)、愛的密碼卡片、幼兒的簽名本。

活動過程

1、一起看照片,幫助幼兒回憶自己初來幼兒園的情景。

2、説説我的前後表現?哪些地方我進步了,長大了?

3、對幼兒的回答,老師以即興創編詩歌幫助幼兒進行總結。

4、引導幼兒説説你最不捨得幼兒園的'什麼?

5、在次基礎上,引導幼兒試着想老師説説心裏話。

6、老師也要送一件禮物給你們——愛的密碼

(1)製作一個大雞心展現在幼兒面前,裏面放置一些色紙(上面寫有"我愛你","祝你進步"……等字樣)

(2)旁邊放有長放形的色紙,色紙上各有紅、黃、藍的小圓點,表示三個字、四個字等等含義

7、幼兒每人一本簽名本,邀請同伴,老師簽名。

幼兒園大班公開課教案4

活動目標:

1、感知樹葉的不同外形,學習用鏤空剪、平剪的方法剪出不同樹葉及葉脈。

2、大膽發揮想象,能合理佈局。

3、養成良好的剪紙常規,用完剪刀能放回去,並把廢紙放到小筐裏。

活動準備:

PPT課件:各種各樣的樹葉,剪紙示意圖輕快音樂一段、紅、橘黃色、綠色紙若干、剪刀人手一份樹幹背景圖每組一份、雙面膠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做動作(PPT出示樹葉飄落的情景,用《小樹葉》的背景音樂)師:秋天到了,樹葉寶寶有的變紅了,有的變黃了,一片一片從大樹媽媽的身上飄落下來。讓我們也跟着小樹葉一起來跳舞吧。

(聽音樂做樹葉飄落的動作)

二、鞏固對樹葉形狀的認識師:在樹林裏,有很多的樹葉寶寶,你認識哪些樹葉呢?

出示ppt(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樹葉及其名稱)出示一幅梧桐樹葉:看!這是什麼樹葉寶寶呀?像什麼?

(梧桐樹葉像小手、銀杏樹葉像扇子、香樟樹葉像雞蛋)在每一片樹葉上,還有一條一條的花紋,是什麼?

(葉脈)(PPT出示一片樹葉,重點突出葉脈的不同)小結:每一片葉子形狀都不同,樹葉上的葉脈也不一樣,有的粗,有的細。

三、操作展示

1、教師示範看!我這裏也有一片樹葉。漂亮嗎?猜猜我的樹葉是從哪兒來的呢?

對,是我用紙剪出來的。

這片樹葉和我們以前剪過的樹葉有什麼不同?

(剪出了大小不同的葉脈)猜猜我是怎麼做出這片漂亮的樹葉的?

(幼兒自由講述)

2、出示示意圖(PPT出示示意圖)教師講解圖意,並示範。

重點看葉脈的畫法以及比例大小。

3、把剪下的.樹葉貼到光禿禿的樹上這片小樹葉是哪個大樹媽媽的寶寶?把他送回到媽媽的身邊,心裏真開心。

四、幼兒操作

1、談話:

在教室裏,還有很多的大樹媽媽在找自己的寶寶。你們願意幫幫她嗎?

看看來了哪些大樹媽媽?它們的樹葉寶寶長什麼樣呢?

2、講述要求:

(1)看清步驟圖中的每一個過程進行製作,會正確進行平剪、鏤空剪。

(2)注意安全,用完剪刀放回去,廢紙放到小筐裏。

(3)注意畫面美觀,佈局合理。

3、幼兒操作個別能力差的幼兒,教師可以幫助其畫出葉脈。

每個幼兒至少製作3種不同的樹葉,全部剪好後將它們分別貼到相應的大樹上。

五、活動結束

1、講評作品(以大樹展板的形式呈現,渲染秋意濃濃的氛圍)誰能來介紹一下你的作品?説説你剪了哪些樹葉?是怎麼剪的?

2、教師小結:我們幫楓樹、梧桐樹、銀杏樹找到了它們的樹葉寶寶,大樹媽媽真開心呀!還有很多的樹葉寶寶也想請我們小朋友幫忙找找它們的大樹媽媽,你們願意嗎?讓我們一起去外面再去找一找吧。

(播放《小樹葉》的音樂出教室)

幼兒園大班公開課教案5

活動要求:

1、在故事的情境中,幫助幼兒瞭解時間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幫助幼兒建立時間概念,鼓勵幼兒結合自己的感受大膽表達、表述。

活動準備:有關故事的PPT、水彩筆若干支、定時器一隻。

活動過程:

一、認識鐘錶

1、教師出示一個圓,問幼兒:像什麼?(幼兒回答問題時,重點關注幼兒思維的流暢性和變通性。)

2、教師提問:如果把圓變成鐘錶還需要添加什麼?有哪些數字?數字排列有規律嗎?長針叫什麼?短針叫什麼?

3、認知各種名稱的鐘表:枱鐘、落地鍾等。

出示各種鐘錶的PPT:人們很聰明,為了方便看時間,還設計了可以擺放在各個地方的鐘表。(引導幼兒逐一認識枱鐘、落地鍾等,鼓勵幼兒大膽交流,激發對鐘錶的興趣。)

二、欣賞故事,熟悉故事情節

1、交代故事名稱。

教師:你們喜歡鐘錶,有一個人也非常喜歡鐘錶,看看,他是誰?(引出故事名稱:喜歡鐘錶的國王)

教師:你從哪裏看出他是國王?(引導幼兒仔細觀察人物的穿着、打扮)

教師利用PPT講故事,幼兒欣賞。故事講到“國王就下令把全國所有的鐘表都送到他的皇宮裏”時,插問:人們沒有了鐘錶,你覺得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2、幼兒分析討論,感受故事情境,理解故事內容。

教師提問:

(1)國王為什麼肚子餓得咕咕叫,廚師還是沒有送上早餐?

(2)小鳥為什麼無精打采的,唱不動美妙的歌曲了?

(3)國王來到了大街上巡視,為什麼沒有人出來歡迎他?

(4)集市上的人為什麼會打架?

(5)發生這一切事的主要原因是什麼?怎麼來解決呢?

三、幼兒表達、表現

1、通過介紹,讓幼兒知道時間和自己日常生活的關係。

教師:你平時是怎麼知道時間的?

2、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息習慣。

3、感受一分鐘,幫助幼兒在建立時間概念的基礎上,知道要珍惜每一分鐘。

教師:你覺得一分鐘是很長呢,還是很短呢?你認為一分鐘可以做哪些事呢?(用定時器幫助幼兒感受一分鐘)

四、活動拓展

用一分鐘為自己畫一個手錶或鍾。

活動反思:

時間是抽象的,但又是每時每刻伴隨在孩子生活的左右。《喜歡鐘錶的國王》這個故事讓我找到了一個可以對幼兒實施時間教育的契機,於是,我藉助故事的情景,設計組織了這一活動。

活動的第一環節我主要是幫助孩子對鐘錶的外形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為了喚起幼兒的.生活經驗和激發出他們表述的興趣,我在提問上下功夫:“鐘錶上有些什麼呀?有哪些數字呢?”當幼兒“1、2、3……數到12時”,我還在13、14地往下數,“不對不對,只到12,只有l2個數字。”“那12個數字是隨便排的嗎?”“不對不對,是……”面對着我這個“傻傻”的老師,孩子的興趣特別高漲,在他們的唧唧喳喳中,我把鐘錶的主要特徵、各種不同功用鐘錶的名稱幫助孩子梳理歸納了一遍。

第二環節主要是讓幼兒欣賞理解故事,來感受時間對於人們生活的重要性。這個故事情節不復雜,所以孩子討論的時候都很積極。根據“學習應來源於幼兒的生活並能迴歸幼兒的生活”這一精神,我這樣對孩子説:“請你向同伴們介紹介紹你平時生活中什麼時候都做些什麼事!”從孩子們的回答中我瞭解到,孩子們在做事時是不關注時間的,這是他們的年齡特點使然。而如果我們教師、家長樹立了“讓孩子在生活中學習”的思想,就能結合日常生活中的作息幫助孩子來感受和認識時間,同時很好地培養孩子的自主意識。

活動的最後一個環節我設計了通過定時器讓孩子們來感受一分鐘。師生有效的互動在於教師對幼兒現場情況的觀察和隨機迴應,我第一次先讓孩子嘗試用一分鐘為自己設計一個鐘錶,當我問孩子“行不行”時,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是躊躇滿志地回答“行”。可是當一分鐘到了鈴聲響起時,不少孩子沒完成任務,他們紛紛抱怨“一分鐘太短了”。孩子的這份體驗和感受,正好為我提供了對他們進行抓緊和珍惜每一分鐘教育的契機。當孩子第二次用一分鐘來完成任務時,他們對一分鐘的概念從無意識變成了有意識,做事的狀態有了很大的改觀。

活動的設計和組織應關注幼兒的原有生活經驗,並在此基礎上巧妙提問,細心觀察,智慧迴應,這樣才能使集體教學活動真正做到“教師有意義地教,孩子有目的地學”,這些是我結束這次活動後的最大感受。

評析:(南京市實驗幼兒園 陳國強)

對於5~6歲的幼兒來説,時間是一個難以理解的概念。蔣老師巧妙地運用《喜歡鐘錶的國王》故事作為載體,把活動目標定位在“讓幼兒在故事情境中瞭解時間對於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作用”,同時讓孩子們在生活中認知時間,在活動中體驗時間,充分體現了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活動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利於幼兒長期發展的《綱要》精神。

大班初期的幼兒已經多次接觸過鐘錶,但有意地認識一般還沒有進行。蔣老師把認識鐘錶及其作用作為活動的第一個環節,而且採取師幼互動的方式,在很自然的談談説説中提升幼兒對鐘錶的認知。“這是什麼?像什麼?怎樣才能變成為鍾?要加哪些數字?這些數字是怎樣排列的?還要加什麼?長針叫什麼?短針叫什麼?”一系列的問題,充分激發了幼兒參與談話的積極性,激活了幼兒關於鐘錶的經驗,明晰了鐘面的結構和特徵。在幼兒理清了鐘的概念之後,教師又通過電教手段,讓幼兒在較短的時間內欣賞多種多樣的鐘,不僅感受了鐘錶的樣式美,更感受了鐘錶和人們生活的關係:看了鐘錶就知道時間,知道該幹什麼了。通過第一個環節讓幼兒既認識了鍾也初步知道了鐘錶的作用。

第二個環節是運用故事讓幼兒理解如果沒有了鐘錶會怎樣。藉助故事,幼兒很形象地感受到由於“國王下令把全國所有的鐘表都送到皇宮裏”,所以發生了“餓肚子”“沒人歡迎國王”“打架”等事件。從而進一步認識到:時間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多麼重要。

“認識鐘錶,初步知道時間與人們的關係”,只是本次教學的表層目標,而“逐漸幫助大班幼兒建立時間概念,知道做事要有一定的速度”,才是幼兒自身發展更需要、更重要的。在第三個環節教師又運用實踐方法讓幼兒體驗“一分鐘”的長短:在介紹了定時器後,孩子們在一分鐘內畫鐘錶。平時孩子們從不注意一分鐘,而在計時器的幫助下,可以感受到“一分鐘真短呀”。在一分鐘到了計時器鳴響之時,有的孩子已經畫出了完整的鐘(表),有的卻沒有完成。在討論分析後,孩子們形象地感受到“動作要快”“不能慢吞吞的”。因此在第二次一分鐘畫鍾(表)時,孩子們繪畫的速度明顯加快,顯然意識到了動作的快慢和時間的關係。這樣的體驗活動能很好地達成第二條目標:幫助幼兒初步建立時間概念。這種時間概念,這種做事要有一定速度的體驗,為幼兒今後的學習乃至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看教師的活動設計,可以從確定的教學目標、選擇的教育內容、運用的教學策略等方面看到教師的教育理念。看教師的教學實踐,更能看出教師的教學能力。專業素養好的教師不是機械地照搬教案,而是善於隨機把握有利於幼兒學習的各種因素,適時、適地加以引導、教育。對於這些,相信老師們看到本期贈送的教學活動實錄光盤後,會有更深刻的感受。

幼兒園大班公開課教案6

活動目標:

1、探索將長條形紙製作成麥比烏斯圈,並等分不同的次數後會產生不同的現象。

2、大膽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操作方法和發現,對科學現象感興趣。

3、發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4、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1、人手三張長條形的蠟光紙,剪刀一把,固體膠,每組若干個麥比烏斯圈供幼兒觀察。

2、PPT課件(過山車圖片、立交橋圖片)。

活動過程:

一、師生互動,集體制作圓圈,發現圓圈等分後變成了兩個一樣的圈。

小朋友看老師帶來了什麼?請你想想紙條怎樣變成一個圈?猜猜從中間剪開它會變成什麼?

集體制作紙圈,再將紙圈沿中線剪開。

二、探索麥比烏斯圈。

1、觀察麥比烏斯圈是怎樣製作成的,猜測沿中線剪開會是怎樣的。老師記錄。

2、幼兒嘗試製作麥比烏斯圈。

3、觀察二等分麥比烏斯圈後的變化,大膽交流自己的發現。老師記錄操作結果:一個象八字的大圈。

4、猜測三等分麥比烏斯圈的結果,並嘗試探索發現圈的變化,激發對麥比烏斯圈現象的興趣。

5、觀察和交流探索結果並作記錄。一個大圈連着一個小圈。

三、拓展並瞭解麥比烏斯圈在生活中的運用。

PPT出示過山車的圖片和城市立交橋的圖片,感受麥比烏斯圈帶給人類的方便和快樂。

四、延伸:展示畫有三條等分線和四條等分線的麥比烏斯圈,引發幼兒再次探索的慾望,發現等分不同次數後麥比烏斯圈變化,感受圈的神奇。

活動反思:

《神奇的圈》是中班主題《彎彎繞繞》中的一節生成的美術活動。緣於孩子們對彎彎繞繞物體的認識和感受。語言《什麼東西彎又彎》、科學《植物的彎曲運動》等活動的開展為這個活動做了一個前期鋪墊,所以基於幼兒的認知能力,生成了這個美術活動。

如何開展這個活動呢?我把活動目標定位在:

1、積極主動參加繪畫活動,體驗表現圓形變化過程中產生的快樂情緒。

2、結合生活經驗,大膽想象,自主創作圖形的變化。

3、用不同的繪畫方式在圈圈上添畫,使其變成不同的物體。

大班的孩子對於想象畫還接觸的不多,主要是自己的生活經驗不足,還有就是繪畫技能的缺乏。那麼如何引導孩子展開合理的想象呢?首先我把自己的`語言風格定位在簡潔、直接。其次在教師出示的範例上進行分析、考量,爭取盡多的吸引幼兒。活動中我改變以往美術活動先出示一幅成品範例的模式,而是用16K的畫紙粘貼成一本畫冊,每頁畫紙上按圈數的數量遞增畫好。開始出示時,幼兒看見的是白紙上只有一個圈,這個圈對於幼兒的概念來説只是一個單一的圓,幼兒的興趣並不是很大,所以我直接給了他們一個經驗—————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圈,也可以叫圈圈。接下來,我給了幼兒一個變式,在幼兒閉眼數到三的時候一個圈圈變成了一朵漂亮的花朵。於是在幼兒的驚奇和感歎中,又翻出了第二頁。第二頁上,還是一個圈,由於第一個圈圈的直觀引導,所以幼兒的興趣大增,一下子想出來好多可以變化的圈圈圖案,如太陽、手鐲、棒棒糖————有了這個想象的基礎,在出示兩個圈、三個圈、四個圈時幼兒的想象較快,幼兒充分利用了自己的生活經驗展開想象,把這些圈圈融入自己認識的物體中。

這樣一路下來,孩子的想象思路打開了,在觀看老師添畫的過程中感知了添畫的技巧,為親身操作提供了基礎。

在幼兒操作中,我也領略到了孩子們想象能力之豐富,一串飄動的風鈴、電話機上一個個數字按鈕,一條條蠕動的毛毛蟲、一隻只飄舞的蝴蝶都躍然紙上,一個簡單的圈圈在孩子的筆下演繹成了一幅幅優美的畫作。在活動最後環節中,一般都是以評價孩子的作品後結束活動。這次活動中,我還安排了一個小環節,就是在孩子自我介紹了作品中的圈圈畫後,出示了兩幅老師的範例。在這兩幅精心準備的範例中,老師把不同的圈圈畫物體進行了合理佈置,成了兩幅畫面完整、結構合理的繪畫作品。我想通過這兩幅作品不僅讓幼兒欣賞圈圈畫的各種變化,重要的是傳遞給幼兒一個"美"的概念,讓幼兒提高美術欣賞能力的同時,促使幼兒畫面佈局和建構能力的提升。

幼兒園大班公開課教案7

活動目標:

1、瞭解春天,並能繪製春天。

2、感受歌曲歡快活潑的情緒,初步學會唱歌。

3、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4、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活動準備:

課件五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師:現在是什麼季節是啊?(春天)老師帶來一首很好聽的曲子,叫《歌唱春天》。請小朋友一起來説説什麼叫歌唱?春天是一個什麼樣的季節?春天有什麼?穿什麼?吃什麼?

二、出示第一張課件,繪製春天的畫面。

1、天上出彩虹,地上開紅花,樹上小鳥叫,我們大家一起來,大家來歡樂拍手笑,唱出一個春天來。

2、按照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變化順序給孩子歌詞的記憶。

3、根據圖譜填歌詞。加深幼兒對歌詞的記憶。

4、彈出歌曲旋律,讓幼兒套歌詞。老師並範唱歌曲,讓幼兒準確的跟着旋律唱詞。

三、聽旋律,感受美妙的音樂,感知美麗的春天。

1、提問:聽了這首曲子,你感覺怎麼樣?你覺得看到了春天的什麼景象?

2、跟唱歌曲《歌唱春天》

(1)老師範唱歌曲。

四、出示課件圖譜感受分組唱的歌唱形式。(看圖,練習演唱。)

師、提問:1、小朋友們看看這張圖譜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有兩種顏色的星星,而且還是分開的?(幼兒:就是讓我們分成兩組唱。)

五、出示課件圖譜感受輪唱的歌唱形式。(參入表演性質的演唱。)

師、提問:1、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歌唱形式?

六、活動結束:

在表演中自然結束。

教學反思:

又是一年春來到,我們的周圍到處充滿了春的氣息。用自己的歌聲來讚美春天是我們最美的抒情方式,我們班的孩子對於音樂活動有着濃厚的'興趣。本次音樂活動從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出發,考慮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並依據季節,以多種形式的藝術手段開展的。

在本次音樂活動中,第一環節我先讓幼兒通過欣賞歌曲來感知樂曲的歡快、抒情,從而熟悉歌曲的旋律。同時,引出歌名《歌唱春天》。第二環節中,我主要分成兩部分:(1)我首先出示大圖譜,引導幼兒傾聽歌曲,憑記憶把圖譜填完整,在填圖譜的通過中,組織幼兒學唱分句。

(2)引導幼兒掌握“嘿啦啦啦啦嘿啦啦啦”的唱法,同時,出示標記,讓幼兒理解並掌握。第三個環節,我一反以往老師教,幼兒唱的方式,而是給了幼兒每人一副圖譜,讓幼兒根據歌詞進行填圖,同時為自己的成功感到快樂,進而更樂意學習。最後一個環節,主要引導幼兒以各種形式學唱,去掉一遍一遍反覆唱的枯燥。

通過此次活動,讓我更加懂得了在音樂活動中成為幼兒音樂活動的夥伴,支持者,引導幼兒喜愛音樂;讓幼兒尋找快樂;多給幼兒自由的空間。所以我要紮實的開展好每次活動,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

《歌唱春天》這首歌德開頭第一句:嘿啦啦啦啦,嘿啦啦啦,唱起來非常響亮上口,唱出了小朋友對春天的熱愛,非常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而且現在正好是春天,小朋友對春天也有了一定的經驗積累,上這個內容,孩子們都很感興趣,在活動中感受到以下幾點:

1、這幾天我們的活動都牽扯到春天的話題,孩子們通過活動和平時在園內的觀察,對春天都有了相關的經驗。這時進行《歌唱春天》的活動就能達到水到渠成的效果。事實上也是如此,幼兒在活動中愛唱、愛動,積極投入,樂於表現。

2、利用圖譜幫助幼兒掌握歌詞。這首歌的歌詞中已經給我們創設了一個完整的環境,告訴我們春天是什麼樣子的。但是因為歌詞比較長,所以我運用圖表法來幫助幼兒歌詞記憶。在開頭的“嘿……和拉……”的用圖譜辨別強弱的練習中,我的設計意圖是:幼兒通過對比,能唱出4分之4拍音樂的強、弱、次強、弱的特點。幼兒都喜歡唱第一句,唱得特別響。我想:歌唱活動是欣賞為目的的,一味的喊叫就不能體現音樂活動的美。因此,我也想通過圖譜讓幼兒有對比性地進行演唱。嘗試下來,幼兒有所注意“嘿……和拉……”的唱句有強有弱。但是,由於我的準備倉促,在圖譜的設計上出現了錯誤,所以對幼兒有一定的誤導。這也提醒我:在以後的活動中一定要多花些時間準備,減少錯誤。

3、活動中,教師的教還是過多。我根據自己班級的孩子選擇了合適的音樂內容和活動形式,但是在引導幼兒表現方面還不是很好的到位。在最後的幼兒自由表現部分,我看到很多幼兒不會做動作,就馬上示範動作,帶領他們一起做。雖然很熱鬧,但我知道,幼兒沒什麼“美”的體會,只是在跟着老師做。如果把它放到第二次活動中,等幼兒唱得更順口了可能就會有感而發,起到的效果也會更好

幼兒園大班公開課教案8

【活動意圖】

孩子們對新年充滿期待。結合大班的孩子的年齡特徵,利用歌曲《新年的笑聲》讓孩子們能夠提前感受到新年的氣氛、新年的快樂。

【活動目標】

1、説出新年感興趣的事,根據歌曲結構創編歌詞。

2、唱準跨度較大的音,掌握好切分音。

3、感受新年的熱鬧,體驗歡快的情緒。

4、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5、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活動準備】

鈸、鼓、鞭炮、圖譜一張、切分音節奏譜。

【活動過程】

一、發聲練習

1、運用a,la。等音發音練習。

2、你怎樣慶祝新年的?新年裏,有哪些聲音?

(1)出示鈸、鼓和鞭炮,認識並模仿它們的聲音。

(2)學習節奏型XXX/XX/XXX/X0

A、用鈸、鼓和鞭炮的聲音表示節奏型。

B、用身體動作表示節奏型。

二、新年的笑聲

1、完整欣賞歌曲,理解歌詞。

新年的笑聲在哪裏?新年的笑聲在鑼鼓裏。

集體有節奏地念歌詞,掌握切分音節奏。

2、示範唱。歌裏唱了什麼?

結合圖譜幼兒集體演唱。

A、幼兒集體學唱。

B、師與幼兒接唱。

C、邊唱邊表演。

三、創編歌詞。

1、新年裏你還聽見哪些聲音?

2、根據幼兒説的示範編歌詞。

3、根據歌曲結構創編歌詞。

4、師帶領幼兒演唱新的歌詞。

附歌曲:《新年的笑聲》2/41=E

532│31│543│20│521│27│572│20│533│

新年的笑聲在哪裏?新年的笑聲在鑼鼓裏,咚咚咚

新年的笑聲在哪裏?新年的笑聲在鞭炮裏,噼噼噼

15│531│60│5.654│343│234│5—│56654│

嗆嗆咚咚咚嗆。笑得冬爺爺走遠了,走遠了,留下了雪花

啪啪噼噼噼啪,笑得春姑娘走來了,走來了,帶來了花瓣

322│132│10

幼兒園大班公開課教案9

活動目標:

1、能看圖説話,藉助圖譜有一定速度地朗誦繞口令

2、初步感知有節奏的繞口令。

3、樂意自信地展現自己,體驗繞口令的樂趣。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幼兒接觸過兒歌

物質準備:圖譜圖片、與幼兒人數相同的《上樓下樓》圖譜若干

活動重難點:

能看圖説話,藉助圖譜有一定速度的朗誦繞口令,體驗繞口令的樂趣。

活動過程:

一、複習導入,引發興趣師:小朋友,你們會説兒歌嗎?請你來試一試。

幼兒述説兒歌。

師:這位小朋友説的真棒,我們發現他剛才説兒歌的時候很有節奏,可以給他配上節拍,我們一起來試試。

師、幼一起邊打節拍邊説兒歌。

二、觀看圖片,試説繞口令1、認識圖片師: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繞口令,它是兒歌中特殊的一種。我們先看幾個符號。

師出示向上的箭頭。

師:看,這是什麼?

幼:上,向上的箭頭。

師:你在哪裏見過這個符號?

幼:馬路上,電梯上......

師:這種符號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見到,我希望小朋友們可以留心觀察,回去找一下還有哪有這種符號。

師有朝上的箭頭,必有一個與它相對的......

幼:朝下的箭頭師:小朋友真棒,看,這又是什麼?

幼:高樓、樓房、高樓大廈......

師:這個你認識嗎?(人、許多人、許多人上樓、許多人下樓、暈)2、看圖、符號試説繞口令師:來看看繞口令的名字,誰能來説一説?

幼:上樓下樓師:真棒,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首繞口令裏説了些什麼第一句話是有字有圖,你認識嗎?

幼:(猜)"有一座高樓"師:我們一起來説"有一座高樓"。

師:下面這句話我們一起説説看"許多人上樓,許多人下樓"。

師:我們看下一句(樓上的人下樓)師:真厲害!下面一句話要變啦,小眼睛看仔細哪裏變了?

幼:他們的'箭頭不一樣了。

師:請你來讀一下幼:樓下的人上樓。

師:再看下一句(有的上樓不下樓)。

師:下一句又要變了,看仔細了(有的下樓不上樓)。

師:下面一句全是符號,我們一起來試試。(上上下下,下下上上)。

師:最後一句比較難,你們認識這些字嗎?

師:這個字讀"唉",它是一個歎詞,請你跟我一起來讀一讀"唉,簡直忙暈了頭"。

師:繞口令學完了,小朋友們一起跟張老師把這首繞口令讀一下。

三、看圖閲讀,鞏固繞口令師:張老師已經把這首繞口令印在了紙上,請小朋友到你前面的簍子裏拿一張自己念。我希望小朋友能用手指着念,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

幼兒自己讀繞口令師:請小朋友把紙放到簍子裏。

師:現在我請1位小朋友上來讀讀看。(幼兒朗讀是師打節拍)師:剛才張老師給他打節拍了,下面我們一起來讀一下,請小朋友自己打節拍。

師、幼一起邊打節拍邊讀。

四、嘗試速讀,結束活動師:繞口令不僅要有節奏,而且要快。我們來試試快速的讀,還是要打節拍哦。

師、幼一起邊打節拍邊加快速度讀。

師:繞口令還可以更快的讀,下面小朋友聽張老師快速的讀,你們幫張老師打節拍,好嗎?

師快速讀,和幼兒一起打節拍。

師:小朋友到後面去讀給爸爸媽媽聽聽吧!

幼兒園大班公開課教案10

【活動目標】

1、探索用紙條製作成麥比烏斯圈。通過比較發現麥比烏斯圈只有一個面。

2、通過操作活動探索麥比烏斯圈等分不同的次數後會產生不同的現象。

3、大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操作方式和發現。培養對科學的興趣。

4、樂意與同伴合作遊戲,體驗遊戲的愉悦。

5、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激發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願望。

【活動準備】

1、長紙條。

2、麥比烏斯圈若干個,分別有一條線、二條線、三條線。

3、剪刀人手一把。

4、彩筆。

【活動過程】

一、師生互動,共同製作紙圈。

1、出示紙條:這是什麼?(紙條)

2、變一變,看它變成了什麼?(紙圈)

3、你會做嗎?請小朋友來做一個這樣的紙圈。

4、教師出示麥比烏斯圈,師:我這裏還有一個圈,看一看,這個圈和剛才的圈有什麼不同?

5、你會做這個圈嗎?

6、你可以先研究一下,它是怎麼做成的。

7、你會做了嗎?請你來做一個這樣的圈。

8、你做好了嗎?你是怎麼做的?請你給小朋友示範一下。

教師小結:把紙條的一端扭一下和另一端粘合在一起,就做成了一個這樣的圈。咱們做的這個圈啊,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呢,叫做麥比烏斯圈。是德國科學家麥比烏斯在1858年發現的。人們為了紀念他就給這個圈取名為麥比烏斯圈。麥比烏斯圈還有許多的祕密呢。現在,我們一起去找找看好嗎?

二、比較:普通的圈和麥比烏斯圈,瞭解麥比烏斯圈只有一個面。

1、講解做法:現在,小朋友都有了兩個圈。請你用彩筆找一個點,然後輕輕的拖動你的紙圈,在紙圈的內側畫線。最後要讓你畫的線連接起來。(教師示範)

2、操作:幼兒畫線。

3、幼兒表述:你的線畫好了嗎?你發現了什麼祕密?

4、教師小結:普通圈的線只畫了一個面就連了起來,但是麥比烏斯圈的線特別長,畫過了黃顏色的一側又到了藍顏色的一側,最終又回到了原來的出發點。

5、麥比烏斯圈就是這麼神奇,老師這裏還有一列麥比烏斯火車呢,我請兩個小朋友坐坐看。嗚嗚,我們的火車出發了,看,小朋友們正在藍色的車廂裏,我們的小朋友又來到了紅色的車廂裏。寶貝們,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6、幼兒思考回答:麥比烏斯圈把兩個面連在了一起。

7、教師小結:孩子們説的太對了。普通的圈都有兩個面,麥比烏斯圈呢是把這兩個面連在了一起,變成了一個面。

三、探索:沿着麥比烏斯圈的二等分線剪開和三等分線剪開會有神奇的結果。

(一)1、小朋友可真厲害,一下子就發現了麥比烏斯圈的祕密。老師還要再考考你。(普通紙圈)我這裏有一個普通的紙圈,我們來猜測一下,如果沿着紙圈上的線剪開會怎麼樣?(記錄)

2、老師來剪一剪看一看。剪得時候,要先對摺剪一個小口,然後再沿着線慢慢的慢慢的把它剪開。

3、瞧,它變成什麼了?

(二)1、老師這裏還給你準備了什麼?瞧,是畫有一條線的麥比烏斯圈。如果沿着這條線剪開會怎麼樣呢?

2、幼兒猜測,教師記錄。

3、我們來剪一剪好不好?請小朋友拿出剪刀,我們來做一做試一試。

4、你的麥比烏斯圈變成什麼樣子了?請幼兒講述。看一下,現在的麥比烏斯圈有幾個接口?

5、它的結果跟你猜的一樣嗎?

6、教師小結:一個麥比烏斯圈沿着中間的線剪開就會變成一個更大的而且有了兩個接口的麥比烏斯圈。

(三)1、教師出示畫有兩條線的麥比烏斯圈。

師:這個麥比烏斯圈上有兩條線,那如果我們把這兩條線都剪開,會變成什麼樣呢?

2、幼兒猜測教師記錄。

3、究竟是誰猜的正確呢?我們怎麼樣才能知道?請小朋友按照我們剛才的方法,把畫有兩條線的麥比烏斯圈剪開。

4、你的麥比烏斯圈變成什麼樣子了?幼兒講述

5、跟你猜測的一樣嗎?有許多的東西我們的猜測其實不一定正確,只有通過自己的實際操作才能確認。我們的科學家呢就是這麼做的。今天我們的小朋友也做了一回小科學家。發現了麥比烏斯圈的很多祕密,知道畫有一條線的麥比烏斯圈剪開後會變成一個更大的麥比烏斯圈。畫有兩條線的麥比烏斯圈剪開後變成了一個大一個小兩個套在一起的麥比烏斯圈。

四、拓展延伸:瞭解麥比烏斯圈在生活中的應用。

1、小科學家們,你知道嗎?麥比烏斯圈不但好玩,還很有用呢。科學家們利用麥比烏斯圈的原理髮明瞭(出示立交橋的圖片)立交橋,有了立交橋呢,我們的車輛就不會那麼擁擠堵塞了,麥比烏斯圈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出示過山車圖片)這個是過山車,玩過山車的時候你無論轉多少個圈最終都會回到起點上,他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樂趣。機器上的一種傳輸帶,利用麥比烏斯圈只有一個面的原理增加了摩擦的面。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最大程度的節約。還有我們的磁帶,要聽完一面換另一面,日本的科學家呢利用麥比烏斯圈的原理髮明瞭可以不用換就能聽完兩面。給我們帶來了方便。當然,利用麥比烏斯圈的原理還能發明更多的東西,希望你們成大了做個大科學家發現人們不知道的更多的祕密。

2、瞧,老師這裏還為小朋友準備了畫有三條線和四條線的麥比烏斯圈呢。你知道沿着他們剪開會變成什麼樣嗎?

五、遊戲:麥比烏斯圈火車。讓我們坐上我們的麥比烏斯圈火車到教室裏一起剪剪看,記住要把你實驗的結果記錄下來。

請第一組小朋友上火車。嗚嗚,小朋友已經從藍色的'車廂開到了紅色的車廂。到站了。請第二組小朋友上火車。嗚嗚,讓我們跟老師們再見。

【活動反思】

本課是二年級上冊《材料》單元的第4課。本課教學以紙為載體,通過改變一張紙,比較和體驗紙改變前後性能的變化,交流紙的這種變化在生活中的應用等,激發學生繼續改變材料、發現材料性能的探究慾望。

根據教材,我把本課分為幾板塊:

第一板塊——聚焦,承接第3課的內容,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原有認知經驗説説普通紙的特點,引發學生思考有什麼辦法讓紙具有更多的本領。

第二板塊——探索,探索又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明確改造紙的方法,先交流改變紙的方法,再明確本節課探究的改變紙的方法。第二部分,用“折一折”這種改變方法,引領學生用對比觀察的方法研究紙被改變後形狀、性能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先在觀察中發現紙的新變化,通過觀察兩種紙的側面,發現普通紙和瓦楞狀的紙分別是一字形和波浪形。在實踐中發現紙的新功能,其中比較觀察又分三步,即按一按(將白紙與瓦楞狀紙分別平放在桌面上,用手輕輕按一按白紙和瓦楞狀紙,認真體驗手心的感覺,比較彈力)、放一放(取兩個盒子,中間隔開一定的距離距離平放在桌面上,先將普通的白紙放在兩個盒子上,接着由輕到重將物體(回形針、鉛筆、文具盒)放在紙的正中間,看紙能否承受得住以及能承受多重的物體。測完白紙後,再去測瓦楞狀紙能承受多重的物體。一邊實驗一邊記錄,比較承載力)、摸一摸(用普通紙貼着裝有熱水的杯子感受冷熱程度;換用瓦楞狀紙,再次感受冷熱程度,比一比有什麼不一樣,比較隔熱能力)。

第三板塊——研討,紙改變後性能的變化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

第四板塊——拓展,引導學生在紙上用刷油的方法改變一張紙,然後探究這張紙具有的全新功能。

在授課過程中,我還發現了一下幾個問題:

在説一説紙的特點時,學生能夠説出紙的顏色、形狀、易摺疊,但是學生會鑽形狀這個牛角尖,不斷説出:長方形、有四個角、有四條邊等等,還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能夠説出紙容易破、遇水會濕、紙的厚薄等等。

按一按這一板塊,學生通常不能直接説出有彈性,能彈回,他們最多説到的就是:刺刺的、有一稜一稜、不能直接接觸桌面……要説有彈性,能彈回還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説出。

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來説,折瓦楞狀的紙不是難事,但是學生自主摺紙,會有橫豎兩種折法,在放一放這一部分,兩種折法會對紙的承重能力有影響。

與教材配套的學生活動手冊中,放一放瓦楞狀紙和普通紙分為“能支撐”和“不能支撐”兩種,但是我認為這樣劃分不太準確,普通紙依舊能支撐像回形針那樣的較輕物體,瓦楞紙上放過重的物體也不能支撐,因此我在授課時,把能不能支撐改為“能支撐較重物體”和“能支撐較輕物體”,讓學生分別用回形針、鉛筆、文具盒來嘗試,較輕的回形針能夠被普通紙支撐,瓦楞狀紙能夠支撐回形針、鉛筆,鉛筆盒不太重時能夠被瓦楞狀紙支撐,過重的鉛筆盒則不能被支撐。學會能夠通過這三種材料感受到普通紙和瓦楞紙的不同。

第一次用低年級以及新教材開課,我在試上的時候發現引導學生回答,實驗準備等等所花費的時間較多,整節課較為倉促。因此在第二次上時,我把折瓦楞狀紙以及實驗材料準備都放在課前,由於第二個班的學生能很快的説出紙的特點以及瓦楞狀紙,整節課最後多餘了一點時間,我用來和學生一起進一步探究瓦楞狀的紙。

在給低年級授課過程中,我認為我對學生的還是瞭解較少,對於不同的班級用不同的教學方式的調整而不夠靈活,路漫漫其修遠兮,作為新教師,我要學習的還有很多。

幼兒園大班公開課教案11

課程分析:

1、幼兒園音樂教學的目的是挖掘和發展人自身潛在的音樂素質和能力,負有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愛好,萌發幼兒初步感受美、表現美的重要使命。節奏和旋律是構成音樂的基本要素,培養和訓練幼兒的節奏感是幼兒園音樂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節奏被稱作音樂的骨骼,是音樂情緒和風格的重要表現手段。《we will rock you》這首歌曲音樂旋律歡快、節奏鮮明,故此筆者以此歌曲設計了大班律動《足球寶貝》,旨在通過小組學習探索、小組展示、獨立表現再到集體學習提升,從這一系列的環節中潛移默化地瞭解聲勢的多樣性,創編出能配合歌曲的、動作連貫、整齊的聲勢節奏,培養幼兒的節奏感,使幼兒能體驗感受節奏在音樂藝術中的情緒,感受節奏美,並能準確地再現節奏的能力。

2、根據《指南》宗旨、大班幼兒年齡特點以及開放自主幼兒學習理念,筆者設計的大班律動《足球寶貝》這個活動,創設自由合作的輕鬆氛圍,通過律動入場、多姿多彩的聲勢、足球寶貝啦啦操這三個層層遞進的環節,讓幼兒通過小組學習、自主探索等,解決本次活動的重難點。通過遊戲化的自主性學習,支持幼兒對音樂的藝術表現和創造,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

課程目標:

1、通過探索身體各個部位,瞭解聲勢的多樣性。

2、感受歌曲激情、震撼之情,合作創編有節奏感的聲勢。

3、感受世界盃帶來的激烈和歡樂。

課程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有玩拍手遊戲的經驗。

2、物質準備:視頻、PPT課件、小標記、記號筆若干、節奏圖譜若干、足球一個。

課程過程:

一、律動入場,激發參與活動的熱情。

小朋友們伴隨着激情熱烈的伴奏,歡樂地進入場地。

二、感受音樂,創設多姿多彩的聲勢

(一)初步欣賞音樂、感受歌曲的情感

1、幼兒傾聽,感受音樂性質。

師:今天朱老師帶來了一首歌曲,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説説它帶給你什麼樣的感覺?你也可以跟隨着音樂自由地搖擺你的身體。(請幼兒傾聽與感受)

幼:開心的、快樂的、激烈的、聲音很響。

2、小結提煉,加深感受。

師:這是一首來自世界盃的主題曲,世界盃就是足球比賽。這首歌曲裏面充滿着吶喊聲,好像鼓勵着球員們要加油努力,進球得分。(簡述歌曲的感覺)

3、再次傾聽,理解音樂。

師:我們再來完整地欣賞這首歌曲,想一想它能分成幾段,你為什麼要這麼分?

幼:三段,因為裏面有一樣的部分。

4、重點樂句感受,加深理解。

(1)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唱出重複的歌詞,讓幼兒根據“we will we will rock you.”這句話把歌曲分成三段。並一起來唱這句歌詞。

(2)師:你知道“we will we will rock you”是什麼意思嗎?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們將要震撼你,讓你驚訝!那麼在看足球比賽什麼時候你會被震驚,要拍手歡呼呢?

幼:開心的時候、進球的時候。

(3)師:你想為這句話,編一個怎樣的歡呼動作呢?(提問)

請小朋友們唱一唱,再邊唱邊做動作(把幼兒創編的動作與歌詞結合起來)

5、重點練習關鍵樂句,激發創作熱情。

請幼兒跟着音樂把“we will we will rock you”這個歡呼的動作表現。

(二)足球寶貝PK賽:合作創編,表現音樂

1、引發幼兒合作創編的興趣。

師:小朋友們精彩的足球比賽就要開始了,你們想去看看嗎?(播放世界盃比賽視頻片段)

師:小朋友們創編了許多的身體動作,還發現了原來我們的身體還能發出聲音來。像這樣跺腳、拍腿的動作,我們可以叫做“聲勢”,也就是聲音的姿勢。

2、分組協商、自主創編

①請小朋友們分成四組,跟着音樂的節奏商量創編動作。

②記錄創編內容,小組成員一起跟着音樂第一二段練習。

③教師巡迴指導,根據幼兒的個體情況給予引導和幫助。

幼兒以小組為單位按照|?? XX X XX X |這個節奏圖,提示幼兒XX表示用相同的聲勢拍兩下,X表示用一個聲勢拍一下。

幼兒設計了拍手、拍肩、跺腳、拍腿、敲背等聲勢。

3、分組展示,相互評價。

師:小朋們,你喜歡哪個小組的表演,並説出原因。(教師根據幼兒的表演簡單的總結提煉、概括。)

4、提升要求,優化動作

師:小朋友們能不能創編出更加連貫又響亮的身體動作呢?

(三)尋找多樣、連貫的聲勢

師:請你想一想,跟着音樂試一試,哪兩個聲勢放在一起,在做動作的時候更舒服。(提示幼兒在做聲勢的時候要考慮到動作的連貫性)

師:我們一起來學習你們創編聲勢。(集體學習小朋友們組合的各種聲勢)

教師出示|?? XX X XX X |這個節奏圖,把幼兒創編的聲勢與其共同創編進節奏圖譜中,從在音樂背景下的實踐練習聲勢,體會設計組合聲勢的動作要有連貫性,才能與音樂節拍所契合,營造出整齊又強大的球賽加油氛圍。

三、足球寶貝啦啦操:完整表現音樂,激發幼兒藝術表現力。

1、集體加油:小朋友們你們創編的聲勢真是太有創意了,我們一起來跟着音樂為我們的國家隊加油吧!(幼兒完整跟隨音樂律動一遍,要求節奏準確、動作連貫,表現出歌曲的熱辣。)

2、尾聲:精彩的比賽結束了,寶貝們你們想踢足球嗎?那我們一起去操場上玩吧。

【活動延伸】

1、從聲勢的探索中引導幼兒對生活中的材料進行探索和學習,找到各種的發聲材料,結合音樂進行打擊樂遊戲。

2、對世界盃產生興趣,瞭解有關足球的知識,在美工區用廢舊鞋盒、吸管、紙球等材料設計迷你掌上球場,玩球賽的遊戲。

課程反思:

歌曲《we will rock》是一首來自世界盃的主題曲,節奏歡快明朗、曲調激昂,容易讓孩子掌握,非常適合律動表現。活動一開始,筆者通過讓幼兒欣賞音樂、觀看球賽,將幼兒帶入音樂描繪的熱烈意境中。在足球比賽這個意境的營造下,引導鼓勵幼兒自由地表現對樂曲的`理解,通過在身體上找一找、玩一玩能發出聲音的部位,創編各種動作。知道各種各樣的身體動作有個好聽的名字叫“聲勢”。同時通過創設自由合作的輕鬆氛圍,讓幼兒以小組為單位去探索學習,在與夥伴的溝通交流、互助模仿的自主學習過程中,他們創編出了各種各樣的聲勢,通過幼兒之間經驗的分享與交流,構建對節奏的感知能力和表現能力。接着筆者又乘勝給孩子們設置了新的挑戰“要跳一跳才能摘到蘋果”,對幼兒創編的聲勢提出了要有連貫性的要求。把幼兒個體學習與集體學習緊密聯合起來,幫助幼兒突破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整個活動動靜交替、有緊有鬆、有收有放、有模仿有創造,通過靈活多樣的途徑發掘幼兒的潛能,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體現了以幼兒為本,構建自主學習的、遊戲比拼模式的音樂教學新理念。每一部欣賞作品都是用聲音編織起來的藝術品,讓我們帶着孩子仔細地聆聽,用情感去體驗美、創造美,努力實現素質教育的藝術教育目標。

在活動過程中,環節一用時2分鐘,伴隨歡快的背景音樂,營造輕鬆舒適的音樂課堂氛圍。環節二為活動的重難點所服務,用時24分鐘,涵蓋了小組學習、相互學習、獨立表演和集體學習這幾個相互依存的小環節來幫助幼兒突破學習的重難點。教學過程中筆者利用PPT教具、視頻、音樂、圖譜等多種手段讓幼兒身臨其境地感受、傾聽、表演和創編,自由地用聲勢來表現自己對歌曲的情緒感受。第三環節用時4分鐘,這是一個總結與提升的環節,為幼兒創造一個自由發揮的空間,支持幼兒對音樂的藝術表現和創造。由此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

當然,本次活動也有不足之處,展示的環節上個別小組由於練習時間不夠,有點不熟練。幼兒雖然在快樂的探索、模仿、學習和表演,但在集體面前表演的時候還是有點放不開。我們對音樂活動的實踐,在理論基礎的貯備上做的還遠遠不夠,所以還需要我們繼續在教學實踐中去探索、去學習、去提高。

幼兒園大班公開課教案12

活動目標:

1、能和同伴分工合作,運用畫、交叉剪、粘貼的方法制作簡單的風箏。

2、感受風箏奇特的造型、豔麗的色彩、圖案的對稱所帶來的美感。

活動重點:圖案的對稱美

活動難點:交叉剪

活動準備:

課件、風箏、三角形白紙、長方形紙、棉線、吸管、剪刀、膠

活動過程:

一、導入:利用猜謎語的方式引出風箏。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謎語,看看誰能猜出來。謎語:天上一隻鳥,用線拴的牢。不怕大風吹,就怕細雨飄。

二、欣賞風箏額奇特造型、豔麗的色彩、圖案的對稱帶來的美感。

(1)師:小朋友,老師這裏有一些風箏的'圖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風箏是什麼樣子的?你喜歡哪一個?為什麼?

(2)出示蝴蝶風箏,引導幼兒感受風箏對稱圖案的特點。

師: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看這個蝴蝶風箏,它的左右兩邊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教師小結:這種左右一樣的圖案就叫做對稱圖案。

(3)觀察風箏的構造,重點引導幼兒觀察風箏上的骨架和引線,瞭解它們的用途。

師:小朋友,老師今天還給你們帶來了一隻自己製作風箏,請小朋友仔細觀察老師製作的這隻風箏除了擁有漂亮的對稱圖案外,還有什麼?

你們知道它們有什麼作用嗎?

三、教師講解風箏的製作方法。

師:小朋友,看完這些漂亮的風箏後,你們想不想自己動手製作一隻風箏呢?那請小朋友先來看一下老師是怎樣製作的。

(1)在三角形的風箏面上設計並畫出漂亮的圖案,注意圖案的兩邊要對稱。

(2)在長方形紙的短邊上交叉來回剪,注意每一條都不能剪斷,剪出風箏的尾巴,然後粘貼在風箏面上。

(3)將吸管粘在風箏面反面的邊緣及中間做風箏的骨架,用棉線穿過中間的一根吸管打結即可。

四、幼兒製作,教師巡迴指導。

請幼兒將製作好的風箏,貼到展示板上。

五、幼兒作品展示。

小朋友們的風箏都做完了,哪位小朋友説一説你喜歡哪一隻風箏?為什麼?

課後反思:

《綱要》中指出:活動要來源於幼兒的生活,開展幼兒感興趣的事情。這不孩子們對今天的活動表現得非常好,這一活動,其目標主要是讓幼兒在欣賞風箏的基礎上,感知風箏圖案的對稱美;能利用對稱的方法來裝飾風箏。這次活動的重點放在對稱裝飾上。在作畫前,我還是先讓幼兒欣賞風箏,並在觀察欣賞之後,交流自己的發現,有的幼兒觀察十分仔細,有快就發現了其中的祕密:風箏上的圖案是左右對稱的。於是,我就向幼兒重點介紹對稱裝飾的畫法,讓幼兒清楚的瞭解對稱法的特點。在此基礎上,讓幼兒説説自己看到過的風箏圖案,滿足了幼兒自我表達的願望。還有在製作過程中,極大的發揮了他們的創造力、想像力。還有在作品展示時,孩子們大膽的講述自己風箏。在這自然的環境中為孩子們營造願意表達的氛圍,使他們輕鬆的表達自己的心聲,從而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幼兒園大班公開課教案13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吹塑紙版畫的製作過程,具有大膽創作的能力。

2、能利用畫、描、塗等方式創作吹塑紙版畫。

3、樂於參與吹塑紙版畫活動,體驗活動帶來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悦。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對吹塑紙版畫有初步的瞭解。

物質準備:毛筆、排刷各一把;勾線筆、鉛筆各一支;水粉顏料;黑色卡紙一張;吹塑紙一張。

活動過程:

(一)觀看吹塑紙版畫作品,激發幼兒的興趣。

引導語: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什麼是吹塑紙版畫嗎?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吹塑紙版畫作品,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版畫藝術在我國有着悠久的歷史,因其要經過繪畫、製版、印刷這三個步驟才能完成,因而版畫通常被人們稱為“間接藝術”。我國最早的印刷術,可以説是世界上最早的'版畫藝術。我國的版畫起源於唐朝,是中國美術中的一個重要門類,我國古代的版畫主要是指木刻版畫,隨着時代的發展,現代版畫已演繹成為集銅版畫、石版畫、絲網版畫、麻膠版畫、紙版畫、吹塑紙版畫等多種類的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

欣賞了這麼多的吹塑紙版畫作品,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知道這麼好看的版畫是怎麼做出來的呢?

(二)觀看視頻瞭解吹塑紙版畫的製作過程。

引導語:剛才我們所欣賞的就是吹塑紙版畫,你們知道這麼美的吹塑紙版畫是怎麼做出來的嗎?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小結:原來創作吹塑紙版畫有三道工序,首先,我們需要在吹塑紙上利用勾線筆進行打稿,打完稿之後再用鉛筆進行勾邊,使輪廓下陷。其次將吹塑紙和黑色卡紙夾在一起,並依次在畫好的底稿上使用顏料塗上顏色,然後將其印畫在黑色卡紙上,這樣我們美麗的吹塑紙版畫就完成了!

(三)利用準備好的材料製作吹塑紙版畫。

引導語:看完了這麼美的吹塑紙版畫,我們也來做一做。首先我們準備的材料有毛筆、排刷各一把;勾線筆、鉛筆各一支;水粉顏料;黑色卡紙一張;吹塑紙一張,材料準備齊全我們就可以開始製作啦!

首先想好自己要製作什麼,如小花、樓房、小動物等,今天老師先示範馬蹄蓮的製作。

將馬蹄蓮底稿用勾線筆畫在吹塑紙上。

在畫好的底稿上使用鉛筆勾畫輪廓,使輪廓下陷。

勾畫完成之後,將吹塑紙和黑色卡紙重疊放好並用架子夾住一邊。

固定住之後在底稿上依次上色,並印畫在黑色卡紙上,每個部位上完顏色立即印畫,最後我們的吹塑紙版畫畫就完成啦。

引導語:小朋友們你們也一起來動手試試吧!

(四)欣賞更多幼兒製作的吹塑紙版畫作品。

引導語:小朋友你們太棒啦!自己製作出了這麼多美麗的吹塑紙版畫作品!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吧!

活動延伸:

在美工區投放其他類型版畫,如疊加套色版畫、綜合版畫等,以及適宜的工具材料,引導幼兒繼續創作。

幼兒園大班公開課教案14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萌發對春天動植物變化的興趣。

2、積極參加角色扮演,體驗互相關心的心情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理解故事內容,大膽講述簡單的事情。

4、初步理解故事情節,理解故事中語言的重複性特點。

活動準備:

1、《幼兒畫冊》、掛圖和故事錄音磁帶。

2、視頻展示台

3、相關角色的頭飾。

活動過程: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表現春天和冬天的兩幅圖,啟發他們比較其不同之處,重點觀察人和小河、草地、鳥、花等的變化。

2、教師介紹故事名字後,播放配樂故事錄音。

3、第二次播放故事時,結合圖片,按故事內容的順序提問:

①這個故事發生在什麼季節?你是從哪聽出來的?

②小動物是怎樣打電話的?誰給誰打的電話?它説了些什麼?

③你發現在春天到來時,哪兒變了?(啟發幼兒把自己的發現編成小動物打電話的情節,豐富故事內容。)

④小動物喜歡把自己的新發現告訴小夥伴,你有新發現時能告訴小朋友嗎?你怎樣告訴他們?

4、提供頭飾、電話等道具,指導幼兒分別扮演角色,用打電話的形式表演故事時,為減少記電話號碼的困難,引導幼兒從這幾個電話號碼中發現規律,也可讓幼兒自己用數字卡排列電話號碼,放到電話旁。

活動反思:

《春天的電話》這個故事結構簡單,語句重複,它用小動物打電話的形式來描述春天萬物的變化,讓幼兒在理解故事的內容中,知道春天的一些季節特徵,並體驗夥伴間相互關心、團結友愛的美好情感。活動中,幼兒對童話故事非常感興趣,通過理解、複述故事內容,他們對春天季節的變化有了進一步的認知,並基本能理清故事中小動物打電話的`順序。但活動中也有不足之處:一是瞭解故事並複述故事內容的時間較長,引起幼兒的興趣疲勞,所以有的幼兒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可如果對故事的情節不熟悉的話,後面的活動就會有阻礙,這樣就達不到預設的目標。二是教師的指導顯倉促,沒能很好的引導幼兒按故事中的順序打電話進行交流體驗,在相互關心、團結友愛的情感教育方面有所欠缺。三是在評價上沒能達到具體積極的評價,大多是簡單的、大眾化的表揚用語。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課,我會更加細緻的考慮活動的各環節,讓知識、情感、技能這三方面的目標都能夠更好的體現在活動中。

幼兒園大班公開課教案15

活動目標:

1、欣賞塞尚的作品《靜物蘋果籃子》,瞭解寫生畫的特點。

2、感知畫面豐富的色彩、均衡的構圖以及形與色的完美結合。

3、初步觀察、瞭解物體前後、上下互相遮擋的表現方法。

活動準備:

1、塞尚作品《靜物蘋果籃子》PPT一份。

2、幼兒創作的範例作品。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教師:你們喜歡畫畫嗎?姚老師和小朋友一樣,不但喜歡畫畫,還喜歡看畫呢!我發現了一張有趣的畫,今天拿來和小朋友們一起欣賞。

(二)出示塞尚作品《靜物蘋果籃子》,引導幼兒初步觀察。

教師:在畫面中你看到了什麼?你看了之後有什麼感覺?

(三)引導幼兒細緻欣賞作品,感受作品中的造型美、色彩美和構圖美。

1、教師:這些蘋果是什麼樣子的?蘋果的顏色都一樣嗎?有哪些顏色呢?咦?為什麼這個蘋果上有好幾種顏色呢?(教師總結:因為太陽照在這個蘋果上,所以它的顏色亮亮的,而這塊地方的陽光被擋住了,出現了影子,所以呀這邊的顏色是黑色的),(幼兒舉例)你覺得畫中的蘋果和我們平時看到的蘋果一樣嗎?為什麼?

2。教師:裝水果的籃子是什麼樣的?(是怎麼擺放的)旁邊的瓶子又是怎麼擺放的?它是靠在哪裏的?籃子裏的蘋果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大小、顏色)那我們來看這些小的蘋果中,你看到的蘋果都是完整的蘋果嗎?為什麼?(幼兒舉例)

3、教師:我們再看看桌子前面的蘋果和桌子後面的蘋果一樣嗎?哪裏不一樣?(大小、顏色)那你看到的這些後面的蘋果是完整的蘋果嗎?為什麼?(幼兒舉例)

4。教師:請小朋友看看這塊白布是怎麼鋪在桌上的'?白布的褶皺又把蘋果遮擋成什麼樣子了?(半圓形、橢圓形)

教師總結:噢!原來畫家用了不同的顏色、大小、形狀和不同位置的遮擋表現出了這幅靜物寫生畫。

(四)引導幼兒討論整幅畫給人的感覺和印象,再次表達對作品的整體感受。

1。教師:你喜歡這幅畫嗎?為什麼?

2。教師介紹畫家及作品。

教師:你能給這幅畫取個好聽的名字嗎?畫家也給這幅畫取了個好聽的名字叫做《靜物蘋果籃子》。它是一幅油畫,是法國著名的大畫家塞尚所畫。(出示畫家自畫像)。這就是畫家塞尚,他喜歡真實的描繪自然,他喜歡運用顏色之間的對比來表現自己的想法,這些用顏色、形狀來表現的畫就叫做靜物寫生畫。

3、欣賞幼兒作品。

教師:老師這邊還收集了很多其他小朋友的作品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4、教師:你想跟着塞尚爺爺學一學這個本領嗎?那我們下次美術課的時候再來畫一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