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必備】幼兒園教案範文六篇

【必備】幼兒園教案範文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99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備】幼兒園教案範文六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時間:6月13日——6月30日(完成周次:3周)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和長處,對自我有恰當、正確的認識,能夠悦納自己,尊重和肯定別人,學習同伴的長處。

2.通過實踐、體驗活動,獲得對自我的正確認知,學習合理安排、計劃自己的生活和學習,獲得自我管理的能力。

3.樂於在與老師、同伴的交往中,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願意表現自己。

4.有勇氣挑戰自我,感受通過努力獲得成功的喜悦感。

5.記住幼兒園三年與老師、小夥伴朝夕相處的日子,關心班級集體中的每個小夥伴,瞭解同伴的長相、喜好、脾氣等,讚賞同伴的閃光點。

6.記住幫助過我們的人,瞭解幼兒園工作人員的工作內容,瞭解他們的辛勤付出與我們成長的關係,學會感恩報答。

7.字到畢業分別就像玩一場遊戲,不必過分難過,大家要珍惜這份情感。畢業前,參加製作紀念品,計劃離園活動,準備畢業典禮。

活動內容:

我真棒

我會記住

環境創設:

主題區域:

1.投放《小黑鴨》故事中的角色頭飾,進行故事表演。

2提供白紙、水彩筆、剪刀膠水等工具,讓幼兒設計自己的個性名片。

3主題牆換上全“家“福。

美工區:

1.增設“繩子創意坊,(搓繩子、繃繃線、編辮子)進一步豐富繩子的玩法

2.繪畫《特別的我》。

布藝坊:

投放毛線和各色布塊嘗試繡邊框。

語言區:

1.投放“高、矮、胖、瘦”,提供故事題目等生字卡片供幼兒認讀。

2.提供報紙讓孩子圈認識的字,剪貼自己認識的字。

數學區:

1.提供捲尺、直尺等,讓孩子進行身高的測量。

2.提供身高測量表、條形統計圖等。

家長工作:

1.請家長配合和孩子商量討論後合理安排雙休日的活動。

2.請家長配合嘗試這讓孩子一個人睡。

幼兒園教案 篇2

遊戲意圖:

和孩子們一起進行趣味的親子游戲,會讓孩子們在遊戲中,感受到更多的歡樂,這就是親子游戲的意義。

遊戲準備:

暢通的跑道、彩色的小球、滾球棒。

遊戲過程:

1.家長和自己的小寶寶分成一個組。

2.通過抽籤的形式,給自己獲得一個編號。

3.按照編號,每個小組分得一個球,兩個滾球棒。

4.遊戲開始,家長和孩子分別站到同一跑道的兩頭位置。

5.哨聲響起的時候,家長首先發球,用滾球棒滾球,並且,保證球不滾出跑道。

6.當家長把球護送到寶寶的位置的時候,寶寶用同樣的方法將球護送給家長。

7.在護送的過程中,如果球滾出跑道的話,遊戲失敗。

8.比較哪個小組用時最少。

温馨提示:

在上面的這個親子游戲中,家長和孩子們通力合作,實現共同的目標,這對於孩子來講,是一個挑戰,也是一個愉快的體驗,所以,家長和孩子一定要一起試試。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名稱:

小小音樂家

活動類型:

親子音樂活動

適合年齡段

18—24個月

活動目標:

1、感受2/4拍歌曲的旋律。

2、在活動中體驗用樂器伴奏的愉悦。

活動準備:

1、星星圖片一張。

2、塑料瓶製作的沙球十個。

3、家長已經會唱歌曲《小星星》。

4、配班教師鋼琴伴奏。

活動過程:

1、教師向家長介紹活動名稱和目標。

2、教師邊唱“問候歌”,邊拍手示意家長帶寶寶坐墊子呈半圓型,家長引導寶寶跟着一起拍手。

3、教師出示星星圖片:今天姐姐請來了星星和我們做遊戲,現在星星要跳舞,姐姐和媽媽唱歌,寶寶們來拍手,我們一起表演《小星星》的曲。

4、教師:姐姐想要大家表演的更棒一些,瞧!還帶來了沙球,請寶寶自己到姐姐這裏拿沙球做伴奏樂器。家長鼓勵寶寶大膽的上來拿。

5、第一次活動時,需要家長右手幫寶寶一起握沙球搖節奏,左手在寶寶的腿上打拍子。

6、第二、三次活動時,家長只需左手在寶寶腿上打拍子。

活動指導:

1、在活動時家長要投入給寶寶營造氛圍,多給寶寶鼓勵和肯定。

2、幫助寶寶打拍時,節奏要正確,動作要輕柔。

活動延伸:

1、家長可以利用家裏的廢品瓶子和寶寶一起製作沙球。

2、多讓寶寶聽聽音樂,並做拍手、點頭等動作。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觀察實物餅乾的形狀,感知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圖形的特徵。

2、在找朋友的情景中萌生給餅乾分類的興趣。

3、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活動準備

教具:一盒餅乾,裏面有各種形狀的餅乾。圓形、三角形、正方形標誌、分別為橙色、玫紅色、大紅色(標誌上勾勒粗濃的黑邊)、一部玩具電話、大紙盤

學具:人手一份餅乾(家長事先幫忙準備)、幼兒活動材料《數學》第4頁

活動過程

一、找一樣形狀的朋友

1、有一塊圓形餅乾來到幼兒園,我沒有餅乾朋友,感覺很孤單,我想邀請餅乾朋友來玩,你們説可以嗎?

2、這塊餅乾説:我先找長得像我的朋友吧。你們看這塊餅乾是什麼形狀的,你是怎麼看出來的?(圓形,沒邊沒角,圓溜溜的)

3、它打電話邀請餅乾朋友:喂,圓形餅乾們,幼兒園很好玩,你們想過來玩嗎?它跟誰打電話?(圓形餅乾)

4、請拿圓形餅乾的幼兒做接電話狀。引導全體幼兒一一檢查接電話的幼兒是否有圓形餅乾。如果接電話幼兒所持餅乾不是圓形的,就拿出來讓全體幼兒分辨,並跟隨老師用手指繞着圓形餅乾標誌的黑邊輪廓書空圖形,進一步感知圓形的特徵。

二、找不同形狀的朋友

1、引導幼兒進入新的學習情景:我(以圓形餅乾的口吻)看到三角形餅乾也來了(出示三角形餅乾),這樣吧,我再打電話給三角形,請三角形餅乾接電話。

2、圓形餅乾打電話邀請朋友:喂,三角形餅乾們,幼兒園很好玩,你們過來玩吧。

3、請拿三角形餅乾的.幼兒做接電話狀。引導全體幼兒一一檢查接電話的幼兒是否有三角形餅乾。如果所持餅乾不是三角形的,就拿出來讓全體幼兒重點辨認,並跟隨老師用手指繞三角形餅乾標誌的黑邊輪廓書空圖形,再次認識三角形的特徵。

4、正方形餅乾也來了(出示正方形餅乾),我也打個電話給它們,請正方形餅乾接電話。(以下重複以上圓形和三角形的教學方法)

三、幼兒操作

1、打開幼兒活動材料《數學》第4頁。

2、講解要求:剛才餅乾找朋友的事已經寫在書上了,請你們翻開書看一看有些什麼形狀的餅乾,給同一種形狀的餅乾塗上相同的顏色。

3、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調查爸爸、媽媽身邊的手機,引發幼兒對手機外形的觀察。

2、通過欣賞各種手機的圖片,萌發幼兒設計手機的意念。

  活動準備:

1)調查表:調查項目:品牌、大小、功能、顏色

2)手機各類手機的圖片

3)投影設備

活動過程:

一、通過打電話的形式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剛才吳老師不見了,有什麼辦法在最快的時間、用最方便的辦法找到吳老師嗎?(引發幼兒用打手機的辦法)

二、出示調查表,讓幼兒介紹自己身邊的手機,在幻燈機上出示各類調查表,讓幼兒介紹爸爸媽媽的手機。

三、讓幼兒説説自己最喜歡的手機,並説出理由

四、請幼兒設計各類手機

五、展示幼兒設計的手機,請幼兒介紹自己設計的手機,對自己設計的手機進行推銷。

六、延伸活動:遊戲“賣手機“

幼兒園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能根據動畫以及教師的語言提示,想象並講述故事的主要情節。

2.通過故事內容,知道“小有小的用處”。

3.感受朋友間相互幫助的美好情感。

4.鼓勵幼兒敢於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5.領會故事藴含的寓意和哲理。

教學準備:

課件、頭飾(獅子、老鼠各一個)、投影儀、電腦

教學過程:

一、依次出示大獅子和小老鼠的畫面:

這是誰?大獅子長的怎樣?我們來學學它走路和説話的樣子。

這又是誰?小老鼠長什麼樣?我們來學學小老鼠走路和説話的樣子吧。

獅子這麼大,老鼠這麼小,你們猜猜他們會成為好朋友嗎?為什麼?

二、依次演示課件,根據畫面內容講述故事主要情節

1、演示故事第一段:獅子在睡覺,一隻從沒有見過獅子的小老鼠出來玩,發生了什麼事?

2、依次演示動畫:獅子抓住小老鼠、放了小老鼠的畫面

“獅子被小老鼠吵醒後會怎麼做?怎麼説?(惡狠狠)幼兒學學

小老鼠被大獅子抓住後嚇得怎樣?(嚇得發抖)怎麼求大獅子的?獅子聽了小老鼠的話會有什麼表情?為什麼會笑?獅子會説什麼?獅子放了老鼠後,老鼠會對獅子説什麼?

3、完整講述故事第一段(吵醒---被抓---放)演示故事第二段:獅子遇難、老鼠相救的畫面

獅子遇到了什麼危險?它在網裏會怎麼想怎麼叫?你猜猜誰會來救它,為什麼?老鼠會怎樣救大獅子?

最後大獅子和小老鼠怎麼樣?

4、演示故事第二段:獅子遇難、老鼠相救的畫面

獅子遇到了什麼危險?它在網裏會怎麼想怎麼叫?你猜猜誰會來救它,為什麼?老鼠會怎樣救大獅子?

最後大獅子和小老鼠怎麼樣?

三、完整欣賞配音故事(課件)

四、講述整個故事,明道理。

1、幼兒分組講述故事

2、為什麼大獅子和小老鼠能成為好朋友的呢?

這讓我們懂得了什麼道理呀?

總結:大的有大的本領,小的有小的用處,只要互相幫助,就能成為好朋友。

五、為故事取名字

六、生活經驗遷移:你在生活中有沒有幫助過朋友

七、延伸活動:表演故事

教學反思:

故事教學一般的模式就是教師講述故事,幼兒回答提問、理解故事內容,幼兒複述或續編故事。然而在這樣的模式中,幼兒的語言和思維發展都受到了侷限,只框架於回答教師的提問。為了更好的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更好的讓幼兒想説、敢説、會説,我嘗試了新的教學方法,採用演示無聲的動畫,這比單純的圖片更為生動、形象,又能更好的吸引幼兒。隨後讓幼兒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動畫內容的理解,再通過一個個畫面連貫起來,編成故事。這樣的過程中孩子們的思維和語言都能得到很好的發展。但是,活動結束後,給我的感覺就是預想的總比實踐的好。事先預設好的環節,自己以為很完美了,結果上好課才知道很多地方都存在着不足。比如:之前設計好的演示無聲動畫時,孩子們肯定會像往常一樣七嘴八舌的説出自己對畫面的理解,結果不知是孩子們剛午睡起牀的原因還是聽課老師太多以至於緊張的原因,孩子們一個個只能説出最最簡單的句子,有的孩子平時語言表達能力非常好的今天也顯得很拘謹不敢説,在老師的再三鼓勵下,也只是説了一些表達不太完整的句子。看來,我們教師在備課時不能過分的自信,要對孩子出現的各種表現都考慮到,以便於我們在課堂中有更好的應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