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語錄 > 曾國藩名人警句說說(通用100句)

曾國藩名人警句說說(通用100句)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3W 次

一曰慎獨則心安;二曰主敬則身強;三曰求仁則人悅;四曰習勞(辛勤勞動)則神欽(神靈欽佩)。以下這篇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曾國藩名人警句說說,趕緊來看看吧。

曾國藩名人警句說說(通用100句)

1、寡言養氣,寡視養神,寡慾養精。

2、困心橫慮,正是磨練英雄之時。

3、立身之道,內剛外柔;肥家之道,上遜下順。不和不可以接物,不嚴不可以馭下。

4、有理義以養其心,則雖老而神明不衰。苟爲不然,則昏於豢養,敗於戕賊,未老而志衰矣。勵志之士,可不戒諸。

5、水激逆流,火激橫發,人激亂作,君子慎其所以激之者。愧之則小人可使爲君子,激之則君子可使爲小人。

6、古人愛人之意多,今人惡人之意多。愛人,故人易於改過,而視我也常親,我之教益易行。惡人,故人甘於自棄,而視我也常仇,我之言必不入。

7、短不可護,護則終短。長不可矝,矝則不長。尤人不如尤己,如圓不如好方。用晦則天下莫與汝爭智,謙則天下莫與汝爭強。多言者老氏所戒,欲納者仲尼所臧。妄動有悔,何如靜而勿動?太剛則折,何如柔而勿剛。吾見進而不己者敗,未見退而自足者亡。爲善則遊君子之域,爲惡則入小人之鄉。

8、爲學貴在起初要有決定不移的志向,中途要有勇猛精進的心態,最後還要有堅貞永固的定力。

9、我們互相砥礪,重要的是應當以聲望超過實情爲切戒。

10、敬與恆這兩點,是貫穿一個人的始終的做人工夫。

11、胸襟廣大,宜從"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際,須看得平;功名之際,須看得淡。庶幾胸懷日闊。——《曾國藩書信》。

12、凡有血氣,必有爭心,人之好勝,誰不如我,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此強恕之事也。一日強恕,日日強恕;一事強恕,事事強恕,久之則漸近自然。以之修身,則順而安;以之涉世,則諧而詳。——《曾國藩書信》。

13、勳位並隆,務宜敬以持躬,恕以待人。敬則小心翼翼,事無鉅細,皆不敢忽;恕則凡事留餘地以處人,功不獨居,過不推諉。常常記此二字,則長履大任,福祚無量矣。——《曾國藩書信》。

14、天下事在局外吶喊議論,總是無益。必須躬自入局,挺膺負責,乃有成事之可冀。——《曾國藩書信》。

15、大約凡作大官,處安榮之境,即時時有可危可辱之道,古人所謂富貴常蹈危機也。——《曾國藩書信》。

16、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身到者,如吏則親驗命盜案,親查鄉里;治軍則親巡營壘,親冒矢石是也。心到者,凡事苦心剖析,大條理,小條理,始條理,終條理,先要擘得開,後要括得攏是也。眼到者,着意看人,認真看公牘是也。手到者,於人之短長,事之關鍵,隨筆寫記,以備遺忘是也。口到者,於使人之事,警衆之辭,既有公文,又不憚再三苦口叮嚀是也。——《曾國藩書信》。

17、軍士所過,有取民間一草一木不給錢者,即行正法。望兩君日以斯言訓做之。——《曾國藩書信》。

18、宜多用活兵,少用呆兵;多用輕兵,少用重兵。進退開合,變化不測,活兵也;屯宿一處,師老人頑,呆兵也。——《曾國藩書信》。

19、銳氣有餘,沉毅不足,氣浮而不斂,兵家之所忌也,當析細察。——《曾國藩書信》。

20、於"畏慎"二字之中養出一種剛氣來。——《曾國藩家書

21、當於極盛之時,預作衰時設想;當盛時百事平順之際,預爲衰時百事拂逆地步。——《曾國藩家書》

22、口腹不節,致疾之因;念慮不正,殺身之本。——《曾國藩家書》

23、人之精神不可無所寄。——《曾國藩家書》

24、大抵看書與讀書,須劃分爲兩事,看書宜多宜速,不速則不能看畢,是無恆也;讀書宜精宜熟,而不能完,是亦無恆也。——《曾國藩家書》

25、若事事勤思善問,何患不一日千里?——《曾國藩家書》

26、名望所在,是非於是乎出,賞罰於是乎分。——《曾國藩家書》

27、蓋君子之孝,尤重於立身,內之刑家式鄉,外之報國惠民。凡吾行事,足令人欽仰者,皆吾所以敬吾親也;凡吾德意,足生人感戀者,皆吾所以愛吾親也。推此以求,則尊顯之道,事業無窮,未可酷於一哀,限生滅性,不達繼述之義,翻蹈細人之行。——《曾國藩家書》

28、風盛衰在氣象。氣象盛,則雖飢亦樂,氣象衰,則雖飽亦憂。——《曾國藩家書》

29、鹽姜頗好,所作椿麩子,醞萊亦好。家中外須講求蒔蔬,內須講求曬小菜。此足驗人家之興衰,不可忽也。——《曾國藩家書》

30、鄉間早起之家,蔬菜茂盛之家,類多興旺,晏起無蔬之家,類多衰弱。——《曾國藩家書》

31、凡諸弟及吾妻子吾諸女侄女輩,概願儉於自奉,不可倚勢驕人。古人謂無實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禍。——《曾國落家書》

32、雖以至公無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亦須調劑人情,發明事理,俾大家信從,然後動有成,事可久。——《曾國藩家書》

33、嫁女貪戀母家富貴而忘其翁姑者,其後必無好處。——《曾國藩家書》

34、養活一團春意思,撐起兩根窮骨頭。——《曾國藩自箴聯》。

35、舉世之所迷,智者之所獨覺。——《曾國藩日記》。

36、患難憂虞之際,正是德業長進之時,其功在於胸懷坦夷,其效在於身體康健。——《曾國藩筆記》。

37、誠者,不欺者也;不欺者,心無私著也;無私著者,至虛者也。是故天下之至虛,天下之至誠者也。——《曾國藩家書》。

38、舉止端重,則德進矣。——《曾國藩筆記》。

39、天地間推謙謹是載福之道,驕則滿,滿則傾矣。——《曾國藩家書》。

40、人若一味見人不是,則到處可憎,終日落嗔。 ——曾國藩

41、薄福之人過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禍。貫貧之人不安其貧,必有意外之憂。——曾國藩

42、爲善者常受福,爲利者常受禍,心安爲福,心勞爲禍。——曾國藩

43、遇詭詐人變幻百端,不可測度,吾一以至誠待之,彼術自窮。——曾國藩

44、家勤則興,人勤則健。——曾國藩

45、事以急敗,思因緩得。——曾國藩

46、文人富貴,起居便帶市井。富貴能詩,吐屬便帶寒酸。——曾國藩

47、凡處事但自家踏得田地穩,一任間言語。——曾國藩

48、善人固可親,未能知,不可急合。惡人固可疏,未能遠,不可急去。——曾國藩

49、"人初做事,如雞伏卵,不捨而生氣漸充;如燕營巢,不息而結構漸牢;如滋培之木,不見其長,有時而大;如有本之泉,不捨晝夜,盈科而後進,放乎四海。"勿揚人過,反躬默省焉,有或類是,丞思悔而速改也。——曾國藩

50、小人其心,君子其飾,名是而實非,其天下之大害乎?

51、水不能不遇風,長川巨浸,泓澄無底,雖大風不能使之濁。心不能不應物,欲盡理明,表裏瑩徹,雖酬酢萬變,不能使之昏。無風則清,有風則濁者,塵滓之伏於下也;靜之則明,動之則昏者,利慾之藏於中也。

52、無實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禍。 ——曾國藩

53、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飾己以要譽。所以古人臨大節而不奪,今人見小利而易守。 ——曾國藩

54、聖賢成大事者,皆從戰戰兢兢之心來。 ——曾國藩

55、須先立堅卓之志。 ——曾國藩

56、天下事在局外吶喊議論,總是無益,必須躬身入局,挺膺負責,乃有成事之可冀。人生一日或聞一善言,見一善行,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虛生。遇富貴人,宜勸他寬,見聰明人宜勸他厚。

57、久利之事勿爲,衆爭之地勿往。

58、人有求於我,如不能應,當直告以故。切莫含糊,致誤乃事。

59、凡事留餘地,雅量能容人。——曾國藩

60、大約軍事之敗,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敗,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61、習字臨《千字文》亦可,但須有恆。每日臨帖一百字,萬萬無間斷,則數年必成書家矣。

62、惡莫大於毀人之善,德莫大於白人之冤。——曾國藩

63、規模先要個極大,意思先要個安閒。古之人先約而豐人,故羣下樂爲之用而所得常倍。徐思而審處,故己不勞而事極精詳。褊急二字,處事之古礙也。

64、勤儉節約,未有不興。 驕奢倦怠,未有不敗!

65、尖酸語最易傳佈,正經話卻無人稱說,即此可知世道惡薄。

66、"從古帝王將相,無人不由自強自立做出"

67、百戰山河,剩此樓頭煙樹;九天珠玉,吹成水面文章。

68、長吏多從耕田鑿井而來,視民事須如家事;吾曹同講補過盡忠之道,凜心箴即是官箴。

69、荷氣竹風宜永日;花光樓影倒晴天。

70、大筆橫飛,顛張醉素;名山高臥,鶴骨鬆心。

71、胸襟廣大,宜從"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際須看得平,功名之際須看得淡,庶幾胸懷日闊。 ——曾國藩 《曾國藩家書》

72、勤儉節約,未有不興。 驕奢倦怠,未有不敗! ——曾國藩 《曾國藩家書》

73、我在軍中多年,難道沒有一點可取,只因一個傲字,百無一成,所以諄諄教各位弟弟引以爲戒。 ——曾國藩 《曾國藩家書》

74、姑息必成大忍(過),面譽必至背非。——曾國藩

75、"世事癡聾百不識,笑置詩書如埃塵。

76、居高位者,以知人曉事二者爲職——曾國藩

77、知足天地寬,貪得宇宙隘。——《曾文正公家訓》

78、非望之福,禍必繼之。急當恐懼修省,多行善事,若一驕則不可救矣。 ——曾國藩

79、人有過喜談之,存一恕心者少。己有過惡,聞之漫無悔心者多。若以恕己之心恕人,是謂大公,以責人之心責己,是謂大勇。 ——曾國藩

80、人皆可以至聖人,而君子之學則必至於聖人而後已。不至於聖人而後己者,皆自棄也。孝其所以當孝,弟其所當弟,自是而推之,則亦聖人而已矣。 ——曾國藩

81、輕信人不一定多疑,而多疑的人每易輕信。 —— 曾國藩

82、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至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至敗。

83、儉以養廉,譽洽鄉黨;直而能忍,慶流子孫。—— 曾國藩語錄

84、曰人之氣質,由於天生,本難改變,惟讀書則可變化氣質。古之精相法者,並言讀書可以變換骨相。

85、將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捄,既事而能挽,此之謂達權。此之謂才。未事而知其來,始事而要其終,定事而要其變,此之謂長慮,此之謂識。

86、氣能挾理以行,而後雖言理而不厭。

87、儉以養廉,直而能忍。出處:曾文正公全集

88、自立立人,自達達人,莫問收穫,但問耕耘。

89、凡畏人,不敢妄議論者,謙謹者也;凡好譏評人短者,驕傲者也。

90、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脣,功名看氣概,富貴看精神。——曾國藩

91、將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海既事而能挽,此之謂達權。此之謂才。未事而知其來,始事而要其終,定事而要其變,此之謂長慮,此之謂識。——曾國藩

92、處譭譽要識有量,今之學者反有向上底,見世所譽而趨之,見世所毀而避之,只譽我而喜,聞毀我而怒,只是量不廣,真善真惡在我,譭譽與我分毫無干。——曾國藩

93、學習和爲本,取次之,行次之,言次之。

94、爲學從切實際出發,自不落空。——曾國藩

95、利可共而不行獨,謀可寡而不行衆。獨利則敗,衆謀則泄。

96、人之處於魔難,只有一個處理。盡人謀之後,卻須泰然處之。

97、省事是清心之法,唸書是省事之法。

98、常人做一事,便須全副精力注在此一事,不行喜新厭舊。

99、無恆者,喜新厭舊也,欲求上進難矣。

100、步步前進,日日不止,自有到期,不必計較遠近而徒長吁短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