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唐代詩詞 > 《送僧歸日本·上國隨緣住》古詩 作者錢起 古詩送僧歸日本·上國隨緣住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送僧歸日本·上國隨緣住》古詩 作者錢起 古詩送僧歸日本·上國隨緣住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39W 次

上國隨緣住,來途若夢行。
浮天滄海遠,去世法舟輕。
水月通禪寂,魚龍聽梵聲。
惟憐一燈影,萬里眼中明。

《送僧歸日本·上國隨緣住》古詩 作者錢起 古詩送僧歸日本·上國隨緣住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送僧歸日本》譯文及註釋

韻譯
只要有機緣,隨時都可以到中國來;
一路霧靄茫茫,船隻象在夢中航行。
天海浮沉,小船駛去那遙遠的邊際;
超脱世俗,自然會感受到法舟輕盈。
心境凝定清寂,一切都如水月虛幻;
海內魚龍,也會出來聽你誦經之聲。
最可愛的是,有盞照亮心田的佛燈;
航行萬里,眼中永遠都是燦爛光明。

註釋
1. 上國:這裏指中國(唐朝)。
2. 隨緣:佛家語,隨其機緣。
3. 來途:指從日本來中國。
4. 浮天:舟船浮於天際。形容海面寬廣,天好像浮在海上。
5. 去世:離開塵世,這裏指離開中國。
6. 水月:佛教用語,比喻僧品格清美,一切象水中月那樣虛幻。禪寂:佛教悟道時清寂凝定的心境。
7. 法舟輕:意為因佛法高明,乘船歸國,將會一路順利。
8. 梵聲:唸佛經的聲音。
9. 惟憐:最愛;最憐。
10. 燈:雙關,以舟燈喻禪燈。

《送僧歸日本》鑑賞之起筆突兀,本是送別,卻不寫送歸,偏從來路寫起。“若夢行”表現長時間乘舟航海的疲憊、恍惚的狀態,以襯歸國途中的艱辛,並啟中間兩聯。頷聯寫海上航行時的迷茫景象。“浮天”狀海路之遠,海面之闊,寓含着對僧人長途顛簸的關懷和體貼。“法舟”扣緊僧人身分,又含有人海泛舟,“隨緣”而往之意藴,儲蓄空靈,意藴豐富。頸聯寫僧人在海路中依然不忘法事修行,在月下坐禪,在舟上誦經。“水月”喻禪理,“魚龍聽”切海行,又委婉表現僧人獨自誦經而謹守佛律的品性,想象豐富。尾聯用“一燈”描狀僧人歸途中之寂寞,只有孤燈相伴,這是實處。但實中有虛,“一燈”又喻禪理、佛理。虛實相映成趣。本詩在立意上有兩點需注意:一是所送者為僧人,詩中用了一些佛教術語,如“隨緣”、“法舟”、“禪”、“梵”、“一燈”等,切合人物身分。二是僧人來自日本,又欲歸日本,必經大海,故極言海路航行之苦。中間兩聯前人多謂其寫來途,實嫌拘滯。其實是往返兼寫,而以返途為主,這樣才能與“歸日本”的詩題相合。此詩因送人過海,因而從對禪機的抒發,把這惜別之情委婉地表達了出來。海趣禪機,深情厚誼,融為一體,為一首送別的好詩。

相關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