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範文彙編7篇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範文彙編7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36W 次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範文彙編7篇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壓扁的技能。

2.嘗試用多種材料進行壓印活動,初步感知肌理效果。

3.形成初步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1.肌理明顯的實物餅乾每組一盤。

2.各種肌理明顯的廢1日材料,如毛線、鈕釦、木棍、石頭、網袋等。

3.陶泥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出示餅乾,引導幼兒觀察。

(1)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很多餅乾。請你仔細看看,餅乾是什麼樣的?你在餅乾上發現了什麼?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餅乾的形狀和餅乾上的紋理。(幼兒自由講述)

要點提示:

幫助幼兒學會觀察的方法對幼兒製作陶藝有很大的幫助,因此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可引導幼兒從餅乾的形狀和餅乾上不同的紋理兩個方面來入手,重點在觀察餅乾的肌理、花紋上,為幼兒後期的創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2.教師示範,重點講解陶泥搓圓後進行壓扁和用廢舊材料壓印的方法。

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4.展示作品,引導幼兒觀察上面壓印出的各種肌理,並相互交流各自運用的不同材料。

教師:利用人們丟棄的一些廢舊材料,可在陶泥上製造出不同的肌理,從而使陶藝作品更漂亮,同時又減少了環境污染。

活動延伸:

將幼兒製作的各種各樣的餅乾放進“餅乾屋”或“超市”,組織幼兒開展相應的角色遊戲。

家園共育:

發動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更多的不同肌理的廢舊材料。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搓、壓、團、擰的方法制作各種點心。

2.能借助輔助材料,表現點心的基本特徵。

3.會用製作的點心招待客人,體驗做小主人的快樂。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培養幼兒初步的創造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學課件:各種點心的圖片(湯圓、餅乾、油條、花捲)

2.橡皮泥、泥工板、點心盆

活動過程:

1.以小動物來做客導入活動。

師:今天老師帶來好多小動物,它們的肚子餓了,想找點心吃。我給它們帶來了很多好吃的,大家來看看我帶來了什麼!

2.結合課件,與幼兒一起觀察、認識點心。

(1)出示湯圓圖片。

提問:這是什麼?它是什麼形狀的?

(2)依次出示餅乾、油條、花捲的圖片。

提問:這些點心你們認識嗎?(請幼兒説出點心的名字)它們是什麼樣子的?

小結:湯圓是圓圓的,餅乾有各種形狀的(圓的、方的、心形的……身上還有各種花紋)油條是長長的,花捲是一圈一圈的。

3.與幼兒一起學做點心。

提問:這些好吃的點心怎麼做呢?你會做哪一種?

教師分別請個別幼兒示範,教師引導幼兒邊嘗試邊説説各種點心的製作方法。

(1)湯圓——團圓。

(2)餅乾——團圓、壓扁、裝飾花紋。

(3)油條——用兩根搓長的長條交叉擰。

(4)重點示範:花捲——搓長、壓扁、捲起來。

4.幼兒製作“點心”。

師:小朋友們,你們會做點心了嗎?現在大家一起動手試試吧!(幼兒人手一塊橡皮泥,進行操作)

5.請客人吃點心。

師:小熊看到小朋友們做了這麼多點心,好想吃喲,請你們把點心端上來給動物們吃吧!(請幼兒拿起小紙盤,將做好的點心送給小小動物吃,説説自己做了哪幾種點心。並會説:“***,我請你吃點心)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説出梨的形狀、味道等基本特徵。

2、訓練幼兒撕貼、塗抹等小肌肉動作。

3、鍛鍊幼兒的手眼協調性。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1、黃色卡紙、膠棒人手一份;

2、與幼兒人數相等的畫紙(每張上畫有一個梨,供小朋友貼紙);

3、梨的課件、紙製大樹一棵 ;

4、毛巾5條(擦手用)

活動過程:

一、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師:有一個美麗的小仙女,她可喜歡旅行了,她還喜歡幫助別人呢。有一天,小仙女經過一個樹林,忽然,聽到一陣哭的聲音,是誰在哭呀?(出示一個沒有顏色的梨子圖),原來是梨子寶寶在哭。小仙女停下來問:“梨子寶寶,梨子寶寶,你為什麼哭呀?”梨子寶寶説:“秋天到了,我們梨寶寶都成熟了,我的好朋友都穿上漂亮的新衣服了,只有我沒有,我好羨慕他們。”小仙女笑着説:“彆着急,讓我來幫助你。”小仙女揮起了她的魔法棒,梨子寶寶馬上就穿上了漂亮的黃衣服。旁邊的梨子寶寶可高興啦,他們也要小仙女給他們穿上漂亮的黃衣服。可是小仙女太忙了,她想了想,哎,幼兒園裏小朋友的小手很能幹的,請他們來幫忙吧。今天老師把梨子寶寶請到了幼兒園裏,一會兒就請小朋友幫梨子寶寶穿上漂亮的黃衣服,好嗎?

二、示範和講解。

師:(出示梨子卡片)我們看梨子寶寶身上白白的什麼衣服也沒穿,那我們用什麼給梨子寶寶做衣服呢?看,老師這裏有張紙,這張紙是什麼顏色的?

師:我們把黃色的紙隨意的撕碎,一張一張地貼在梨子寶寶的身上,這樣梨子寶寶就穿上漂亮的衣服了。(邊示範邊講解)先隨意的撕一小片黃色的紙,用膠棒均勻地塗在黃色紙的背面,再輕輕地貼在梨子寶寶身上,然後用我們的小手壓一壓。好看嗎?

師:貼的時候可要小心點,不要把梨子寶寶弄破了,而且要貼牢了,掉下來就不好看了。我們再來貼一個。

請個別幼兒來貼。我們把做好的梨子寶寶呀再送回到梨樹媽媽那兒去好不好?(教師示範將做好的梨子貼在樹上。

引導幼兒手髒了要用毛巾擦手。

三、幼兒操作活動。

幼兒分組進行操作,教師巡迴指導,幫助能力弱的幼兒。

(展示幼兒作品)請幼兒將已做好的梨子貼到樹上。看,我們的梨樹上掛滿了黃澄澄的梨子,你們開不開心,梨子寶寶也很開心呢!

四、活動延伸。

(出示梨子)看,李老師手裏拿的是什麼?你們喜歡吃梨嗎?

吃梨子對我們人的身體的好處可多了,梨子呀吃在嘴裏水水的、甜甜的,它可以生津潤燥、清熱化痰、潤腸通便,治療便祕、咽喉幹痛、咳嗽有着非常好的療效,特別適合乾燥的秋季食用。現在你們讒不讒?我們一起來分享好不好?

分享梨,體驗活動的樂趣。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用紙筒印畫,體驗印畫的樂趣。

2、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

3、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4、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5、鼓勵幼兒大膽正確的上色。

【活動準備】

紙筒,綠色、黑色、紅色顏料,棉籤,圓形畫紙,抹布等。

【活動觀察】

區域活動一開始,馬上就有六七個小朋友迅速地進入了美工區,不加思索地一人拿着一份材料就開始作畫了。沒多久,小黃用紙筒在紙上印了兩片樹葉,然後把棉籤沾上顏料後用十字交叉的方法畫了葉脈,畫好之後就在空白處點了很多紅色櫻桃,但並沒有按照老師的要求把葉子塗滿顏料後把葉子和櫻桃連接起來。之後發現手上沾上了顏料就開始邊擦顏料邊自言自語地説:“我已經畫好了,不要畫了”説完還看看旁邊的小朋友的畫説:“太恐怖了,這是什麼?亂七八糟的。”(旁邊女孩子把樹葉塗上了黑色,畫面比較髒)。到此就結束了他的作畫,去別的區域玩了。

小紅在一開始作畫的時候就很認真,幾乎沒有語言的表達,也沒有與同伴進行交流。印好樹葉之後就迅速地畫上了葉脈和櫻桃,之後把樹葉和櫻桃連起來。她把作品展示給教師看,並説:“老師,我已經畫好了”。這時教師提醒她可以多畫一些,於是她又多印了一些樹葉和櫻桃,但是畫面變得太滿了,沒有什麼留白的部分。

【活動分析】

在這次活動中,顯然每個幼兒的能力和興趣點都是不一樣的,在作品中可以體現,每個幼兒都有自己的繪畫風格。教師通過講解和指導,讓幼兒對櫻桃的特徵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但是欣賞環節不夠直觀,幼兒在繪畫的過程中對櫻桃的外形沒有一個直觀地理解,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兒的想象和能力。而且在活動中,個別幼兒之間只有一些很簡單的交流,僅僅是處於在老師提出的話題中而建立起來的。這時教師應該多鼓勵幼兒之間的表達交流,豐富其語言能力。孩子們在一開始的繪畫慾望是很高的,但是後來有部分孩子半途中去玩別的區域了,這也是因為教師沒有及時的關注和引導。

【反思】

這次活動對於第一次嘗試紙筒印畫的孩子來説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但孩子們的興趣很高,最後呈現出來的作品效果也是可圈可點的。因此教師在選材的時候應該綜合考慮幼兒年齡和能力特點,選取適合小班年齡特點的活動內容,適當降低操作難度。

其次,教師在活動前要做好各方面的準備,包括材料和思想準備。要考慮幼兒隨時會提出的天馬行空問題及應對方法,並且注意變換講解方式,不要一味地固守成規。

第三,在活動導入環節中教師應該使用櫻桃的圖片或者實物引導幼兒更加直觀地欣賞,因為小班孩子對櫻桃的概念不強,不能很好地理解櫻桃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只有通過直觀的方法他們才能畫出想象中的櫻桃。也就不會出現部分孩子在作畫還沒結束就離開美工區的現象。

第四,活動目標定位不夠準確、具體,太過寬泛。《指南》在藝術領域中指出幼兒藝術領域學習的關鍵在於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

最後,教師在幼兒操作過程中缺少指導,沒能照顧到全體幼兒,偏向個體。要加強巡迴指導的.力度,這樣能讓每個幼兒的能力都得到更好的發展。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幼兒喜歡用有規律的花紋對事物進行裝飾。

2.幼兒能嘗試並主動用輸液在紙上按照醫院拓印,並嘗試拓印出有規律的圖案,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裝飾。

3.引導幼兒感受秋天的天氣變化,和服裝變化的關係。

二、活動準備

1.小班幼兒已有的拓印經驗,並對衣服上的花紋有所瞭解

2.教學一體機(PPT)、水粉顏料、水彩筆

3.白色卡紙、彩筆、剪刀

4.海綿、樹葉、調色盤、水桶、毛巾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引導幼兒交流現在是什麼天氣,在這個天氣我們應該穿什麼樣的衣服呢?

(1)教師可以通過PPT引導幼兒進入“看一看”的緩解,觀察PPT中的相關圖片,教師提問幼兒回答。

A:現在是什麼季節?這個季節要穿什麼衣服?

B:秋天穿的衣服會是什麼樣的呢?

C;看看圖片中的花紋,你知道這個花紋是什麼樣的嗎?有什麼特點?

2.教師帶領幼兒觀察自己與同伴身上的衣服,看看花紋的不同,及其幼兒對創作的興趣和靈感。

(1)教師引導幼兒瞭解什麼是拓印?結合PPT,觀察拓印的基本步驟過程和方法。

(2)教師請幼兒觀看製作拓印畫的圖片,瞭解節本的製作方法。

3.教師可以先從衣服的特徵和顏色、拓印的圖案等方面展開幼兒的討論。

(1)你想設計一件什麼衣服呢?你想用那些方法設計這件衣服?

(2)教師分發繪畫工具,鼓勵幼兒嘗試用拓印的方式進行創作。

(3)引導幼兒嘗試用不同的繪畫工具進行繪畫,就比如海綿和樹葉進行拓印,用彩筆勾畫細節和花紋等。

四、活動總結

本次區域活動採用美術為主題主要是為了引導幼兒運用自己已經接觸或者掌握到的繪畫方式去了解事物,對事物和作品進行裝飾。本次美術區域活動中本教師不僅投放了很多的工具和材料,讓幼兒更好的運用不同的材料進行創作和繪畫,裝飾自己的秋裝作品,起到了很好的鍛鍊和培養興趣等能力。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會運用各種線條有序的組合表現蝴蝶翅膀的深淺變化,感受線條畫帶來的美感;

2、學習用油畫棒、水彩筆、水粉的相近色、對比色的套色運用;

3、培養幼兒仔細、耐心的良好作畫習慣。

4、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5、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活動準備:

供欣賞的成品、水彩筆、記號筆、水粉、油畫棒、紙。

活動過程:

(一)觀擦瞭解線條畫的特點

1、找找線條排列有什麼規則?粗細線、排得密顏色深;

2、強調套色的運用。

(二)幼兒作畫,講解要求

1、用粗細線、排列稀或密體現深或淺;

2、可以用圖形組合畫各種蝴蝶的外形;

3、先勾主體,裝飾時線條排列清晰;

4、耐心、仔細地作畫。

5、套色運用講解

教師指導,幫助個別幼兒合理運用線條,中途若發現問提可請幼兒互相觀擦發現,同時鑑借別人的好的方法。

(三)展示幼兒作品

1、看一看、説説作品美在什麼地方;

2、整理用具。

教學反思:

作為教師要善於發現幼兒的不同特點,給予每一位幼兒以激勵性的評價,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東西,給予積極的肯定,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到手工活動的樂趣,從而增強自信心。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會用吹泡泡的方法,吹畫出小花,並能大膽添畫多種形狀的花瓣。

2、初步嘗試合作作畫,體會合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人手一份吹泡泡的工具、實物投形儀、範例、作業紙(下端均畫有小動物)

2、課前帶領幼兒玩吹泡泡遊戲。

【活動過程】

一、回憶如何吹泡泡。

師:“剛才我們和泡泡交了朋友,那你的泡泡朋友是怎樣吹出來的?”

引導幼兒講出如何吹:蘸泡泡水,放在嘴邊輕輕吹。

二、引導幼兒講出為小動物吹泡泡花。

出示圖片(用實物投形儀打出)

師:“嗚嗚嗚,是誰在哭?原來是小動物們在哭,因為它們草地上的小花還沒長出來,真傷心,我們趕快來幫它們想個好辦法,讓小花快快盛開吧!”

啟發幼兒講出用吹泡泡的方法幫它們種上小花。

師:“剛才我們和泡泡交了朋友,那就請這些美麗的泡泡來幫它們變出小花吧!”

三、討論、學畫泡泡花的方法。

1、“泡泡花怎樣畫呢?”啟發幼兒講出先吹泡泡在紙上,幼兒來示範,提醒對着紙頭吹。

2、“怎樣讓泡泡花開得更美麗?”啟發幼兒講出為泡泡添上美麗的花瓣,幼兒來示範,重點提醒幼兒要一朵一朵把花畫清楚。

出示範例(畫好的泡泡花),觀察有些什麼花瓣,自己還會畫什麼花瓣。

四、幼兒作畫,教師提要求:

1、小朋友到自己喜歡的小動物那先吹上美麗的泡泡。

2、草地上的泡泡吹滿了,就可以用筆為它添上美麗的花瓣,花瓣的形狀越多小動物越開心。

3、如果你喜歡的小動物那兒很擠,你怎麼辦?提醒幼兒會謙讓。

幼兒作畫,教師重點指導幼兒畫花瓣,鼓勵幼兒畫和別人不一樣的花瓣。

4、以小動物的口吻簡單評價幼兒作品。

引導幼兒一起跳個“找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