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求六上語文寒假作業答案

求六上語文寒假作業答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6W 次

P3一斤花生二斤棗,好運經常跟你跑;三斤蘋果四斤梨,吉祥和你不分離;五斤桔子六斤蕉,財源滾進你腰包;七斤葡萄八斤橙,願你心想事就成;九斤芒果十斤瓜,願你龍年樂開花

求六上語文寒假作業答案

你長相真不錯,就是稍微有點婉約身材很好,除了有點偏碩壯氣質不錯,很有大多數人的第一代身份證的氣質哈哈,開個玩笑,祝你新年快樂!

P4

一、時間安排

1、 每天的四個“1小時保障”

每天保障做一小時的語文或數學寒假作業;

每天保障一小時的無負擔課外閱讀;

每天保障一小時的英語自學;

每天保障一小時的戶外活動或運動

2、 計劃與非計劃

如無特殊情況,每天必須完成以上計劃;

每天的計劃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可靈活自由安排;

如果因外出旅遊、回鄉下度假等意外安排,可臨時不予執行;

可以偶爾睡懶覺,但不要影響當日計劃的實施

二、學習計劃

各科目課程計劃過年前完成暑假作業,過年後檢查、改正,查漏補缺;

把自己的藏書系統再讀一遍,重點讀歷史、百科知識大全、漫畫、中外名著導讀等叢書;

假期可以自己買三本自己喜歡的任何書籍;

把以前稍顯薄弱的閱讀題的規範回答、錯別字系統複習

三、活動安排

1、 隨父母至少省內出去旅遊一次,爭取省外旅遊去一次;

2、 至少去鄉下親戚家2次,體驗生活,其中爺爺家族親戚去一次,外公家族親戚去一次;

3、 每天保障一小時的戶外活動或運動,散步、溜冰、找小朋友玩等,要注意安全;

4、 每兩天至少幫家裏做一件家務事(10分鐘以上),洗衣服、擇菜、簡單做飯等;

5、 一個人嘗試獨立在家呆12天;邀請同學或者小朋友在家玩若干次,並獨立招待;

6、 每週玩電腦2小時左右,重點加強打字能力的提高;

7、 嘗試掌管家裏經濟和家務安排12天,當12天家長;

P12 閱讀: 我想到了:在動盪中,我們會養成獨立自主的心,不會依賴;在動盪中,我們容易學會生存的本領

作文 最不想丟下的是母親的嘮叨

最不想丟下的是母親的嘮叨從我出生起,母親的嘮叨就一直伴隨着我,給我的心靈以安慰考試失利時,母親的嘮叨給我信心和力量;學習中,母親的嘮叨給我啓示,給我感悟;生活中,母親的嘮叨給我健康快樂的生活所以,我最不想丟下的,就是母親那含着一絲絲牽掛,一絲絲親情的嘮叨

記得有一次春遊,我激動的一大早就起來了,這在平常可是很少見的我穿好了衣服,下了牀,走進客廳一看鐘??呀!不得了,才6點我心想:這麼早我幹什麼呢?噢,對了,看書吧於是我輕輕悄悄地打開媽媽臥室的房門,走近書櫃,正要拿起一本書時,不好,我的胳膊碰到了旁邊的一個固體膠“砰”的一聲,媽媽被驚醒了,她一睜眼,就看到正在拿書的我“咦,民民,你起那麼早幹什麼?現在才六點多你就起來了,你要幹嘛呀!哦,對了,今天要去春遊吧,但是春遊也是8點以後的事啊,你肯定又是激動地睡不着覺吧!跟你說越是春遊秋遊之類的活動,就越是要有充足的睡眠,有了充足的睡眠纔有充足的精神,有了充足的精神你才能在活動中玩的更好你看這才六點多你就起來了,還有這一個多小時你說你幹什麼?”我安靜地聽完媽媽的嘮叨,心中暗自佩服媽媽真能說隨後,我便拿起一本書,安安靜靜地看了下來

一個多小時後,我該出發了,我背起揹包,準備出門“民民,東西都準備好了嗎?”那熟悉的聲音又在我耳邊響起“所有東西都帶好了嗎?吃喝的帶了嗎?紙帶了嗎?本子、筆帶了嗎?東西要帶全啊!”我一想:“啊!筆和本子都沒帶,這可是要做記錄用的!”我趕緊衝進臥室把筆和本子裝進包裏,這時,嘮叨聲又響起了:“民民啊,你看你總是丟三落四的,這忘記那忘記,如果你到了那裏才發現自己這沒帶那沒帶,看你怎麼辦,一定要把這個毛病改掉啊!”

媽媽的嘮叨從我小到大都一直伴隨着我去年有一次,媽媽因有事要回老家幾天去媽媽不在的那幾天,我都覺得很空虛,很孤獨,像生活中少了什麼似的所以,我最不想丟下的,就是媽媽那飽含愛的、飽含牽掛的嘮叨

P13 (上)行( 下)效

P22

一文不名,一病不起,一成不變,一塵不染

一定不易,一字不苟,一介不取,一蹶不振

一毛不拔,一瞑不視,一竅不通,一錢不值

一絲不苟,一絲不掛,一絲不紊,一文不值

一臥不起,一字不易,一筆不苟,一毫不差

一毫不苟,一毫不染

P24 親情的作文 另一種親情

曾經有人說過這麼的一句話:“理解父母的前提是懂得父母的一片愛心;報答父母的前提是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我理解母親,更愛母親,但我也愛弟弟!親情,不僅僅在父母與子女之間今天,我又明白了另一種姐弟之情!

弟弟弱智多病爸爸去得早,母親起早摸黑地幹活,對弟弟也照顧不了,經常暗自傷心掉淚看到弟弟每天滿身泥沙痛哭着跑回家中的時候,我就知道弟弟在外面又惹事了!自我懂事以來,每每想到這些,我的淚水不禁悄然而下弟弟的病好多年前就有,一直傷透了母親的心,而我不知不覺間也讀到了九年級這麼多年來,我總覺得自己好像欠了弟弟些什麼似的,總想做一點事,可惜總沒有機會!

報考前夕,經過認真的思考,我決定和母親好好談一談,我想報讀鎮裏的中學,這樣放學以後就可以照顧弟弟了,我決心用自己的親情一輩子呵護弟弟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母親

“乖女,你的孝心,你的苦心,媽也明白的我只是怕你弟的病而耽誤了你的學業”母親的眼睛紅了

“媽,我知道你一心想我報考一中,全是爲我的前途着想,但你爲什麼不想想弟弟,每天眼看着弟弟……難道你就不覺得心疼嗎?”我早已經想好了

“我也心疼你弟弟每天這樣,媽知道你是怎麼也不願意的”母親擦了擦眼淚

“我知道你的苦心,但我不能自私到連親情也不顧,我不能再讓弟弟天天這樣下去”我堅定地說,“我要多花點時間照顧弟弟,我已經決定報我們鎮中學了只要努力學習,在鎮中學我一樣會考上大學的!”

母親哽咽了,“你比任何人都更疼弟弟,怎捨得每天看着他早出晚歸的樣子!所以你報哪所學校,媽隨你了!媽知道你是我的好女兒,更是弟弟的好姐姐!”

“是的,我願意把這份親情獻給弟弟”

月光下,媽媽,弟弟和我的影子緊緊地融在一起,不,是永遠,永遠……

我高興,因爲我做出了正確的選擇——源於親情的心靈選擇!

P26 五 揹負:負擔;依靠;享有;輸;違背;揹負;相反;遭受

P31 手舞足蹈 得心應手 心狠手辣

舉手之勞 眼明手快 愛不釋手

手忙腳亂 妙手回春

P 33胡言亂語閒言碎語

和言細語

污言穢語

輕言細語

惡言惡語

不言不語

P34

1、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2、 白娘子喝了雄黃酒——現了原形

3、 茶壺裏煮餃子——有貨倒不出

4、 朝着窗外吹喇叭——名(鳴)聲在外

5、 船頭上跑馬——走投無路

6、 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鹹,樣樣有

7、 打破沙鍋——問到底

8、 燈盞油幹——火燒芯(心)

9、 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

10、 孔夫子的硯臺——心太黑

11、 丟了西瓜撿芝麻——因小失大

12、 冬水田裏種麥子——怪栽(哉)

13、 糞坑裏的石頭——又臭又硬

14、 擀麪杖吹火——一竅不通

15、 孔夫子搬家——盡是輸(書)

16、 蛤蟆跳井——不懂(撲通)

17、 滾油鍋裏撒了一把鹽——炸開了

18、 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19、 好泥巴打好竈———好心討不到好報

20、 猴子撈月亮——白忙一場

21、 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22、 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23、 腳踩兩隻船——搖擺不定

24、 九曲橋上散步——走彎路

25、 開封府的包公——鐵面無私

P37 三 狼、轉、神、化、工、料、目、人

1、讀音節,找詞語朋友。

陶醉 凝重 輓聯 恩賜 囫圇吞棗 滋潤 魁梧 真摯 勉勵 懸崖峭壁

解析:此題的考察重點是個別字的書寫。如:“陶醉”的“醉”; “凝重”的“凝”;“輓聯”的“挽”;“恩賜”的“賜”;“囫圇吞棗”的“囫圇”和“棗”;“滋潤”的“滋”;“魁梧”的“魁”;“真摯”的“摯”;“勉勵”這兩個字;“懸崖峭壁”的“懸”。

2、讀一讀,加點字念什麼,在正確的音節下面畫“_”。

鐫刻(juān juàn) 撫摩(mó mē) 扁舟(biān piān)阻撓(náo ráo)

塑料(suò sù) 挫折(cuō cuò) 歸宿(sù xiǔ ) 瘦削(xiāo xuē)

解析:要想正確完成這道題,得平時經常注意一些易混淆的字的讀音。對於不經常用到的詞,要加強記憶。這樣遇到此類型題才能選擇正確。

3、請你爲“肖”字加偏旁,組成新的字填寫的空格內。

陡( 峭 )的懸崖 勝利的( 消 )息 俊( 俏 )的姑娘

( 削 )好的鉛筆 瀰漫的( 硝 )煙 暢( 銷 )的商品

( 逍 )遙自在的生活 元( 宵 )佳節

解析:此題是關於區別同音字及形近字的考察,準確地區別同音字和形近字,是克服“別字”的主要方法之一,而區別同音字和形近字則主要依靠字義、詞義。對字義、詞義瞭解了,也就掌握了漢字使用的環境和範圍。

4、 按要求填空,你一定行的。

“巷”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X ),再查音節( xiànɡ )。按部首查字法先查( 己 )部,再查( 6 )畫。能組成詞語( 大街小巷 )。

解析:此題不僅考察學生查字典的能力,同時對漢語拼音、漢字結構、偏旁部首、組詞等方面的知識進行考察。因此,應全面紮實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識,同時在運用知識時,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點和要求。

“漫”字在字典裏的意思有:①水過滿,向外流;②到處都是;③不受約束,隨便。

(1)我漫不經心地一腳把馬鞍踢下樓去。 字意是( ③ )

(2)瞧,盆子裏的水漫出來了。 字意是( ① )

剩下一個義項可以組詞爲(漫山遍野 )

解析:本題主要是對多義詞的檢測。完成此題,必須先弄清詞語產生多義的原因和情況,然後再根據提供的詞語或語言環境去理解詞語的不同義項。如本題中的“漫”字有三種義項,提供不同的語境有兩個,還有一個是爲它組詞,實際上使學生不僅會理解,還要會運用。我們可以先理解兩個語境的含義,然後將其中的符合題義的義項填入語境中去析,再用剩餘的義項組成詞語,放到相應的語境中,這樣就能較準確地找到正確答案了。

5、成語大比拼。

風( 雨 )同(舟 ) ( 懸 )崖( 峭 )壁 ( 奇 )( 妙 )無比 和( 藹 )可( 親 ) ( 抑 )揚頓( 挫 ) ( 德 )高( 望 )重

( 寢 )不( 安 )席 張( 冠 )李( 戴 )

解析:成語是的精華內容之一。解答此類題,就要根據平時的積累將詞語補充完整,並儘量不寫錯別字。

二、積累運用。

1、你能用到學過的成語填一填嗎?(每空1)

人們常用 高山流水 來比喻知音難覓或樂曲高妙,用雅俗共賞 來讚美達芬奇的'《蒙娜麗莎》,當我們面對一篇好文章時,我們可以說 妙筆生花 。(後兩個空答案不唯一)

解析:此類題是對成語理解的考查,同時又是對學生本學期所學課文內容進行的考查。所以,它又比直接理解成語難度要大。因此,完成時,一定要認真理解提供的語境和意思,結合自己平時對成語的積累和運用習慣進行逐一答題。

2、補充古文名句。(每空1)

(1) 魯迅先生說過:“ 橫眉冷對千夫指 ,俯首甘爲孺子牛。”

(2)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3) 輕諾 必寡信。這句名言告訴我們 輕易向別人承諾的人,一定很少講信用 。(此空答案不唯一,只要意思對即可)

(4) 但存 方寸地 ,留與 子孫耕 。

(5)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鉤 。

解析:補充古文名句是檢測學生平時積累的常見題型。它的難度在於必須要有較大的古詩文及名言警句的閱讀量、記憶量。解答此類題,只要平時在學習中加以認真地積累,就能較好地完成。

3、按要求寫句子。(每句2)

(1)閏土回家去了。我還深深地思念着閏土。(用合適的關聯詞組成一句話)

雖然閏土回家去了,但我還深深地思念着他。

解析:這兩句話之間應是轉折的關係,因此,應用表示轉折關係的關聯詞“……雖然……但是”來連接。

(2)老人叫住了我,說:“是我打擾了你嗎?”(改成間接引語)

老人叫住了我說,是他打擾了我嗎?

解析:這是考杳引述句和轉述句轉換的試題。要正確解答此類試題,必須弄清互換雙方的特點。完成時要注意以下幾點:①改變句中有關的代詞,如“我”變“他(她)”,“你”變爲句中具體的人;②改變標點符號;③根據句子的內容,有的要相應改動句子中的個別文字,但不能改變句子的原意。

(3)這山中的一切,哪個不是我的朋友?(改爲陳述句)

這山中的一切,每一個都是我的朋友。

解析:把反問句改成陳述句或把陳述句改成反問句,要在相應的地方進行刪改、調換詞語和標點。這道題是要求把反問句改成陳述句,就要把表示疑問的詞“哪個”去掉,改成“每一個”,原句中的否定詞“不是”改成“都是”,把句末的問號改爲句號。

(4)月亮升起來了。(擴句)

皎潔的月亮慢慢地升起來了。

解析:擴句可以採用局部擴句法來擴寫句子。把句子成兩部——先擴前面部,再擴後面部。如:“什麼樣的”月亮“怎麼樣地”升起來了。

(5)小魚在水裏游來游去。(改寫成擬人句)

小魚在水裏快活地游泳、嬉戲。

解析:擬人是藉助想像,把物當作人寫,寫成和人一樣會說話,有思想、有感情,或用寫人的詞語來描述。此題就可以把寫人的詞“游泳”、“嬉戲”等詞填進去,把小魚當作人來寫。

三、口語交際。

解析:本題旨在考察學生表達能力,通過本學期的綜合性學習,使學生增強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根據題中所給的材料,將自己想說的話用合適的語言表達出來。只要內容健康向上,有一定的激情即可。(3)

四、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解析:這是一道關於寫景文章的閱讀試題。閱讀寫景文章時,要注意把握以下幾點:①注意感受作者遣詞造句的表達效果;②注意析文章的表達順序;③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時要在閱讀寫景文章時進行語言、方法的積累。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5)

戛然而止( jiá ) 碩果( shuò ) 伴和( hè ) 步履( lǚ ) 雕琢( zhuó )

2、把文中畫“_____”的句子改爲陳述句。(2)

在這爽爽快快的季節裏,容不下猜疑和做作。

解析:把反問句改成陳述句,要在相應的地方進行刪改、調換詞語和標點。這道題是要求把反問句改成陳述句,就要把表示疑問的詞“怎麼會”去掉,原句中的“容得下”改成“容不下”,去掉句尾的“呢”,最後把句末的問號改爲句號。

3、在作者眼中,春天的特點是纏綿 ,夏天的特點是狂熱 ,冬天的特點是冷漠 ,秋天的特點是清爽 ,熱情 ,真誠 。(3)

4、文中,作者把秋天別比喻成了駿馬 ,將軍 ,流星 。(3)

5、“這就是秋的高潔與瀟灑的神韻。”一句裏的“這”指的是什麼?(2)

“這”是指秋天的清爽、熱情與真誠。

6、(略)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答題,只要合乎情理即可。

7、(略)沒有固定的答案,只要是用排比的方式寫幾句有關秋天的特點就可以。

五、習作:

要求:1、用詞準確,語句通順,(5)3個(含3個)錯字扣一,3個以上扣二,最多扣五;一處語句不通扣一,最多扣五。

2、能抓住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神態等的描寫來刻畫人物的性格特點。(15)

3、中心突出,內容要有新意。(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