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真實的高度》教學設計與反思

《真實的高度》教學設計與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21W 次

  人教新課標四上:《真實的高度》教學設計

《真實的高度》教學設計與反思

教學目標:

一、通過朗讀,使學生讀通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

二、品讀課文語段,感受小仲馬永不言敗、迎難而上、堅持不懈的精神。

三、主題昇華,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面對挫折,應該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去面對。

教學過程:

一、走進大仲馬和小仲馬。

亞歷山大?仲馬,1802—1870,文學史上稱大仲馬,法國19世紀浪漫主義作家。他自學成才,一生寫的各類作品達300卷之多。主要以小説和劇作著稱於世,代表作為《三個火槍手》和《基督山伯爵》。大仲馬被著名評論家別林斯基稱為“一名天才的小説家”,也是馬克思“最喜歡”的作家之一。

小仲馬(1824-1895年),19世紀法國著名小説家、戲劇家。茶花女》是小仲馬的成名作、代表作。據稱,《茶花女》當時一經出版即轟動全國。小仲馬也因此一舉成名,他又把小説改編為劇本。1852年,五幕劇《茶花女》上演了。劇場爆滿,萬人空巷。當小仲馬將《茶花女》演出大獲成功的消息,告訴遠在比利時的父親時,電報上寫道:“第一天上演時的盛況,足以令人誤以為是您的作品。”父親立即回電:“我最好的作品正是你,兒子!”小仲馬後來寫了20餘部劇作,現實主義傾向更為鮮明。其中有《半上流社會》《金錢問題》、《私生子》、《放蕩的父親》、《歐勃雷夫人的見解》、《阿爾豐斯先生》、《福朗西雍》等。小仲馬作為法國現實主義戲劇的先驅者之一,其劇作富有現實的生活氣息,以真切自然的情理感人,結構比較嚴謹,語言通俗流暢。

二、引入,聽到這些之後,你有什麼感受?

1、其實,在了不起的背後,還有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

2、初讀課文。

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3、討論交流。

出示幻燈片:(1)小仲馬寄出的稿子總是碰壁。

(2)一張張冷酷無情的退稿箋。

4、解讀“總是”、“一張張”、“碰壁”、“退稿”

5、面對這一次又一次的碰壁,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他的父親是怎麼對他説的呢?

6、(1)假如小仲馬接受了他父親的建議,情況會怎麼樣?編輯會怎麼想?

(2)這樣做對今後的發展又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呢?

7、小仲馬有沒有接受父親的建議呢?我們來看看,他是怎麼説,怎麼做的?

(1)找到文中的語句幻燈片“小仲馬説,不,我不想坐在您的肩頭上摘蘋果,那樣摘來的蘋果沒有味道。”

(2)理解小仲馬説的話的意思?

(3)那麼,他又是怎麼做的呢?

齊讀,理解“不露聲色”。

他都怎麼做的呢?

(4)儘管他不露聲色地給自己取了十幾個筆名,不露聲色地堅持創作,此時此刻,他心裏會想些什麼?

(5)對呀,正因為他心裏是這麼想的,所以他才會這麼説,他才會這麼做。

三、面對一次又一次的退稿,面對一次又一次的挫折,面對一次又一次地碰壁,而對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正因為我們的小仲馬這樣不露聲色,正因為我們的小仲馬這樣的堅持創作,他的長篇小説《茶花女》終於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文中,哪些地方可以反映《茶花女》是一部了不起的作品?

1、指名讀4、5兩節,劃出相應的語句交流。

2、小仲馬為什麼會獲得這麼大的成就?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從文中找出答案。

3、幻燈片出示:“面對一次又一次的碰壁,面對一次又一次的挫折,面對一次又一次的失財,我們應該像小仲馬一樣”。讀這句話

四、同學們,悠悠歲月,漫漫人生,挫折與困難會常與我們相伴,我們只有像小仲馬一樣(讀上述詞語)才能實現自己“真實的高度”。

五、面對小仲馬的一舉成名,你有什麼感言?(堅持就是勝利……)你們説得都很好,不是名人也説出了名言。把這些名言寫下來,最後寫上自己的名字。

  人教新課標四上:《真實的高度》教學反思

本學期,我們三四年級的主題教研是——“讀寫結合”。上個星期,我們教研組曾集中探討過“讀寫結合”的有關內容和方法,我們認為:“讀寫結合”是以課文內容為素材,是在對課文內容的充分理解消化的基礎上進行,選材角度小,內容簡短,貼近實際,有利於學生習作興趣的培養和作文水平的提高。教學時首先要把握契機,變被動為主動,引起學生興趣。其次明確要求,讓學生“練”有所依。訓練形式多種多樣,有:(1)於精彩處仿寫;(2)於空白處補寫;(3)於“遷移點”拓寫;(4)於結尾處續寫;(5)變換文體練習寫等。

我執教的這篇課文是小學語文第七冊選學課文《真實的高度》,這篇課文是與第七單元的主題相吻合的,講述的是名人成長的故事。課文記敍了法國著名作家小仲馬不依靠父親大仲馬的盛名,堅持以自己的真才實學進行文學創作,最終以《茶花女》問鼎文壇的感人故事。我所定的教學目標為:

1、理解“不露神色、迥然不同”等詞語的意思,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

2、抓住人物語言,通過朗讀、想象等途徑,感受小仲馬永不言敗、堅持不懈的品質。

3、尊重學生的獨特感悟,在多向互動對話中啟迪思維,提高語言表達的能力。

設計本課教學思路時,我緊緊圍繞着“讀寫結合”的教研主題進行着,在本課教學中,“讀寫結合”的訓練點隨處可見:

 一、引導學生邊讀邊思考

在初讀課文這個環節,我引導學生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目的是讓學生把長長的課文讀成短短的幾句話,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並及時進行重點詞語的教學,既幫助學生更好地讀通課文,讀懂文本,又引導學生靈活運用這些詞語概括文章大意,幫助我們的學生積累豐富的詞彙,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二、研讀感悟

在研讀文本,感悟小仲馬的艱難歷程時,多次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那無情的退稿箋上會寫些什麼?第一次稿子寄出去後,他收到了編輯部寄來的退稿箋,小仲馬怎麼想?又怎麼做?第二次稿子寄出去後,他又收到了編輯部寄來的退稿箋,他又怎麼想?又怎麼做?一次、兩次、十次、二十次,面對一張張冷酷無情的退稿箋,小仲馬沒有沮喪,他想:。

當父親勸小仲馬在寄信時寫上父親的大名時,如果你是小仲馬,聽了父親的話會怎樣説?……諸如此類的訓練,既尊重學生的獨特感悟,啟迪學生的思維,提高語言表達的能力,又讓學生感受到小仲馬永不言敗、堅持不懈、自強自立的品質。

 三、在情感昇華階段,我根據學生的實際,設計分層練筆點:

1、或許,在父親的幫助下,小仲馬也可以通往成功之路。學了課文之後,你是贊成小仲馬依靠父親的幫助,還是自己的努力?寫下你贊成或反對的理由。

2、改寫課文:如果一開始小仲馬藉助父親的盛名,輕而易舉的就出名了,結果又會怎樣?

3、面對小仲馬的艱難歷程,你有什麼感言?聯繫自己的實際情況,説説小仲馬的行為對你有什麼啟發。

(要求:自由選擇一題,適當用上一些名人名言)

我的設想是在實際運用中,我們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學情特點,採取循序漸進、因材施教的策略,讓學生逐步提高。值得一提的是,在課前,我就有目的地引導學生背誦積累的自強自立的名言,並不斷提醒學生在表達時引用一些名言,這也是寫作的一種技巧——“引用法”,在平時的訓練中,適當地向學生灌輸一些寫作技巧,更有利於學生的進步。

設想總是美好的,但實際操作起來總有這樣或那樣的不盡人意。這堂課還存在許多遺憾:

1、本人的教學激情不夠,教學語言不夠煽情,沒有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

2、在交流彙報中沒有把更多的表達機會讓給中下學生。課堂是學生的課堂,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在課堂上更多的聽到的應該是學生的聲音。如何激發中下學生的參與興趣,將是我下階段的工作重點。

3、在引導學生運用“引用名言法”時,有些學生生搬硬套,語言不夠流暢,教師的點評不夠及時。

4、練筆的點太多,交流時只蜻蜓點水,沒有深入體會。應逐題討論一下,或讓選擇同一題的學生互相交流一下,效果可能更好。

著名教育家 葉聖陶先生曾説:“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如何用好這個例子,決定了學生的實際收效有多大。學生在閲讀中學習寫作的技巧,在寫作中增強對語言文字閲讀的感悟能力,在這樣無數次的“閲讀——寫作——閲讀”的雙向遷移中,閲讀和寫作形成了互相補充的有機體,那麼,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也就不再是遙遠的夢。

1.人教版四上《烏塔》教學設計

2.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積累·運用四》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3.四年級語文上《巨人的花園》教學設計

4.人教版四年級上《珍貴的教科書》教學設計(三課時)

5.《紀昌學射》兩案設計與反思

6.四年級上冊《卡羅納》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