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高一語文《論語選讀》教案

高一語文《論語選讀》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07W 次

一、幾點思考

高一語文《論語選讀》教案

1.試題取材範圍

《浙江省新課程學科實施指導意見》中指定的10課必學內容(見下)。

10課自讀課文:《為政以德》、《克己復禮》、《知其不可而為之》、《仁者愛人》、《君子之風》、《周而不比》、

《誨人不倦》、《高山仰止》、《沂水春風》、《中庸之道》

5課自讀課文:待賈而沽、求諸已、出辭氣遠鄙倍、學以致其道、敬鬼神而遠之。

2.《論語》解讀的三個層次

《論語》是用古代漢語記載下來的以語錄式樣呈現的中華文化的經典。從語言來説,它是古代漢語;從形式上説,它是古代特有的對話文體;從內容上説,它是傳統文化的源頭。所以《<論語>選讀》應該考慮到三個層次的複習內容:文字、文章和文化。如下表:

層次

教學內容

價值目標

文字

語言文字的理解和積累

讀懂文章、積累知識

文章

章法技巧的分析和鑑賞

學習章法、培養能力

文化

文化傳統的評析和傳承

傳承文化、提升思想

着重是在語言文字和文化內涵這兩個複習層次下工夫。

2.《〈論語〉選讀》中包含的孔子的主要思想內容

《為政以德》:為政以德思想,均貧富含義;

《克己復禮》:禮與仁的關係,孝悌之情;

《知其不可而為之》:知其不可而為之的責任感;

《仁者愛人》:仁愛的基本含義;

《君子之風》:義利觀,君子自我修養的主要內容和要求;

《周而不比》:人際交往觀;

《誨人不倦》:有教無類、啟發誘導、因材施教的原則、方法及思想價值和現實指導意義。

《高山仰止》:孔子與弟子之間感人的師生關係;

《沂水春風》:禮樂文化(禮樂治國);

《中庸之道》:中庸思想,和而不同的深刻哲理。

二、考查內容與題型形式

1.名句默寫(填空)

可能存在的問題:①懶得背;②不熟練;③錯別字;④輕視《論語》名句

2.文本探究(簡答)

一模存在的問題:1.審題不清楚,答題不規範;2.不能充分利用題幹中的所有信息;3.解題思路混亂;4.理解、把握不全面、不準確;5.以文解文,沒有分析;6.文字表達不通順

3.結合古文閲讀選擇題(選擇)

主要應該是結合虛詞的那道選擇題,極有可能挑幾個《論語》的虛詞,如: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君子哉若人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

三、複習策略

1.教師要督導學生將十課內容爛熟於心,該背的必須背出,文句的理解與翻譯也必須掌握個八九不離十;

2.有必要將18個文言虛詞用《論語》中的句子集成整理、訓練一下;

3.加強背誦的筆答檢查,消滅錯別字;

4.要幫助並引導學生整理、掌握孔子的幾大思想觀點的核心,如:為政觀、義利觀、交友觀、教育觀、文化觀、禮樂觀、仁愛觀、中庸觀;尤其要認真解讀每課後的相關知識鏈接的那篇短文,把精要之處加以圈畫或摘錄,弄通弄懂透弄熟。

值得關注:仁、義、禮、樂、信五大關鍵詞,在孔子學説中的關係、以及各自在現實生活中地位和作用,學生能脱離教材説得清嗎?

5.要模仿樣卷,針對性地或選擇或原創或整合一些好題,進行一定量的練習與講解,加強應試技能的訓練;

6.要加強解探究題的格式規範化指導,注意條理性,突出關鍵詞,必須言簡意賅,簡明扼要。

o探究題具有拓展性,但須告誡學生拓展要以文本為依據,不可隨興發飆。

o探究題答題具有論辯性,要先總説自己的觀點,再分説理由,理由的説明要結合文本內容來闡釋。

7.不要忽視了每篇課文後的那道探究題,很有重新疏理的必要。

8.根據你的研究,有選擇地覃研十課中的重點難點段落,引領學生沿着字詞句的意思走向孔子的思想天空,做到一能懂二能釋三能評。

友情附送:浙江省名校高考模擬試卷《論語》探究題輯錄

1.《浙江省高牆考試説明》中樣卷

閲讀《論語》中的一段文字,然後回答問題。(4分)

(桀溺)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

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羣,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24.桀溺和孔子的言論表達了他們對現實截然不同的觀點態度。(1)你認為楚狂接輿會贊成誰的觀點?顏回會贊成誰的觀點?(1分)(2)你贊成誰的觀點?為什麼?(3分)

參考答案略(參見《考試説明》)

2.杭州一模卷

閲讀《論語》中的一段文字,然後回答問題。

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

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

24.孔子是如何評價師和商的?你是否贊同孔子的評價?為什麼?(4分)

參考答案:過猶不及。贊同孔子的評價,理由是人的氣質、作風、德行都不偏於任何一個方面,對立的雙方應互相牽制、互相補充,做人需要有中庸的思想;不贊同孔子的評價,只要符合情理亦可。(4分,第一問1分,第二、三問3分)

3.浙江省金麗衢十二校高三第二次聯考

閲讀《論語》中的一段文字,然後回答問題(5分)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3.22)

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14.16)

子貢曰:“管仲非與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候,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以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14.17)

22.用斜線(/)給文中畫線句子斷句。(2分)

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23.孔子一方面否定管仲“知禮”,一方面又肯定管仲在維護天下一統方面的貢獻,肯定其為“仁者”,由此可以窺見孔子怎樣的仁愛觀?(3分)

參考答案:22、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2分,兩處錯扣1分,三處錯扣2分)

23、孔子否定管仲“知禮”,是指管仲超越了一個臣子的本分,也像國君一樣建“三歸”、“反坫”、“塞門”(國君享有的建築),在孔子看來,是違背了“禮”的等級。但是孔子不否定管仲是個“仁者”,因為管仲輔佐齊桓公稱霸,九合諸侯,匡正天下,使華夏民族免於衰落。由此看來,孔子的“仁”是以大的原則為前提,即保證國家穩定、百姓安生,不能違背此原則。而具體則應從小事做起,落實到個人的一切行為中。(3分)

4.金華一中2月高三年級語文測試題

閲讀《論語》中的兩段文字,然後回答問題。(4分)

①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②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24.(1)孔子是怎樣形象地表述自己的“苦樂觀”?(2分)

(2)你如何看待這種“苦樂觀”的?(2分)

參考答案:(1)“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用形象的比喻表述安貧樂道的思想;“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用誇張的手法寫出自己樂以忘憂的心境。(2)言之成理即可。

5.浙江六校聯考語文試卷

閲讀《論語》中的一段文字,回答後面的問題。(4分)

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隱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子路曰:“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24.“長幼之節”在文中指什麼?“君臣之義”指什麼?(2分)

25.子路所説的“道”的含義是什麼?子路認為“道之不行”的原因是什麼?(2分)

參考答案:24.“長幼之節”指老人讓自己的兩個兒子出來拜見子路;“君臣之義”指有才能的人應出仕輔佐君王。

25.“道”指儒家的政治主張,如施行仁義,恢復周禮等。“道之不行”的原因是有才能應該出仕以推行自己的道義,如今,有才能的人卻只想保持自己的高潔,而不願意出仕輔佐君王來推行道義。

6.浙江温州學年第一學期十校聯合體高三期末聯考語文

閲讀《論語》中的一段文字,然後回答問題。(4分)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22.針對相同的問題,孔子説出了不同的答案,你認為這是一種怎樣的教育方法?聯繫實際,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答案:這是一種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看法及分析略。

7.寧波市學年第一學期期末統考試卷高三語文

閲讀《論語》中的一段文字,然後回答問題。(4分)

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18、7)……

子擊磬於衞,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既而曰:“鄙哉,硜硜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則厲,淺則揭。”子曰:“果哉!末之難矣。”(14、39)

24.丈人與荷蕢者的言論表達了他們對孔子的看法。

(1)丈人與荷蕢者都不贊同孔子哪一種處世態度?(1分)

(2)丈人與荷蕢者在批評孔子時,他們的態度和角度有什麼不同?(3分)

參考答案:24.(1)知其不可而為之。(1分)(2)丈人以不屑的態度批評孔子不務實,荷蕢者規勸孔子要學會變通。(3分)

8.浙江省紹興市一中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

閲讀《論語》中的一段文字,然後回答問題。(4分)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24.上面的文字體現了孔子什麼教育思想?對此你有何評價?(50字)

參考答案:因材施教(1分)評價:略觀點1分,説明2分,言之成理

9.金華十校—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考試

閲讀《論語》中的一段文字,然後回答問題。(5分)

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

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

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23.這段文字生動反映了孔子作為老師和作為父親兩重身份的教育特點。

(1)從這則材料中看,作為一個老師,孔子有怎樣的教育教學思想?請簡要回答。(2分)

(2)作為父親,孔子這樣教育兒子,是不是少了一份温情?請你就此談談看法。(3分)

示例二:我認為孔子對兒子確實比較疏遠。無私,從某種意義上説就是無情。對兒子惜言如金,大概也缺乏耐心吧。一方面可能工作確實忙,對兒子的學習有些顧不上;另一方面,可能孔鯉的學習能力和水平有限,對他的期望值不高,甚至可能有些灰心。從最終的結果看,孔鯉學無所成,是不是也可證明孔子教育兒子並不成功。(觀點鮮明,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