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高中語文《祝福》教學反思彙總

高中語文《祝福》教學反思彙總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13W 次

  《祝福》教學反思第一篇

在長久的授課過程中,我越來越感到,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已經漸漸失去了閲讀的耐心,大家都習慣於形象化,比如喜歡看電視劇,看微博、朋友圈,簡短的文字配以大量的圖片,取代對文字本身的理解與想象。長期的遊蕩式的沒有目的的碎片化閲讀會讓你在讀長文時浮躁,降低在閲讀時的注意力。我們越來越失去了閲讀文學作品本身,也就是對文字本身的細細品味、鑑賞、聯想、共鳴等等,沒那個耐心了。我們的閲讀理解力在退化,這是人類的悲哀。人們即使在讀書時,也是基於抓情節,找結局,其實,就這篇小説而言,你要找結局,結局開頭就給你擺出來了:祥林嫂死了。但祥林嫂為什麼會死?這一個過程更需要我們關注研究,這才是真正讀小説。在圖文信息時代,我們還應該儘可能學會和保持一種古典的閲讀。

高中語文《祝福》教學反思彙總

《祝福》描寫了一個淳樸的勞動婦女祥林嫂。丈夫死後,她為了逃避被出賣的命運,便來到了魯鎮,在地主魯四家裏做工。但不久仍被婆家綁回去,逼嫁到山村裏。“她一路只是嚎,罵”,後來還“一頭撞在香案角上”,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來反抗舊社會、舊禮教的壓迫。當她再一次在魯四家裏出現,那是第二個丈夫病死,兒子被狼叼走之後。因她再嫁再寡,魯四把她看成不祥之物,暗暗告誡家人不許她沾手祭品。鎮上的人由於受到封建禮教的毒害,也跟着嘲笑她。柳媽又以“陰間”的鋸刑來恐嚇她,要她到土地廟捐一條門檻,當作贖罪的替身,給千人踏,萬人跨。她為了自己的生存,不斷掙扎,捐了門檻;但仍然無效,主人還是不許她擺設祭品。她從此精神失常,像一個木偶人。不久被魯四趕走,成為乞丐。最後懷着對“陰間”的恐怖和疑惑,在年終“祝福”時,死在街頭上。

教授這篇課文,是為了讓學生在瞭解文學作品本身的魅力的同時,瞭解到封建禮教對人的思想的摧毀。祥林嫂的悲劇是一個社會的悲劇,人們麻木地對不存在的鬼神加以祝福,對身邊的人卻充滿冷漠,這是多麼虛偽!按照傳統教學,我分析賞析小説的結構、環境描寫的作用、小説人物刻畫手法等等,但是學生對此並沒有興趣,沒有興趣何來閲讀?於是乎,他們麻木僵硬地跟着我學習了這篇文章,從我佈置的作業反映了出很大的問題。我曾經給一個班級佈置了一篇習作《祥林嫂,我想對你説》,可是你知道90後的學生時怎麼樣寫的麼?摘錄如下:“祥林嫂,聽了魯迅先生講了你的故事後,我覺得你的一生都很悲哀。先是第一任丈夫去世,隨後逃到了魯迅家中當雜役,卻被老遠尋來的婆婆逮住,捉回了家,由婆婆的安排,又替祥林嫂找了户人家,被迫與第二任丈夫生了個兒子,結果第二任丈夫也不幸去世,留下了孤兒寡母的祥林嫂,後來兒子又被狼叼跑了。再後來你就瘋了,真可憐。其實我覺得,你太倔,丈夫死了就好好在家待着嘛,何必出去亂跑?婆婆叫你嫁你就嫁唄,何必要死要活?就好好在家看孩子嘛!結果,孩子也看不好,被狼叼走了。你説你,做妻子,剋死了丈夫;做兒媳婦,還要別個老人家到處找你;做母親,又讓孩子被狼叼走,你失敗不?就連最後,回魯迅先生家做傭人,摔鍋砸盆的,把別人家鬧得雞犬不寧,你叫我怎麼説你好?真是越想越生氣,今天就你説到這兒吧,再説下去,我也得嘔死!”

看到如此習作,我哭笑不得。這就是我費力從考試的角度出發授課的結果。學生壓根沒覺得人與人之間的麻木和冷漠會帶來惡果,反而覺得祥林嫂是自食其果。反思之下,我們的語文教學到底在教什麼?應試教育難道不是新的對人的摧殘麼?如何通過語文教學,既保證高考的需求,又真正讓學生學會思考、積極參與,將德育與智育相結合呢?這既要有專業素養,也要有對學生個性的分析和洞察。這就需要巧妙設計問題,深化認識,滲透德育!

我按照90後、藝術類學生思維敏捷、活潑好動、喜歡錶演的特點,重新調整《祝福》的授課方向和預設。“禮教殺人”無疑是《祝福》要表現的主題,我想讓他們在感受形象的同時受到心靈的觸動,從人性的角度認識到,“禮教”不僅僅是惡人殺人的武器,也是無數普通的人甚至是善良的人,無意殺人的工具。於是,我通過自己的閲讀感受,提出一個辯論題:祥林嫂的悲劇到底是誰造成,她是自殺還是自然死亡?班級的同學興致高昂,完擺脱了被動、無奈、麻木的學習狀態,每個人都化身福爾摩斯,仔細閲讀,分析文本,感受語言,尋找線索,通過蛛絲馬跡佐證自己的觀點。在這個尋找與辯論的過程中,完成了一次有意思的閲讀。

主張祥林嫂是自殺的組員找到證據:祥林嫂提出一個問題:“人死後有沒有魂靈?死掉了的人會不會見面?”問題本身就説明她有想死的慾望,已經有自殺的動機;原來祥林嫂以為如果捐一個門檻就可以贖罪,但是結果還是沒能贖罪,依然遭到嫌棄,所以她就絕望了;四叔説:“不遲不早,偏偏在這個時候,可見是一個謬種”。如果是自然死亡,四叔就不能説是謬種,“偏偏”兩個字,就是説明祥林嫂的死是突然的,死亡時間是經過選擇的。

主張祥林嫂是自然死亡的組員找到證據:如果祥林嫂要自殺,應該在她的孩子死了以後就自殺;前面祥林嫂問我,有地獄嗎?她還去捐了門檻用來死後贖罪。都説明她怕死;“分明純乎是一個乞丐了”,祥林嫂連淪落到要飯的地步都沒有自殺,就説明她的確是不想死。那兩天是冬天最冷的幾天,她就是一個乞丐,應該是被凍死餓死了。

其實,祥林嫂究竟是怎麼死的,我也不知道,我知道的是閲讀必須建立在有興趣、善分析、有感觸的基礎上,作品才能深入內心。我贊成丁玲的一句話:“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同情他的人和自私的人是一樣把她往死裏趕,是一樣給她精神上增加痛苦。這就是,無論她是自殺還是凍死餓死,反正祥林嫂是被逼死的。”

我認為,比弄清她具體是怎麼死的,更重要的是,究竟哪些人把她逼死了。誰是元兇呢?--這就能自然而然地把學生帶入到對主題的思索,自然而然地我們就會聯想到魯迅筆下的中國人孔乙己和祥林嫂,他們有驚人的相似,雖然一個是讀書人,一個是沒有文化的農村婦女,但他們都是被人歧視和嘲笑的對象。孔乙己到了酒店,“店內外充滿了快活的氣氛”,“孔乙己是這樣的使人快活,但有他沒他大家也一樣地過”,他唯一給大家帶來的快樂就是取笑。最後,兩個人都不明不白地死了。這就是中國人的生活。正是人與人之間的冷漠無情造成了這一切,人們對祥林嫂的歧視、嘲笑和冷落,特別是周圍人的冷漠,是這些逼死了祥林嫂。魯迅有很多小説都有這樣一個貫穿主題,就是展示人與人之間的冷漠。這種冷漠源於封建禮教,也源於人性的弱點。魯迅年輕時在日本讀書經常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中國落後?他的結論是,因為中國人的國民性有劣根性,人人都在嘲笑別人,人人都在被嘲笑,冷漠無處不在!一百年前魯迅提出的“改造國民性”的命題一直延伸到今天,仍然有強烈的現實意義,這就是魯迅的不朽。

是的,現在我們中國經濟上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中國人精神上是不是也相應發生了翻天覆地地變化呢?今天,會有“扶不扶”這樣的現象和論題,便是人與人之間的冷漠還在蔓延,人與人之間失去了關愛信任,導致了包括善良在內的人的天性的失落。

課程的結束,我放了一段短片,內容是一個法國盲人在街頭行乞,旁邊放了一塊紙板,上書“我是個盲人,我看不見”,路人經過施捨寥寥;一位路過的女士提筆修改了紙板上的文字“這真是美好的一天,而我卻看不見!”路人路過盲人身邊紛紛解囊。美好的語言,伸一伸手的幫助,誰説不會產生巨大的能量呢?

教師只要把握時機,巧啟發,巧誘導,多給學生進行一些恰如其分的德育滲透,把德育教育作為語文教學的一個組成部分,就能從語文的常規教學自然過渡到德育滲透,讓他們能感受到語文殿堂裏閃耀着人性光輝的'精神財富,這樣對於提高學生們的道德水平和完善他們的人格,以便將來更好的參加和諧社會的建設,必將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祝福》教學反思第二篇

《祝福》是魯迅先生的一篇經典小説,篇目較長,在上課前的調查中學生普遍反映魯迅的文章較難理解,很難領會文本的內在含意。因此在設計這篇文章的教學過程時,我側重從人物形象着手來分析文章所表達的反封建禮教的主旨。

一課時我的設計是先複習小説相關的一些文學常識,再通過聯繫之前學生學過的魯迅的小説《故鄉》和《孔乙己》中的兩個典型人物引出本文的人物形象。檢查預習方面則主要包括把握生字詞和介紹自己對作者的瞭解情況。接下來我從小説的情節結構的幾個方面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對小説的故事情節進行簡單的表述,最後着重分析祥林嫂這一人物形象。

關於這堂課的教學存在的問題我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反思:

第一,教學過程的設計方面。作為第一課時,我所設計的內容過多,導致詳略失當,主次不分,導入和檢查預習部分花去大部分時間,而本節課原先設計的教學重點“分析人物形象”則只能利用短短的十來分鐘時間來講解,明顯不科學。通過分析課後幾位聽課老師的反饋意見,我意識到針對這樣篇幅較長、教學內容較多的文章,第一課時應該以整體感知為主,具體的文本分析應該安排後面的幾個課時。同時,在各個知識點的銜接方面缺少適當的過渡,以致學生在面對我的提問時顯得措手不及。

第二,在師生互動和課堂討論方面。在整堂課的過程中,只有部分學生能參與到師生互動和課堂交流活動中,我在講解和提問時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沒有設計不同難度級別的問題來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同時提問的方式單一,都是自由回答,沒有指名回答,導致不少學生消極應對問題,回答問題的學生呈現一邊倒的形式。另外,我在授課的過程中沒有把握好教學節奏,沒有給學生緩衝的時間,缺少課外知識或話題的引導,沒有調動起學生的熱情。針對這一點,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我會多汲取其他老師優秀的教學經驗,認真研究和學習自主課堂的教法,並將理論聯繫實際,重視因材施教,讓學生能踴躍發言,愉快地學習語文。

第三,在情感目標的實現方面。這篇文章的教學情感目標是把握人物的悲劇性,認清封建禮教對人的戕害。然而我在教學過程中沒有注重引導學生情感的培養,也沒有很好地將這種情感傳達給學生,還使用了一些與本文的情感相悖的教學語言,在這方面的處理很不恰當。

總體來説,由於我對自主課堂的認識不足,導致這堂課依然是按照傳統課堂的模式進行,沒有體現出自主課堂的獨特性,課堂氣氛太過沉悶嚴重影響學生對課文的研讀,教學效率較低,沒有發揮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會注重精心備課,教學時結合學生的實際設計一些難易結合的問題,提出有質量、精練的問題,重點突出,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真正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快樂、自信地學習語文。

  《祝福》教學反思第三篇

高中語文新教材幾經變動,文本有刪有增,而《祝福》卻始終是保留篇目之一,自然有它獨到的魅力,那麼,如何讓“老”教材煥發新意,也就成為我着力思考的問題。

在《祝福》的講授過程中,除了讓自己的教學理念體現“生本位”這一課改標誌性的理念外,還強化了教學過程的多元性、思維過程的多維性,引導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尤其是注意做到把這一創設點延續到了課外,即讓學生以“阿毛”的身份寫一篇反映“母親”不幸遭遇的文章。這樣安排的目的,既能讓學生清晰地、完整地把握小説的情節、明確小説的倒敍手法,還可以鍛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寫作能力,更能讓學生通過角色的置換,進一步調動他們參與閲讀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審美熱情。也許阿毛的存活,會降低文本悲劇性的感染力,但卻能給學生寬廣的空間去想象“母親”--祥林嫂命運的悲慘,同情有如“祥林嫂”般的底層勞動婦女生存的艱難,進而讓他們學着把視角放到自己周圍乃至社會中的弱者身上,獲得較為真實的生活體驗,學會關懷,懂得珍惜。

之所以這樣設計,還源於目前一些學生日益缺失的情感現狀。

比如,在講《包身工》時,讀到包身工們“在離開別人頭部不到一尺的馬桶上很響地小便”;“他們會半裸體地起來開門,拎着褲子爭奪馬桶,將身體稍稍背轉一下就公然在男人面前換衣服”時,有些學生往往會無所顧忌地大笑(個別學生還會竊笑),因為他們覺得笑的理所當然,把課文的悲劇氣氛全給毀了。誠然,由於時空的距離,學生對這段生活的瞭解可能只是止於歷史教材般意義的理解,缺少直覺得生活感受,對此不能一下子走進教材,不能與教者的意圖產生共鳴,也有可理解之處,但不管怎樣,這是一種缺失,一種被割裂了的、被刺痛的缺失。

面對這種情景,教者不可能無動於衷,但憤怒的指責毫無用處,而能奏效的,也許只能是理性的情感疏導。所以,對於此類文章,從教者一定要在關注學生特點和時代特色的基礎上,思索如何施教,如何導學,能讓學生悄然動容,心神慢慢凝重;能使每一種敍述都成為一種沉甸甸的語言,直接觸及他們的心靈,引起他們靈魂的顫動,這應不失為一種哀婉、悽切、厚重的審美指向,這也是我們理應要達到的審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