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一年級語文教師隨筆怎麼寫?

一年級語文教師隨筆怎麼寫?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4W 次

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無論是講讀課文、閱讀課文,還是獨立閱讀課文的教學,朗讀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基本功訓練。那麼,怎樣進行朗讀訓練呢?兩個月的教學,我也在不斷的摸索、嘗試,有了一些體會:

一年級語文教師隨筆怎麼寫?

一、掌握朗讀方法

1、解決學生朗讀中“一字一頓”

低年級學生剛剛接觸字、詞、課文,如果一開始就要求他們流利的朗讀課文是有困難的。所以,在自由讀課文時,我允許他們“點讀”並且認爲這是“讀正確”的最好方法。等他們讀通順後,在脫離點讀會更輕鬆一些。在讀通順後,強調不丟字、不加字,纔是讀正確。學生課文雖然會讀了,但始終停留在讀對的層次上。其次、教師可採用“範讀”的方式來進行朗讀指導。通過“範讀”可以讓學生領會語句的停頓重音及語調的變化,對於那些字數較多的長句子,“範讀”是最好的方法。每一節課,我都進行範讀,讓學生聽的同時,去體會文章的感情,創設意境。

2、改變“拖腔拖調”的現象

學生剛開始學習朗讀,有時爲了更好地將感情表現出來,經常會出現“拖腔拖調”的現象。針對這種情況,我採用聽讀、比讀的方法,如:比讀時讓學生自己評價,會出現“拖腔”問題,學生會指出,這種讀法不對,孩子就會改變讀法,長期下去,孩子不但會評價,“拖腔拖調”的現象也會減少。

二、培養朗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尤其是對剛剛入學的`孩子,要想喜歡語文就必須從喜歡朗讀開始。由於學生的年齡小,有意注意時間很短,讓他們面對枯燥的文字感興趣是很難做到的,這樣可以充分利用課文中的插圖來激發學生讀書興趣,如果沒有插圖,可以根據句子的意思,讓學生展開想象,加強朗讀的興趣感。如教學《小溪生病了》一課時,通過看插圖,看小溪的神情,讓學生去猜測小溪的心理,再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孩子不但有興趣讀,而且語感也特別的強烈,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是通過肢體語言來展現朗讀效果也會增強孩子的朗讀興趣。

其實,無論採用什麼方法,我們都要懂得朗讀要將孩子的情感,孩子的想象,孩子的動態語言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就會起到一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