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三年級作文 > 關於小學三年級作文指導示例

關於小學三年級作文指導示例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47W 次

作文指導亦稱“作文前指導”。練習作文前教師所作的指導。主要是啟發學生作文的願望,理解題意,明白要求,展開思路,指導學生選擇和組織材料。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小學三年級作文指導,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小學三年級作文指導

  一、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作為一個教師,要有勇氣打破傳統的課堂作文教學的模式。可以帶學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社會生活;積極引導學生去認識、探索、思考與想象;用自己的語言去描繪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事物,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作文。

在觀察事物的過程中,教師必須教給學生觀察事物的方法。引導學生注意不同的觀察點,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天氣。同樣的事物,由於觀察點和時間、天氣的不同,觀察者的心情不同,觀察的結果也不一樣。好像觀察我們學校校園內的花園,在晨霧裏,朝陽下,烈日中,風雨中,夕陽下會出現各種不同的.景象。如果觀察點站在校門口看,我們描繪的景象不同,站在左右邊看上去又不同。因此在觀察過程中,教師要組織學生相互交流,取長補短,提高觀察質量。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閲讀是吸收,寫作是運用。

只有大量地、廣泛地閲讀吸收,才能有豐富的、自如的寫作運用。教師必須引導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閲讀,教給學生閲讀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引導學生與書交朋友,讓學生學會自己閲讀。同時,要求學生在閲讀過程中做好讀書筆記,及時把課外閲讀中看到的好詞佳句摘抄到採集本上,為順利寫作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

  三、緊扣課文指導學生仿寫

兒童有一個天性就是模仿。小學生三年級開始寫作文,要有一個模仿寫作的過程。從説到寫,從句到段到篇,循序漸進。還要緊扣課文中的閲讀範文進行仿寫訓練。可以仿片段,也可以仿全文;可以仿語言文字,也可以仿結構佈局,還可以仿作者的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方法。例如:S版第六冊26課《盧溝橋》中的第二自然段,描述了盧溝橋的建築特點(設計科學)﹑美觀的造型。作者先總體介紹盧溝橋的特點,然後具體介紹盧溝橋的設計科學,

再具體介紹盧溝橋的造型美觀。我在指導學生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觀察自己的教室,讓學生模仿這段的寫法,分組介紹“我們的教室”。又如:S版第六冊第5課《翠鳥》這篇課文中的第一段,作者對翠鳥的外型(顏色非常鮮豔)進行形象、具體的描述。我指導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説説自己熟悉的小動物的外型特點。最後讓學生寫一篇《我喜愛的一種小動物》。這樣聯繫實際,讓同學們寫看得見,摸得着的東西,學生寫起來就能得心應手了。通過模仿練習,學生不但掌握了觀察事物的方法,而且學會了靈活運用課文中的寫作方法。

  四、注重學生作文的修改

對小學三年級學生的作文,除了注重指導如何觀察,如何閲讀吸收,如何仿寫外,還要重視“如何修改”的指導。

1、指導學生自己修改。學生寫完作文後,教師要引導學生自己修改作文。要求學生首先檢查自己寫的選材內容是否合題意。然後檢查有無錯別字,句子是否通順、連貫。哪些地方需要補充,哪些地方可以刪去。最後把自己認為滿意的一篇好文章,工整地抄一遍,使學生養成自我修改作文的良好習慣。

2、指導學生相互改。教師要培養學生相互合作的精神。要讓學生把自己的習作讀給同學們聽,請同學們提出意見幫助修改。這樣既能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又能使他們的作文進一步完善,起到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的作用。

3、教師要認真批改。教師在批改作文時,對觀察細緻,表達得體,富有創見的作文,必須給予充分的肯定,寫上讚揚、鼓勵的批語。對語句不通或詞不達意的作文,教師更應該重視。對這類寫作有困難的學生,要適當降低要求,最好叫學生當面批改,不能不改,更應該詳改,哪怕是一個標點,一個詞或一個句子都要給予訂正。這樣才能逐步填補他們過去缺陷的知識,使他們建立作文信心,逐步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