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請教關於語文學習的問題!

請教關於語文學習的問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7W 次

樓上說的很對,語文是靠積累的,知識面寬就沒問題。語文最終的目的是交給我們作文的技巧,學習別人寫作的手法

請教關於語文學習的問題!

學好語文 給你8把金鑰匙

古人云:“得其法者事半功倍,不得其法者事倍功半。”許多同學詢問怎樣學好語文?我認爲以下方法是學好語文的基礎,大家不妨試一試。

經常查閱工具書

讀書學習要養成勤查字典、詞典等工具書的習慣。工具書的種類很多,除了字典、辭典外,還包括文獻資料、索引等供查考使用的圖書。最常用的工具書如《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唐詩鑑賞辭典》、《宋詞鑑賞辭典》等。工具書不僅是最好的老師,可以隨時查閱碰到的疑難問題,而且也可以作一般閱讀材料來讀。高中生最好要有《現代漢語詞典》、《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兩本工具書。

認真學好課本

所謂“課本”,即一課之本。許多同學,尤其是高三學生,認爲現在的閱讀分析材料都是課外的,課本不聞不問,置之腦後,整天沉溺於題海之中,結果是耗時費力,廣種薄收,效果甚微。比如文言文的學習,課內篇目還沒有讀懂過關,詞法、句法沒有學懂弄透,就急於到題海里去“暢遊”,顯然是枉費心機,本末倒置。課內文言文這隻“麻雀”,仔細解剖透徹了,才能在課外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該背誦的一定要背得滾瓜爛熟;該熟讀...

要重視積累,多做相關練習題。多找一找各種題型的特點,總結規律。多琢磨。試試從數學的角度去做語文

我看是你的學習方法有問題。語文靠的是理解能力,前面的都是基本的常識(如拼音、字詞、病句等),如果基本功紮實基本上沒問題。你的閱讀部分是不是薄弱項,學理科的照理說說明文應該不會太容易做錯的。關鍵可能是古文閱讀吧。你可以嘗試一下排除法,我個人覺得這比較有效。

感覺你語言流暢,表達清楚,看來你的語文底子不差喲。放鬆一下,乾脆暫時什麼都不學,玩幾天,你會發現你想要的答案。

我們爲什麼要學習語文

想必很多同學都已經看過大家的課程表,與普通中學的課表相比,我們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多了很多專業課,而少了諸如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生物等文化課程。而在寥寥幾門倖存下來的文化課當中,語文就佔了一個名額。

現在大家要學的是高中語文了——大家已經是高中生了。高中生是一個什麼概念?放在古代,大概是等同於秀才這個學歷吧。那秀才又是一個什麼概念?寫出不朽名著《聊齋志異》的蒲松齡一輩子就是一個秀才。古人衡量一個人的學識,常常用吟詩作對來加以考較——好,拿對對子來說——從最初的一個字開始:“雲”對“月”,“雨”對“風”,到兩個字“大路”對“長空”,一個字一個字的往上加,然後開始諧音對、卷聯對、拆字對,到了你們這個歲數,怎麼着也應該是人家說“東當鋪,西當鋪,東西當鋪當東西”的時候,你張嘴就來“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厲害一點的也可以一聽“映月井,映月影,映月井中映月影”了。這其中一個磕巴都不能打!

當然,我們現在還達不到這種水平。事實上,別說大家了,就是老師,就是北大清華的教授也未必能做到真的張口就來。爲什麼呢?不是說現代人比古代人笨,而是我們現在的知識結構已經和古人大不相同了。

在我國古代,大部分的讀書人一輩子窮經皓首的研究文字之道,而在我們現在,卻在語文課的外邊開設了其他各種各樣的課程。因此,我們沒有幾個人讀過《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但是我們卻都知道萬有引力是怎麼回事;我們沒有幾個人知道古詩中平仄音律是怎麼回事,但是我們知道美國人說起話來“來”是“come”“去”是“go”。

不錯,我們現在高興了可以去唱卡拉OK,不高興了可以打遊戲來發泄,想要看別人的故事盡有電影電視伺候着,“詩言志歌詠情”早就被時代淘汰了。尤其重要的是,讀書人的黃金時代——那種寫一篇文章就能出大名中狀元招駙馬飛黃騰達榮華富貴的好日子,再也沒有了。

那麼,問題來了——

既然如此,我們爲什麼要學語文?

每個在中國生活了十幾年的人,只要智力沒有問題,生理沒有缺陷,一般日常生活裏的買醬油買醋打的問路,都應該沒有問題了,既然如此,我們還有必要來學習語文麼?

這讓我想起了暑假裏的一件事:趙薇毆打孕婦事件。

這件事情,無論是電視臺的報道也好,各大網站的新聞也好,一開始,全是在說趙薇的窮兇極惡與孕婦的悲涼無助。但是隨後在網上,卻出現了這樣的一些人,他們在讀過官方的報道後,卻在有限的信息中發現了一些關於此事的疑點。一時間,有很多爲趙薇進行質疑和辯解的帖子層出不窮。這一類的帖子在網上被刪得很厲害,但是越刪,帖子居然越多。文字,不同於照片視頻這些需要較高技術支持的工具,那些寫帖子的人他們甚至並不需要去進行現場調查,只需要從對方的言論中找出邏輯錯誤,就可以進行創作,而那些轉帖子的人就更簡單,右鍵一點,想複製幾份就有幾份。因此這一回懷疑的聲音一直就沒有停過,以致於有人評論說:用輿論對抗輿論,用聲音告訴聲音,這不是一場明星八卦,而是一次發言權的較量。

這,也就是文學第一個不可替代的作用:他是最平凡、但是最有效的言論工具。每個人都可以來掌握它,從而自由的表達自己的意願和判斷。

最近還有一件事吵得沸沸揚揚。那就是《神鵰俠侶》的選角風波。張紀忠導演又要拍金庸的小說了。誰演楊過誰演小龍女?這是一個問題。

推及此前的《射鵰英雄傳》《笑傲江湖》,爲什麼每一次的主演都不能讓人滿意呢?李亞鵬、周迅、尤勇,這些都算得上是在國際上都有一定聲譽的實力派演員了。爲什麼竟然一挨金庸小說,就被罵得一物是處了呢?

很簡單,因爲讀過金庸原著的人實在太多了,認真讀過金庸原著的人太多了。西諺有一句話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意思是說,對於同一個人物形象來說,不同的讀者會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放到金庸這,也就是說,郭靖、黃蓉、令狐沖雖然在小說中是獨一無二的人,但在中國,在華語世界,他們的形象卻有幾百萬幾千萬,乃至上億。而電視劇卻只能選擇其中一種形象來讓大家看,從而讓其他所有人失望。

爲什麼會這樣?

這是因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閱歷,而文學這種東西,它是試圖用一個一個的字來重塑世界,字與字之間充滿着空隙,可以讓人把自己的情感、經驗自由的填充進去。不同的人,可以在一本書裏看到不同的故事——這就是所謂的讀者的創作。

這種創作非常重要,因爲它是屬於讀者自己的',是讀者在無意間爲自己量身定做的,因此,它一定非常合身。這就是文學的第二個重要作用:一個人也許在現實生活中無法找到自己真正信任的朋友,真正喜歡的男孩、女孩,但在書裏,他一定能找到自己最喜歡的生活、朋友,最重要的是——自己。

說了這麼半天文學,這和語文有什麼關係?其實我們的語文就是在學文學。通過對簡短文學作品的閱讀,幫你們打開文學殿堂的大門,從而去幫助認識自己堅持自己。

別以爲上語文課多認識了兩個生字就好了,什麼時候你讀一篇文章——不管是小說也好,詩歌也好,散文也好——的時候,突然覺得你被感動了,你渾身顫抖,呼吸困難,兩眼流淚,驀地明白了自己生存在這個世界上的意義——

這個時候,你的語文才剛剛入門了。

好了,開始我們的學習吧!

用不着背那麼多的,要是不理解的話一樣沒用。而且那樣是浪費時間。我以前就這麼背過,都背出來了,可效果一點也不好。要背的東西應該只是古詩古文之類的,對那些什麼段落大意之類的背了又有什麼用啊。換了一篇沒背到的,照樣是白板一下。初中的時候要把基礎打好,不要把時間浪費在那些事情上。如果要背的話,去背詞語的意思,特別是古文裏的,很有用的。

背只是語文學習的一方面,重要的還是理解,從如何概括一篇課文到概括所有課文,做到觸類旁通.

對!關鍵是理解的問題,背還是次要。想一想,就算會背了大意和中心,考試時遇到課外閱讀題能照搬上去嗎?

不是

1、先把課文理解透,然後儘量多讀幾遍,直到讀得很順,基本意思都快記下來了。

2、一段一段地背,生疏的段落多背幾遍,直到熟練,沒有更好的辦法。

3、多讀一些古文,掌握其語言和結構特點,培養古文語感以及對古文的興趣。

總的來說就是要多讀多記,持之以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