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三年級作文 > 小學語文三年級作文彙總九篇

小學語文三年級作文彙總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19W 次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三年級作文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語文三年級作文彙總九篇

小學語文三年級作文 篇1

魚離不開水,鳥離不開樹,我們的成長自然離不開老師。俗話説:一個孩子如果沒有碰到一個好老師,那麼他就是一個潛伏的罪犯。”可見,一個好老師對我們的成長有多麼的重要。

老師像春天的微風把新意與蓬勃吹給我們;老師像夏季的暖風把知識與理智送給我們;老師像秋天的涼風審視我們的錯誤與缺點;老是像冬季的寒風無情地吹走我們的雜蓬與污點。我愛我的老師,因為他們無怨無悔的默默奉獻在一年四季的365天中。我最喜歡的老師是王老師。她留着長長的頭髮,一雙眼睛炯炯有神。她教我們讀書、寫作文……我們是柔嫩的花朵,老師就是園丁,我們在園丁的培育下成長;我們是魚兒,老師就是海水,我們在遼闊的海中游暢。我喜歡王老師的教學方法,喜歡她獨特的見解,喜歡她嚴中有愛的態度和對工作的認真。她每天都是笑容滿面的跟同學們講話,雖然她批評同學十分嚴格,但她脾氣非常得好。

對於作業,她很認真,對質量和書寫嚴格要求。在質量上,她不許我們有錯別字,在書寫上,她要求我們字跡工整,卷面整潔。我知道老師是為了讓我們在考試時不出現錯別字,卷面乾淨,以免扣分。

王老師還教我們怎樣概括段意,教我們怎樣理解詞句,當我們不懂時,老師就給我們解釋得清清楚楚。王老師是多麼的負責。有時候她還給我們講古代的故事,大家都聽得津津有味。那故事就想一桌豐富的晚餐,一點一點的成為我們健康成長的營養。

老師的愛,像太陽一般温暖,似春風一般温暖,如清泉一般甘甜。您的愛,比父愛更嚴峻,比母愛更細膩。

我要感謝我的老師,是您傳授給我知識,讓我健康成長。

我愛你,老師!

小學語文三年級作文 篇2

今天游泳後,媽媽買了一瓶酸奶給我喝。把爽口的酸奶喝完後,我想:要是天天有酸奶喝就好了。想到這裏,我看了看酸奶盒上的配方,一個大膽的計劃就在心中迸發了。

吃過中飯,我找來了蜂蜜、純米醋、原味奶,在一個紙杯寫上“蜂蜜醋酸奶”。然後把一些牛奶倒進這個紙杯,再倒一些米醋下去,用筷子攪了攪,又用筷子蘸了些蜂蜜,再次攪拌了一會兒,最後我把保鮮膜剪成一個正方形,蓋在紙杯上,再用透明膠把它的邊貼緊,一杯酸奶大功告成了!我把它放進冰箱冰鎮起來。

下午,表弟從幼兒園回來了。我見他滿頭大汗,就問他喝不喝酸奶,他高興地點點頭。我從冰箱

小學語文三年級作文 篇3

習作 1

一課

一、觀察畫面,學習例文

1. 仔細觀察四幅圖,説説他的四要素。

2. 分圖簡潔説説圖的意思。

(1)媽媽給小建買了一件棉衣。

(2)一棵小樹在寒風中瑟瑟發抖。

(3)小建和小華為小樹捆稻草。

(4)小樹也穿上了"棉衣"。

3.師生共同觀察第二幅圖上的景物,然後引導學生思考敍述圖上場景的順序。

(1)要交代小樹所在的地方。

(2)要描寫小樹在寒風中的樣子。

(3)想象小華對小建説了些什麼。

4.引導學生看圖口述。

5.閲讀全文。

6.下面請同學們運用這樣的方法仔細觀察下面四幅圖,也請大家練習寫一件事。

二、觀察圖面,運用要點,分圖口述

1.觀察四幅圖,説説這四幅圖講了一件什麼事,給這件事加個題目。

2.觀察第一幅圖。

説説這件事發生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

説説小明這時的樣子。

3.觀察二、三兩幅圖。

這時小猴和小熊到了什麼地方?他聽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指導學生注意二、三幅圖之間的語言連貫。(提示難點)

4.觀察第四幅圖。

5.用剛才學習的方法觀察另4幅圖,練習説説。

三、明確要求

1、 讀習作要求。

2、 討論,任選一組寫一篇作文,也可以自己找幾幅連貫的圖寫。

四、打草稿。

五、多讀修改。

六、認真謄寫。

教後記:

習作2

教學目標

1、 提起手中的畫筆,為同學,老師,家長畫張像,也可以畫想象中的人。

2、 介紹畫中的人物,用文字為別人畫張像,寫一寫他的外貌,性格,愛好等。

3、 畫和寫的時候,都要抓住人物的特點。

教學重點

1、 重點介紹自己畫中的人物,寫出他的外貌,性格,愛好等

2、 畫和寫的時候,都要抓住人物的特點。

課前準備

1、 學生自己準備水彩筆和白紙。

2、 投影儀。

教學過程

1、 課前請一位同學離開教室。

2、 找一找,我們班級少了誰?

3、 如果讓你通過報紙來尋找他,你應該怎麼辦?(畫像,把他的外貌描述出來)

二.畫像指導

1、你們看,這是武建設的畫像,誰來説説他的外貌?

2、根據這幅畫像,你能知道武建設有什麼愛好嗎?(這 也是他的特點)

3、我們在畫像的時候,要把人物的特點畫出來,讓人一看,就知道你畫的是誰)

4、 學生畫像。

三.例文引路

1、 小作者怎麼介紹武建設的這些特徵的?我們看看這位同學的作文。

2、 指名譯名讀例文,其他同學認真聽,想一想,小作者從哪些方面介紹了武建設同學的特點?

3、 學生討論,交流

4、小結:介紹畫像中的這個人,可以寫他的外貌,也可以寫他的性格和愛好,但是,必須夠抓住任務的特點。

5、學生分別練習説自己畫像中的人物。

6、集體交流

7、指導:為抓住人物的特點,在介紹他的性格和愛好是,可以舉一兩個例子。

四. 學生習作

1、明確要求,向大家介紹人物是,要抓住他的特點,寫清楚人物的外貌,性格,愛好。也可以舉一兩個例子,語句要通順。

2.習作順序,先介紹他的外貌,再寫他的性格 ,愛好。每寫一部分用一個自然段,條理要清楚。

3.練習寫稿子,修改,謄寫。

教後記:

習作三

教學要求:

1讀懂“例文”,瞭解主要內容,初步感知作者是怎樣按順序抓住重點把在觀察所見景物寫出來的。

2、藉助“例文”的提示,領會寫發現一要新,二要細。

3、按照“作業”要求,從觀察到的景物中,選擇兩三次,有條理地寫出來。

教學重難點:

藉助例文,讓學生領會寫發現不但要新、細,還要注意按順序抓住重點觀察所見到的事物。

教學過程:

一、啟發交流,導入新課

1、 交流平時生活中新發現的情況。

2、 揭示課題,板書課題:小草中的發現

二、揭示要求,明確目標

1、出示要求,思考:

(1)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什麼?

(2)小作者是怎樣描寫自己的發現的?

三、學習例文,總結寫法

1、指名讀,思考:文章主要寫了哪幾個新發現?是按照什麼順序來寫的?

2、默讀,討論:小作者是怎樣把發現寫具體的?(找出有關的語句讀一讀)

3、小結:這篇例文通過小作者細緻的描寫小作者又抓住了“新”這個重點,使文章變得具體、生動、有趣。所以,要寫好這次作文,我們必須做到:細觀察,抓重點。(板書)

四、遷移寫法,循序練習

1、 啟發談話:

人人都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同學們都是有心人,在生活中,你們曾有過哪些發現呢?想一想你的發現,把它有重點地回憶回憶。

2、口述。

①自由練説。

②同桌互説

③指名説

④師生共同評議

3、練寫。

把你的發現寫下來,看誰寫得有意思。如果你感興趣,也可以為作文配圖。

五、學生小組交流學習,並指導修改。

宗旨:

好文章是改出來的。講托爾斯泰改小説的故事作為範例。

修改入手的幾個方面

1、 改病句。

方法:自己多讀兩遍,不通的句子改過來,不會改,可以請教老師同學。

2、 添詞句。

方法:小組討論,互提建議。修改效果自評辦法:自己讀讀修改前後的作文,覺得有進步就給自己畫上一朵紅花。互評辦法:請小組其他成員或班上其他同學讀兩篇作文,有進步就給打朵紅花,看誰得的紅花多。

六、謄寫習作

教後記:

習作4

教學要求:

1、讀懂例文《烏鴉反哺》,瞭解主要內容,初步瞭解例文是怎樣寫人物之間的對話的。

2、藉助對例文的分析,初步懂得寫對話,一是要寫清楚説的什麼;二是要寫出人物説話時的動作、表情和語氣等。

3、根據提供的對話材料,讓學生按照作業要求,練習寫對話。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初步掌握寫人物之間對話的方法。

難點:把提示語寫具體,注意提示語位置的變化。

教學準備:

1、投影片。

2、請幾名同學進行對話情境表演,提供寫作訓練材料。

3、聽錄音。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目標:讀懂例文,討論明法。

一、激趣導入

1、(投影映示小學語文第一冊漢語拼音“W”旁邊的那幅插圖)

提問:同學們,這幅圖你們在哪兒見過?圖上畫了什麼?

2、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小烏鴉們漸漸長大了,烏鴉媽媽也老了,飛不動了,小烏鴉們是怎樣對待它們的媽媽的呢?老師請大家讀一篇短文《烏鴉反哺》。

二、初讀例文

1、請同學們一邊讀一邊想:

(1)這篇短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2)什麼叫“烏鴉反哺”?用“――”畫出來。

2、討論交流。

3、這篇短文寫“我”和媽媽看到烏鴉反哺時兩個人的談話,又叫對話,這堂課我們就來學習如何寫好人物之間的對話。(板書:寫對話)

三、討論明法

1、過渡:應該怎樣寫好人物之間的對話呢?我們一起來看看例文是怎樣寫的。

2、再讀例文,結合書上的分析,明確寫法。

(1)學生再讀例文,思考:“我”和媽媽在樹林中説了些什麼話?

(2)討論交流。

(3)哪些話是“我”説的,哪些話是媽媽説的?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①學生討論,點名回答。

②小結:寫對話要寫清楚是誰説的,説了什麼。

(4)①對話中寫清楚是誰説的這部分叫做“提示語”,請大家看“我”和媽媽這幾句對話,用“~~~”畫出提示語,看看它們的位置一樣嗎?

②為了使文章顯得更活潑、不呆板,提示語的位置可以變化,有的放在前面,有的放在後面,還有的放在中間呢!有的情況下,提示語也可以省略。這時,一個人説的話就寫一段。我們這次作文主要要求同學們掌握提示語在前面和在後面這兩種方法。

③過渡:提示語除了告訴我們是誰説的,還能提示什麼?

④小結:提示語除了告訴我們是誰説的,還能提示人説話時的語氣、表情、動作等。寫對話時既要寫清是誰説的,説了什麼,還要寫出説話人的語氣、表情、動作等,這樣才具體、生動、形象。

(5)結合書上的分析,總結寫法(板書)。

①寫清楚説的什麼,是誰説的。

②寫出人物説話時的動作、表情和語氣等。

教後記:

第二課時

目標:遷移仿作,練習説、寫。

一遷移仿作

1、輔助練習。

(1)情境一。

指名一名同學演示動作:歡蹦着走進教室,同時説:“我們班在廣播操比賽中得第一名啦!”訓練學生説一句描寫人物説話時語氣、神態、動作的句子。要求學生們仔細觀察,聽清説了什麼,是怎樣説的。

(2)情境二。

老師和一名學生表演對話,要求學生聽清説了什麼,是怎樣説的。

2、模仿作文。

(1)明確習作要求。

通過剛才的練習,同學們已初步掌握了寫人物之間對話的方法。下面請大家看一個小品,練習寫一段對話,請同學們注意聽清説話人説了什麼,又是怎樣説的。

(2)課堂小品表演。

(3)同桌互相討論:小品中的人物説了些什麼?是怎樣説的?

(4)播放小品的錄音,再現情境,幫助學生弄清説了些什麼。學生邊説邊回憶人物是怎樣説話的。

(5)投影映示句子,學生練習説話。

同桌互説、指名説,然後評議。

(6)把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連起來説清楚。

同桌互説、指名説,然後評議。

(7)同學們,剛才你們看了小品表演,根據小品提供的材料説了一篇作文,把事情説得很清楚,着重抓住了人物之間的對話,下面,我們試着給這篇作文起個題目。

指名説。

(8)練習寫稿,教師巡視指導。

(9)評議修改。

寫對話

説的什麼 誰説的

説話時的動作、表情、語氣

習作5

教學目標:

1、通過閲讀資料,知道端午節的相關知識。

2、通過討論交流,明確訓練要求。

3、根據書中的有關材料,寫成一篇觀點清楚,説服力強的介紹端午節的小短文。

教學重難點:把書中提供的相關資料,合理利用,重新組織,寫成介紹端午節的小短文。

教學準備:端午節的活動錄像。

教學步驟:

一、 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能説説我國有哪些傳統的節日嗎?這些節日分別有哪些習俗呢?

再過幾天,你們知道什麼節日要到了嗎?

是呀,今天老師想請同學們來介紹一下端午節。

二、 閲讀資料,瞭解端午節。

1、 關於端午節的習俗和傳説可多了,你知道哪些呢?

2、 學生介紹已有的相關知識。

3、 有為名叫胡瑞芝的小朋友找來了許多關於端午節的資料,讓我們一起來好好的讀一讀吧。

4、 學生閲讀資料。

5、 指名朗讀每一條資料,及時補充、豐富資料的內容,使學生清楚明白。

6、 除了這些,你還知道哪些呢?鼓勵學生談出獨特的習俗。

三、 討論寫法

1、 閲讀課後習作指導,明確本次習作的要求

(1) 介紹端午節的來歷

(2) 介紹端午節的風俗

2、 指導寫端午節的來歷

端午節這一天最主要的風俗是賽龍舟和吃粽子了,可你們知道:

(1) 端午節這一天,為什麼要賽龍舟嗎?

(2) 你見過那種場面嗎?

(3) 人們除了賽龍舟,還會幹什麼呢?

3、 指名説説人們賽龍舟、吃粽子的原因。

4、 點評。

四、當堂習作

五、 作文反饋

1、 表揚習作較好的同學

2、 討論出現的問題

六、修改習作

1、 對照自己習作試改

2、 指名交流

3、組內交流、互評,師巡視

教後記

習作6

教學目標:

1.通過閲讀例文,初步感知作者是怎樣運用有力的事實和數據,把自己的觀點清楚明白地表達出來。

2.通過引導學生對周圍的事件發表個人的看法,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培養學生觀察生活、關注社會的良好品質。

3.能根據需要,有目的地蒐集和處理有關材料,寫成一篇觀點清楚、説服力強的短文。

教學重、難點:

初步學習作者是怎樣運用有力的事實和數據,把自己的觀點清楚明白地表達出來的寫作方法。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初讀例文,學習方法

1.夏志成同學為什麼要寫這篇稿子?

2.指名讀例文,思考:夏志成同學是怎樣寫這篇稿子的?

3.討論交流

⑴小作者運用了開門見山的方法,用一兩句把引起自己關注的事情交代清楚,並表明了自己態度。

⑵通過小作者具體説明“蜻蜓是昆蟲世界中最出色的‘除害飛行家’”的事例,讓學生知道,習作時,要想使自己的文章具有較強的説服力,就要把蒐集到的與平時積累的能證明自己觀點的材料進行選擇、整理,有條理地寫下來,要注意用客觀事實和具體數據來説話。

⑶結尾歸納了小作者的看法,發出呼籲,呼應了開頭,使文章更加完整、緊湊。

二.明確要求,完成寫作。

1.齊讀本次習作要求。

2.回憶自己在生活、學習中,哪些事情特別能引起自己的關注。

3.討論交流。

4.擬定題目,模仿例文進行寫作,師巡視。

5.指名讀,討論交流,評議。

三、認真完成作文草稿。

四、修改草稿,多讀。

五、謄寫,書寫工整。

教學後記:

習作7

教學要求:

1.能掌握日記的格式,並養成勤寫日記的好習慣。

2.能知道日記的內容比較廣泛。

3.能瞭解這則日記的內容及敍述順序。

4.能按要求寫一則簡單的日記,特別要注意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

難點:選擇日記的題材。

課前準備:讓學生回憶一天中的所見、所聞、所想、所做的事。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讓學生弄清日記的格式

1.同學們,你們還記得所學的日記的格式嗎?

2.指名學生回答。

3.我們不妨再看看例文的格式。

4.師生小結:第一行正中要寫年月日、星期幾和天氣情況,行空兩格寫正文。

二、使學生明白日記的內容

1.觀察插圖,看看:圖上畫了哪些人?主要人物是誰?她在做什麼?

2.閲讀例文,想想:這則日記寫的是一件什麼事?

3.朗讀書上的分析部分,説説日記的內容包括哪些。

4.幫助學生從作者寫“吃桃子”這件小事,明白日記的內容十

分廣泛,“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做過的事都可以寫”。

三、引學生了解日記的選材

1.設疑:既然日記的內容十分廣泛都要寫呢?

2.學生同桌討論,交換意見。是不是不加選擇,件件事

3.教師不忙下結論,要求學生默讀例文,思考作者為什麼寫“吃桃子”這件事。

4.師生交流,共同小結:選擇的材料要有意義,不應該胡編亂造。

5.讓學生討論交流,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所做的事,哪些應該寫,哪些不應該寫,哪些不值得寫,並談談自己準備選擇其中的哪一件寫下來。

四、 引導學生掌握敍述的順序

1、再讀例文,看看作者先寫了什麼,再寫了什麼,還寫了什麼?

2.學生朗讀例文,討論交流。

3、例文告訴我們,要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必須掌握敍述的順序:先寫什麼,接着寫什麼,然後寫什麼,最後寫什麼?

4.學生擬寫作文提綱,同桌交流。

5.自己準備寫一件什麼事?敍述的順序是怎樣的?

6.教師評議,鼓勵長處,指出不足。

7.學生四人小組討論交流自己所要寫的事情。

8.指名交流。

9.學生下筆作文,教師巡視輔導。

五、促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

1、教師或學生講一些中外著名作家勤寫日記的小故事。

2、師生共談寫日記的好處:幫助積累材料,鍛鍊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自己觀察事物、分析思考的能力等等。

1、 號召學生養成勤寫日記的`好習慣,讓學生談談今後將如何寫日記。

教學後記:

習作8《編童話》

教學目標:

1、 懂例文《肚子再也不疼了》,瞭解主要內容及事情的前因後果。

2、 編一個童話故事,要把事情的經過和挑食的害處敍述清楚。

3、 讓學生從小養成不挑食和講衞生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讀懂例文,學會編一個童話故事,敍述要清楚。

課前準備:

1, 課前閲讀童話故事

2, 調查瞭解一年級或本班同學有多少人偏食,他們喜歡,不喜歡吃哪些食物?對身體健康有什麼影響?

3, 從課外書上查閲或向醫生請教偏食的害處。

4、教學電子演示文稿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 同學們知道飯前不洗手有什麼害處嗎?

2, 一年級有幾個小朋友不講衞生,飯前便後不洗手,你準備怎樣教育他?

(編一個童話故事)

3, 耿新華同學已經把故事編好了,請同學們打開書,我們一起來讀這個童話故事。

二 學習例文

1, 引導構思:如果你寫這個童話故事,你準備寫哪些方面的內容?

(怎樣不講衞生,不講衞生的害處。)

2, 初讀例文,要求讀通例文,讀懂大意。

3, 引導學生説説例文的大意。

(1) 指名讀例文

(2) 説説各自然段的內容

4, 組織學生討論

(1) 這個故事有沒有把不講衞生的害處講清楚?怎樣講清楚的?

(2) 你認為哪些地方寫的好?

5, 總結:同學們,耿新華同學在寫這篇童話時,先確定好自己寫作的主題――講衞生,然後展開豐富的想象,抓住小花貓怎樣不講衞生和不講衞生的害處兩個方面來寫,全文條理清晰、語句通順。今天,也讓我們來排一個養成良好習慣的童話故事吧!

三 按要求,編童話故事

1, 在你們的生活中,大家都會有哪些不良的學習習慣呢?書上就有幾幅圖,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 圖上都説了哪幾種不好的習慣呢?(寫字姿勢、愛吃甜食、挑食)

3, 你準備寫哪一幅圖,又準備怎樣寫呢?

以第三幅圖為例

1) 過課前調查,你發現誰偏食?他愛吃什麼,不愛吃什麼?(指名説説)

2) 偏食有什麼害處?你從課外書上或醫生哪兒瞭解到了什麼?(討論,交流)

3) 引導構思:你的童話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誰?他偏愛吃什麼?不愛吃什麼?對身體有什麼影響?後來他是怎麼做的?

4) 學生自行構思

5) 交流,評議

4, 第一、二幅的寫作指導同理。

四 學生寫稿(其中書面習作1課時)

板書設計:

習作八 肚子再也不疼了

小花貓不講衞生

怎樣不講衞生的

不講衞生的害處

教後記:

小學語文三年級作文 篇4

我們校園的草坪一年四季變換着美麗的色彩,我愛我們校園的草坪!

春天,草坪變得充滿了生機,小草探出了小腦袋,小樹苗茁壯地成長,花兒在泥土裏快速地穿梭……這一切都是煥然一新的。大地上充滿了生機,到處都是快樂的歡笑聲。

夏天,小草長得茂盛了,覆蓋了整個草坪,花兒挺直了腰桿,在微風中盡情舞蹈。小動物們到這兒來遊玩了,瞧!螞蚱、螞蟻正歡樂地玩這呢,他們的叫聲在校園裏迴盪,大樹撐起了一頂大傘,給鳥兒乘涼,知了在樹上唱着“知了,知了”,彷彿在唱夏天的讚歌。

秋天,一片片黃葉從樹下落下來,像一隻只黃蝴蝶,在天地間飛舞。小螞蟻正準備着糧食呢,不然冬天就要餓肚子了,小草的頭髮漸漸變成了黃色,然後又慢慢變成了深黃色。

不久,北風呼嘯,寒冷的冬天來了,天地間變成了一個冰冷的世界,小草變成灰色了。冬婆婆為大樹換上了冬裝,為小草蓋上了雪白的棉被,像一個雪白的世界。

我愛我們校園四季的草坪美景!

小學語文三年級作文 篇5

三年級是作文的啟蒙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寫作難,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體會到:一是要培養學生的作文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放開手腳去寫,解決“作文難”的問題;二是引導學生寫出真情實感,寫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培養再現生活的能力,邁好第一步。

一.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一節課的時間只有40分鐘,如果教學起點從零開始,學生時時處於被動接受的地位,寫作時不是沒有內容可寫,就是沒有自己的觀點,沒有自己獨立的見解。比如説,第二單元作文:寫一篇觀察日記,當時是初春時節,我提前佈置學生自己在家裏種向日葵,注意它的顏色、形狀、變化,自己的感受,每天寫好觀察日記。我從中挑選了幾篇語言生動優美的,繪聲繪色讀給同學們聽,隨後,我讓學生把自己寫的進行系統地整理和修改,抄在作文本上。這樣自然而然,一提作文本,學生才意識到這就是寫作文。

二.注意讀寫結合

多讀,"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説明學生是要"多讀書,讀好書。"在作文教學中提倡學生多讀,可以提高他們的思想認識,讓他們獲得各種知識,加深生活體驗,並積累優美的語言文字。

三年級的閲讀教學中,每一單元都體現一個訓練重點,有意識滲透寫作方面的指導,從詞、句、段、篇這四個方面入手,以課文為依託,相機進行寫作指導,為每單元的寫作訓練打好基礎,鋪平道路。以學課文的方式感悟領會寫作方法,以文本為平台,最大限度挖掘課文內潛藏寫作資源,學以致用。指導仿寫,嚴禁照抄,能寫多少就寫多少。

三.多鼓勵

學生的每一篇習作都付出了一定的辛勤勞動,總希望別人對自己勞動的價值給予肯定與鼓勵。教師應順應學生的心理,做到少改多批,挖掘他們的"閃光點"。更要發現差的習作中情感表達的"閃光點"。我常把學生習作中的妙詞佳句,或別具一格的構思,出在黑板報上,使學生"對自己的進步有滿意的感覺,對求學發生內在的興趣",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即便有欠缺的地方,也要婉轉地提出,留給學生思考的餘地。鼓勵學生樹立自信心,激勵不斷進步。

實踐證明,小學階段的作文起步,只要堅持多説、多讀、多寫、多改、多鼓勵,多多點擊,就能使小學三年級學生順利跨進"作文大門"。

小學語文三年級作文 篇6

一陣清脆的鈴聲,我們快步走進教室。因為這節課是我們盼望已久的《走進秋天》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展示課。

《走進秋天》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一共有八個組,分為秋景美文、田間勞作美文、秋天的葉、秋天的花、秋天的果實、秋天的山水、樹葉採集、秋景寫生。我們通過近一個月的活動,各組都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展示開始了。首先上場的是秋景美文組,他們帶來了《美麗的秋天》和《秋姐姐》的美文,還向我們展示了他們製作的美文集。田間勞作美文組上台了,胡海浪給我們朗讀他的美文《挖紅薯》,當他讀到“我一挖紅薯,紅薯就成了兩半。奶奶説我比她會挖,可以把一個紅薯挖成兩個紅薯”時,我覺得很有意思。

一組又一組,都展示得很精彩。輪到我們這一組了,我們上台先敬了禮,然後開始播放《秋天的花》的幻燈,每播放一張,我都進行介紹,有時同學們看着圖片噓唏不已,有時為我的介紹而鼓掌。

下課了,我們的交流還在繼續,同學們説我們拍攝的照片又多又漂亮,解説得也很精彩。聽到同學們的讚揚,我心裏美滋滋的。

《走進秋天》語文綜合性學習,真正讓我感受了秋天的美!

小學語文三年級作文 篇7

語文是我最好的夥伴,時時刻刻與我相伴。它讓我理解了生活的意義,和生活的樂趣,讓我保持自己的個性,去迎接生活中的挑戰!

語文身為一箇中國人,我們應該熱愛我們的母語——語文,語文是一種藝術,它融入了我們的歷史和文化,所以我們一定要熱愛它,而且它確實也特別可愛!現在有些學生認為語文十分的枯燥無味,對語文毫無興趣,我以前也認為語文需要死記硬背,太沒意思了,可是後來我終於認識到自己錯了,語文是有趣的,生活中語文樂趣無窮!

不僅在廣告中有語文的樂趣,在名言警句裏也有引人深思的哲理:比如法蘭西帝國的締造者拿破崙説“困難要靠自己克服,障礙要靠自己衝破,在我們的字典裏是沒有“難”字的”。這句話告訴我們困難並不可怕,只要你有信心去克服它,就永遠難不倒你,就如“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一樣,每當我遇到困難的時候,都會想起拿破崙的這句名言,它鼓勵我藐視困難,戰勝困難。

生活中處處存在着語文,藴含着的哲理數不勝數,每時每刻都在激勵着我,讓我奮發向上。我只想説:我愛你,語文!

小學語文三年級作文 篇8

今天,我們來種一顆神奇的豆子——魔豆。黃色的盆地、藍色的盆,黑黑的土壤,豆呢?是暗紅暗紅的,可愛極了!

其實,豆是三八婦女節送給媽媽的禮物。我想:如果把魔豆送給媽媽,媽媽一定會非常開心的。看着這魔豆我想對媽媽説:媽媽,如果你是天空,那我就是你懷裏的白雲;如果你是春天的果樹,那我就是你樹上的果實;如果你是大海,那我就是你懷裏的一滴小水珠。媽媽,我愛你!

今天,我種了一顆小魔豆。魔豆啊魔豆你快點長大,早一點把祝福送給媽媽!

小學語文三年級作文 篇9

嘿!告訴你們一個特大新聞:孔子要穿與時空隧道,來給我們當老師啦!

一大早,孔子就來到學校。只見他頭上扎着一個高高的髮髻,留着一把長長的白鬍須,穿着長袍,腳蹬一雙黑靴子。他走路非常慢,後面還跟着兩個弟子,一個抱着一大捆竹筒,另一個拿着筆、墨和戒尺。孔子一進學校,很是驚訝:怎麼滿院子有這麼多又高又大的“石頭怪物”?校長見了,連忙上前迎接,十分熱情地説:“哎呀,這不是大思想家孔先生嗎?快裏面請!”説着就伸出手想和孔子握手,孔子卻忙把手往回縮,十分嚴肅地説:“男女授受不親,這萬萬不可呀!”校長只好無奈的把手放下來。領着孔子去教室。一路上,孔子每上一個台階都要提一下長袍的下襬,走着走着,腳踩住了衣服,孔子就重重的摔在了地上,長歎了一聲:“嗚呼哀哉!”他又怕別人看見了笑話,連忙爬起來,拍拍身上的土,接着走。

終於到了教室,這時的孔子已是鼻青臉腫!他把弟子拿的東西放在講桌上,看見牆上有一大塊黑色的木板,不解的問學生:“這是何物?”我們説:“那是黑板呀!是老師用來寫字的。”孔子點點頭好像明白了似的。開始上課了。孔子打開竹筒,給我們讀上面的文章,我們卻什麼也聽不懂。孔子見讀學生們聽不懂,那就寫吧。於是,他就拿出筆墨紙硯,讓弟子磨好了墨,他拿起毛筆往黑板上寫字,字還沒寫出來,墨水卻灑在了衣服上。我們實在憋不住了,就哈哈大笑起來。整個教室嘈雜得如同戲院裏一樣。孔子拿起戒尺,裝着要打人的樣子走下講台,一邁步,腳又踩住了衣服,幸好一位同學扶住了他。

無奈之下,孔子只好來到校長室,對校長説:“時代發展太快了,我還是回去吧!”説完,穿越時空隧道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