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中國情人節有哪些?

中國情人節有哪些?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5W 次

定義

中國情人節有哪些?

爭議

對於中國情人節的說法,有民俗學者2013年7月相繼痛批是商業炒作,北大教授張頤武7月13日在微博中稱,傳統上,除了牛郎織女故事,七夕最重要的是乞巧。他說:“乞巧是女孩子向上天乞求智慧靈巧。所以七夕是真正的女兒節。”[1]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馮驥才說,七夕節表達的是已婚男女之間"白頭偕老"的情感,不是表達婚前情人或戀人的情感,這是在不同人生階段的兩種感情。將七夕節稱爲"中國情人節"並不妥當。

三月初三是情人節的理由

周禮有定,未出嫁的女子是要呆在閨閣之中的(也就是閨中女子),所以一年就只有幾天出門時間,(雖然這是禮節,不是硬性規定,但是誰會去追求不守禮教的人。)元宵看燈,三月初三外出踏青。所以三月初三就成了單身男女們相遇相識的日子。上至天子諸侯,下至庶民百姓,都停下勞作,穿上新衣,沐浴祭祖,然後踏青賞春,結伴遊樂,單身男女們都到河邊相遇相識(和現在的相親大會一樣,只是沒有主持人而已)。

相比七夕,三月初三更適合中國情人節:

首先,判斷一個節日的性質,關鍵要看它的.習俗內容。傳統上七夕根本沒有青年男女相聚歡會、談情說愛的習俗,它是古代女子乞巧的日子,更多地是與節氣緊密相關,與愛情並無直接關係。

其次,“三月三”由上古伏羲和女媧神話演繹而來,情人遊春幽會的習俗已形成幾千年的悠久歷史;而“七月七”最早的記載是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說“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兩廂比較,這,這一定也並沒有跡象表明是情人節,而只是乞巧節。而“三月三”的習俗要比“七月七”早1000多年。

其三,春天是愛情的日子。春天的愛情,協和萬物,萌動青春,情人節只有在春天的時日裏纔會符合自然規律;七夕則是“七月流火”之時,陽氣盛極而衰,更多的是秋日裏悽切的閨怨,不是完全的愛情。

其四,儘管七夕與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有關,但不能因爲這個愛情故事就想當然地把七夕當成是情人節。況且由原本兩顆永遠不能相會的牛郎、織女星意會成的故事演繹爲中國的情人節,總會給人一種悽苦的審美感覺,缺少情人節的甜蜜氣氛。難怪早在秦代的占卜文獻《日書》上就曾明確把牽牛、織女視爲對婚姻不利了。

由此看來,作爲情人節,“三月三”要比“七月七”悠久得多,典型得多,合理得多。將“三月三”作爲中國的情人節,無論從節日文化內容來看,還是從現代中國人的心理認同感來看,都是既順禮俗又符民情的一項舉動。

“時下有人炒作‘七夕’是中國的情人節,儘管有牛郎織女悽婉動人的愛情故事,但七夕是一個多情自古傷離別的日子,是讓情人們喜歡不起來的。而農曆的‘三月三’,時值清明前後,楊柳婆娑,春暖花開,帥哥靚女相約踏青,互表愛慕之情,纔是最具浪漫的情人時節,人們哪有拖兒帶女談戀愛的,中國歷史上真實存在過的‘情人節’是三月三。”任振河教授堅持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