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和教師談話》讀後感

《和教師談話》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8W 次

《和教師談話》是蘇聯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學家贊可夫著作中,被譽為“教師必備書”的著作之一。這本著作中,通過對話的形式,闡述了低年級教學中的一系列基本問題,把對小學教學的各種不同的教學論觀點、各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方式進行了對比,分析了它們的特點和效果。這種形式,讓我們在讀的過程中容易的多,更能夠思路清晰地去感受書中每個章節主要內容帶給我們的震撼和思考。

《和教師談話》讀後感

目前,雖然這本書並沒有完全讀完,但是在前六章的閲讀過程中,感受最深刻的就屬贊可夫在第二章教師和兒童章節中所闡述的內容。贊可夫在本章中説:“師生之間互相有好感的氣氛,首先要求學生由衷的尊重老師。”這句話讓我想到,現今多數師生之間關係,要麼是管理專制型的師生關係,要麼就是放任摯愛型的師生關係。建立在互相尊重基礎上的民主型師生關係卻很少。贊可夫的這句話,讓我明白了,師生之間要建立民主型的師生關係,那首先就要獲得學生由衷對教師的尊重。可是,學生對教師由衷的尊重卻是建立在教師對學生真正的尊重基礎上,即教師要尊重學生人格,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尊重學生正當的權利。

那怎樣做才是真正的尊重學生呢?用“愛”的態度去對待他們,是否就是做到了對學生的尊重?如果是的話,那些放任型的師生關係中難道教師沒有用“愛”的態度嗎?尊重做法有沒有一個明確的界限?我有些茫然了!接着讀下去,當我看到贊可夫説:“不能把教師對兒童的愛,僅僅設想為用慈祥的、關注的態度對待他們。這種態度當然是需要的。但是對學生的愛,首先應當表現在教師毫無保留地貢獻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識,以便在對自己學生的教學和教育上,在他們精神成長上取得最好的成果。因此,教師對兒童的愛應當同合理的嚴格要求相結合。”我明白了,尊重學生是要愛中有嚴,嚴中有愛。而且這種愛是要面向全體的孩子,而不是個別的孩子。這樣的愛才是高尚的師德。我們用這樣的愛,不僅會在學生面前樹立真正的威信,也會感化那些學困生,有助於教學任務的高效完成。

但是,“嚴”是不是意味着,就像傳統教學那樣,老師説什麼就是什麼呢?很明顯答案是否定的。如果真是傳統教學那樣,那老師和學生之間的師生關係豈不是很快就會變成專制型的嗎?所以,這裏的“嚴”是在不違背新課程理念中‘學生為主體’的原則下,給學生提供獨立活動教學的基礎上進行的態度。這裏的“嚴”和“愛”是緊密結合的,比如,在學生不認真聽講的,我們可以過去拍拍他的肩,給其傳遞一種這種行為是不可行的眼神;或者對其説‘XX,老師需要你的合作,請你把書關上···(稍微遲疑一下),謝謝你!’這也是對錯誤行為的一種嚴格管教,但它卻是在愛中的嚴格。老師尊重了學生,那學生也會在感激中,尊重老師,並在以後的行為中不再出現類似的錯誤。對於教學中,學生對問題的回答,教師不應該着急,應認真聽完學生的話;在此過程中,教師只是引導者,不應該是主宰者。二年級學生在回答問題上,並不能完整的回答一個問題,不會説出思考的過程,教師只要引導説出自己的想法,時間長了,他們就會有種習慣,回答問題就會越來越棒。所以,我特別同意贊可夫所説的:“給兒童提供獨立活動的機會,是培養意志的必要條件,也有助於鞏固教師的威信。”

當然,要真正做到“嚴中有愛”,需要教師去了解每一位學生。只有瞭解了他們,我們才可能對陣下藥付出我們的愛。那如何瞭解一個學生,這就需要教師細心、耐心和善於觀察的能力。這也正是因材施教、發展學生個性的教學的首要條件。教師不僅要想到集體,也要想到個別。其最終還是要面向每一位學生,愛每一位學生,才是真正愛的態度。師生之間的關係才會真正的民主化。學生才能獲得良好的健全發展。

正如贊可夫所説:“兒童對教師給予他們的好感,反應是很靈敏的,他們是會用愛來報答教師的愛的。”愛與其他東西不同的是:它會越分越多。這樣的愛,需要我們在實踐的過程中,慢慢學會付出,慢慢體會其價值所在。這樣我們才可能獲得進一步的成長,成為一名真正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