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小學如何佈置語文作業?

小學如何佈置語文作業?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7W 次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因此,我在作業設計時更加關注其人文內涵;而“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又使我對語文作業的重要性在認識上有了新的定位,使作業“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承擔了“掌握運用語文規律”的角色;“積極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又幫我打開了作業設計更爲開闊的思路……總之,是“新課程”改變了我的作業設計的“老面孔”。教師在進行作業設計時,要轉變觀念,不再將作業窄化爲檢驗學生語文知識掌握情況的惟一手段,而應該細思量巧設計,探究內容的開放和整合,強調過程的合作和實踐,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注重形式的創新和趣味,更加貼近學生生活和社會實際。

小學如何佈置語文作業?

我們設置的作業要體現新課程理念,體現以學生爲主體,改變一刀切、重複性、單一化、封閉性等弊端,體現層次性與全面性、探索性與開放性。

作業的設置的`形式主要有書面作業、活動性作業、實踐性作業、調查式作業等多種形式。我們要精心設計,合理安排,注重實效,讓學生在作業的過程中體驗成功、探索創新、發展能力。我想,設置作業至少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則:基礎性原則、興趣性原則、發展性原則、有效性原則、實踐性原則、彈性原則。針對小學語文學科的特點,我從實踐中總結了以下幾方面:

一、減少機械重複性作業

針對語文作業種類繁多的問題,我首先作出歸類分析,按他的功能劃分,把注音本、田字本、大橫格3項作業合成一項,這三項作業基本上都是字詞句的認知訓練,就都集中在大橫格上,字詞每個兩遍,要求背誦課文抄一遍,很多人問:那麼少的量,學生能記住嗎?其實,學生能記住與否,跟他寫多少遍的關係不大,有的同學記憶力好,或記憶的方法好,或許在上課時就記住了,再抄5遍10遍只會增長厭煩心理,記得我小時候,老師讓把字詞寫10遍,我們就學會了投機取巧的辦法,手握3、4根筆,握成一豎行,一次就相當於寫了3、4遍了,跟留2、3遍的道理是一樣的。而到了考試的時候還得再記,真是重複浪費資源了。與其逼迫學生學會投機取巧,還不如“化敵爲友”,留少些作業呢。至於學生能否掌握我還有對策,我與學生立下條約:當天學完的字詞或課文必須當天掌握,第二天早自習考,全會的可以免去這些作業,錯個別的可單改錯字即可,“全軍覆沒” 的則甘願按原來的量完成作業。如此堅持幾天,大家都看到會的同學享受的優待及帶來的種種好處,便都自覺學習生字詞了。再加上同學們看到別的班同學作業多,自己作業少,心裏就覺得很美,還能增進向師性。如此,學生可減輕一半的作業量,基礎知識也掌握了,老師也省下許多判作業的時間。

二、減少整齊劃一的作業

人和人的個性愛好,能力是有差異的。之所以360行,行行出狀元,就是因爲他自身技能得到充分發展了,所以語文老師的職責在於傳播知識,讓學生學語文,愛語文,養成終身學習的好習慣,但沒有義務把每個學生都教成語文家,從而遏制學生其他方面的特長髮展。原來我們留的作業都是抄某些詞或某篇課文,每次一留作業時,學生總是垂頭喪氣,把它當成一種負擔,何時能讓他們把作業當成是一件好玩的事情去做呢?在一次班會即將開始時,我一進班級,發現大部分學生擁在黑板前,搶着給黑板配畫,塗色,我一下子想起班裏的美術、書法愛好者很多,以至都不夠他們施展了。由此我想何不在作業中加上這些提高興趣的項目呢?恰好當天學了兩首古詩,我便留了一項作業,讓學生爲古詩配主題圖。同學們很興奮。作業交上來之後,我爲學生的想象力和繪畫技能所驚歎。每判一本都有一本的感覺。我無法用對鉤來評判,把我的感想以幾句話的形式寫給學生,學生的個性得到肯定,既驕傲又高興,更願期待在下一次作業中有好的表現了。就這樣我時而佈置一項爲課文配插圖的作業,時而佈置爲課文配樂或找主題曲的作業,時而讓大家蒐集圖片或文字資料舉辦展覽,時而編排課本劇等等。學生覺得每次作業都很新奇,都能發揮自己的特長、才智,也增加了同學們的相互瞭解和相互合作的意識,我也不再爲枯燥的作業所包圍了。

另外,課堂作業的設置要體現出層次性。作業的設置既要有對基礎性知識的強化鞏固,又要有課堂相關知識的開拓與延伸,體現作業的層次性,可選擇性。如一年級在學完《雨點》一文後,有的老師佈置了這樣三個題目: 1、你可以選擇課後喜歡的生字組詞,並各說一句話; 2、你讀懂課文了嗎?春天的雨點還會落在哪些地方?給大自然帶來哪些變化?想想看,把它畫下來,並學着課文的樣子編成兒歌好嗎? 3、蒐集一首關於春雨的古詩,在小組內交流,好嗎?第一個作業屬於基礎性作業,是學生的必做題目,後兩個作業視學生的個人知識基礎量力而爲,佈置三個作業,讓學生自由選做,既給學生留出選擇的餘地,讓學生以教材爲榜樣,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邊畫邊編兒歌,又給學生提供了實踐的空間,把自己的學習快樂分享給別人。結果有的學生編出了這樣的兒歌:“小雨點,沙沙沙,落在花園裏,花兒樂得笑哈哈;小雨點,沙沙沙,落在池塘裏,魚兒樂得搖尾巴;小雨點,沙沙沙,落在田野裏,禾苗樂得向上拔……”這樣,作業分層次佈置,破除了傳統作業設置的“大水漫灌”,變整齊劃一、機械重複爲靈活多樣,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有所選擇,在各自的基礎上都得到進步。老師留作業最頭疼的是學生能否完成作業的問題,遇上有不寫作業的人是老師最易動怒,是學生最易恨老師的時候了,而不寫作業的人歸結原因大致有這麼幾種:一是學有餘力的同學,認爲重複的作業很枯燥的;二是學習不太好的同學可能有很多題不會做;三是一些個性懶惰的同學看到作業多就產生畏難情緒。所以,沒有層次性的作業會讓部分同學不愛寫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