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臺詞 > 朗讀者第一二期董卿臺詞大綱

朗讀者第一二期董卿臺詞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1W 次

導語:朗讀,是一種習慣,也是對於生命進行昇華,以文學的汁液浸透生命的深度。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中央電視臺《朗讀者》中董卿的開場白臺詞,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朗讀者第一二期董卿臺詞

  《朗讀者》第一期“遇見”的開場白:

人生,

緣始於“遇見”,情長於“陪伴”。

陪伴是溫暖人心的力量;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陪伴,是我能給你最好的禮物。

一篇好文,一個好故事,一次真誠的分享。

朗讀,也是一種陪伴。

不喧譁,自有聲。

  《朗讀者》第二期“陪伴”的開場白:

人生,緣始於“遇見”,情長於“陪伴”。

陪伴是溫暖人心的力量;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陪伴,是我能給你最好的禮物。

一篇好文,一個好故事,一次真誠的分享。

朗讀,也是一種陪伴。不喧譁,自有聲。

“草 在結它的種子,

風在搖它的葉子,

我們倆站着不說話,

在顧城的詩裏,

陪伴就是這麼簡單而美好.....”

第二期《朗讀者》,我們一起來“卿”聽,蔣雯麗、鄭淵潔、喬榛,林兆銘,楊乃斌他們人生中不一樣的“陪伴”。

  朗讀者的啓示:

在滿屏皆是明星真人秀、歌舞秀的當下,今年的電視綜藝開始涌現出一股清流,先是黑龍江衛視《見字如面》的清風襲來,沁人心脾,緊接着央視的《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輪番登場,盡顯文學風範。《朗讀者》將朗讀者的個人經歷融入經典篇章中,傳遞真實的情感。節目播出後,豆瓣評分高達9.5,微博榜單持續上榜3小時,連續兩小時總榜第一,張梓琳、許淵衝等嘉賓紛紛登上微博熱搜,火熱程度可見一斑。

文學類綜藝節目若只是正襟危坐地談古論今,抑或一本正經地解析評說,只會收穫曲高和寡的距離感,很難引發共鳴。《朗讀者》的成功在於將文字和人結合,以情感貫穿始終,使觀衆在重讀經典中回味朗讀者的非凡人生。“生命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記住了多少日子。要讓你過的每一天都值得記憶。”如果僅僅是心靈雞湯,這句話確實談不上多麼非凡脫俗,但是經由一位96歲高齡的翻譯家說出來後,就更容易引人感懷。在國內外先後出版英文、法文翻譯作品160餘部的許淵衝並沒有止步於以往的成就,已近百歲卻依然筆耕不輟。面對疾病的侵擾,依然堅持“白天時間不夠,就向夜晚偷時間”。正如主持人董卿所說,就連年輕人都很難做到的事情,他卻堅持了下來。聽障者楊乃斌的.母親心甘情願作爲兒子的耳朵陪伴其16年,終將兒子培養成大學生,兒子朗讀起冰心的《不爲什麼》時,便更具情感的溫度。當楊乃斌用流暢的語言當場朗誦“媽媽,你到底爲什麼愛我?母親放下針線,用她的面額,抵住我的前額,溫柔的,不遲疑地說:不爲什麼——只因你是我的女兒”,相信淚溼於心的並非楊乃斌的媽媽一人。當老舍筆下的《宗月大師》再次由濮存昕讀出來後,人們體味到的不僅是由老戲骨抑揚頓挫的朗讀展現出的老北京的生活畫卷,更多的是作家與朗讀者相似的人生經歷。

在倡導全民閱讀的當下,如何將人們的視線重新拉回書本中,是不少公共文化機構都在嘗試推動的事。早在央視《朗讀者》播出之前,一些公共圖書館和書店就先後閃現出不少“朗讀者”的身影。如浙江溫州圖書館“閱秀匯”的朗誦社、南京金陵圖書館“朗讀者”項目、哈爾濱果戈裏書店的“朗讀者計劃”,都曾引起廣泛的關注。只不過央視《朗讀者》的轟動,除了自身的獨特創意外,最重要的是依託央視的平臺,藉助了媒體傳播的有效途徑。筆者以爲,作爲公共文化領域的從業者,《朗讀者》給予我們更多的是一種啓迪。在“互聯網+”的時代,閱讀推廣需要我們進一步打開思路,博採衆長,不僅從內容上調製出讀者喜歡的佳餚,而且要依託各種媒體的傳播優勢,使其具有更大範圍的影響力。