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五年級語文上冊參考教案

五年級語文上冊參考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75W 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五年級語文上冊參考教案,歡迎閲讀與收藏。

五年級語文上冊參考教案

五年級語文上冊參考教案1

教學設計思路:

教育家皮亞傑認為能創造情境就是發明,發明存在於構建求知情境的過程中。對學生來説,這樣的學習也具有一定的創造性。皮亞傑認為,創造教學的最大特點就是強調學生獲得的每個真理都是由學生重新發明或至少是重新建構的。為此,我注意創設情境化的教學氛圍:

課堂伊始,藉助課件和老師的詩情描述,將學生引入到出航船破的場景,從而感受慌亂,體驗逃生。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引導學生第一次尋找自己的生活經驗與文本內涵的契合點。

研讀課文,領悟人物形象,引導學生披文入情,圍繞主問題:你眼中的船長是個怎樣的人?找到文中重點語句,在形式多樣的反覆品讀中,結合課件直觀演示,領悟人物美。

探究質疑,昇華情感,引導學生實話實説,最終獲得知行教育的潤物細無聲。

最後,悽美的《鐵達尼號》音樂響起,教師完善板書,課堂結束,學生胸中的情緒仍在湧動......

語文教育,是充滿激情如詩樣的藝術,我追求的就是這種理想的境界。

素質教育目標:

(-)知識教學點

認識本課生字,理解課文內容。

(二)能力訓練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遇難一刻的驚險;

2、通過研讀人物言行重要語句的方法領悟人物形象,提高默讀、感悟的能力。

(反思:在合作學習中缺少自學策略的提示、規範,以致學習效果欠佳,甚至失誤。)

(三)德育滲透點

學習哈爾威船長臨危不懼、捨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四)美育滲透點

感受船長犧牲時場面的壯美及他的美好心靈。

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難點

船長是個怎樣的人?

(二)疑點

船長為什麼要用槍威脅逃生的人?

(三)解決辦法

1、抓住相關的段落反覆品讀、感悟;

2、小組討論(甚至小辯論)、班級交流中發表自己的見解;

3、媒體展示驚險現場,幫助理解特定環境中人物的特殊言行。

教學過程:

一、情境體驗,傾心感受

1、(課件:船行出海,優美音樂)師詩情口述:

出海--陽光下的海面,碧藍碧藍的,一望無際的大海,波浪跌宕起伏,煙波浩淼,同遠處的藍天白雲連在一起。啊,風的輕弓拉響了波浪的琴絃,海浪在盡情地歡歌,那美妙的音響,飛進了我的心房......

大海漲潮啦,海浪此起彼伏,無數銀白色的浪頭從遠處滾來......(課件:海浪聲)(課件:!)

天啦,大船撞上了什麼嗎?船進水啦!(課件:水聲大)

快逃!救生艇!(拋出三個呼啦圈)

能踩到的、圈邊的就可逃生!時間不多了,30秒鐘!......

(課件:嘀嗒聲、急促、有力、緊張)

2、生情境體驗。

3、生歸位

師:剛才這一幕中,你看到了什麼場景?感受到了什麼?指名説。

(反思:最初,教師設計意圖重在營造一種與文本內容相近的氛圍,幫助學生體驗當時的特殊情境。但後來又改了,覺得為了營造情境,教師做了太多的工作。課堂中教師的語言太多,不適合於本堂略讀課文的教學設計。所以,一下子全部省略了教師激情的導入語、過渡語,完全讓學生在平靜的心態中進入課文,通過反覆讀文,藉助文本的力量引導學生自己進入特殊情境。

第一次授課,我在該環節中是這樣設計的:

1、板書課題,檢查預習情況,彙報課文主要內容;

2、初讀課文,競相彙報:什麼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感受驚險:找有關語句--彙報朗讀--聽眾互評--想象説話:我看到了這幅驚險鏡頭

高年級的小語教學,我比較注重培養學生對文字描繪畫面的想象能力。所以,儘管我花了一個晚上的時間,從《鐵達尼號》上剪輯了適合課文內容的畫面影片,但還是決定讓畫面不直接播放出來,驚慌逃竄的場面我只提供了聲響,將畫面隱藏了下來,目的是透過聲響讓學生去感受--不離開從課文描述文字中去感受。我想:這是用心靈的感受,不是僅憑藉視覺的感受。視覺是人類重要的感覺器官,但視覺刺激太多,將使我們其他的感官能力降低。但是語文文字的魅力將更加打動人的心靈。我是一個愛讀小説不愛看電視的人,所以,在獨斷地認為:能通過想象體驗的場面決不直接用畫面刺激,這是扼殺孩子想象的行為,也剝奪了孩子用心感受的時空。在讓學生用心靈充分感悟的基礎上再引出直觀畫面,我想效果會更佳!)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天有不測風雲。生活,並不是一帆風順的,當我們正被美好的生活所陶醉時,意外的遇難可能會讓我們不知所措。一艘諾曼底號的大輪船真的遇難了。板書課題。

2、學生開書,默讀課文,説説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

三、再讀課文,全新感受

1、課文中有哪些語句描寫的內容和你剛才看到的、想到的相類似?用--線劃出來,試着讀一讀。

2、朗讀彙報,感受驚險。

品味:驚恐萬狀,一片混亂,......

課件配上慌亂場景的音,再次指導朗讀,幫助突破難點。

(反思:設計改為:續説訓練。教師提供引子:讓我們將鏡頭對準這羣慌亂的人羣吧。瞧:那位在奔跑的男人(女人、小孩)......然後教師小結:人們都像瘋了似的,亂得不可開交。你能預測一下將會發生怎樣的場景嗎?故事的結果是這樣的嗎?為什麼?

平時教學,我喜歡充分利用課文中的空白,充分讓學生進行説寫訓練,即讓寫擠進課堂,將練筆的隨機性加強,也將練筆的頻率加強,不侷限於每日的日記練筆。)

四、研讀課文,領悟人物形象

1、師:書讀至此,我相信,有一位人物形象肯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請説出他的名字。

指名同學上台板書。

2、你眼中的船長是個怎樣的人?你是從哪些語句看出來的?請用~~線劃記→指名用詞語板書船長的特點。

3、朗讀彙報,反覆品讀,領悟人物形象。

根據學生板書,隨機彙報。

(1)果斷(捨己為人)(關心婦女)......

對全船人員下達命令:乘客先走,船員斷後;乘客中的婦女先走,其他乘客隨後;決定救出60個人,忘記了他自己。

在危難時刻,船長首先想到的是乘客,是弱者,是他人。

(2)沉着、鎮定、精明、指揮有方。

船長和機械師、大副的對話,並對大副下了開槍的命令,可分角色朗讀的方式,體味語句的簡潔。

(3)威嚴、有人情味(關心孩子)

船長直至船沉入海里,始終沒有離開船長的崗位,沉船之前,還特意指示救出年幼的.見習水手克萊芒。

對比反覆品讀、評讀。

(反思:本環節隨機性很強,教師應特別注重課堂的生成性。

在第二次課中,教師在這方面做得挺好,真正地落實了關注學生。比如:學法默讀的肯定;糾正學生的誤導:哈爾威船長的死是應該的......這兒不再詳談)

五、探究質疑,深化認識,實話實説,昇華情感

1、船長用槍威脅爭先恐後逃生的人,他這樣做對嗎?

學生競相辯論。

課件播放影片片斷:人羣一片混亂;持槍喝令;威嚴指揮......

(再次感受特定情境中人物的特殊言行)

2、師:還記得,幾年前與朋友一起看《泰坦尼克號》(略談情節),當影片結束時,我已經熱淚盈眶了,我至今也忘不了,女主人公深埋在皺紋裏的那雙含淚的眼睛和她那段飽含哀怨的訴説:鐵達尼號沉沒時,有1500人落海,附近有20艘救生艇,只有一艘回頭,6人獲救,1500人才活了6個,後來,救生艇上的700個人只有等待,等死,等着活命,等着寬恕,可是永遠也等不到......(可播放課件有關畫面)。

今天,諾曼底號遇難了,船長哈威爾先生在指揮着眾人脱險後,自己隨船犧牲了,你有什麼想説的?

3、實話實説,任選一種身分,想像説話。

你就是生還者之一,你想對船長説:......

你就是船長,當你隨着船兒慢慢下沉,你想説:......

你就是這艘在英倫海峽上堪稱最漂亮的輪船諾曼底號,當你身受創傷,目睹遇難的這一幕,你想説:......

六、總結課堂,完善板書

捨己為人威嚴

大義凜然果斷

忠於職守......

師:我們敬愛的哈爾威船長用自己捨己救人、忠於職守的偉大人格魅力為我們樹起了一座雄偉的豐碑!讓我們將無窮的敬意化為美妙的旋律,獻給他!

(《鐵達尼號》音樂響起)

(反思:文章,是展示作者的思想,展示作者的存在的舞台。因為有了閲讀,才可以讓我們走進作者的心靈。透過閲讀,進而來閲讀人生,閲讀生活,閲讀快樂。對於類似於《諾曼底號遇難記》這種文字美、精神更美的文學精品,我想,語文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是一種體驗。所以,我確定了研讀這篇課文的重點是:感受哈爾威船長這個形象,我猜想,編者的意圖也不過如此。我們都知道,在烽火連天的戰爭歲月,容易產生金戈鐵馬、氣吞萬里的熱血男兒,而現在的和平年代同樣有生與死的考驗,同樣可以產生光照日月的英雄。但是,説容易,做卻真的很難。試想,當我們面臨生死抉擇時,又有多少人真的能像哈爾威船長一樣鎮定自若地指揮他人脱險而置自己生死於度外呢?我不敢肯定自己能,所以,我也沒理由通過四十分鐘的這一堂語文課,就硬逼着孩子們全部將思想化為行動。我定位的教學目標中情感滲透點和德育滲透點是:感受船長人性的美,為他的人性美而感動。本來,拓展環節,我還想把學生的視角引到和平年代的搶險救災(如非典時期的白衣戰士;衡陽11*3事件中在烈火中永生的消防戰士,等)還有勇鬥邪惡等。讓孩子們在感受英雄羣像的同時,震撼心靈,引起自己的思想二因子:高尚與渺小在震撼後進行對話......但時間沒來得及。我不知道我定位的目標對不對。

曾記得張豔春老師推薦給我一句話:有文化才有底藴,有底藴才有底氣,有底氣才有靈氣。作為語文教師,我感受更深。目前靈氣不足的我是因為缺乏一種底氣,底氣不足的根本原因在於還須大力增加底藴,用什麼來充實?只有靠平時的不斷學習不斷充電了。慶幸的是,在學習氣氛濃厚的白鶴小學,我不會讓自己倦怠。)

(反思:下面是有效作業設計的嘗試。)

七、課件出示作業

1、愛讀書的你,提前閲讀第22課《豐碑》吧,課文將讓你的心懷再次湧動無窮的敬意......

2、愛説故事的你,回家後把《諾曼底遇難記》這個感人的故事講給家人聽吧......

3、愛寫作的你,此時的心兒一定很不平靜吧,拿筆寫下你想説的吧......

五年級語文上冊參考教案2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冠”,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獵豹、冠軍、俯衝、浩瀚”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什麼比獵豹的速度更快。

3、瞭解課文表達上的特點,學習提高閲讀速度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什麼比獵豹的速度更快。

難點:瞭解課文表達上的特點,學習提高閲讀速度的方法。

課前準備:

ppt課件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

一、出示圖片,激發興趣

1、師出示奔跑中的獵豹的照片,先讓學生猜是什麼動物,它每小時的速度是多少?(生紛紛舉手回答,師:獵豹奔跑的瞬時速度可達到一百一十千米每小時,學生譁然。)

2、師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

同學們看了這個題目,有什麼問題想問嗎?

(什麼比獵豹的速度更快?快多少?)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

(1)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2)標出自然段序號,畫出生字新詞和難讀的詞語;(3)思考同學們剛提出的問題,找到關鍵句子用橫線畫出來。

2、檢查反饋,指名生讀。重點指導多音字:冠、噴;整體認讀音節:赤、置;“枚”字右邊的寫法。

三、再讀課文,把握主要內容。

1、默讀課文,簡要地説一説每一自然段講的是什麼內容?

2、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讀給老師、同學聽。

3、生討論交流,指導分段,概括每一部分的意思。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作者按運動速度從慢到快對比列舉了人、鴕鳥、獵豹、遊隼。

第二部分(第5—9自然段):作者按運動速度從慢到快對比列舉了噴氣式飛機、火箭、流星體、光,結尾指出宇宙中速度最快的東西是光。

四、熟讀課文,思考課後的題目。

五、作業設計:

練習有感情地讀文。抄寫生詞3遍。

第二課時

一、複習舊知,導入新課

課文列舉了哪些事物的運動速度?

二、細讀文本,研讀速度

1、生齊讀第一自然段,指出獵豹和鴕鳥跑的速度比人快得多。重點讀出“一點兒贏的希望也沒有了”的語氣。

2、師出示問題:找出2—8自然段中所講的事物,以及它們的速度,用橫線在課本里劃出來,並進行比較。

3、四人一小組進行學習、討論、交流,教師邊巡視邊指導。

4、彙報交流。

A、師用課件分別出示人、鴕鳥、獵豹、遊隼、噴氣式飛機、火箭、流星體、光的圖片,指名生答出速度:人:二十四千米每小時;鴕鳥:七十二千米每小時;獵豹:一百一十千米每小時;遊隼:三百二十千米每小時;聲音:一千零五十千米每小時;噴氣式飛機:聲速的數倍;火箭:四萬千米每小時;流星體:二十五萬千米每小時;光:三十萬千米每秒。

(師指出:為了把各種事物的速度説具體,課文中採用列數字的説明方法。)

B、2—8每個自然段中是怎樣講出一種事物比另一種事物快的,請找出有關的語句讀一讀。教師相機指導,錯的及時糾正。

C、把以上幾種事物按運動速度的快慢排序,標上數字。(1、光;2、流星體;3、火箭;4、噴氣式飛機;5、聲音;6、遊隼;7、獵豹;8、鴕鳥;9、人)

5、生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讀一讀。師指出讀時要把數字重讀,讀得流利,讀得明白。

6、全班齊讀最後一自然段,抓住“難以置信”和“輕易”兩個詞進行理解,突出光的速度快。

三、關注寫法,總結拓展

1、師:本文主要採用什麼説明方法?有什麼好處?

(列數字、作比較。使用列數字的好處是:準確具體,有説服力;使用作比較的好處是:鮮明、突出論點)

2、這篇科普文章讓我們懂得在宇宙中,光的傳播速度是最快的。

四、作業設計

1、摘抄文中使用列數字、作比較的寫法的句子。

2、課後找一找相關的科普書籍讀一讀。

板書設計:

7、什麼比獵豹的速度更快

速度按從快到慢排列:

光—流星體—火箭—噴氣式飛機—聲音—遊隼—獵豹—鴕鳥—人

五年級語文上冊參考教案3

教學目標:

1、認識“璧、臣”等13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相、強、劃”,會寫“召、臣”等12個字,會寫“召集、大臣”等37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3、感受人物形象,體會人物各自的美好品質。

4、結合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口頭表達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描寫,感受人物形象。

2、瞭解“將”和“相”從“和”到“不和”的發展過程和內在的原因。

3、結合課文學習,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想象能力以及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故事導入,預習檢測

1、講述和氏璧的來歷

相傳在春秋時期的楚國,有個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塊璞玉,把它奉獻給了楚厲王。厲王就叫鑑別玉的專家來鑑定,鑑定的專家説是石頭。厲王大怒,認為卞和在欺騙、戲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的左腳。不久,厲王死後,武王即位,卞和又把這塊璞玉奉獻給武王。武王也讓鑑定專家來鑑別,結果也説是塊石頭,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卞和的右腳。武王死後,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到楚山腳下哭了三天三夜,眼淚哭幹了,哭出了血。文王聽説後,就派人問他:“天下被砍掉腳的人很多,都沒有像你這樣痛哭的,你怎麼哭的這麼悲傷呢?”卞和回答:“我不是為我的腳被砍掉而悲傷,我所悲傷的是有人竟把寶玉説成是石頭,給忠貞的人扣上欺騙的罪名。”於是,文王派人對這塊玉進行加工,果然琢磨成一塊寶玉,文王就把這塊寶玉命名為“和氏璧”,和氏璧夜能發光,冬能取暖,價值連城。

2、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一個歷史故事。這個故事就是由“和氏璧”引起的。(板書課題:將相和)齊讀課題——。故事發生在20xx多年前的戰國時期。之後100多年,西漢司馬遷在他的著作《史記》中記載了這個故事,(板書:《史記》)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就是根據它改編而來的。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3、解讀課題: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看到課題,我想知道“將”、“相”分別指誰?“將”、“相”之間是怎樣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學生小聲自讀課文,勾畫出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讀一讀。

2、指名讀生字、新詞,質疑交流。

3、出示生字、詞語:讀準字音,指導字音、字形。隨機展示圖片“鼓瑟”“擊缶”。指導書寫“荊”,注意“荊”左右結構,左邊的部分寫短一些,收一些,右邊的“刂”可以向下伸展一些。

三、整體感知,理清文脈

1、同學們都讀過了課文,知道了課題中的“將”是指——(廉頗),“相”是指——(藺相如),題目是“將相和”,那麼之前兩人之間因為什麼原因不和呢?我們先來關注兩個詞語,這是戰國時期兩個官職的名稱,誰來讀一讀:上大夫、上卿,(指名讀,正音、齊讀)你們讀了課文,知道這兩個官職誰更高嗎?(上卿比上大夫級別更高,相當於宰相。)

2、課文圍繞着“將相和”講了三個小故事,下面我們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每個小故事中小結性的句子,用橫線畫出來,並試着找出關鍵詞概括小標題。(學生交流)

(1)這就是“完璧歸趙”的故事。藺相如立了功,趙王封他做上大夫。

用小標題概括——完璧歸趙,看老師把這個詞語寫到黑板上,(板書:完璧歸趙)“璧”其實就是一種玉器,所以是——玉字底。在這個故事裏的這塊璧可不是一塊普通的璧,它是無價之寶——和氏璧。

(2)藺相如在澠池會上又立了功。趙王封藺相如為上卿,職位比廉頗高。

澠池是一個地名。在這段課文中還有這幾個詞語比較難讀,誰來試試——鼓瑟侮辱拒絕擊缶;(指名讀,正音、齊讀)第二個故事用小標題概括——澠池之會(板書:澠池之會或澠池立功)

(3)藺相如見廉頗來負荊請罪,連忙熱情地出來迎接。從此以後,他們倆成了好朋友,同心協力保衞趙國。

用小標題概括——負荊請罪。理解“負”(揹着)(板書:負荊請罪)

(4)這三個小故事合起來就是“將相和”。請大家把這3個小標題端端正正地寫在相應的故事旁邊,寫詞語的時候注意字與字之間的相互關照,寫整齊,寫美觀。

3、這三個小故事之間有什麼聯繫呢?學生交流,師小結。

(起因——發展——結果)

第二課時

一、複習故知,導入新課。

1、“將”指的是誰?“相”指的是誰?

2、《將相和》一課由哪三個小故事構成?

二、深入閲讀,感知人物

過渡:廉頗和藺相如之間有和,那在這之前就有不和,快速瀏覽課文,找到課文中直接描寫兩人不和的那段話。

1、廉頗很不服氣,他對別人説:“我廉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麼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我碰見他,得給他個下不了台!”

廉頗説藺相如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他頭上了,説説廉頗是什麼樣的人?藺相如又是什麼樣的人?

指導朗讀,讀出廉頗的不服氣。

那藺相如是不是隻靠一張嘴就會耍嘴皮子呢?我們學習第一個故事:完璧歸趙。我們應該怎麼學呢,誰能告訴大家用什麼方法學?(畫出描寫藺相如言行的句子,根據人物的言行,分析藺相如的性格特點。)

2、討論、交流、整理:

(1)語言:“我願意帶着和氏璧到秦國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來換,我就把璧交給他;如果……就沒有動兵的理由。”(機智)

行動:當滿朝文武為難時,藺相如挺身而出。(表現出藺相如的勇敢)

(2)語言:“這塊璧有點小毛病,讓我指給您看。”(機智)

行動:當藺相如覺察到秦王沒有誠意換璧時,就上前一步,故意指點璧上有毛病,把和氏璧要回手中。(機智)

(3)語言:“我看你並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現在璧在我手裏,您要是強逼我,我的腦袋和璧就一塊撞碎在這柱子上!”(不畏強暴、機智勇敢)

行動:捧着璧,往後退了幾步,靠着柱子站定,舉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不畏強暴、機智勇敢)

3、看圖講述,訓練表達。

讓學生仔細觀察課本插圖,發揮想象,説説藺相如智鬥秦王、完璧歸趙的故事。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複述故事能力。進一步瞭解藺相如是個不畏強暴、機智勇敢的人。

4、小結:

秦王企圖騙取趙國的和氏璧,藺相如帶着和氏璧前往秦國,利用秦王説的以城換璧的話,

隨機應變,揭穿了秦王的騙局,巧妙地要回和氏璧,機智勇敢地和秦王鬥爭,做到了完璧歸趙,被封為上大夫。

5、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一個故事。

6、總結、擴展

(1)總結學習第一個故事的方法。

(2)讀課文,理清層次,找出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掌握故事的主要內容。

(3)畫出描寫人物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7、學生自主學習“澠池會見”和“負荊請罪”

(1)學生按照以上學習方法,前後桌四人為小組進行學習。

(2)組織交流學習情況。

(3)小練習:

師:廉將軍為什麼口口聲聲表示不服藺相如,可最後為什麼又負荊請罪了呢?

結合插圖想象,廉頗揹着精挑到藺相如門上請罪會説些什麼?藺相如又會怎麼説?運用本節課所學的描寫人物的方法,把人物的言行寫生動具體,符合人物當時的心境。

三、總結:

最終,藺相如完璧歸趙,“完”是完好無損,那完好無損的只有和氏璧嗎?

(引導學生回答)

除了和氏璧,還有藺相如自己,更為重要的還有趙國的尊嚴,藺相如憑藉自己的勇敢機智維護了趙國的尊嚴,被封為上大夫。經過澠池會見和負荊請罪,最終促成了將相和這一家喻户曉的大故事。本篇課文選自司馬遷的《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自己閲讀,去體會其中生動鮮活的人物形象。

四、作業設計

1、小練筆:請用上“無價之寶,為難,理屈,完璧歸趙”等詞語,把藺相如完璧歸趙這件事簡寫成100字左右的小故事。

2、蒐集歷史故事進行閲讀。

五年級語文上冊參考教案4

教學目標:

1、速讀課文,理解“將相和”故事意義,體驗閲讀名著的樂趣。

2、結合具體示例説一説廉頗和藺相如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3、揣摩課文語言,感受人物形象,體會課文着重用語言描寫刻畫人物形象的表達效果。

教學過程:

一、探究起點,整體感受人物形象

1、這篇文章寫了幾個小故事?

2、你喜歡文中的誰?為什麼?

3、看來大家都比較喜歡廉頗和藺相如!那麼,課文是怎樣刻畫這兩個人物的呢?快速默讀課文,看看文章是從哪些方面刻畫廉頗和藺相如的。

(板書:語言行動)

二、品味語言,深入感悟人物形象

師:咱們來交流一下,你覺得課文在刻畫人物的時候,哪些地方描寫得最精彩?

(一)研究“完璧歸趙”

品讀語言1:他理直氣壯地説:“我看您並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現在璧在我手裏,您要是強逼我,我的腦袋和璧就一塊撞碎在這柱子上!”

你們注意到了嗎?課文寫藺相如的這句話,用了哪組關聯詞?讀着這樣的句子,你有什麼感受?誰也來讀藺相如理直氣壯的話。

像這樣用假設關係的句式來描寫藺相如的語言,在完璧歸趙故事中還有幾處,先找出來讀一讀,再感受感受。

品讀語言2:藺相如想了一會兒,説:“我願意帶着和氏璧到秦國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來換,我就把璧交給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來。那時候秦國理屈,就沒有動兵的理由。”

從這兩個表示假設關係的句式中,我們又能感受到什麼?

品讀語言3:到了舉行典禮那一天,藺相如進宮見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説:“和氏璧已經送回趙國去了。您如果有誠意的話,先把十五座城交給我國,我國馬上派人把璧送來,絕不失信。不然,您殺了我也沒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國是從來不講信用的!”

師引導:抓住人物的語言,我們就揣摩到了人物的內心想法(板書:刻畫內心)難怪古人説“言為心聲”。

(二)研究“澠池之會”

品讀語言四:藺相如説:“您現在離我只有五步遠。您不答應,我就跟您拼了!”

師引導:你發現特點了嗎?作者是怎樣寫出這種氣勢的?也就是説,藺相如又在用假設的句式,以不容商量的口氣,逼秦王為趙王擊缶。但他憑什麼敢和秦王拼呢?這一拼,最終拼來的是秦國的妥協,趙國的國威。

(三)研究“負荊請罪”

師:完璧歸趙,藺相如使趙國免受了秦國的欺騙。秦王很不甘心,又搞了一個澠池之會要侮辱趙王,藺相如再一次以弱勝強,維護了趙國的尊嚴,回國後連升幾級,被趙王封為上卿。本來順理成章的事,卻造成了將與相的不和,於是有了負荊請罪的故事。課文還有哪些描寫人物的地方讓你覺得特別精彩呢?咱們繼續交流。

品讀語言五:藺相如説:“秦王我都不怕,會怕廉將軍嗎?大家知道,秦王不敢進攻我們趙國,就因為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如果我們倆鬧不和,就會削弱趙國的力量,秦國必然乘機來打我們。我所以避着廉將軍,為的是我們趙國呀!”

藺相如的這一“避”,與完璧歸趙的一“撞”和澠池之會的一“拼”一樣,都是為了——趙國。難怪藺相如要語重心長地説——引讀藺相如的話。

為了理解得更深刻,我們不妨把他們的話對比着讀一讀。看看你有什麼新的感受?

品讀廉頗和藺相如的話,感受廉頗的性格特點。

(1)廉頗:個性耿直、心直口快、直截了當。

課文是用怎樣的語言來寫出他們不同的性格的?

(2)藺相如:反問、因果、假設。

廉頗:對比。

(3)有比較才有鑑別!同樣是語言描寫,人物的個性不同,語言也不一樣。我們以後在描寫人物的時候,也要注意語言必須體現人物的個性。(板書:體現個性)

(4)説來説去,藺相如就是想強調為了國家安危,“將”和“相”應該——和好。為了趙國,就應該——將相和。

寫話:想象一下,廉頗會對藺相如説些什麼?

三、拓展提升,揭示“和”的意義

1、一個知錯就改,另一個真誠相待,都是多麼的難能可貴!從此過後(出示齊讀)——從此以後,他們倆成了好朋友,同心協力保衞趙國。

師:同心協力這四個字濃縮為一個字,就是課題中的——和。是啊,俗話説:“人和百事旺,家和萬事興”,國家也一樣,正由於將相二人同心協力、同舟共濟保衞趙國,秦國很多年都不敢再來進犯趙國。

2、從此,“負荊請罪”就成了中國曆一段感人的佳話,《將相和》的故事也千古流傳,家喻户曉,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同學們,這篇課文改編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史記》是一部很有價值的歷史著作和傑出的文學著作,曾被當代文學家魯迅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想知道廉頗和藺相如和好後,又發生了什麼故事嗎?建議你去買一本《史記》來讀,你會感受到歷史名著刻畫人物形象的不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