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彙總9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彙總9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39W 次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彙總9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根據畫面內容列出相應的算式,感知加減法算式表達的數量關係,並能大膽講述。

2、樂意探索數學活動,懂得關愛他人。

學習重點:進一步理解加法和減法的實際意義。

學習難點:練習用3個數字來編算術題。

【活動準備】 三幅背景圖、折、剪好的房子、小花和樹若干、固體膠、幼兒分三組,

第一組:色紙折的房子(藍、黃兩色)若干

第二組:色紙折的房子(粉紅、黃兩色)若干

第三組:色紙折的房子(藍、咖啡兩色)若干

【活動過程】

1、情景導入——重建家園:

汶川大地震把四川人民的房子都震塌了,他們沒有房子可以住只能住帳篷了,我們來幫助他們重建新家,請你們做工程師幫他們設計製造漂亮又牢固的房子。

每組幼兒將用色紙摺好的房子放到對應小組的背景圖上。

房子造好了,再種些綠化,把小區打扮得漂亮些。

請你們將籃子裏的花和樹種到小區裏去

2、情境感知——看圖編8的加減法

小區造好了,我們去參觀一下每個小區都有幾幢房子、幾棵樹和幾朵花

(1)幼兒第一次探索操作——看圖講述

我們先到1號小區去參觀,1號小區有幾幢房子?(6幢藍色的房子,2幢黃色的房子,一共有8幢房子)

花有多少?(5朵紅花,3朵紫花)樹呢?(4棵大樹4棵小樹)。

(2)幼兒第二次探索操作——邊講述邊列出算式

現在請你們每個小區的朋友們根據剛才講的事情分別用算式題把它記錄下來。

提問:可以用一道什麼方法的算式記錄下來?為什麼用加法算式?請一位小朋友上來邊講邊記這道加法算式。(6+2=8或2+6=8)

這兩道題用到了幾個數字?(三個)除了加法題,還可以用這3個數字列出其它題目嗎?得出:8-2=6、8-6=2。

3、體驗理解——互換規律

請幼兒觀察這些算式題,他們有個小祕密?看誰先能找出祕密來。

小結:2+6=8、6+1=8數字相同,位置不同。所以看到2+6=8,馬上就想到6+2=8,我們把它稱做為朋友題。同樣看到8-2=6,馬上就想到8-6=2,我們也把他們稱為朋友題。

小朋友真能幹,幫災區的人們建造了這麼漂亮的小區,使他們能夠有房子住,真是太好了,謝謝你們。

活動延伸:我們再去多設計一些房子,可以讓更多的人住進去。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讓幼兒學會這首古詩,感受詩中的意境。

2、培養幼兒對古詩文的興趣。

活動準備:

圖片,磁帶,字卡。

活動過程: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幅圖,請小朋友看一看,圖上畫了些什麼?

2、看到這麼美麗的景色,你們有沒有詩興大發呢,請小朋友自己來編一編。 你們編得真好,從前李白老爺爺也到過這個地方,還寫了一首詩,我們一起來聽聽好嗎?

提問:

你聽到了什麼?(幼兒説一句,師出示卡片)

你還有哪些地方不懂呢?師解釋難解詞。

3、跟着卡片,大家練習朗誦一下

4、遊戲

老師想考考小朋友,師念一句,請你們找出相應的卡片。

5、老師這兒還有一段很好聽的音樂,我們跟着音樂來念這首詩,也可以跟着它一起唱,好嗎?

附: 古詩《望天門山》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美好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在給詩配畫的基礎上理解古詩的內容,學會整首吟誦。

3.採用字圖搭配的方法理解動詞“鳴”、“上”、“含”、“泊”的含義。

活動準備:課件、掛圖、畫有古詩內容的小圖片、字卡:鳴、上、含、泊。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師幼自由交流認識的飛禽引入課題。

2.教師利用課件引導幼兒簡單瞭解黃鸝和白鷺:黃鸝:羽毛的顏色非常好

看,經常站在樹枝上展示它動聽的歌喉。白鷺:是一種水鳥,會用嘴捉魚,當它們成羣的飛上天空的時候,經常是排成一行。

3.師幼一起或請個別幼兒朗誦這首關於黃鸝和白鷺的古詩《絕句》。

二、展開

1.前兩句採用幼兒給詩配畫的方式,引導幼兒理解內容。

老師朗誦“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請幼兒根據自己對詩句的理解和想象畫出這兩句的意思,並請幼兒解釋其含義。(兩個黃鸝在翠綠的柳枝上鳴叫,白鷺排成一行飛上晴朗的藍色的天空。)

2.後兩句採用看大掛圖的形式,理解其詩句的內容。

(1)“窗含西嶺千秋雪”。西嶺:是一個地方的名字;千秋雪:一年又一年,

幾千年都化不了的雪;窗含:從窗户裏向外望去,這些景色好像含在窗户裏一樣。幼兒用手勢當作“小窗户”,看一看西嶺的千秋雪是不是含在你的“小窗户”裏了。

(2)“門泊東吳萬里船”。東吳:是一個地方的名字,離這裏有幾萬里路,

這些船有將要駛向東吳的,也有從東吳來的,都停在這裏;停也叫停泊,或者直接叫一個字“泊”;門外停着將要駛向幾萬裏外東吳的船和從萬里東吳駛來的船。

3.老師示範朗誦並演示操作活動教具,請幼兒完整欣賞古詩。

4.教師採用字圖搭配的方法,幫助幼兒理解古詩中的動詞。

鳴:鳥的叫聲;上:飛上;含:向外望去,西嶺的景色好像含在窗户裏一樣;泊:停泊、停靠。

5.知識拓展:古詩是描寫人物的還是描寫景色的?哪個季節的景色? 你是

從哪裏知道的?作者是誰?他為什麼要寫這首古詩?

三、結束

幼兒自由朗誦學過的古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大膽的表述自己的想法。

2、學習比較並簡單記錄實驗結果。

3、發現不同紙質吸水速度和程度的不同。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並尊重同伴的講話。

5、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宣紙、餐巾紙、牛皮紙、蠟光紙、紅墨水、水槽、夾子、放大鏡。

活動過程:

一、出示四種紙張引出活動。

1、請幼兒摸一摸、撕一撕感受宣紙、餐巾紙、牛皮紙、蠟光紙的不同。

2、請幼兒憑經驗説説如果再這些紙張上滴上水滴會發生什麼現象。

二、實驗驗證看看哪些紙張可以吸水哪些紙張不吸水。

1、幼兒分組操作分別在宣紙、餐巾紙、牛皮紙、蠟光紙滴上水滴。

2、教師小結:當水滴到紙的表面上,水馬上消失了,或是慢慢的滲透進去了,這些紙是會吸水的;當水一直停在紙的表面上,這些紙是不吸水的。

3、結合剛才通過不同感官對不同紙的瞭解,説説吸水的紙和不吸水的紙有哪些不同。

三、紙的大考驗。

1、提出問題引出幼兒實驗:如果在吸水的紙上(宣紙和衞生紙)滴一滴墨水,哪種紙上的墨水最先暈開呢?

2、幼兒討論後自行操作。

3、幼兒用放大鏡看看,觀察比較最快暈開的紙有什麼特徵。

4、幼兒講述實驗結果和發現。

5、教師小結:不同的紙縫隙大小不同,所以水在紙上擴散的速度也不一樣。

四、發現隱藏的顏色。

1、在長條餐巾紙的一端分別塗上藍色、橙色、紫色,將紙的另一段放在水裏,觀察餐巾紙會有什麼變化。

2、幼兒説説自己的發現。

3、教師小結:紙會吸水是因為水會沿着紙的小縫隙往上爬,也就是毛細現象。同樣,利用毛細現象,也能讓顏料裏混合的顏色分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用AAB排序規律為媽媽設計項鍊。

2、表達對媽媽的熱愛之情。

3、體驗數學集體遊戲的快樂。

4、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重點與難點:

用AAB排序規律為媽媽設計項鍊。

活動準備:

1、知道媽媽的生日。

2、掛曆一份、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説媽媽生日

幼兒交流,説説自己媽媽生日是幾月幾日?

小結:通過交流,每個人不但知道了自己媽媽的生日,還知道了其他小朋友媽媽的生日。

二、送媽媽禮物

1、媽媽過生日了,你會送媽媽什麼禮物?

小結:過生日可以送給媽媽很多很多禮物,可以自己折花、也可以給媽媽買蛋糕唱生日快樂歌、還可以抱抱親親媽媽。

過渡語:一位小朋友的媽媽要生日了,她為媽媽親手串了一根項鍊。

2、項鍊美嗎,為什麼?

小結:項鍊很美,因為項鍊上有各種各樣的圖形,而且排列的很整齊,是有規律排列的。又是小朋友自己親手製作。

3、幼兒觀察討論項鍊是如何有規律的排列。

小結:要想讓項鍊上漂亮,一定要有規律。

三、設計項鍊

為自己的媽媽設計一根項鍊,要求項鍊一定要有規律。

1、幼兒用AAB的排序規律為媽媽設計項鍊。

2、你是怎麼樣給項鍊排列的?

活動延伸:

1、媽媽生日除了送項鍊,還可以送什麼禮物?

2、在個別化學習過程中,可以按照AAB的排序規律給媽媽設計蛋糕等。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設計層層遞進,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以數學活動生活化、遊戲化”為主旨,結合幼兒的生活實踐,將抽象的按規律排序具體化、生活化,從而幫助幼兒輕鬆的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數學問題。通過給媽媽製作生日禮物,使幼兒對有規律的排序有一個正確的認知,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積極性、主體性得到充分的表現,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俗話説:“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可見時間是多麼的寶貴。但時間對孩子來説卻非常抽象,他們一般體會不到時間的重要性。平時,與家長交流,聽到家長報怨最多的是孩子做事拖拉,沒有良好的作息習慣。另外,大班的孩子面臨入小學,小學與幼兒園的作息差別很大,小學必須嚴格遵守時間限制,在一定時間內必須完成一定的任務。所以從幼兒園大班開始就要幫助孩子建立時間觀念,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時鐘是孩子們瞭解時間、感受時間最直接的工具,因而設計教學活動《我會看時鐘》,以此為契機,生成有關時間的主題活動,引起幼兒對時間的關注。

在幼兒學會看時鐘的活動之後,繼續讓幼兒瞭解現代的計時工具有哪些,如手機、電腦、電視、收音機等,引導幼兒收集有關從古至今計時工具的發展,即豐富了幼兒有關計時工具的知識,又培養了幼兒收集信息的能力,支持鼓勵收集信息的幼兒交流收集的信息,學會與人分享;其它幼兒學會傾聽尊重別人的觀點和經驗,同時增強收集信息的興趣。從瞭解計時工具的發展,引導幼兒感受科學技術對生活的影響,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創造慾望。

幼兒對時間的認識與生活經驗密切相關。因此,平時要從幼兒的生活入手進行滲透。如把早起牀、早餐、入園、做操、活動等時間較固定的環節,用圖文並茂的方式(畫出鐘錶的時間,並用圖畫表示相應的活動內容)表示各生活環節的時間和活動內容,並配以簡單的文字(或指導幼兒簡單畫出相應的活動內容),按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引領幼兒感知單位時間的長短,如,1分鐘有多長,在1分鐘內我們可以做什麼?在家裏,起牀用多長時間等,潛意識讓幼兒知道動作的快慢與節約時間的關係,初步學會打理時間,把握時間,充分利用時間。在一日活動各環節的開始及結束,引導幼兒看時鐘,瞭解每項活動所用的時間,讓幼兒充分感知時間,避免做事拖拉的不良習慣。

家長工作:建議家長在家及時提醒督促幼兒遵守作息時間,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和遊戲,培養幼兒探究、合作的學習意識和能力。

2、學會看整點。

【活動準備】

1、實物時鐘3個。

2、每人一個自制小時鐘,胸卡數字1—12。

【活動進程】

一、猜時鐘謎語,激發幼兒關注時鐘的興趣。

1、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大家請來了一位好朋友,猜猜它是誰?仔細聽: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會走沒有腿,會説沒有嘴,它會告訴我們什麼時候睡,什麼時候起。

2、提問:你在哪些地方見過鐘錶?那裏為什麼要有鐘錶?

[設計意圖:將好聽的謎語,作為活動的開始,激發了幼兒關注時鐘的興趣;問題:“你在哪裏見過時鐘?”直接指向幼兒的相關經驗,引導幼兒知道時間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

二、認識時鐘,學認整點。

1、感知鐘面。

引導幼兒回憶:你知道鐘面上有什麼嗎?(請幼兒交流。)

時鐘上到底有什麼呢?小數字是怎樣排隊的?指針是怎樣跑的?請小朋友仔細看一看。(每組一個時鐘,請幼兒與同伴觀察交流,老師每組認真傾聽,瞭解幼兒的觀察能力。)

師引導幼兒重點了解:

(1)有1-12個數字,知道數字的排列規律,瞭解數字之間的關係,如12與6在一條直線上等;引導幼兒扮演時鐘12個數字,模仿小時鐘站好,體驗時鐘數字的排列規律。

(2)有兩根指針,黑色長針是分針、黑色短針是分針。瞭解時針與分針的關係,分針跑一圈,時針走一個數字;知道指針是順時運轉。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安排了回憶鐘面、觀察鐘面、討論鐘面及我做小數字等活動,幫助幼兒在感性經驗的支撐下建立起鐘錶面的直觀模型,符合孩子的思維特點,孩子們在參加小組討論、探索過程中,互相借鑑、互相補充,調動了孩子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提高了孩子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

2、自主探究,學認整點。

依次出現表示1點、2點、3點的鐘面問:“這是幾點?為什麼?你是怎麼知道的?”

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推理找規律,知道表示整點時,分針指12,時針指着幾就是幾點整。以遊戲方式引導幼兒操作練習,如,教師撥出時間,幼兒快速説出時間;教師説出時間,幼兒快速撥出時間。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推理找規律,提供可操作的時鐘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認識整點提供活動的條件,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

三、改編遊戲《老狼老狼幾點了》

老師與幼兒商討遊戲玩法,鼓勵幼兒自主遊戲。

規則:老狼説時間,幼兒扮小時鐘正確表示。

[設計意圖:孩子自主遊戲時,需要思考:角色的分配——多少人扮演數字,幾個人扮演指針;遊戲的組織——數字怎樣站,指針怎樣站;遊戲的玩法——時針與分針怎樣運轉才能正確表示時間等等,面對這些問題,孩子們需要討論、嘗試、商量、協調才能將問題解決,在這一過程中,孩子的組織能力得到充分展示,對時鐘的認識更加深刻,孩子的探索能力、與同伴合作學習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並體驗到獨立解決問題及與同伴合作遊戲的樂趣。)

【活動反思】

本節活動因為代表煙台市特級教師向全市教師展示的教學活動,因而多次地在不同班級試講。從活動中可以看出,孩子們的情緒非常好,積極參與活動,尤其是遊戲《老狼老狼幾點了》,讓孩子們14人一組,自己想辦法站成時鐘的樣子,孩子們非常喜歡,有效地培養了孩子們的合作與管理能力,同時更好地激發了幼兒學習看時鐘及關注時間的.興趣。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認識撲克牌,能根據撲克牌的特徵進行分類

2、通過猜數遊戲,發展幼兒的逆向思維及思維的流暢性、敏捷性

3、在遊戲中,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提高幼兒協作完成任務的能力

4、感受操作活動帶來的快樂體驗遊戲的樂趣

活動重點

通過觀察,發現撲克牌的特徵,並根據其特徵進行分類

活動難點

根據撲克牌的不同特徵進行接龍遊戲,並有一定的合作意識

活動過程

一、認識撲克牌

1、引入活動

(1)小朋友,看,這是什麼?(撲克牌)

(2)老師給你們每組發了一副撲克牌(除J、Q、K),請你們觀察一下,看看撲克牌上都有什麼?它們有什麼規律?(引導幼兒自主探索,發現規律)

(3)教師可適時引導:撲克牌上有什麼?(數字)都是些幾啊?那除了數字,還有什麼顏色呢?(紅色、黑色)相同的顏色,圖案一樣嗎?(梅花、方塊、紅桃、黑桃)

小結:每副撲克牌都是有順序的,按數字1-10排列,同樣的數字上有四種圖案:撲克牌上的圖案數量和數字是相對應的。

2、分類遊戲

(1)教師:原來撲克牌上有不同的數字,不同的顏色,不同的圖案。那我們今天就來玩分一分的遊戲,好嗎?

(2)請每位幼兒拿10張撲克牌,找到特徵,進行分類

(3)幼兒操作

(4)請幼兒説一説:你是怎麼分的?為什麼這樣分?(鼓勵幼兒想出不同的分法)

二、撲克牌接龍(小組合作遊戲)

1、每位幼兒10張撲克牌,小組共同商量,進行撲克接龍

2、建議:(1)按兩種顏色(2)按四種圖案(3)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4)按單雙數(5)以小組合作的形式

3、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4、小組代表介紹接龍規律

三、撲克猜數(兩人合作遊戲)

1、教師:接下來我們來玩撲克猜數的遊戲,需要兩個好朋友共同合作,你們想玩嗎?

2、介紹遊戲規則:

一名幼兒手拿"1-10"同一花色的撲克牌,把撲克牌洗好,另一名幼兒任意抽去一張,藏起來,第一名幼兒猜猜藏起來的是哪一張牌

3、教師示範,幼兒共同尋找方法

4、幼兒操作,輪流遊戲

活動延伸

遊戲《撲克站起來》

教師:撲克牌還有很多玩法,還可以神奇的站起來呢!請小朋友們回去之後試一試怎樣讓撲克牌站起來,好嗎?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設計思路

幼兒從小就對動物感興趣,還能從成人那裏獲得較多關於動物的認知經驗,父母也會為他們提供各種各樣關於動物的書籍:進入幼兒園後,三個年齡段的教學中都會涉及“動物”主題,隨着內容的不斷擴展和深入,大班幼兒對動物的認知經驗已經相當豐富,甚至有不少幼兒比成人知道得還多。

如何讓大班末期的幼兒有機會運用自身豐富的經驗來進行思考、探究和解決問題,促進幼兒思維和能力的發展呢?於是,我設計了教學遊戲“動物接龍”。

“動物接龍”是按照一種“規律”説一組動物的名稱,如老虎、獅子、熊、豹(它們都是兇猛的食肉動物)。這裏的“規律”完全由幼兒自己來詮釋。

具體的玩法:幼兒按意願四個人組成一小組,共同協商一種“規律”,並且每個人按照這種“規律”選擇一種動物,然後每個人輪流上來按“規律”説出動物名稱,其他組的幼兒猜他們的接龍“規律”。

活動目標

1.嘗試按照自己的方式、運用關於動物的各種經驗建立接龍的“規律”,並在猜“規律”的過程中進行推理、判斷。

2.在遊戲中協調同伴關係,並遵守遊戲規則。

活動準備

記分玩具架;白色大紙和各色彩筆。

活動過程

一、介紹遊戲、商量“規律”

1.介紹遊戲玩法:

(1)幼兒按意願四個人組成一小組。

(2)玩“動物接龍”遊戲時,需要用動物的名字按照一定的“規律”來接龍。

【設計意圖:活動開始部分教師簡單向幼兒介紹遊戲的玩法,其中游戲“加分”和“扣分”的規則要在幼兒熟悉遊戲後,在幼兒玩遊戲的過程中慢慢加入。】

2.幼兒商量“規律”:

主要提問:

你覺得可以按照什麼樣的“規律”來接龍呢?

【設計意圖:活動開始部分就給幼兒提供一個抽象特徵的想象空間和綜合運用各種經驗的機會;教師能瞭解幼兒對“規律”的理解,以及估計幼兒會產生哪些“規律”;此時幼兒亦會在同伴間的商量過程中豐富、變通自己原有的“規律”。】

二、分組協商、嘗試遊戲

1.介紹遊戲規則:

(1)分小組競賽:

*協商:每個小組商量好某一種“規律”,每個成員按照這個“規律”選擇一種動物。

*競賽:小組成員輪流説出動物名稱,讓其他組的幼兒猜接龍的“規律”。

(2)猜中的小組和猜得有道理的小組都可以得分。

2.小組協商:

每組找個角落悄悄商量,教師巡迴瞭解每組協商的情況。

【設計意圖:對大班幼兒來説,三至四人為一組的協商效果較好;教師在巡迴中除了可以瞭解每組協商的“規律”有哪些,還可以重點關注每組幼兒協商時是“先有‘規律’後有動物”還是“先有動物後有‘規律’”,即幼兒不同的思維方式。】

3.第一輪猜“規律”競賽:

主要提問:

(1)猜一猜這一組説的動物可能是按什麼“規律”接龍的?為什麼?

(2)你們小組商量的“規律”到底是什麼呢?

(3)這次遊戲,幾個小組商量的“規律”有什麼不同?

【設計意圖:教師要鼓勵幼兒表達自己是如何來判斷和推理的;遊戲中教師要幫助幼兒初步梳理出他們自己創造的不同“規律”(幼兒曾經總結出的“規律”有:①按動物種類歸類,如哺乳類、鳥類、兩棲類等;②根據動物某一特徵歸類,如看上去都是長得細細長長的動物、都有尖尖的嘴巴的動物等;③引用“模式排列”的規律,如外形大的動物和外形小的動物間隔排列、能發出很大聲音的動物和只能發出很小聲音的動物間隔排列、身上有條紋的動物和身上沒有條紋的動物間隔排列等)。】

三、增加規則,增強遊戲的樂趣

1.介紹增加的遊戲規則:

加分:對同伴的意見提出反駁,並且反駁有理。

扣分:反駁同伴意見,理由不成立;或沒有遵守遊戲規則。

【設計意圖:通過第一次嘗試,幼兒開始對遊戲瞭解和熟悉,逐漸進入遊戲的狀態。在猜“規律”的過程中開始有了同伴間的交流和辯論,有時雖沒有完全猜對其他小組的“規律”,但理由也相當充分,就有了加分的規則;扣分規則的建立是為了幫助一些只顧表達自己想法的幼兒去傾聽同伴的見解,以及認真思考後再表達。】

2.協商“規律”、第二輪遊戲:

(1)小提示:遊戲時可以增加“規律”的難度,不讓其他小組的同伴輕易猜出“規律”。

(2)主要提問:你們同意他的意見嗎?如果不同意,請説明反駁的理由。

(3)輔助策略:如果出現不同的意見,因為經驗不足無法當場協調認同,則請幼兒將此問題用簡單的符號記錄在白色大紙上。

【設計意圖:在同伴交流和辯論的過程中,幼兒積極地思考和運用自身已有的相關經驗,但由於各自經驗的不同,有的問題未能達成共識,記錄下來可以促使幼兒對問題的進一步探究,使幼兒的學習有進一步發展的空間。】

活動建議

1.幼兒從瞭解遊戲玩法和規則,到真正把握遊戲,體會遊戲的趣味性,這需要一個過程,因此,這個遊戲不一定只在一次活動時間內完成,可以分成幾次進行,如先介紹遊戲玩法,讓幼兒利用自由活動時間進行協商,然後再在學習活動時間進行遊戲。

2.遊戲可以反覆多次進行,小組人員搭配也可以調換,給予幼兒與不同的同伴協商的機會。

3.每次遊戲中記錄下的問題,要鼓勵幼兒繼續探究,在下一次遊戲中公佈正確答案,並加分。

活動價值

1.遊戲是開放的:給幼兒提供了一個抽象特徵的想象空間,綜合運用各種經驗的空間,幼兒完全是“問”自己的,沒有依靠別人,能讓幼兒自己去建立或“發明"聯繫的方法。

2.遊戲是建構式的:從協商、確定“規律”和動物,到猜“規律”辯論,這個過程幼兒可以自己去建構,建構的知識是動態的、發展的。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閲讀理解,初步瞭解故事內容,瞭解一些水果名稱,知道水果有營養和吃水果的好處。

2、學習愛吃水果的牛關心別人的優秀品質。

3、感受故事的有趣,樂意隨教師和同伴一起看看説説。

4、運用已有生活經驗,根據畫面大膽想象、推測並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

5、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活動準備:

繪本課件、水果卡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今天老師要講一個小動物的故事,你們猜猜是什麼動物?是一頭牛,牛喜歡吃什麼?可是這頭牛喜歡吃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今天老師要講的是什麼故事呢?《愛吃水果的牛》

二、看課件理解故事。

1、看,這頭牛為什麼愛吃水果啊?這是什麼地方,山坡上都是什麼?

2、主人每天都會餵它吃各種水果,第一天,吃的是什麼水果?我們都吃過吧?什麼味道的?西瓜能清熱解暑,夏天很熱的時候,吃上一片西瓜就會感覺很舒服。牛吃了西瓜後做了一個什麼動作?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3、第二天呢?木瓜有豐富的營養,被稱為"長壽果",經常吃木瓜,可以健康身體,活到很大的年紀都不會生病,像壽星爺爺一樣呢!主人到書上摘了好多木瓜給牛吃,牛吃完後是什麼表情?

4、第三天,主人又餵它吃了什麼水果呢?這個水果長得很好看,像星星一樣,這叫楊桃。楊桃吃起來有點酸酸的,但是楊桃可以預防和治療咳嗽、咽喉疼痛,牙痛,經常吃就不會感冒,不會牙疼,還幫助消化呢。看看牛吃了楊桃又做了什麼動作?

5、我們猜猜,主人還會餵它吃哪些水果呢?

6、一天晚上,突然颳起了一陣冷風,氣温突然下降了,會發生什麼事情了呢?主人生病了。牛看見主人生病了,心裏怎麼樣啊?你怎麼看出來的?

7、還有誰生病了?猜猜只有誰沒有生病?你們知道為什麼嗎?

8、小朋友生病的時候,你爸爸媽媽怎麼照顧你的?你想怎麼照顧別人的呢?牛會怎麼照顧主人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它會對主人説什麼?(主人請喝草莓牛奶)我們一起來學説。説話的時候應該用什麼樣的語氣呢?

9、牛還給會給主人喝了什麼奶?請小朋友學説"主人,請喝**奶"。主人喝了水果牛奶身體好了,牛還會把水果牛奶送給誰喝呢?鄰居們喝了牛奶怎樣了?

10、大家知道多吃水果能增強體質,不生病,所以鄰居都喜愛吃水果了。你們喜歡吃水果嗎?都喜歡吃什麼水果11、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些水果圖片,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你們認識嗎?

12、水果不僅有營養,還能做成各種水果娃娃呢!我們來欣賞一下,這是什麼水果娃娃?你們想變成健康的水果娃娃嗎?

三、音樂遊戲《認識你呀真高興》,你貼上什麼水果,就是什麼水果娃娃,介紹自己時就説"我是什麼水果娃娃"。

  活動反思:

故事是幼兒最愛的一種文學形式.通過故事教學,能培養幼兒良好的品德,幫助幼兒發展語言的方法。相對於小班的幼兒來説,則是以教師講述故事為主要部分。

小班的幼兒接受能力稍弱,教師在講述故事時,咬字要清楚,速度要適當,節奏要比平時談話稍慢些,使幼兒一邊聽一邊想;講述故事時,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勢都要隨着故事情節的發展而有誇張的變化,這樣不僅吸引幼兒的注意,還對幼兒用肢體語言彌補口語表達能力不中足起到示範作用。在上《愛吃水果的牛》這一課時,我這兩方面做得都不夠到位,語速稍快,影響了幼兒對故事的理解,肢體語言不夠誇張,沒能充分調動幼兒聽故事的積極性。

故事教學中往往要講述多遍,而且要注意方式的變換,才能激發幼兒傾聽故事的積極性。我在引導幼兒理解故事時,第一遍時就直接用上教具與掛圖,逐圖指導幼兒看圖理解,正如一老師所説,影響了幼兒對故事的完整欣賞。在第二遍完整講述時,幼兒注意力有所分散,對故事的傾聽興趣不高。活動目標完成稍顯勉強,幼兒雖知道多吃水果身體健康,但並未理解幫助別人是一種美德,助人也是一種快樂。

在故事中的提問,對於小班幼兒的心理髮展水平,只能是一些簡單,細小的問題。從大班下來的原因吧,此次活動我設計的問題有點難,稍脱離幼兒的實際能力。如:你的朋友生病了,你會怎麼做?幼兒仍處於以自我為中心的狀態,還沒有照顧病人的經驗,答非所問,問題的設計沒有起到幫助幼兒鞏固理解故事作用,反而打擊了幼兒參與的積極性,起到了適得其反的效果。

通過此次活動再一次體會到,每個活動的選材與組織都必須適合幼兒的發展水平,讓孩子們跳一跳能夠得着,才能充分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更好地完成預定的教學目標。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 瞭解十二生肖並知道自己的屬相;

2. 用聲音動作來表演故事中的動物形象。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 藉助圖文並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孩子仔細閲讀的習慣,激發閲讀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簡單的瞭解十二生肖的排列順序;

難點:十二生肖的排行依據。

活動準備

故事:《動物渡河比賽》

自制十二生肖圖片一套。

活動過程

引出話題:

——説説自己的屬相

——你知道十二生肖裏還有哪些動物嗎?

教師講述《動物渡河比賽》故事,請幼兒仔細聽。

提問;

——故事中有哪些動物?(教師依幼兒的回答將動物圖像擺放在黑板上,然後為動物排先後。)

——故事裏你最喜歡哪個動物?為什麼?

——故事中的動物是怎麼過河的?

學一學:

——請幼兒學一學它們的樣子及叫聲。

演一演:

——教師給幼兒分配角色,進行故事表演。

教學反思

1. 此次活動主題來源於幼兒生活中的談論,因此對於本次活動幼兒興趣高漲,幾乎每位幼兒都積極的參與進來:

2. 通過故事的引導再結合相關的動物圖片,使幼兒直觀的看到了十二生肖中小動物們的排隊順序,從而清楚的瞭解到十二生肖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