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範》家範卷九 妻下大綱 女人不妒品自高【原文】《禮》,自天子至於命士,媵妾皆有數,惟庶人無之,謂之匹夫匹婦。是故《關雎》美后妃,樂得淑女以配君子,慕窈窕,思賢才,而無傷淫之心。至於《樛木》、《螽斯》、《桃夭》、《芣莒》、《小星》,皆美其無妒忌......

  • 《申鑒》雜言上第四大綱 或問曰.君子曷敦夫學.曰.生而知之者寡矣.學而知之者眾矣.悠悠之民.泄泄之士.明明之治.汶汶之亂.皆學廢興之由.敦之不亦宜乎.君子有三鑒.世人鏡鑒.前惟訓.人惟賢.鏡惟明.[此君子之三鑒]夏商之衰.不鑒於禹湯也.周秦之弊......

  • 《孔子集語》序大綱 《孔子集語》者,陽湖孫觀察星衍字伯淵所撰也。孔子修百王之道以詔來者,六經而外,傳記百家所載微言大義,足以羽儀經業、導揚儒風者,往往而有。其纂輯成書者,梁武帝《孔子正言》二十卷、王勃《次論語》十卷,皆不存見。存楊簡《......

  • 《朱子語類》卷四十七 論語二十九大綱 ◎陽貨篇△陽貨欲見孔子章或問:"陽貨矙亡以饋孔子,孔子矙亡而往拜之。陽貨之矙亡,此不足責。如孔子亦矙亡而往,則不幾於不誠乎?"曰:"非不誠也,據道理合當如此。彼人矙亡來,我亦矙亡往;一往一來,禮甚相稱。但孔子不幸遇諸塗耳......

  • 《荀子》君道篇第十二大綱 有亂君,無亂國;有治人,無治法,羿之法非亡也,而羿不世中;禹之法猶存,而夏不世王。故法不能獨立,類不能自行;得其人則存,失其人則亡。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則法雖省,足以遍矣;無君子,則法雖具,失先後之施,不......

  • 《朱子語類》卷五十七 孟子七大綱 ◎離婁下△舜生於諸馮章"若合符節。""以玉為之,篆刻文字而中分之,彼此各藏其半。有故,則左右相合以為信。"先生曰:"古人符節,多以玉為之,如'牙璋以起軍旅'。周禮中有以玉為竹節。又有竹符,又有英蕩符。蕩,小節竹,今使......

  • 《孔子集語》卷六大綱 主德五《尚書大傳》武丁祭成湯,有雉飛昇鼎耳而雊。武丁問諸祖己,祖己曰:"雉者,野鳥也,不當升鼎。今升鼎者,欲為用也。無則遠方將有來朝者乎!"故武丁內反諸己,以思先王之道,三年,編髮重譯來朝者六國。孔子曰:"吾於高宗肜日,見德之......

  • 《荀子》彊國篇第十六大綱 刑範正,金錫美,工冶巧,火齊得,剖刑而莫邪已。然而不剝脱,不砥厲,則不可以斷繩。剝脱之,砥厲之,則劙盤盂,刎牛馬,忽然耳。彼國者,亦彊國之剖刑已。然而不教誨,不調一,則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戰。教誨之,調一之,則兵勁城固,敵國不敢嬰也。......

  • 《中論》賞罰第十九大綱 政之大綱有二,二者何也?賞罰之謂也。人君明乎(《御覽》卷六百三十六作"於")賞罰之道,則治不難矣。夫賞罰者(《治要》無"夫"字),不在乎必重,而在於必行。必行則雖不重而民(《御覽》作"人",下同)肅("肅"字原缺,據《治要》、《......

  • 《朱子語類》卷一 理氣上大綱 ◎太極天地上問:"太極不是未有天地之先有個渾成之物,是天地萬物之理總名否?"曰:"太極只是天地萬物之理。在天地言,則天地中有太極;在萬物言,則萬物中各有太極。未有天地之先,畢竟是先有此理。動而生陽,亦只是理;靜而生陰,亦只......

  • 《中論》明杜思刻徐幹《中論》序大綱 宋南豐曾氏起於五代純學之後,程學西顯之前,文章本原六經,世稱江漢星斗矣。編校館閣羣書,取《中論》二十萹序而傳之,何哉?漢自桓靈以後,姦雄濁亂,海內俗儒,騖於曲説,黨權營利,求其究觀道妙而不汙於世者蓋寡矣。偉長獨能恬淡體道,......

  • 《荀子》正論篇第十八大綱 世俗之為説者曰:「主道利周。」是不然。主者、民之唱也,上者、下之儀也。彼將聽唱而應,視儀而動;唱默則民無應也,儀隱則下無動也;不應不動,則上下無以相有也。若是,則與無上同也!不祥莫大焉。故上者、下之本也。上宣明,則下......

  • 《孔子家語》卷第八大綱 冠頌第三十三邾隱公既即位,將冠,使大夫因孟懿子問禮於孔子.子曰:「其禮如世子之冠.冠於阼者,以著代也,醮於客位,加其有成,三加彌尊,導喻其志,冠而字之,敬其名也.雖天子之元子,猶士也,其禮無變,天下無生而貴者故也.行冠事必於祖廟,以......

  • 《朱子語類》卷九十六 程子之書二 遺書雲,不信其師,乃知當時有不信者。〔方〕第三卷。"學原於思。"思所以起發其聰明。〔端蒙〕"六經浩渺,乍難盡曉。且見得路逕後,各自立得一個門庭。"問:"如何是門庭?"曰:"是讀書之法。如讀此一書,須知此書當如何讀。伊川教人......

  • 《朱子語類》卷一百一十一 朱子八大綱 ◎論民建寧迎神。先生曰:"孟子言:'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説,距詖行,放淫辭',今人心都喎邪了,所以如此。泉州一富室,舍財造廟,舉室乘舟往廟所致祭落成,中流舟溺,無一人免者。民心不得其正,眼前利害猶曉不得,況欲曉之以義理哉!"......

  • 《朱子語類》卷一百八 朱子五大綱 ◎論治道治道別無説,若使人主恭儉好善,"有言逆於心,必求諸道;有言孫於志,必求諸非道";這如何會不治!這別無説,從古來都有見成樣子,真是如此。〔賀孫〕天下事有大根本,有小謗本。正君心是大本。其餘萬事各有一根本,如理財以養......

  • 《朱子語類》卷七十四 易十大綱 ◎上繫上繫辭,或言造化以及易,或言易以及造化,不出此理。上、下繫辭説那許多爻,直如此分明。他人説得分明,便淺近。聖人説來卻不淺近,有含蓄。所以分在上、下系,也無甚意義。聖人偶然去這處説,又去那處説。嘗説道,看易底不去理......

  • 《朱子語類》卷一百三十二 本朝六大綱 ◎中興至今日人物下宗澤守京城,治兵御戎,以圖恢復之計,無所不至。上表乞迴鑾,數十表乞不南幸,乞修二聖宮殿,論不割地。其所建論,所謀畫,是非利害,昭然可觀,觀其勢駸駸乎中興之基矣。耿南仲沮之於南京時,勢不歸京城。汪黃沮之淮甸......

  • 《中論》暦數第十三大綱 昔者,聖王之造暦數也,察紀律之行,觀運機之動,原星辰之迭中,寤晷景之長短,於是管儀以準之,立表以測之,下漏以考之,布筭以追之。然後元首齊乎上,中朔正乎下,寒暑順序,四時不忒。夫暦數者,先王以憲殺生之期,而詔作事之節也,使萬國之民不......

  • 《荀子》大略篇第二十七大綱 大略:--君人者,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好利多詐而危。欲近四旁,莫如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禮也。天子外屏,諸侯內屏,禮也。外屏、不欲見外也;內屏、不欲見內也。諸侯召其臣,臣不俟駕,顛倒衣裳而走,禮也。詩曰:「顛之倒之,自......

  • 《朱子語類》卷四十五 論語二十七大綱 ◎衞靈公篇△衞靈公問陳章問:"'明日遂行。在陳絕糧。'想見孔子都不計較,所以絕糧。"曰:"若計較,則不成行矣。"〔燾〕周問:"'固窮'有二義,不知孰長?"曰:"固守其窮,古人多如此説。但以上文觀之,則恐聖人一時答問......

  • 《鹽鐵論》卷十大綱 ◎刑德第五十五大夫曰:“令者所以教民也,法者所以督奸也。令嚴而民慎,法設而奸禁。罔疏則獸失,法疏則罪漏。罪漏則民放佚而輕犯禁。故禁不必,怯夫徼倖;誅誠,跖、蹻不犯。是以古者作五刑,刻肌膚而民不逾矩。”文學曰:“道徑眾,......

  • 《孔子家語》卷第二大綱 致思第八孔子北遊於農山,子路子貢顏淵侍側.孔子四望,喟然而歎曰:「於斯致思,無所不至矣.二三子各言爾志,吾將擇焉.子路進曰:「由願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鍾鼓之音,上震於天,旍旗繽紛,下蟠於地,由當一隊而敵之,必也攘地千里,搴旗執聝,......

  • 《朱子語類》卷五十五 孟子五大綱 ◎滕文公上△滕文公為世子章"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須看因何理會個性善作甚底?〔賜〕性善,故人皆可為堯舜。"必稱堯舜"者,所以驗性善之實。〔德明〕孔子罕言性。孟子見滕文公便道性善,必稱堯舜,恰似孟子告人躐等相似。然......

  • 《朱子語類》卷一百一十三 朱子十大綱 ◎訓門人一問:"氣質弱者,如何涵養到剛勇?"曰:"只是一個勉強。然變化氣質最難。"(以下訓德明。)"今學者皆是就冊子上鑽,卻不就本原處理會,只成講論文字,與自家身心都無干涉。須是將身心做根柢。"德明問:"向承見教,須一面講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