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諺語 > 關於醫學的諺語名言

關於醫學的諺語名言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4W 次

導語:治病救人是一生的職責,那麼關於醫生醫學有什麼諺語呢?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醫學的諺語名言,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關於醫學的諺語名言

1、 無知固然沒有欺騙可惡,但醫生的無知的危害卻要比欺騙大得多。——愛略特

2、 故治疝必先治氣。——金翼匱

3、 是痛之休作由氣聚散也。

4、 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

5、 痘要結,麻要泄。

6、 藥爲治病之器,可以除疾,亦可殺人。若知之不詳,用之不的,小錯則貽誤治療,大謬則關係性命。故醫者於藥不可不精。

7、 修和無人見 存心有天知。

8、 必先歲時,勿伐天和。

9、 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

10、 春捂秋凍,無病無痛。

11、 醫貴乎精,學貴乎博,識貴乎卓,心貴乎虛,業貴乎專,言貴乎顯,法貴乎活,方貴乎純,治貴乎巧,效貴乎捷。知乎此,則醫之能事畢矣。

12、 緩則治其本,急則治其標。

13、 不服庸醫藥,勝請中流醫。

14、 瘡大瘡小,出頭就好。

15、 學不博無以通其變,思不精無以燭其微。

16、 醫學貴精,不精則害人匪細。——陳夢雷等《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

17、 醫不難於用藥,而難於認證。——溫載之《溫氏醫案咳嗽》

18、 夫醫藥爲用,性命所繫,和扁至妙,猶或加思,仲景明審,亦候形證。一毫有疑,則考校以求驗。——王叔和《脈經序》

19、 蓋醫出於儒,非讀書明理,終是庸俗昏昧,不能疏通變化。——李梃

20、 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故以爲名也。——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序》

21、 嘗思用藥如用兵。善用兵者必深知將士之能力,而後可用之以制敵;善用藥者亦必深知藥性之能力,而後能用之以治病。——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

22、 醫者,書不熟則理不明,理不明則識不精。臨證遊移,漫無定見,藥證不合,難以奏效。——吳謙等《醫宗金鑑凡例》

23、 世無難治之疾,有不善治之醫;藥無難代之品,有不善代之人。——褚澄《褚氏遺書》

24、 無恆德者,不可以作醫。——陳夢雷

25、 醫者人之司命,如大將提兵,必謀定而後戰。——倪士奇《兩都醫案北案》

26、 人必有天賦之才而讀破萬卷,庶可以爲醫矣。——王秉衡《重慶堂隨筆捲上論治案》

27、 勤求古訓,博採衆方。——張機《傷寒論原序》

28、 大約心細則眼明,而理名則心細,多讀書辨證則理明識廣。——魏荔彤《金匱要略方論本義卷一》

29、 醫者,意也。善於用意,即爲良醫。——孫思邈《千金翼方針灸上》

30、 夫醫藥爲用,性命所繫。——王叔和《脈經序》

31、 藥能活人,亦能殺人,生死關頭,間不容髮,可不慎歟!——劉昌祁《白喉治法要言白喉症最忌服表藥》

32、 夫醫誠難知,知之不精,則罪更甚於不知。——吳其浚《植物名實圖考貫衆》

33、 蓋醫學通乎性命,知醫則知立命。——趙學敏《串雅內編緒論》

34、 讀書而不臨證,不可以爲醫;臨證而不讀書,亦不可以爲醫。——陸九芝《世補齋醫書李冠仙仿寓意序》

35、 生民何辜,不死於病而死於醫,是有醫不若無醫也。學醫不精,不若不學醫也。——吳瑭《溫病條辨自序》

36、 凡看病施治,貴乎精一。——張介賓《景嶽全書論治篇》

37、 暴怒傷肝,五志化火。

38、 上世紀最最聰明的人尼采曾經寫上了這句可怕的話:最好不要做身患不治之症者的醫生。在尼采交給我們解析的那些前後矛盾、內容危險的句子裏面,這差不多是最最錯誤的一名話了。實際上正好反其道而行之纔對啊。我要說,要做醫生,恰好要做身患不治者的醫生,甚至要進一步;一個醫生如果一開頭就接受了“無法治癒”這個概念,他就拋棄了自己的使命,臨戰之前已經繳械投降。——茨威格

39、 人處疾則貴醫。——韓非

40、 勞動,這是一切鈍感的最好的醫生。——前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

41、 酒越陳越好,醫生越老越好。——(英)託·富勒

42、 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治風先治血,血足風自熄。

43、 邪在脾胃,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則中寒腸鳴腹痛。

44、 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

45、 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沒有不治之症。

46、 行欲方而智欲圓,心欲小而膽欲大。

47、 人之所病病疾多;醫之所病病道少。

48、 熟讀王叔和,不如臨證多;臨證多,更要熟讀王叔和。

49、 疾雖久,猶可畢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術也。

50、 少年進補,老來吃苦。

51、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52、 讀仲景書,須於無字處求字,無方處索方,方可謂之能讀。

53、 醫爲仁人之術,必具仁人之心。

54、 扶正即所以祛邪,祛邪即所以扶正。

55、 用藥難,識證難。

56、 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機。

57、 六腑以通爲用。

58、 陰平陽祕,精神乃治。

59、 胃以通爲補,脾以健爲運。

60、 養生在動,養心在靜。

61、 六腑以通爲補。

62、 治病必先識病,識病然後議藥,藥者所以勝病者也。識病,則千百藥中任舉一、二種用之且通神;不識病,則歧多而用眩。

63、 治急性病要有膽有識。

64、 不知易,不足以言太醫。

65、 久立傷骨,久坐傷血,久視傷神,久行傷筋,久臥傷氣。

66、 吃藥不忌口,枉費大夫手。

67、 心主血、脾統血、肝藏血。

68、 善言天者必有驗於人,善言古者必有合與今,善言人者必有厭與己。

69、 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

70、 氣聚則塞,氣散則通。

71、 風爲百病之長。

72、 清瀉不用醫,餓到日沉西。撐痢疾,餓傷寒。

73、 不爲良相,則爲良醫。

74、 學到知羞處,方知藝不精。

75、 學醫從"傷寒論"入手始而難既而易,從後世分類書入手初若易繼則大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