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範文集錦八篇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範文集錦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46W 次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範文集錦八篇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理解古力和古拉,並把蛋變成蛋糕的樂趣,觀察畫面,敢於表達。

2、感受古力和古拉一起動腦筋想辦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古力和古拉的PPT;

2、歡快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哇,小朋友們今天教室裏來了這麼多的客人老師,那先請小朋友們和客人老師打招呼吧(幼兒和老師們熱情的打招呼)今天啊,不光是來了很多的客人老師,老師我今天還帶來了兩位好朋友。

二、基本過程:

你們瞧(出示古力和古拉的圖片)他們是誰啊?(幼兒回答)他們還有一個非常洋氣的名字呢,他們的名字是古力和古拉,他們是一對非常好的朋友,每天都在一起,瞧,他們今天又出去了。他們走着走了,咦?發現了一個什麼呢?(出示雞蛋的圖片)提問幼兒:這是什麼呢?(雞蛋)哇,這麼大的雞蛋你們覺的可以幹什麼呢?(幼兒充分發揮想象力)哎呀,這個大雞蛋可以做這麼多的東西,那麼,今天我們就來做個大蛋糕你們覺着怎麼樣?(幼兒回答)可是,古力和古拉有一個問題,這麼大的蛋糕怎麼拿回家呢?你們有沒有好的辦法呢?(幼兒回答)你們這麼厲害啊,那咱們一看古力和古拉想到什麼辦法呢?(出示古力和古拉運送雞蛋的圖片,一共四幅圖片,請幼兒一個一個的觀看,並説出可行與不可行)原來這些辦法都不可以,那怎麼辦呢?這個可是難不住兩隻小老鼠哦,你們瞧(出示古力和古拉把做蛋糕的工具運送到蛋糕的地方)他們想出了什麼辦法呢?(幼兒觀察圖片回答)哦,原來兩隻小老鼠把做蛋糕的工具都拿出來了,這個辦法不錯哦,那我們和古力和古拉一起做蛋糕吧,播放音樂和幼兒一起做蛋糕,你們覺的做蛋糕要先加什麼呢?(幼兒回答)你們想做什麼樣的蛋糕就做什麼樣的。漂亮的蛋糕做好了,那做好的蛋糕下一步幹什麼呢?(出示烘烤的照片)哇,好香啊,你們聞道了嗎?瞧瞧這麼香的蛋糕把森林裏的小動物們全都招過來了,(出示一起分享蛋糕圖片)他們在幹什麼呢?(幼兒回答)這個大大的蛋糕這些小動物們吃了心理課高興啦,古力和古拉的心理也非常的開心,這一次問題又來了(出示用完工具的圖片)那這些工具要怎麼辦呢?你們有沒有好辦法呢?(請幼兒回答)咱們一看古力和古拉是怎麼樣做的(出示蛋殼車的圖片)咦,他們是怎麼樣做的啊?(幼兒回答)哦,原來他們是做了一個蛋殼車啊,把所有的東西全都運回家了,這一天過的真的是太棒了。

三、結束部分:

兩個好朋友古力和古拉,真的是太棒了,這個好聽的故事,我希望小朋友們可以和你的好朋友和爸爸媽媽一起分享,你們説好嗎?

活動反思

首先對這一節課來説,看着視頻老師的語言組織上和上課的表情,是我需要學習的,老師上課的語言很簡潔,每一句話都是幹練明確,而我上課的時候總是會問一些幼兒無關緊要的問題,比如:我要上這一節課,開始出示圖片的時候我會説,這是兩隻小老鼠,對嗎?直接把圖片上展示的內容説出,而不是讓幼兒去觀察,還有總是會説:“是不是啊?對不對啊?這樣的字句,這是我存在最大的問題。

孩子們一定都會喜歡有聲有色的故事或者是一節課,那麼我在上課的時候都是一個表情從開始到結束,老師的表情也是我要學習和改正的。

對於這一節課來説,按照視頻模仿下來的,還算不錯,但是在出示古力和古拉是怎麼把雞蛋運回家的這一環節,我省略的很多,每一個圖片沒有讓幼兒仔細的觀察,很着急的就一帶而過,可能會讓孩子們有所困惑為什麼是不可以的。上課很着急這也是我的一大缺點,沒有耐心讓幼兒有足夠的時候去觀察圖片或着是在進行某一個環節的時候總是想着快點進行下一個環節導致是我來題幼兒説出。

通過這一次的學習,我的收穫也是很多的,以後要經常看看視頻聽聽老師的課,從中學習補自己的不足。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在一個雨天的早上,孩子們把自己的小雨傘拿到陽台上晾乾時,陽台上的小雨傘像一朵朵小花,引起了孩子們的興趣,他們之間互相交流着:“這是媽媽給我買的小傘。”“你們看你們看我的傘是米老鼠的。”“我的傘是海爾公司發的,上面還有海爾兄弟呢!”

從幼兒的談論中,我們發現傘的外形特徵和作用已經引起了幼兒的對它的注意和初步的探究興趣。

傘是生活中常見的日用品之一,在陰雨天或炎熱的夏天,我們隨處可見,而且社區內業主的一把把太陽傘也為我們的研究提供了自然資源。幼兒可以進一步探索傘對人們的作用有哪些。

傘的探索過程,能夠為幼兒提供運用多種感官探索、發現、體會、表現的機會,同時也便於幼兒多種途徑表現、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在感知過程中,幼兒的探究、發現解決問題、獲得信息、發表感受等多種能力得到較充分的發展。

主題總目標

1、 能積極的參與各種活動。

2、 進一步瞭解傘的特徵及作用。

3、 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探究成果和感受。

4、 喜歡於人交往。

5、 並能與同伴友好協商的合作活動、體驗交往的樂趣。

我的小雨傘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各種途徑讓幼兒瞭解傘的外形特徵。

2、能用較清楚連貫的語言雨同伴進行交流、體驗交流的樂趣。

(二)活動流程:

介紹我的傘

傘展覽會

傘的外形特徵

(三)活動準備:

1、請幼兒將自己的傘帶到幼兒園。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動物的雨傘》是一首充滿童趣的詩歌,它是我自行創編而成的。詩歌運用質樸的語言,分別描繪了燕子、螞蟻、青蛙、小雞、瓢蟲、烏龜、松鼠這些小動物在遇到下雨時,開動腦筋想出的各種躲雨好辦法,這些小動物恰似一羣天真、活潑、好動的孩子,充滿了無限的歡樂和生機,這樣的內容無疑是幼兒熟悉和喜愛的。在自行創編詩歌過程中我汲取了有豐富經驗的老師的建議,使自編的詩歌表現出句式整齊、生動淺顯,音韻和諧的特點。

《幼兒園指導綱要(試行)》中提出“要為幼兒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説、敢説、喜歡説、有機會説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

因此詩歌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法,使活動在活潑、愉快、輕鬆的氣氛中進行,通過討論、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平等的進行交流,並根據詩歌的特點,多層次、多形式地引導幼兒主動的學習,並使幼兒體驗其中快樂、趣味的感受,始終把教學的落腳點立足在培養幼兒創新意識和主動、快樂的學習上。

活動目標:

1、在看看、想想、説説、做做的過程中,理解詩歌的內容,感受詩歌有趣的情感;並啟發幼兒結合生活經驗大膽想象。

2、理解並學做動詞:爬、飛、舉、鑽。

3、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加深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培養幼兒遇到問題勇於創新的精神。

活動準備:

1、燕子、大樹、螞蟻、蘑菇、青蛙、荷葉等小圖片。

2、Flash課件一份。

活動預定過程:

(一)看看、想想、説説、做做,理解詩歌內容。

1、(播放Flash課件的片頭)

*請幼兒説説這是什麼地方?有誰?忽然怎麼了?他們該怎麼躲雨呢?(幼兒相互討論,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之後播放這一段課件。)

*動畫片裏的燕子想了一個什麼好辦法?是怎麼做的?(通過共同探討,選定動詞飛,師生邊唸詩句邊學一學飛的動作)

*燕子飛到大樹上,大樹成了什麼呢?(在師生一起表演的過程中,引導幼兒給燕子的雨傘起個名—大樹傘)

*教師貼上小圖片,並請幼兒想一想、試一試這句話可以怎麼説呢?(引導幼兒編一編:燕子飛到大樹上,大樹傘)

2、螞蟻和青蛙想了什麼辦法是怎麼做的呢?(引導幼兒通過共同探討選定動詞:爬、舉,師生共同表演,並引導幼兒用詩歌的句式來編一編。)

3、引導幼兒想一想:這幾個小動物的雨傘相互交換一下行不行?為什麼?(引導幼兒相互討論,發現動物各自的特點和本領)

4、*你們看誰又來了?(小雞和瓢蟲)

*下雨了,如果你是小雞或瓢蟲你會怎麼辦?

*播放課件後,請幼兒嘗試用句式編,並在表演的過程中共同討論給動物的雨傘起個有趣的名字。

5、*你們看還有誰?(烏龜和松鼠)

*師:他們找不到雨傘真着急,忽然他們想到了一個很好的辦法,不用靠別的東西,你們知道是什麼辦法嗎?(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想法)

*播放剩餘的課件,請幼兒説一説他們想的是什麼辦法?進行表演。

*提問:小烏龜為什麼能用殼擋雨?小松鼠的尾巴為什麼當雨傘?如果小烏龜用尾巴擋雨行嗎?(引導

幼兒知道這兩種動物的特點和本領)

(二)學習詩歌

1、完整欣賞教師唸詩歌一遍,請幼兒給詩歌起個好聽的名字。(根據幼兒的多種回答,選擇一較合適的名字為題目)

2、幼兒看圖譜學唸詩歌一遍,重點能正確念好動詞。

3、幼兒邊學唸詩歌邊表演動作一遍。

4、師生(教師做“雨傘”,幼兒做各種“動物”)邊表演邊學唸詩歌,體驗主動學習的快樂感受(集體、分組等方式)。

(三)自然結束。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西瓜是幼兒經常吃、喜歡吃的瓜果之一,但家長平時入入不能有意識地引導幼兒感知西瓜的特徵以及西瓜與人們之間的關係。我們選擇西瓜作為教學內容,是為了引導幼兒在觀察和品嚐的過程中,發現西瓜的主要特點,瞭解怎樣吃西瓜、為什麼吃西瓜、什麼樣的西瓜更好吃等內容。課題看僅平常卻體現了SIS教育的精神。

目標:

1、感知、探索西瓜的特徵。

2、通過比較、品嚐,體驗新品種無籽西瓜的優點。

[評:目標2體現了科技、發明與人們之間關係密切的觀點。]

準備:

1、外形各異的普通西瓜及其他瓜果若干。

2、無籽西瓜若干。

3、餐巾、點心盤人手一份;刀、抹布各一。

4、課前請幼兒洗淨雙手。

過程:

一、用故事引出“怎樣吃西瓜”的問題[評:以有趣的故事引出課題,既能啟發幼兒聯繫自己的經驗,又能激發幼兒討論的興趣。]

教師講述故事《猴王吃西瓜》,提問:1、猴王是怎樣吃西瓜的?2、你們是怎樣吃西瓜的?

二、請幼兒在許多瓜果中挑選出西瓜進行觀察、品嚐1、這裏有許多瓜果,哪些是西瓜呢?

[評: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幼兒知道西瓜的多樣性,同時也鍛鍊幼兒的分析、思考能力。]

2、西瓜是什麼樣的?

(1)請各組幼兒觀察桌上的西瓜,教師觀察幼兒的表現並進行適當引導。

[評:每組一個西瓜為每個幼兒直接感知提供了條件,保證了幼兒的自主活動。教師克服了怕幼兒不會觀察、怕紀律難以維持、怕西瓜被打碎等等思想,讓幼兒充分觀察,從而瞭解了幼兒的觀察方法,感知水平以及參與該活動是否主動、積極等情況。]

(2)請幼兒表述各自的探索過程和結果。

小結:有的西瓜是圓圓的;有的瓜皮是深綠色的,有的是淺綠色的,還有的是帶花紋的;西瓜是滑滑的、涼涼的、硬硬的;敲一敲會“砰砰”地響,推一推還會滾動。

[評:在幼兒充分感知的基礎上,教師安排了讓幼兒表述的環節,這主要是讓幼兒通過自己的思考表達自己的探索過程和感知結果,以達到相互交流的目的。]

3、西瓜裏面是什麼樣子的?(可讓幼兒猜測,以引起他們對觀察、探索西瓜內部特徵的興趣。)(1)你們喜歡吃西瓜嗎?為什麼?

(2)根據幼兒的表述教師小結:西瓜水分很多,甜甜的,很好吃,能解渴、祛暑。

四、引導幼兒感受無籽西瓜的優點1、請幼兒品嚐無籽西瓜,説説它和剛才的西瓜有什麼不一樣。(特別甜,吃起來特別方便。)2、根據幼兒的討論作一小結,讓幼兒感受科技新產品的優點。

[評:無籽西瓜又沙又甜,吃的時候不需要吐籽,很方便。幼兒通過比較,感受到了科學技術對人類的好處。]

附 猴王吃西瓜(故事梗概)很久以前,山上住着一羣猴子。有一天,一隻猴子撿到一個大西瓜,就把它送給了猴王。

可猴王不會吃西瓜,於是它就招來許多猴子問:“誰知道怎麼吃西瓜呀?”其中一隻小猴就叫道:“我知道,我知道,西瓜是吃瓤的!”可另一隻老猴子卻説:“不對,不對好像是吃皮的!”“是吃皮的!”“不對,是吃瓤的!”於是猴子們就爭吵起來。

最後,猴王聽信了老猴子的話,啃起了西瓜皮,而那些小猴子則吃到了甜甜的瓤。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瞭解故事內容,能講出故事的主要情節。

2.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3.教育幼兒不亂扔垃圾,培養良好的生活可慣和行為。

活動準備:

西瓜圖片,故事《瓜瓜吃瓜》。

活動過程:

1.猜謎語導入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

小朋友,我們來猜個謎語(有個綠衣郎,肌膚紅又亮,生出小寶寶,個個黑臉膛),猜猜是什麼?對,是西瓜。告訴你們有個小朋友,叫瓜瓜。為什麼叫瓜瓜呢?你們想不想知道?我們來聽個小故事。

2.教師完整地講述故事一遍,提問:

(1)故事裏説了些什麼?

(2)瓜瓜他是怎麼吃西瓜?吃完西瓜後,他怎麼做?

(3)結果發生了什麼事?

3.教師結合圖片,再次講述故事:

(1)瓜瓜吃到外婆帶來的西瓜了嗎?為什麼

(2)後來,外婆摔了一跤後,瓜瓜怎麼想,他又怎麼做?

4.討論:

(1)故事講完了,你喜歡瓜瓜嗎?為什麼?

(2)如果你是瓜瓜,你會怎麼做?

5.總結:

剛才小朋友們都聽了這個故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告訴我們吃完的瓜、果皮、廢紙、吃剩的東西扔到垃圾箱裏,不能亂扔,看到果皮廢紙在地上、路上,我們也要扔到垃圾箱裏)

附故事:

瓜瓜吃瓜

有個小朋友,他的名字可怪了,叫瓜瓜,他為什麼叫瓜瓜呢?原來他生下來的時候,胖墩墩,圓滾滾,像個西瓜,所以他爸爸媽媽就叫他瓜瓜。

瓜瓜可愛吃西瓜啦,他一下能吃幾大塊,吃完了把背心往上一拉,挺着圓鼓鼓的肚子,用手一拍,嘭嘭響説:“西瓜在這兒呢!”

有一天,天很熱,瓜瓜又鬧着要吃西瓜,“媽媽,拿出一個小西瓜來,”媽媽對他説:“就剩這個小的了,先吃吧。等一會兒,外婆要來,説不定給你帶個大西瓜哩!”媽媽把西瓜切了,就上班去了。瓜瓜斜着眼看了看西瓜,翹起嘴巴,心想:“哼,這麼小也叫西瓜?可是他蠻口渴的,又想:瓜是小了點,説不定也挺甜哩!就拿起一塊咬了一口。哎,一點兒不甜。

他吃完一塊,心裏生着氣,一甩手把西瓜從窗口扔了出去,掉在了衚衕裏的路上。剩下的幾塊,瓜瓜氣呼呼地咬了幾口,就一塊一塊地從窗口扔出去。他想:要是外婆真的帶個大西瓜來,那該多好!於是他就扒在窗台上,向衚衕路口望着。

過了一會兒,來了個人。慢慢地走近了,沒錯,是外婆來了。她還抱着一個大西瓜呢!瓜瓜看到了,大聲嚷:“外婆,我來接您了!”

外婆聽見了,心裏一高興就加快了腳步。走到垃圾箱旁邊,不小心腳踩在西瓜皮上,摔了一跤。手裏抱的大西瓜,啪嗒一下,摔了個粉碎,外婆一邊爬起來,一邊説:“誰把西瓜皮扔了這一地!”

瓜瓜出了門,連忙把外婆扶起來。一邊氣呼呼地踩着地上的西瓜皮:該死的西瓜皮,哪個壞蛋扔的。咦,西瓜怎麼這麼小?哎呀,這不是自己扔的嗎?瓜瓜偷價看了外婆一眼,吐了吐舌頭,悄悄地把西瓜皮一塊一塊地扔到垃圾箱裏去。

瓜瓜看了看外婆帶來的大西瓜,瓢兒紅紅的,一定很甜。可惜碎了,沾上了泥。他只好嚥着口水,拿起碎瓜塊往垃圾箱裏扔去。外婆不知道西瓜皮是瓜瓜扔的,看見瓜瓜把西瓜皮扔到垃圾箱,説:“真乖,都像瓜瓜這麼懂事就好了。”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6

【活動目的】

1、自制墨跡圖,發展動手能力。

2、根據墨跡圖進行創造性想像活動。

3、藉助組合起來的墨跡圖自編小故事,發展編講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師製作墨跡圖一幅。

2、白紙、墨汁(或鋼筆墨水、顏色水)、滴管、剪刀和用來鋪墊的報紙。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嘗試的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您們帶來了一幅很有趣的畫,你們想看嗎?(想)

師:(出示畫面)看,這是一幅墨跡圖,你們想不想自己也製作一幅?(想,乾脆有力)

二、幼兒第一次嘗試:利用實物、自制墨跡圖

1、提供白紙、墨汁、滴管,幼兒自己動手製作。

2、教師小結:對於富有創造性的幼兒給予肯定,對於能力較差的幼兒進行輔導,引導其正確製作方法。

三、幼兒第二次嘗試:想像墨跡圖

1、啟發幼兒看一看、説一説自己的或他人的墨跡圖像什麼,並説出想像的依據。例如,如果説墨跡圖像鳥,就要指一指、説一説什麼部位像鳥頭,什麼部位像鳥翼等。

2、轉動墨跡圖,變換角度看看它還像什麼,鼓勵幼兒儘量想的和別人不一樣。

四、幼兒第三次嘗試:組合墨跡圖編故事

1、請幼兒把自制的墨跡圖沿輪廓剪下來擺在展示板上,自由議論這些墨跡圖像什麼。

2、啟發幼兒根據想像選取展示板上的墨跡圖,並以它們為角色或景物組合起來,編講一個與眾不同的小故事。可以個人編講,也可以兩個人合作編講。例如,將一張青蛙的圖和一張像馬的圖組合起來,可以編成這樣一個小故事:青蛙和馬是朋友。一天,青蛙對馬説:"你可以自由自在跑到很遠的地方去玩,多好呀!"馬説:"你跳到我的背上,我帶你去旅遊。"青蛙就跳上馬背,馬飛跑起來,青蛙高興得又叫又跳。馬説:"別跳!別跳!"可青蛙不聽,結果"撲通"一聲,從馬背上摔了下來。

五、幼兒第四次嘗試:添畫墨跡圖

引導幼兒依據想像在墨跡圖上添畫,使畫面更完整、豐滿。例如,如果墨跡圖像蝴蝶,就將該蝴蝶添畫完整,並添畫一些相關景物。

活動延伸:

將幼兒製作的墨跡圖佈置在語言區中,引導幼兒繼續想像、編講。

附:

幾種墨跡圖的製作方法

1、將墨汁滴在紙的不同部位,撫展後可以同時形成幾幅墨跡圖。

2、將墨汁滴在宣紙等軟紙上自然化開成圖。

3、可用多種顏色水製作彩色墨跡圖。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7

執教:瑞安市寧益幼兒園 王雯雯

活動目標:

1、幼兒在理解兒歌內容的基礎上,初步學習有節奏的朗誦兒歌 (認知目標)

2、幼兒能愉快地和教師、同伴一起遊戲,體現共同遊戲的樂趣 (情感目標)

3、幼兒能有節奏地朗誦象聲詞“劈里啪啦、劈里啪啦,嘣叭” (能力目標)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鞭炮以及老鼠娶親的PPT;

老鼠、老貓的圖卡;

老貓頭飾一個,小老鼠頭飾若干;

兒歌圖譜;

木梆子一個。

空間準備:幼兒坐成兩排,中間分開呈兩組

知識準備:幼兒有看過結婚場景的經驗準備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鞭炮圖片,引導幼兒模仿鞭炮聲

1、(看幻燈片)教師:你們看,王老師今天帶來了什麼?鞭炮會發出什麼聲音啊?

2、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引導幼兒有節奏地朗誦“劈里啪啦、劈里啪啦,嘣叭”

教師:①恩,某某小朋友説鞭炮是發出“劈里啪啦、劈里啪啦”的聲音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②還有什麼聲音?鞭炮“嘣~叭”的響,我們來學一學!(教師在念象聲詞時,語氣加重)

③我們一起來放鞭炮吧!“劈里啪啦、劈里啪啦”(教師帶領幼兒邊念邊做動作)

④我們把鞭炮放的再大聲一點!(教師再次帶領幼兒邊念邊做動作)

二、引導幼兒回憶娶親場景

教師出示老鼠(戴着大紅花)圖卡

教師:①這個鞭炮放的真大聲!小老鼠聽到我們放鞭炮,也跑出來了。(老鼠:今天真熱鬧,我要娶親啦!)疑?娶親是什麼意思啊?恩!娶親就是娶老婆,小老鼠今天要結婚啦!

②你們平時在電視裏或者在酒店裏,看到別人結婚,都會有什麼好看好玩的東西呀?(放鞭炮、吹喇叭、跳舞、敲鑼打鼓、抬花轎等等)

三、學習兒歌《老鼠娶親》

A、學習兒歌前半部分

1、教師:今天,這隻小老鼠娶親也有很多好看的東西!我們來瞧一瞧!(出示老鼠娶親的圖片)都什麼好看好玩的東西啊?(請幼兒回答)

2、教師:王老師把老鼠娶親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你們來聽聽看!(教師邊敲木梆子邊念,邊走邊念,最後走到教室中間)

3、教師:這麼好聽的兒歌,我還想表演一次,請你們給我鼓鼓掌!小朋友可以跟着老師輕輕地念!(教師第二次示範兒歌,掀開圖譜上半部分,手指着圖譜念兒歌)

4、教師:現在請小朋友跟着老師的樂器,一邊拍手一邊念!

5、幼兒配合動作念兒歌

教師:老鼠娶親真好玩!現在請你們當小老鼠,一起去娶親!小朋友立正!(教師帶領幼兒在原地配合動作念兒歌)

B、學習兒歌后半部分

1、教師:鞭炮聲這麼響,被誰聽到啦?(出示老貓圖卡)

恩,這是一隻老貓,今天可是老鼠娶親的大日子,老貓會來幹什麼呢?(請幼兒自由回答)

2、教師:那我們來聽一聽老貓到底是來幹什麼的。(掀開圖譜後半部分念兒歌)

3、教師:哎呀呀!這隻老貓呀真狡猾!原來他先假裝給老鼠賀喜,然後把老鼠全吃掉了!我們來把這兩句念一念!

C、練習朗誦完整兒歌

1、教師帶領幼兒無動作完整念兒歌兩次

教師:這首兒歌真有意思,我們一起來完整的念一念。

教師:小老鼠説了,要是你們學會了這首兒歌,你們就能去參加他的娶親大會了!你們想不想去啊?那我們再來念一次!

2、分角色念兒歌

①教師:現在,老師來念“八隻老鼠抬花轎呀”,你們念“抬花轎”(教師把兒歌的分配講清楚)好,請準備!

師:“八隻老鼠抬花轎呀”幼:“抬花轎”

師:“四隻老鼠來吹號呀”幼:“來吹號”

師:“兩隻老鼠放鞭炮呀”幼:“放鞭炮”

師幼:“劈里啪啦、劈里啪啦,嘣叭”

師:“老貓聽了還賀喜”幼:“恭喜!恭喜!”

師:“一口一個全吃掉呀”幼:“全吃掉!”

②教師:現在請左邊的小朋友念前面部分,右邊的小朋友念後面的三個字,比如説……,我們一邊念一邊跟着老師的樂器拍手啊,我要看看哪邊的小朋友唸的又整齊又好聽!請準備!八隻老鼠預備起!

(重複兑換角色)[ www。chinajiaoan。cn]

四、遊戲《貓捉老鼠》

1、教師:這個小遊戲好玩嗎?後面還有更好玩的呢!現在我來當鼠媽媽,請你們當小老鼠,等會兒我要選幾隻小老鼠跟着我去娶親,小老鼠聽好了,等唸到“劈里啪啦、劈里啪啦,嘣叭”的時候,你們要趕緊蹲下來,因為誰要來啦?恩!老貓要來了!這個時候你們千萬別害怕,一直蹲在那裏,也不要發出聲音,千萬別發出聲音啊,看看老貓想幹什麼。等老貓一念到“一口一個全吃掉呀全吃掉”,你們就趕快跑到媽媽身邊,讓媽媽保護你們!現在你們知道怎麼玩了嗎?那我們就開始做遊戲吧!

2、教師:被媽媽請到的小老鼠排好隊,跟在我後面去娶親。沒有請到的小朋友先呆在洞裏面,來幫忙一起念兒歌!我們請小朱老師當老貓。好,我們出發吧!(教師帶領幼兒在教室裏繞圈走,並根據規則做遊戲)

3、配班老師根據小老鼠都能逃跑的'狀況,把兒歌最後一句改為“老鼠一個也抓不到呀抓不到!”並表現失落表情。

4、師幼共同遊戲2—3遍(次數視當時幼兒情況以及時間而定)

附:兒歌《老鼠娶親》

八隻老鼠抬花轎呀抬花轎,

四隻老鼠來吹號呀來吹號,

兩隻老鼠放鞭炮呀放鞭炮,

劈里啪啦、劈里啪啦,嘣叭!

老貓聽了還賀喜,“恭喜!恭喜!”

一口一個全吃掉呀全吃掉!

誰跟小綿羊去避暑_語言整合活動

活動目標:

1、 通過聽和看感受夏天。(情感目標)

2、 知道一些動物避暑的方法。(知識目標)

3、 引導幼兒大膽表述,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技能目標)

活動重點:能説出常見動物避暑的方法。

活動難點:能分享夏天的感覺。

活動準備:各種動物頭飾人手一個、磁帶、錄音機、多媒體平台和故事課件、小動物圖片若干、禮物箱一個、小蝴蝶頭飾一個,活動前佈置故事場景。

活動過程:

一、 幼兒扮演“小動物”與“小貓姐姐”(老師扮演)跟隨音樂進入活動室。

(1)“今天天氣真好,小貓姐姐和你們一塊兒到草地玩,好嗎?”

“你們想開着什麼交通工具去呢?”(引導幼兒自由想象後帶領幼兒跟隨音樂進入活動室,圍坐在老師身邊)

(2)“金燦燦的太陽把草地曬得綠油油的,我們來一起做早操舒展一下身體吧!”(教師帶領幼兒跟隨音樂做簡單的韻律操)

(3)“小動物真棒,今天小貓姐姐給大家帶來了兩幅美麗的畫,你們想不想看啊?”(教師邊引導幼兒觀察多媒體出示的圖片:如豔陽、藍天、白雲、荷花以及雷鳴的聲音)

“你們能告訴我,這是什麼季節的景象嗎?”(引導幼兒根據圖片中的提示,引出夏天的主題)

組織幼兒討論:夏天是怎麼樣的?(如熱熱的、藍天、白雲、蟬鳴聲

以及一些與夏天相關的物品:風扇、雪糕、空調及扇子等)

(4)“豔陽高照的時候我們感覺很熱,有一羣聰明的小動物卻想到為自己解暑降温的方法。你們知道這些小單位是怎樣解暑降温的嗎?”(引導幼兒分組討論,教師從中參與及引導)

教師請幼兒把討論的結果告訴大家。“究竟小動物是怎樣避暑的呢?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好朋友小綿羊,就讓他來告訴你們吧!”(引入故事,與幼兒共同觀看課件《誰跟小綿羊去避暑》,觀看前先給小朋友提出要求,帶着問題觀看課件,介紹動物避暑的好方法。)

(4)“瞧,小蝴蝶飛來了!“小蝴蝶説:“小動物,剛才你們看的故事太有趣了,又小紅馬又大黃狗的,究竟説了些什麼啊?你們能告訴我嗎?”(引導幼兒第2次觀看課件,與幼兒共同複述故事內容。)

二、“小動物們,你們真棒,蝴蝶姐姐説為了表揚你們,今天她給你們帶來了一些神祕的客人,他們都藏在這個禮物箱裏,你們想和它們交朋友嗎?可小動物説啊,你們要為他們想出解暑降温的方法他們才跟你們交朋友” (教師故作神祕地搖搖禮品箱,抽出動物圖片,引發通幼兒討論、、、、、、,可邀請客人老師和小朋友抽圖片,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孩子們的討論)

三、“今天小貓姐姐給你們帶來的故事好聽嗎?還有不少小動物找到好朋友呢!太陽公公快要出來了,我們趕緊找個地方避暑吧!”(請幼兒玩避暑遊戲,邊聽音樂邊拍手,聽到“太陽公公出來了,小動物們趕緊去避暑吧”這句話後就各自找屬於自己的地方避暑。如小青蛙到荷葉底去避暑,小綿羊到山上避暑,小雞到樹底下避暑等等。待幼兒都找到避暑的地方後教師巡視檢查並提問)

遊戲進行第二次,請幼兒與好朋友交換頭飾後再次進行。(可邀請客人老師一起玩)

中班語言活動:微笑(散文欣賞)

活動目標:

1、喜歡傾聽散文,感受散文的美。

2、理解並掌握散文情節,豐富詞語“願意”、“微笑”。

3、能分角色朗誦散文,學會一句接一句的朗誦方法。

活動準備:

1、教具:(頭飾)小鳥、大象、小兔、小蝸牛、一羣小螞蟻。

2、散文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相互觀察同伴的微笑,激發幼兒的快樂情緒。

(1)請幼兒相互觀看同伴的微笑。

(2)集體討論。當你看到同伴微笑的時候,你覺得開心嗎?

(3)教師小結。

2、教師邊演示教具邊朗誦散文《微笑》的前四句,並提出問題。

(1)教師演示教具,朗誦散文前四句。

(2)教師根據詩歌內容提問如:“小鳥想出了什麼辦法給別人帶來快樂”。引導幼兒回答時用散文中的語句:“我願意……”。

(3)引導幼兒討論,幫助小蝸牛想出各種能給別人帶來快樂的辦法。

3、教師朗誦散文的最後兩句。

(1)教師朗誦散文最後兩句。

(2)教師根據散文內容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散文。

(3)鼓勵幼兒根據故事情節展開想象,設想各種不同的方法,並學。

4、完整欣賞及朗誦散文,感受散文中美好的意境。

(1)在背景輕音樂中,教師有感情地完整朗誦散文,並用眼神和表情與幼兒進行交流互動。

(2)幼兒分角色扮演小鳥、大象、小兔、小螞蟻,並學習散文中小動物的對話和動作表情。

5、幼兒表演朗誦散文。

(1)分角色朗誦。

(2)集體朗誦。

6、討論:你喜歡散文中的“微笑”嗎?生活中你會經常“微笑”嗎?生活中你最喜歡誰的“微笑”?為什麼?

活動延伸:

請幼兒在幼兒園做一件讓他人高興的事,把快樂送給其他的小朋友。

中班語言——樹媽媽的信

語言——樹媽媽的信

活動目標: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中的語言美

2、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加深對秋天基本特徵的認識,感受秋天的美麗

設計意圖:這則童話清新、自然、富有童趣。故事中通過樹媽媽請葉娃娃幫忙去送信這條線索,讓幼兒理解秋天的基本特徵——天氣變涼、樹葉掉落、變黃等等。童話中美麗的語言對幼兒也是一種薰陶。童話中的內容也符合現在的季節特點,因此設計此活動。

活動流程: ——談話引出主題——講述故事並理解故事內容——仿編及表演故事——延伸活動:創作樹葉畫

活動準備:掛圖一套、音樂、小樹葉

活動過程:1、幼兒模仿落葉進入活動室,通過談話引出正題

(1)我們剛才模仿的是誰?

(2)你發現現在的小樹葉都怎樣了?

(3)你都在那裏見過這些落葉?

(4)小樹葉為什麼離開樹媽媽了呢?

2、出示掛圖、配樂朗誦故事,並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在什麼天氣裏樹媽媽讓葉娃娃去送信?

(2)寫完信,葉娃娃變成什麼樣了?

(3)信寫好後是誰帶葉娃娃發的?

(4)葉娃娃把信送給了誰?

引導幼兒模仿故事中的對話

3、模仿創編故事: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增強幼兒口語表達

引導幼兒想象並創編小樹葉還可以落在哪裏?

如:有的小樹葉落在小房子上,小房子説:樹媽媽來信了,秋天到了…。

4、故事表演

引導幼兒扮演小樹葉,邊複述故事對話邊表演

討論:你喜歡秋天麼?為什麼?

5、延伸活動:樹葉畫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能根據畫面所提供的線索,大膽講述並猜測新娘是誰。

2、理解兒歌的主要內容,初步學説兒歌,掌握句式:新娘,新娘,請伸出XX來看看。

3、積極體驗猜新娘遊戲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課件《大灰狼的新娘》。

2、喜糖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1、小朋友,你們聽!(播放婚禮背景和音樂)

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看到喜字,聽到這麼喜氣洋洋的音樂,你想到了什麼事情啊?(結婚)

2、森林王國也有人要結婚了,邀請我們一起去參加婚禮,你們願意嗎?讓我們一起用熱烈的掌聲請出新郎和新娘。

二、根據畫面所提供的線索,理解兒歌的主要內容,並進行猜測。

(一)出示大灰狼先生

師:是誰啊?原來是大灰狼先生要結婚了,咿!他的新娘怎麼不在啊?

師:原來森林王國和我們人類結婚是不一樣,要到結婚這天才知道自己的新娘是誰,瞧!大灰狼的新娘正躲在紅布後面,要我們猜出她是誰,才肯出來。你覺得大灰狼的新娘會是誰?(幼兒自由講述)

大灰狼今天也是第一次見到新娘,它也不知道是誰,可着急了!小朋友快幫大灰狼想象辦法吧!(動物王國有個規定:新狼可以讓新娘露出身體的一部分來看看,猜對了才可以掀開蓋頭。)

(二)幼兒進行猜測,學説句式:“新娘,新娘請伸出XX來看看!”

1、畫面1

師:小朋友的辦法可真多,大灰狼先生究竟想了什麼辦法呢?他會對新娘説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你們猜的對不對呢?讓我一起學學大灰狼是怎麼説的。(幼兒學説“新娘,新娘請伸出手來看看!)

師:新娘的手長得怎麼樣?你們覺得會是誰?

2、畫面2

師:大灰狼先生還猜不出新娘是誰,瞧!他又叫新娘伸出了什麼?他會怎樣問新娘呢?(幼兒學説“新娘,新娘請伸出腳來看看!)

師:“新娘的腳長得怎麼樣?你們覺得會是誰?

3、畫面3

師:大灰狼先生還是不敢確定自己的新娘是誰,他又會請新娘伸出什麼呢?(幼兒學説:“新娘、新娘,請伸出尾巴來看看!)

師:“新娘的尾巴長得什麼樣?會是誰呢?

4、畫面4

師:大灰狼最後又會請新娘伸出什麼呢?大灰狼説了什麼?(幼兒學説句式:新娘,新娘,請伸出嘴巴來看看。)

師:新娘的嘴巴和牙齒長得怎麼樣?

5、猜出大灰狼的新娘

師:大灰狼的新娘手上全是毛、腳趾尖尖的、尾巴很大、嘴巴牙齒非常長,她到底是誰呀?

師:我們請大灰狼掀開新娘的蓋頭來看看吧!原來,大灰狼的新娘也是一隻大灰狼啊!讓我們拍拍手,祝賀新郎、新娘吧!

三、完整欣賞兒歌。

大灰狼娶新娘的故事真有趣!老師把它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四、遊戲:猜新娘。

大灰狼先生猜出了自己的新娘是誰,真高興!可是森林裏還有好多新郎沒有猜出自己的新娘是誰,我們一起去幫助他們,好嗎?

1、介紹遊戲的名稱及玩法。

今天我們班請來了幾位新娘,她們是誰呢?下面請你們來做新郎,猜一猜。新郎先要問新娘,請她露出一個地方讓你看看,然後新郎來猜新娘。

2、教師出示蓋着紅布的動物圖片,請幼兒輪流扮新郎來猜。

五、結束語

今天有這麼多對新郎和新娘,真是太熱鬧了!新郎和新娘非常感謝小朋友們的幫忙,他們準備了喜糖請我們小朋友吃呢。”(發喜糖,活動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