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諺語 > 小學生清明節諺語

小學生清明節諺語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6W 次

清明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節日,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節日,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遊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清明節氣一般是在公曆4月5號前後,即春分後第15日。下面是關於小學生清明節諺語的內容,歡迎閱讀!

小學生清明節諺語

清明節諺語

清明有霜梅雨少。

清明有霧,夏秋有雨。

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

清明早,小滿遲,穀雨種棉正適時。

陰雨下了清明節,斷斷續續三個月。

麥怕清明霜,谷要秋來旱。

清明北風十天寒,春霜結束在眼前。

清明不拆絮,到老沒成器。

清明不帶柳,來生變黃狗。

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

清明不怕晴,穀雨不怕雨。

清明斷雪,穀雨斷霜。

清明斷雪不斷雪,穀雨斷霜不斷霜。

清明穀雨,寒死老鼠;小滿立夏,寒死老郎爸。

清明刮動土,要刮四十五。

清明颳了墳頭土,瀝瀝拉拉四十五。

清明嫁九娘,一去不還鄉。

清明冷,好年景。

清明螺,抵只鵝。

清明南風,夏水較多;清明北風,夏水較少。

清明難得晴,穀雨難得陰。

清明暖,寒露寒。

清明起塵,黃土埋人。

清明前掛金錢,清明後掛銅錢。

清明前後寒十天。

清明晴,六畜興;清明雨,損百果。

清明曬得楊柳枯,十隻糞缸九隻浮。

清明無雨旱黃梅,清明有雨水黃梅。

清明無雨少黃梅。

清明霧濃,一日天晴。

清明響雷頭個梅。

清明要晴,穀雨要淋。穀雨無雨,後來哭雨。

清明一吹西北風,當年天旱黃風多。

清明宜晴,穀雨宜雨。

雨打清明節,幹到夏至節。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頻繁。

雨打清明前,窪地好種田。

清明節的經典文化

一、十個經典名稱

1、清明節,2、掃墓節,3、鞦韆節,4、踏青節,5、三月節,6、植樹節,7、鬼節,8、冥節,9、聰明節,10、寒食節

二、十種常用祭花

1、白百合,2、馬蹄蓮,3、白玫瑰,4、梔子花,5、蓬萊鬆,6、排草,7、勿忘我,8、黃玫瑰,9、紅玫瑰,10、天堂鳥

三、十種經典習俗

1、祭祖掃墓。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後的事。從唐朝開始,朝廷就給官員放假以便於歸鄉掃墓,自此,清明掃墓始盛行。

2、禁火寒食。禁火寒食本是寒食節的習俗,爲紀念介子推的。寒食節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人們便將寒食與清明合而爲一。後來,清明節取代寒食節,禁火寒食也就變成了清明的習俗了。

3、踏青。又叫探春、尋春、郊遊。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習慣。古時婦女平日不能隨便出遊,清明掃墓是難得的踏青的機會,故婦女們在清明節比男人玩得更開心,民間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說。

4、插柳。清明節是楊柳發芽抽綠的時間,民間有折柳、戴柳、插柳的習俗。插柳的風俗,據說是爲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另有說法:國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爲三大鬼節,人們插柳戴柳,有辟邪的功用。

5、植樹。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

6、放風箏。清明放風箏是普遍流行的習俗,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在風箏下或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爲“神燈”。在古人那裏,放風箏不但是一種遊藝活動,而且是一種巫術行爲:他們認爲放風箏可以放走自己的穢氣。

7、盪鞦韆。鞦韆之戲在南北朝時已經流行。最早叫千秋,後爲了避忌諱,改爲鞦韆。唐代盪鞦韆已經是很普遍的遊戲,並且成爲清明節習俗的重要內容。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爲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8、蹴鞠。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蹴鞠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9、拔河。早期叫“牽鉤”“鉤強”,唐朝始叫“拔河”。它發明於春秋後期,開始盛行於軍中,後來流傳於民間,至有唐一代,成爲清明習俗的一部分。

10、鬥雞。古代清明盛行鬥雞遊戲,鬥雞由清明開始,鬥到夏至爲止。我國最早的鬥雞記錄,見於《左傳》。南北朝時開始流行,到了唐代蔚然成風,此後,宋元明清,清明鬥雞習俗久盛不衰。清明鬥雞習俗,至今仍存民間,以河南開封最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